第427章 刻綱要水鏡捱罵

說定了,二人又見這麼晚了,還有人來回事,便忙告辭出來。

上了馬,劉琦才道:“徐州城的紙是一絕,我欲買些,你要去買嗎?!”

“好。”袁耀道:“耀也早有聽聞,正巧去看看,買點兒。那邊還有個書肆點了燈,開着門呢。”

二人便結伴一道去了。

原以爲此物與外地一樣,極貴,不料在徐州卻便宜許多。在外地,貴的是運輸費和轉手費啊。

二人買了一捆紙,用草繩扎着,一時哭笑不得。此物在外地用盒子包的極精緻,在徐州,倒像是尋常物。

正欲回家,卻見有學子前來尋找課本,便停下了腳步,來的學子是成羣結隊的,有過四五十的老者,也有年輕篷勃的少年人,有富貴的翩翩少年,更有捉襟見肘的寒門學子。

這樣的組合很是奇怪,倒叫二人看的愣了愣。

當此之世,外面雖亂,然而士人講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富貴公子出身顯赫者,少有願意與寒門中人來往者,不料他們卻談笑宴宴,彷彿身上所着之衣飾之天壤之別,完全不在意。

難道求學之士,能夠跨越這樣的偏見去正視彼此高才之學嗎?!這裡,真的很包容啊。

二人便站在旁邊,觀看書肆之中的書藉。

老者已是到書肆客商面前了,道:“可還有水鏡先生的考試批註錄?!”

書肆老闆笑道:“有,剛剛加印過兩次,今日午後剛上來,還剩下不少,若要買之,人多,可以優惠些。”

老者道:“吾等十六人,買先生的其它書一起,一套便可。”

老闆並不多言,既不出言諷刺,也無多說,只笑道:“可。”

大抵做書生意的,也有點涵養與素質,並不肯輕易得罪這些學子,一則是學子圈是封閉的,一旦口碑不好,以後生意也難做了,二則是他們將來入仕,便是真正的不同身份。

老闆依舊給了優惠,還道:“水鏡先生一整套書有十六本之多,其實有六本是批註考試綱要等,十本則是這些年他的玄學力作與經典經史子義的講集。在此了,還請翻看一下,若無缺頁,便可銀貨兩訖。”

老者與後面幾個人忙都上前小心翼翼的數了數,點清了,又仔細的在燈下翻看了頁數,鬆了一口氣,道:“不錯,齊了。”

說罷又喜道:“我們搬回,十六人合力一人多抄幾遍,以後一併翻閱備考便可。”

一時竟是十分興奮。

劉琦忍不住上前道:“敢問,水鏡先生可是昔日在荊州廣招門徒的司馬徽?!”

“正是司馬先生,”老者笑着道:“不知這位公子是?也是前來求學之人嗎?!”

“在下劉琦,荊州劉景升之子。”劉琦道,“我身後這位是袁耀。袁公路之子。”

幾人略微驚訝一瞬,忙作揖道:“冒昧了,原來是兩位貴人。”

“徐州只論才學,何以論貴賤?!”劉琦道:“幾位可是水鏡先生的學子?!”

富貴公子搖首笑道:“並非內門,只是外門,舊年底初來徐州,未趕得上先生的授課考試,因而並未正式入學。只是一直寄居徐州,正在備考,客棧內住有十六人,各地人士皆有,因此便一起習學,備考,聞聽先生刻了書,前些日子來尋,卻一直早售完,今日不甘心,便再來一尋。不料倒覓得在此。也是幸甚。”

書肆老闆笑道:“水鏡先生雖是隱士,卻聞名天下,他前番未有出書之時,如今肯親點評備考綱要,十分受歡迎,基本加印一次,上來便賣空,今日也是碰巧,這才趕上了,只恐明日再來,已無有了。”

“原來如此,”袁耀忙道:“勞煩也與我一套!”

收肆老闆應了,再去覓了一套來。

“真是難得,不料先生竟肯刻書,”袁耀道。

“原本是不刻的,”老者道:“只在先生內門內傳授習學,來了徐州以後,先生感慨此處人傑往來,又感慨呂氏愛民之德,竟願意將以往所得真傳,全部印刻廣受,我等雖非弟子,也授意,實是好處。再加上徐州紙張,刻印技術精湛,這才得以實現,若非如此,便是先生有心,也只能尋弟子抄寫傳授,輪到我等,又不知猴年馬月了。”

袁耀與劉琦這才道:“我等竟也受益也。”

六人買到了書,十分欣喜,便分開抱着,仔細小心的告辭離去了。

劉琦與袁耀二人忙也禮儀相送,見人走了,劉琦才道:“備考之人有許多嗎?!”

書肆老闆笑道:“春試將始,此是今年頭等大事,截止昨日,衙門備案報名之人,已有三千餘衆,可見熱烈!”

三千餘人?!

劉琦看着這黑漆漆的徐州城,每一盞這個時候亮着的燈下,不知有多少學子在苦讀。閉居不出門的。他的內心很是震動,道:“考試有綱要?!”

“是,專科錄取,每一科都有綱要,就是簡略的範圍,然而要找課本,書籍子義等都需學子自己尋讀。”書肆老闆道:“不瞞兩位貴公子,此之前,小人不過是個賤商,不入流之輩也,自流浪至此,才真正的生活日漸好起來,因機緣,這才得了這小門頭,做了這間書肆,蒙各學子不棄,這纔將此開起來了。”

書肆老闆話極多的,談興很高,再加上見兩人沒有不耐煩,更添談興,笑道:“原先這裡只是有個頂棚,是一間茶肆,備些茶水,誰都可以進來一坐,聽小人說些坊間奇談諸事,後來稍賺了些錢幣,開了這間書肆,原先,是無書可賣的,只是不斷的尋人抄寫,販賣。或是租書出去給寒門學子備讀,他們窮困,無有多餘錢幣買書,因此,一則抄書,二則寫故事,三則租書讀,也因此這上下線間,將這書肆越開越好。只是抄寫,難免也費力費錢,書還貴。後來有了印刻,我便去印刻間將整理了的書藉印刻出來賣,因成本低廉許多,生意越來越好了。常有學子一買幾套回去,或是幾人合買一套的回去……”

“再加上很多名士開始將多年心得肯拿出來印刻出書,也更因此,徐州書藉越來越多,這書肆便能長長久久的開下去了。這一點,還得感謝水鏡先生,是先生着意揚此,不僅授意弟子們幫着把以往所學的子義等集全部整理出書,刻印給天下學子共看,更是示意很多名士隱士共同出書,以輔助天下無書可尋,無書可讀的寒門能夠尋得到書藉,他是幫着徐州納廣大才士呢,”書肆老闆笑道:“但也因此,今年過後,水鏡先生一直飽受攻訐,有些名士罵他,賺取書海知識而斂取錢財,鈷名之輩,違背了多年清高之名。然而,小人雖是商賈末流,卻也知道,水鏡先生是先驅之人。”

若他不做,誰人爲首,又要去做呢?!

既然要招罵名,司馬徽就是做了,還開了個頭,真正的引領了一個新的行業,規範了一個新的行業。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倒黴的。那些保守者,或是守舊的,或是涉及到利益根本的,無不罵司馬徽是小人,討好呂氏,討好徐州,討好天下士人,做到此種地步,實不是東西。

不用想,也知道是哪一種罵的最兇。

原來書這個東西,是奢侈品,是各貴賤區別最明顯的東西。飽讀詩書的,無不都是貴豪之族,家學淵源。

原本這些都是各世家收藏不外示的東西,現在倒好,有人整理專門給所有人看了,這奢侈品還能叫奢侈品嗎?!最重要的是打破了門檻,催毀了階層,模糊了貴賤,開了個對他們來說不太妙的頭!

更有甚者,原來有士之人,只要被舉薦,就可以爲官,而他們有主動權,做不做,還要看我樂不樂意呢。

現在倒好,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你不爭,有的人是爭。你不考,有的是人考。這下倒好。想要入仕,不是要人請了,而是得自己去學,去考,去迎合。

這可不是得叫他們罵娘?!主動到被動能一樣嗎?!

名聲在外,求賢者自來,能與現在一樣嗎?!

更有甚者,考得過了,泥腿子們也有才學出衆,考過了的,竟然要一同爲官,他們有他家學,到處求學的底蘊嗎?!

所以觸及到的各方人士都挺多的。最近司馬徽被罵的多着呢。

這徐州城,每天都有新鮮事,這一件,也是罵的多了,都習慣了。

劉琦聽了十分感慨,道:“因何要去註解綱要?!”

“說是綱要,其實是書的目錄,以及針對考試的出處的解釋,”書肆老闆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廣博知識,因此有這個指點,多少學子可以少走些彎路,尋到書來讀。不過徐州出了不少新書新知識,也因此,水鏡先生也是自己再學再補的。他是真正的博聞廣識之人,他先所有的過一遍,再讀過,提煉的精髓,自與普通人不同。”

“考試科目有幾樣?!”劉琦道。

“春試主要是農科與工科,還有醫科考試,夏試與秋試,又是另外的幾科了,”書肆老闆道:“農科缺人,因此只要基本的過了,就能立即進司農部,到各處去整理農務,如今天下農業多廢馳,這一科,恐會永遠缺人。農科包括農作物和蓄牧……”

他找出一本蓄牧的書藉,劉琦翻了翻,還還翻到了養豬之法,以及雞瘟的防疫等細節等事,甚至還有糞便的處理消毒發酵等,無不細緻。

劉琦以往雖見過農書,但未曾見過這蓄牧業的書,一時竟也如癡如醉,看入了神。

袁耀心道,現在淮南農務更是重中之重,此次徐州取士爲官,想是爲了這些地方能夠儘快全面的恢復農務了。

“工科是奇部的人,稀奇古怪的書也不少,但這個講究天賦,有些學子有天賦的,一看就會,可以鑽營此道,若是沒有,不如老實司農考農科。醫科就更講究天賦了,”書肆老闆笑着又尋了幾本出來,道:“這是華佗出的書,基礎類的,聽聞他的弟子們都在學青囊經。他的真傳,還有什麼剖法,這個就更嚴了,沒幾個能拿穩刀的。手抖的,出汗多的,想學也學不了呢……聽聞這院長十分嚴格,原來醫學院的學生,他是一個也瞧不上,至今沒收內門弟子,收的這些還是勉強合格,心不甘情不願的教着,醫學院的學生們,每天不討他口水唾罵,然而哪一個出來不是能獨擋一面?!也不知他想要的真正的內門弟子,是怎麼樣的水準了。大約名醫都高要求吧……”

袁耀翻了翻這些醫書,稀奇古怪的,一個也沒看懂。好像這些,與尋常醫書不太一樣,“這些……”

“華院長整理的,基礎都看不懂的,只恐也別想入門了,”書肆老闆笑道:“他且嚴格着呢。”

袁耀無語,合上書道:“青囊經是他畢生所整理,竟肯教授?!”

書肆老闆笑道:“肯,不過都是合格了以後,他才肯教的,說是衆學不精,只會害人。門檻高着呢。但是考過了,以後也是待遇極高的。少說也是一方城池的大醫。又有編制,正式的官職,到底與以往不同。”

醫巫不分家,漢以醫爲末流微技,不放在眼中的。

不曾想,徐州,竟肯給醫者與編制與正式的官職。

袁耀心中也是微微的震動。他與劉琦對視一眼,二人合力買了不少新的書,竟有幾箱子,一時尋了隨從,一併搬回府去了。

劉琦對袁耀道:“多少名士來此地後,竟肯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可見徐州之魅力衆矣。徐州很多真正內核的東西,你我二人只恐還真真正的探明,今日所觀不過是走馬觀花。那些來學的學子,必能學到很多別處學不到的學問,無論是經世濟用,還是作學問著文章,都與別處不同。這些書,我竟聞所未聞,到底是淺薄了,今日竟應了文和的授職,我這般薄淺,如何敢去藏書樓去領總攬一職?以後,少不得要硬着頭皮,好好學一學,再虛心請教着,方不負著書編纂育人才矣。”

第341章 我爹是呂布341第1199章 公孫欲強留袁熙第888章 探城虛實司馬計第792章 觀河水趙雲察敵第067章 我爹是呂布67第413章 施恩招怨若人厭第130章 我爹是呂布130第849章 全軍覆滅袁尚怒第444章 圖爲重用取大義第1069章 局部戰場一團亂第301章 我爹是呂布301第461章 人心各異袁紹怒第078章 我爹是呂布78第478章 五千騎兵來接應(加更)第501章 鍾繇決心黃雀計第1088章 袁熙脫身往遼東第545章 臧霸挽留趙子龍第430章 一網打盡天下才第728章 戰無功馬超不忿第589章 隔空打擂孔融恥第259章 我爹是呂布259第270章 我爹是呂布270第839章 履平地深挖冰雪第978章 司馬懿子時出城第642章 魏延鬱軍中飲酒第303章 我爹是呂布303第013章 我爹是呂布13第805章 借刀殺人郭嘉計第568章 龐統用計廢楊松第188章 我爹是呂布188第952章 袁熙兵臨欲拔城第936章 金蟬脫殼袁尚奔第275章 我爹是呂布275第1146章 死傷慘重誰保全第1102章 一舉兩得曹仁計第440章 聽音辨位天賦高第218章 我爹是呂布218(加更二)第1175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434章 馬超受屈暗恨心第656章 馬超力敵關雲長第1031章 皆爲穩固盟友心第543章 血帶詔來至徐州第044章 我爹是呂布44第552章 陳宮心儀趙子龍第749章 兵道不行行詐道第697章 陳就偷襲周瑜艦第025章 我爹是呂布25第446章 尖頭陣與葫蘆陣第554章 司馬八子才俊多第598章 力挑二將曹營患第1138章 洶涌來至曹軍猛第494章 諸葛亮與劉玄德第378章 我爹是呂布378第962章 司馬懿釋放煙幕第727章 大將之勇在於怯第867章 真趙雲與假趙雲第751章 一馬當先空落落第553章 天下九州複雜勢第881章 相互顧忌暫制衡第534章 虛奴取名爲呂青第1109章 初定冀州人心浮第813章 仲達舉賢不避親第219章 我爹是呂布219第393章 我爹是呂布393第395章 我爹是呂布395第345章 我爹是呂布345第669章 太史慈怒極攻城第692章 進退兩難蔡瑁計第421章 高順平叛袁氏危第825章 司馬懿將計就計第995章張遼父子拆密信第218章 我爹是呂布218(加更二)第974章 河上伏兵待入甕第360章 我爹是呂布360第193章 我爹是呂布193第1022章 顏良落荒而逃谷第691章 黃忠小船追周瑜第174章 我爹是呂布174第1064章 借桑罵槐報舊怨第497章 推心置腹論親疏第547章 被襲營呂布醉鬧第526章 淺論正身與正義第743章 苦肉計解軍心變第1188章 張遼夏侯淵結怨第1012章 司馬計火燒烏巢第1133章 子建爬牆試退兵第185章 我爹是呂布185第580章 曹阿瞞割肉鉰虎第1020章 袁尚裹挾要出兵第900章 袁軍試探張遼意第912章 小人許攸急領功第843章 暗中通風三面刀第364章 我爹是呂布364第1057章 幾驚變袁熙失州第285章 我爹是呂布285第234章 我爹是呂布234第013章 我爹是呂布13第019章 我爹是呂布19第661章 遠交近攻強之道第195章 我爹是呂布195(加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