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水鏡山莊

襄陽城外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莊園,名爲水鏡山莊。

水鏡山莊的主人,乃是潁川名士司馬徽,表字德操,人稱水鏡先生。

司馬徽當年爲了躲避戰禍,這纔來到了相對穩定的荊州,並且在襄陽附近置辦了水鏡山莊,在此地教書育人。

司馬徽教人,不分貧富貴賤,不講出身,只要有一顆向學之心,他都是來者不拒。饒是如此,能夠來水鏡山莊求學之人,亦是十分少見。

其實,並不能說司馬徽在水鏡山莊教書育人,應該說他經常與才華橫溢之輩相交。

這些人中,也許有成名已久的名士,也許還有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才俊。

司馬徽與衆不同的是,他從來不會以家世取人,更不會以年齡而輕看他人。來水鏡山莊的人中,又不少年輕人,司馬徽卻經常以友人的身份與他們交談。

司馬徽的獨到之處乃是:知人、育人、薦才、克己。

他有一雙能夠洞徹人心,發現人才的眼睛。

只要是有真才實學之輩,哪怕與司馬徽交情不深,他不會吝嗇自己的讚譽以及推薦。

襄陽之內,有不少一文不名的年輕才俊,都是因爲司馬徽的極力舉薦,而能夠盡力施展自己的才學。

而那些被司馬徽舉薦的人才,往往也都沒有辜負司馬徽的期待,在各自崗位上混得風生水起。

久而久之,司馬徽知人、薦才的名聲越發濃重,許多襄陽本地士人,都渴望能夠得到司馬徽的看中,而被舉薦出仕。

荊州牧劉景升,對於司馬徽舉薦的人才,亦是極其看中,委以重任。

可司馬徽從來都是嚴於律己,不會利用自己的名聲徇私,而舉薦那些沒有真才實學之人。

司馬徽名聲傳揚出去以後,襄陽士子對於水鏡山莊更是趨之若鶩,襄陽名士龐德公、黃承彥,都先後與司馬徽交好。

甚至於荊州牧劉景升,都數次徵辟司馬徽,希望他能夠在荊州出仕,卻都被司馬徽拒絕了。

此時,水鏡山莊的庭院之內,卻是聚集了不少人。這些人中,最小的尚未及冠,最大的已經過了而立之年。

一個年齡稍長之人,對着最年輕的那人問道:“阿亮,你爲何忽然想要搬家”

兩個月前,諸葛亮離開了自己隱居的茅廬,寄居在水鏡山莊之內,衆人都感覺頗爲不解。

今日,諸葛亮忽然說自己準備搬家,他幾個朋友都不由感到十分疑惑。方纔說話的那人,正是徐庶。

徐庶剛過而立之年,當初爲友報仇憤而殺人,被官差捉住以後,差點被當街肢解。

待其友人將徐庶救出去後,徐庶方纔醒悟,從此不再好遊俠、惹是生非,反而一心求學。

後來董卓亂政,徐庶爲了躲避戰禍,就帶着自己老母來到荊州,這才結識了諸葛亮等人,與他們成爲至交好友。

諸葛亮雖然尚未及冠,身材卻已經非常高大。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當真是位難得一見的美男子。

聽見徐庶的話以後,諸葛亮才無奈地說道:“若不找個隱秘的地方居住,亮以後恐怕將永無寧日矣。”

石韜心中大奇,急忙問道:“阿亮何出此言”

諸葛亮雙手背在身後,在院子內緩緩走動着,說道:“兩月以前,吾在家中忽然感覺心緒不寧,當即爲自己卜了一卦,才發現卦象不明,忽隱忽暗。”

“自此以後,吾每日不敢懈怠,並且在房屋四周佈下了簡易的八陣圖。”

“過了沒幾日,居然有幾個身着黑衣之人被困於其中。吾當時於陣外細細觀察,才發現他們乃是關中口音,並且衣着也是那邊打扮。”

“聽他們言論,好像要將我請去關中做客。”

說到這裡,諸葛亮不由苦笑了兩聲,道:“你們也知道,八陣圖吾亦是創建不久,尚未真正大成,根本沒有辦法困住那些人許久。”

“故此,吾就讓家中書童扮作我的樣子,自己卻是提前來到了先生這裡。”

隨着諸葛亮的敘說,徐庶等人都感覺心中大奇。

身手矯健,裝備精良,而且又是從關中而來,這不由使得他們想起了,那個如日中天的大將軍陳旭。

而且參考陳旭以往的所作所爲,也的確能作出這種,強行邀請人才的事情。

可是令衆人感到不解的是,諸葛亮現在尚未及冠,而且名聲不顯,陳旭又是如何知道世間有諸葛亮這一號人物呢

任他們想破頭皮也想不出來,陳旭乃是一個穿越者,知道歷史上諸葛亮的成就。

孟建卻是問道:“阿亮讓書童假扮你,替你前往關中,就不怕那人惱羞成怒,害他性命麼”

諸葛亮尚未答話,一個身材矮小,長相不雅的年輕文士,當即向前走了兩步。

他笑着說道:“若果真是那人想要邀請阿亮,以他的胸襟與氣度,不僅不會爲難書童,還會好生招待他,並且將其禮送回來。”

孟建略一思量,這才撫掌笑道:“士元之言大善,看來是我考慮不周了。”

這個身材矮小,長相不雅之人,正是襄陽名士龐德公的侄兒龐統。

龐統因爲長相不好,故此年輕的時候顯得有些自卑,也不太愛說話,看起來非常老實。故此,別人都不知道龐統的才華。

去年,也就是龐統二十歲的時候,他前去拜見了司馬徽。

當時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於樹下,兩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都不感覺厭倦。

這場交談,使得司馬徽對龐統的才能大爲驚異,並且說南州士子之中,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

正是因爲有司馬徽這樣的評價,龐統才漸漸爲衆人所知,並且慢慢找回了自信。

從此以後,龐統就經常與司馬徽來往,也認識了諸葛亮幾人,慢慢與他們成爲好友。

諸葛亮等人都非常人,才華出衆,胸襟寬廣,並不是那種以貌取人之輩。他們瞭解到了龐統驚人的才華以後,也非常願意與其交往。

這些人聚集在水鏡山莊一帶,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還是那句話,求訂閱,求票。這本書其實到陳旭取益州之後,纔是真正的,我真不想因爲成績太差而草草收尾,也許你的一個全定,就會讓這本書擁有更加豐富的生命力。

第821章 諸葛亮第965章 一封信第377章 驚變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61章 斬赤龍第659章 誣陷第489章 糾結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70章 報仇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776章 解惑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811章 滅族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487章 臨江仙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42章 斬郭汜第476章 重逢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13章 渡河第81章 董卓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1章 董卓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4章 約戰第161章 斬赤龍第226章 百態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81章 春耕第284章 旭之志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475章 逃脫第112章 騎兵第756章 碾壓第816章 天子崩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281章 往事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625章 殤第371章 函谷關第353章 烏龍第1005章 回家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16章 內亂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29章 虐呂布第267章 捷報第366章 內亂第301章 反應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288章 欲殺人第468章 沙盜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620章 追與逃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640章 聆聽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568章 生死鬥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299章 大婚第38章 虛張聲勢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51章 衣帶詔?第451章 馬玩第337章 絕路第489章 糾結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821章 諸葛亮第111章 民心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799章 陳沫第114章 田豐第346章 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