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民心

“此事萬萬不可!”

陳旭剛開口同意,就有一個小帥出聲反對。

其餘人聞言,亦是一臉詫異地望着出言的那人。

他們聽完少年的話以後,都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卻不知這員小帥爲何出言反對。

陳旭並沒有因爲手下有人反駁他的話,就感到氣憤。

他只是微微一笑,向着那員小帥詢問道:“你既然出聲反對,心中必然有些想法,不妨說出來讓我們大家聽聽。”

這員小帥感受到衆人的目光,也不怯場,直接說道:“渠帥如此做,固然能夠得到百姓們的愛戴,卻並不是幫了他們,而是害了他們。”

衆人聞言,心中更是驚訝。送給他們糧草輜重,居然還會害了他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似乎知道衆人心中的疑惑,此人也不拿捏,侃侃而談:“官兵雖然並非盜匪,有時卻比盜匪更加猖獗。”

“若是我等將拿不走的糧草輜重,都送給百姓,官兵必定會再次將這些東西收繳回去。果真只是如此的話,尚且並無大礙,我只怕官兵遭此大敗,心中有氣,會找那些接受我等饋贈百姓們的麻煩。”

“若是這些百姓,被官兵扣上一個私通黃巾的罪名,我等的所作所爲,豈不是害了這些百姓?”

衆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陳旭亦是猛然驚醒,起身向這員小帥長作一揖,口中說道:“若非汝之提醒,恐誤大事!”

小帥見到陳旭向他行禮,連忙起身回禮,口中說道:“不敢當渠帥如此大禮。”

“若非我曾在丘縣,見過官兵污民爲賊的事情,亦是絕對無法想到這些。”

聽到小帥的話,陳旭才恍然大悟。

他曾經就隱約聽到,董卓率領的官兵經常擄掠婦女,搶劫百姓。但凡有人反抗,就將他們砍掉腦袋,說是私通黃巾。

黃巾軍曾經佔領過丘縣,有很多窮苦家庭都受過他們的恩惠,若是官兵執意污衊,這也百姓亦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想到這一層,衆人都再次沉默了。

良久,又有一人說道:“如此,不如一把火將這些東西都燒掉了,也免得再次便宜官兵。”

其餘人亦是紛紛出言附和。

既然明知送給百姓東西,不但幫不了他們,反而會給他們惹禍上身,這些人自然就不願意如此行事。

陳旭思考良久,突然神秘一笑,說道:“我有一計,既可以讓百姓獲得這些糧草輜重,又不會讓他們惹上麻煩。”

衆人紛紛詢問是何計策,陳旭卻說道:“天機不可泄露。”

這一天,經縣附近的百姓人心惶惶。黃巾軍四處走動,把附近鄉里的三老都抓了起來。

鄉中的三老分別是有秩、嗇夫、遊徼,他們大多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擔當。

從來都不擾民的黃巾軍,居然做出了這種事情,使得鄉中百姓全都人心不安。三老德高望重,有很多百姓都受過他們的恩惠,聽聞這個消息以後,紛紛大怒。

卻說鄉中三老被抓以後,陳旭單獨找他們談了一次話,而後他們就各自給鄉中心腹寫了一封信。

沒有人知道信中寫的是什麼,只是三老的心腹接到信以後,本來苦着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當天下午,陳旭只在營寨之中留下了幾十人,他卻帶領衆人拔寨而走。

晚上,三老的心腹帶着鄉中百姓,前來攻打黃巾軍營寨。

那幾十個防守營寨的黃巾軍,吶了一聲喊,全部棄寨四散而逃。百姓們趁勢奪了營寨,救出三老,並且繳獲了無數糧草輜重。

而後,百姓們自然是歡天喜地的將這些東西帶回家中。

陳旭帶着一小隊人馬,遠遠看着百姓們,將營寨中的東西全都搬走,臉上露出了笑容。

吳凌站在一旁,偷偷看了陳旭一眼,有些不確定地問道:“渠帥,我們演了這樣一場戲,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貓膩,真的有作用嗎?”

陳旭臉上笑意不減,他轉身拍了拍吳凌的肩膀,說道:“阿凌,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這件事若是傳了出去,別人就會說,安平國的郡國兵被黃巾軍打得落花流水,連一些普通百姓都不如。”

“雖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我們是在做戲,但是朝廷卻不會這麼看。若果真讓他們知道了這件事情,只會使他們感覺到,郡國兵的腐敗與懦弱。”

“所以,安平國的官吏,必定會想方設法將這件事情隱瞞起來。而最好的隱瞞方式,就是故意無視它。”

“官兵不去找百姓的麻煩,百姓得到了好處,自然也不會聲張。如此,這件事情就不會傳出去了。”

吳凌低着腦袋,細細咀嚼着陳旭的話。過了半晌,他纔想通事情的前因後果。

黃巾軍以這種方式將東西送給百姓,官兵若是再想要搶奪,百姓肯定不會答應。因爲,這是他們自己從黃巾軍手上‘奪’回來的。

百姓們沒有明着私通黃巾,官兵也不能隨意安插罪名。不然的話,事情傳了出去,對於安平國的官兵來講,並沒有什麼好處。

畢竟,這些百姓並不像當初被董卓污衊成賊的人,他們是實實在在受過黃巾軍恩惠。

即使事情鬧大了,董卓部將若是一口咬定百姓私通黃巾,那些百姓亦是有口難辯。

想通這些,吳凌看向自家渠帥的眼神,更加熱切。

陳旭摟住吳凌的肩膀,親熱地說道:“阿凌,我的性命是你在戰場上救下來的。而且你自己又屢立戰功,我想把你放在身邊,好好教導一番。”

“以後軍中商議大事,你都可以跟在一起旁聽。等你多學一點知識以後,我纔好爲你安排前程。”

被渠帥摟住肩膀,還聽到這樣一番話,吳凌頓時感覺有些熱血沸騰。

他單膝跪在地上,激動地說道:“願爲渠帥效死!”

陳旭一把將他扶起來,說道:“日後休要如此多禮。”

經縣附近的一個小村落,一家百姓分到了從黃巾軍營寨拿回來的糧食,家中幾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孩子他媽,今天煮粥多放點米,少放點水,讓孩子們都吃個痛快。”

“好嘞!”女子歡喜的回答着,而後就開始張羅着弄飯。

一個大點的孩子在竈臺一旁燒火,他不斷往鍋下面添着柴火。隨着時間的流逝,一股股誘人的米香從鍋中傳來。

那個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早已飢腸轆轆。他趴在只比他矮了半個頭的竈臺上,嘴角不停流出晶瑩的口水。

這家百姓由於家中存糧不多,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飽飯了。

爲了能夠堅持得更久,他們往往只在鍋裡放入一點點米,然後兌上一大鍋清水。

一家四口每人喝上幾碗清澈見底的稀粥,雖然能夠暫時不感到飢餓,但是要不了多久,仍會變得飢腸轆轆。

吃飽肚子,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個非常遙遠的事情了。

米香越來越濃,鍋裡的水也已經滾了幾道。由於外面颳着不大不小的風,使得這家廚房裡面的濃煙,無法徹底排到外面。

嗆人的濃煙與米香混雜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好了,好了,你不要再往鍋下面添柴了。”

女子揭開鍋蓋,用勺子在鍋中攪了兩圈,看見鍋裡面的米已經完全煮開了,就對着燒火的少年說道。

少年聞言,只是拿着火鉗,掏了掏鍋下面積累的草木灰,然後用蒲扇狠狠扇了幾次。

空氣進入鍋底下面,那些尚未燒完的柴火,便燃起了更大的火苗。

沒過多久,鍋底的柴火就已經全部燒完。

少年用腳,狠狠將那些蹦到外面的火星踩滅,再把柴火都撥到柴倉裡,就起身眼巴巴地望着鍋裡面的米粥。

女人看着兩個孩子的樣子,臉上露出了笑容。她拿出兩個缺了角的瓷碗,用勺子給兩個孩子盛了一大碗稠稠的粥。

孩子們很久沒有吃到這麼稠的粥了,他們捧着碗,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方纔燒火的小孩,只有七八歲的樣子。他一邊吹着碗裡的粥,一邊說道:“打黃巾就能得到糧食,我長大了也要去打黃巾。”

卻不想,男人聽到自己兒子的話,一把將他手上的碗奪了過去,拎起說話的那個小孩,就用手狠狠地打着他的屁股。

“要不是人家黃巾軍施捨,咱家怎麼能得到糧食?你現在連誰是恩人都不知道,還說長大後去打黃巾軍,看我不打死你!”

“嗚嗚!”

被自己父親一邊打一邊罵,小孩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話了,他連忙改口道:“等我長大了,要去投奔黃巾軍,也要把糧食分給窮人。”

男人聽到兒子說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居然沒有吭聲。

他放開自己的兒子,在心中暗暗想到:“若是以後實在活不下去了,帶着家人去投奔黃巾,也是一條出路吧?”

第378章 殺眭固第161章 斬赤龍第21章 相邀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349章 奪權第117章 交談第135章 趙家村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269章 止戈第965章 一封信第925章 改名第1章 魂入漢末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163章 洞房第412章 獻策第500章 新法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69章 止戈第113章 渡河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36章 無奈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719章 心憂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284章 旭之志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247章 反攻第984章 楊樹下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377章 驚變第353章 烏龍第491章 心憂第57章 驚變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528章 安置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44章 糾結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70章 報仇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453章 張遼至第337章 絕路第266章 勸降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530章 議事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33章 離間第856章 傷勢第2章 救人第492章 野炊第794章 三策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530章 議事第9章 毀田第196章 靈帝崩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28章 返鄉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62章 陷陣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22章 不允盜請第560章 反心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90章 中意第623章 逃命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26章 建言第525章 名利第26章 易首邀酬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186章 馬賊第474章 意欲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