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

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

夜幕已深,夜風正涼,濮陽城卻沒像以往那樣寂靜下來。

急促的馬蹄聲在空曠的街道上回響着,一陣接一陣,彷彿憑空捲起的疾風驟雨,聽在耳中,心驚肉跳。

濮陽百姓都被嚇得不輕。

時逢戰時,又突然發生了這樣的變故,讓人沒辦法不做最糟糕的聯想。要不是有宵禁令在,人們少不得要互相串個門,議論一番,但現在,也只能自家關起門來,憂心忡忡的討論未知的前程了。

“柱兒他爹,明兒就去官衙報個名吧,這濮陽城算是呆不下去了!這才幾年啊,這城都換了幾家諸侯了?還是去河北的好,曹將軍再能,他也打不過黃河啊,青州的船隊多着呢,船大着呢!”

“婦道人家懂得什麼?青州兵強馬壯,厲害着呢!聽說驃騎將軍在幷州把三十萬西涼鐵騎都給打得落花流水了,還怕區區曹操?你當河北沒人怎地?那邊可是人滿爲患啊!現在去,連立根錐子的空地都找不到,還是留在東郡的好!”

對於妻子的擔憂,做丈夫的嗤之以鼻。

“仔細想想吧!中原這些年一直在打仗,人丁比從前少了好多,到處都是無主空地。依照驃騎將軍他老人家的作風,等打敗了曹操、孫策那些蟊賊之後,肯定會頒佈墾荒令啊!咱家老大今年已經十六了,算是個男丁了,老二、老三雖然還小,但做活時也能搭把手……”

“等墾荒令一出,咱們在瓠子河邊上墾出百十畝空地來,將來兒孫們還愁吃穿麼?到時候咱也供個讀書人出來,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丈夫說得口沫飛濺,滿眼都是憧憬之色。妻子也微微受了些感染,正想說些什麼時,卻被另一陣馬蹄聲給打斷了。包鐵的馬蹄鐵敲打在青石板上。發出的脆響,彷彿催命的符咒一般。讓人心也隨之猛跳。

民居中陷入了沉寂,直到馬蹄聲漸漸遠去,幾至微不可聞,婦人這才怯怯的問道:“當家的,真的不會有事嗎?”

“嗯,嗯……”做丈夫的也蔫了,嘴脣翕動着。卻隔了好一會兒才說出完整的話來:“這樣的大事,你叫俺一個農夫怎麼說得清楚。算了,明天讓大兒去碼頭看看,要是走的人多。咱們也……”

濮陽是青州軍的前線大本營,消息往來傳遞的頻率本來就很高。不過,現在可是已經入了夜了!

在這個時代,走夜路可不是一般的危險。能見度太低,就算點着火把。也沒辦法保證照亮前路,何況還是縱馬奔馳?眼下這偵騎四處的情形,只有一個原因能夠解釋,那就是形勢突然變得異常險惡,連青州的第一智者賈軍師都沉不住氣了。

避害趨利是人的本能。普通百姓就算有些貪心,骨子裡也還是膽小怕事居多。感受到局勢的危急,哪還敢貪圖田地什麼的,趕緊找出路纔是正經。

這世間,實在沒有比被捲入戰亂更可怕的事了。

濮陽百姓猜的沒錯,賈詡確實急了,急得眉毛都要着火了!

此刻城守府,內外皆是燈火通明,議事廳外圍滿了人,搖曳的火光中,盡是鐵甲鏗鏘,刀槍閃亮!

也有不少沒着甲,穿着布衣青衫。這些人都是行色匆匆,嘴裡低聲唸叨着,手上還捧着書簡、帛書之類的東西,腳下更是有如踩着一陣風,走得飛快。這些人就是幕府中的僚佐了,倒有一多半是被人從被窩中叫起來的,不過臉上都沒什麼情緒,都是一樣的沉重表情。

“快,快,軍師召集緊急軍議,出大事了!”

“到底什麼事啊?”

“是啊,到底什麼事這麼急?昨天不是才收到幷州的消息,主公在龍山擊破了西涼軍麼?難不成曹操展開進攻了?可咱們的防線穩穩當當的,他攻過來又能如何?”

“別問了,進去就知道了……”

帶着滿腹疑竇,衆幕僚擁入了議事廳。一進門,就感覺到異常凝重的氣氛。

在議事廳正中央,幾張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擺着一具大沙盤。軍師賈詡和執掌諜報的貂蟬夫人分立兩角,即便衆人入內,也是頭都沒擡一下。

無論是久在軍中的老臣子,還是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新人,都知道這代表着什麼。這是改變戰略的前兆,若非要推演新戰略,就沒必要把這寶貝拿出來,召開大型軍議。

衆人面面相覷,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令得軍師緊張若此?

“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吧。”賈詡一反常態,沒做任何寒暄,直入正題:“今天召集各位來,爲的就是調整既定戰略……”

“譁!”一片譁然。

儘管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但真正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幕僚們還是驚詫莫名。更改主公的既定策略?那個百戰百勝的主公定下的策略?這種事,真的能做得到嗎?真的不要緊嗎?

“安靜,安靜!”賈詡平時給人的影響過於親和,導致威嚴不足,這時只能通過提高音量來控制場面:“形勢有變,不得不有所變通……離狐來的消息,就在今日傍晚時分,呂溫侯突然率軍離城西去,先前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

“什麼?”

“呂將軍無故離去?卻是爲何?”

“這下糟了!主公佈置的策略是三路兵馬各守一段,由機動力最強的濮陽軍和隱霧軍三方策援,呂將軍這一去,三條戰線豈不成了各自爲戰?”

“軍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突如其來的壞消息,就像是一陣破壞力驚人的龍捲風,一下子把所有人都給打懵了。

按照王羽北上前的佈置,呂布這支兵馬的存在非常關鍵。青州的三支兵馬都是以步卒爲主,機動力較差,而曹操卻有成建制的虎豹騎,大可以集中兵力攻打一處,靠着虎豹騎的威懾力來牽制另外兩支青州軍。

呂布軍就是風火騎兵離開後。對抗虎豹騎的王牌。

除了對抗虎豹騎之外,呂布軍的機動力和攻擊力,對曹、孫聯軍的其餘各部也有着極大的威脅。劉勳的淮南軍就是最好的例子。

襄邑那一戰。說白了沒什麼特別的玄機,就是突襲。即使沒有隱霧軍潛伏化妝的搗亂。劉勳也不可能抵擋住幷州狼騎和陷陣營的雷霆一擊。

呂布這支部隊的速度實在太快,偏偏還是步騎協同作戰,對上任何兵種,都有剋制的辦法。再加上隱霧軍的掩護和配合,簡直是如虎添翼,蛟龍入海,任何一支在行軍途中的軍隊。都有可能遭受他們的突襲。

有了這支機動部隊的存在,曹操展開攻勢就要多耗費很多時間,或者冒着很大的風險,正是王羽敢於分兵三處的信心所在。

現在。突然聽說呂布沒得到任何命令,突然離開離狐城的駐地,不知去向了,青州的幕僚們豈有不大吃一驚之理?

“軍師,呂將軍難道連隻言片語都沒留下嗎?”王朗憂心忡忡的問道。

要不是呂布和王羽的親緣關係。他幾乎要猜測,呂布是不是打算叛逃了。但仔細想想,應該沒那麼誇張,呂布若真有倒戈的意思,直接來攻取濮陽豈不是更直截了當?

“也許是有的……”賈詡搖搖頭。嘆了口氣:“消息是離狐守將以飛鴿傳書送至濮陽,也就是半個時辰前的事,溫侯若有信來,只怕要等到明天了。”

呂布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特別是飛鴿傳書,他認爲這種信息傳遞方式不夠安全,花費卻多,壓根就沒應用的意思。所以,即便他送信來濮陽,肯定也比飛鴿傳書慢很多。

“溫侯性如烈火,他要走,不管是何理由,都是攔不住的,何況現在主公又不在,事情便更加棘手了。不如暫且擱置此節,儘快確定相應的戰略調整方是正理。”相較於王朗的驚疑,虞翻的發言就顯得切實了很多,賈詡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溫侯那邊,某已經設法去攔截了。不過,正如仲翔所說,攔截下來的希望應該不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出調整。”

衆人議論紛紛,很快便得出了相應的結論。

審配提議道:“若守東郡,封丘就是必爭之地!只有扼守住封丘,才能讓曹操、孫策難以和洛陽連通。以此而論,定陶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不如令坦之將軍移兵北上,一方面向濮陽靠近,做爲屏障,一方面也拉近與封丘軍的距離,更方便及時應援?”

封丘城正處濮、濟二水交匯處,城池東北十里處,就是烏巢澤。歷史上的官渡之戰,袁紹將這裡作爲屯糧之所,正是出於交通便利的考慮。

只要扼守住封丘,曹操的兵馬就很難繞過去攻打濮陽。路倒是找得到,但水路卻都被擋住了——于禁軍擋在封丘,黃河上又有周倉的水軍,要繞路的話,那就太遠了。

審配的意見就是放棄濟陰防線,先確保封丘的安全再說。曹操若要迂迴,就隨他去好了。

“不妥。”審配話音未落,虞翻便反駁道:“這樣做等於放棄了濟陰,東線百里之地,就只剩下了文遠將軍一支孤軍!日前已有消息,劉備在淮南現身,與江東軍勾結在一處,萬一江東軍以他爲先鋒,奇襲高唐怎麼辦?”

“這……”審配倒抽了一口冷氣,自己的提議被反駁,他倒是不很在意,可虞翻提出的可能性的確把他給嚇住了。

可不是麼,陳到的問題遲遲沒有結論,尚存疑慮。若是關平移兵北上,放開道路,誰又能確保高唐的安全?

貂蟬突然插話道:“諸君可能還不知道,劉備已經在濟陰現身,聯絡了坦之將軍,表明了招攬之意。坦之將軍深明大義,不但嚴詞拒絕,還派遣李副將率領精銳跟蹤在後,試圖將劉備一行人一網打盡。不過,劉備此番有備而來,帶的從人又少,怕是難以成功……”

衆人聽得面面相覷,身上都是泛起了陣陣寒意。

“莫非……”還是虞翻反應最快,與同僚們對了幾個眼神,遲疑道:“溫侯突然西行,也是處於曹操、孫策的設計?這就是一條環環相扣的毒計?”

“噝!”一語驚醒無數人,在場衆人不約而同的倒抽着冷氣,都被嚇住了。

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就太可怕了。而偏偏虞翻的這個說法又很有道理,讓人越想越是心寒。

如果這不是偶然,那無論賈詡派出多少信使和說客,恐怕也是攔不住呂布了。而曹操、孫策也很快會發動攻勢,讓己方東西難以兼顧。

局勢,一下子變得異常險惡起來。

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第69章 豁然開朗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第62章 富貴險中求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第61章 明槍與暗箭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八百章 鬥智鬥力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第89章 請命攻衛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大義是爲名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