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

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

濟水滔滔,江山如畫。適逢初夏時節,中原大地風光正好。

原野上鶯飛草長,鳥語花香,山林間滿眼青翠之色,濃郁的生機,撲面而來。這是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即便是最挑剔的遊客,也會感到流連忘返,不再爲世間的蠅營狗苟所煩惱。

當然,例外總是存在的。

劉備穿着一襲素色長袍,站在菏澤湖畔,極目遠眺,看起來與踏青的遊人沒什麼兩樣。但若湊近了仔細觀察,不難看出他眉宇間籠罩着的那一層深深的憂鬱神色。

“什麼時候了?”

站在劉備身後,幕僚打扮的袁渙擡頭看了看天色,輕聲答道:“已是未時了。主公無須憂慮,憲和在營中耽擱的時間越長,成功的把握就越大。他是辰時一過就啓了程,和關將軍談了至少也有一兩個時辰,應該……”

袁術被孫策吞併之後,麾下的文臣武將自然也是樹倒猢猻散。從中收益最高的是江東,除了淮南的大片土地,以及各處守軍之外,還整體收編了張勳、陳紀及其麾下的三萬戰兵。

此外,曹操也通過策反劉勳,收編了另一支精銳淮南軍。

如果事情到此爲止,這兩人的收益無疑是最大的,不過這二位的運氣都不大好。

劉勳軍早在抵達目的地之前,就被呂布和魏延給盯上了,在襄邑城下的一場突襲,打得幾近全軍覆滅,劉曄、劉勳都是僅以身免,曹操的收編行動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江東方面也沒強多少,孫權、黃蓋擋不住張頜與龐統的組合,連戰連敗,損失最大的就是收編的淮南軍。等到周瑜趕來救援之時,傷亡加上潰逃,三萬大軍已經摺損近半,收益一下子就大打折扣了。

實際收益最高的,應該要數劉備。

在孫策動手之前,劉備只是依附在袁術手下做些隱秘事,用後世的說法就是幹髒活的,除了老夥計簡雍,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一個。

可在淮南的變局之中,他卻展示了翻雲覆雨的梟雄本色,在袁術這顆大樹傾倒,孫策急於北上,孫權忙於應對張頜的攻勢形勢下,他在暗地裡串聯遊說,成功的在袁術的遺產中攫取了大量政治資本。

袁渙就是他的成果之一。袁渙出身於豫州的世家,在當地頗有名望,拉攏此人到麾下,劉備在豫州豪強中便再次擁有了一定聲望,距離徹底恢復元氣或許還有些距離,但相比於數月之前,肯定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除了袁渙之外,他還招攬了樂就、李豐兩員武將,再加上流亡途中招攬的大將廖化,劉備一下子從落荒之犬,變成了擁兵過萬的一方諸侯。

劉備當然不會因此而滿足。

這場席捲天下的大亂戰,固然提供了翻身的機會,可就憑眼下集結起來的這點實力,別說爭雄天下了,想割據一方也是不能。參戰的數萬,哪一方不是擁兵十萬,良將千員?就憑他現在這點實力,和任何一方發生碰撞,都是以卵擊石。

想要立足,就必須得讓戰亂持續下去,直至達成新的平衡。就是爲了達到這個目標,劉備才放棄了繼續在淮南擴大或鞏固勢力,而是低調的率領一衆心腹嫡系北上,圖謀大計。

他要做,也力所能及的,無非是調略過去的兩大部將——率軍駐守定陶的關平,以及高唐守將陳到。

今天,就是簡雍暗中會見關平的日子。

劉備不能算是沒有城府的人,但此刻,他心中依然充滿了忐忑和不安。如果能策反關平,勝利的天平上無疑會重重的傾斜過來。

“難啊。”劉備搖了搖頭,長嘆一聲。

他何嘗不是這麼期望的,可事情哪有那麼容易呢?他和關平,實際上是隔着一層的,就算他親自出面,也很難確保說動對方。

何況,以青州的軍制,想讓關平直接率軍反叛是很難的。王羽治軍、治政都很特別,就算是普通的士兵,也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更別提那些低級軍官了。

就算是獨掌一方的主將,如果要下達明顯不合情理的命令,也必須得向軍中大小將校詳細解釋緣由,解釋不通,沒準兒就直接被當場拿下了。

不過,只要能策動了主將,即便不直接倒戈,也能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只是劉備對能否策反關平,實在沒有任何把握。簡雍遲遲不歸,他寧願相信是已經被關平拿下,當成表明心跡的功勞送到濮陽去了。

袁渙剛纔說的那番話,也只是想寬慰劉備而已,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長談一兩個時辰?能有什麼可談的?敘舊不成?

正無言間,另一側的廖化突然擡手一指,大聲叫道:“快看,有人來了!”

劉備一個激靈擡起頭,定睛看時,正見一縷煙塵由遠而近,沿着濟水北岸的官道急速靠近過來,他心下不由有些慌亂。

好在廖化很快和瞭望手做了交流,緊接着又是一聲喊:“主公休慌,來的人不多,只有四五騎而已,遠處也不見大隊人馬的蹤跡,應該是憲和先生回來了!沒錯,爲首正是憲和先生!”

“呼!”劉備長吁口氣,選在嗓子眼的心總算是落回了肚裡。

“恭喜主公!”袁渙反應更快,瞬間堆出了滿面笑意,拱手稱賀道:“憲和兄既然回返,可見關將軍的友善態度,即便此番沒有談攏,事情也是大有可爲啊!”

“哪有那麼容易,先聽聽憲和怎麼說。”劉備面上神色不動,其實心裡也是活泛起來。正如袁渙所說,這種時候,使者能毫髮無損的回來,就足以說明一定問題了。

強自壓抑着心中的激動,劉備帶着袁渙、廖化快步迎了上去。

“參見主公。”簡雍下馬拜見,劉備一面攙扶,一邊觀察簡雍神色,不看不要緊,一看心裡便‘咯噔’一下,又懸起來了。簡雍的臉色看起來很糟,顯然事情有些不太妙。

“憲和,你沒事吧?”強壓着心中憂慮,劉備努力在臉上做出關懷神色。想做個仁慈之主,首先就要無時無刻不以屬下的安危爲優先考慮,至少表面上要做出這個樣子來。

“多謝主公關懷,臣感激不盡,有愧於心吶。”簡雍滿面慚愧。

“是被關將軍拒絕了嗎?”袁渙搶着說道:“那也無妨,這樣的大事,那可能幾句話就說動了?以某看來,關將軍雖然表面拒絕,卻不是完全沒動心,只要主公鍥而不捨,展示出誠意來,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哦?”簡雍很驚訝,劉備也有些意外,齊齊看向袁渙,問道:“曜卿這話怎麼講?”

“現在可是戰時,關將軍私下會見憲和,往輕了說,是會故友,往嚴重了說,這就是私通敵國!”袁渙用兩指捏着下巴上的一綹長鬚,呵呵笑道:“關將軍本來就是降將,能被這般重用,肯定不是個不拘小節的。主公請想想,他會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不知道避嫌麼?”

“有道理。”簡雍、廖化都是點頭讚許,前者臉上的慚色也淡了不少。

劉備的神情卻仍然很沉重,他只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便向簡雍問道:“憲和,你去了這麼久,與坦之談了些什麼?”

“也沒什麼,主要還是在敘舊……”簡雍遲疑了片刻,這才答道。倒不是別的,他就是覺得今天的會談不是很好歸納總結,想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道:“以某之見,他話裡話外都在旁敲側擊,既像是在刺探我軍情報,更像是在問二將軍的行蹤……”

“果然……”劉備聲音低沉,臉上帶了一絲冷笑,笑意很冷,大異平時,令得簡雍幾人都是心中微凜。

沉思片刻,劉備突然一甩手,斷然喝令道:“走罷,定陶的青州軍,只能靠討虜將軍設法解決了。”

“主公,”袁渙急了,驚疑不定的問道:“關將軍刺探我軍軍情,或許是爲了判斷形勢,問起二將軍,更可見其情深義重……此事,是不是還可以商榷一二?”

劉備與兩名義弟失散已久,這兩年任憑劉備明察暗訪,也找不到這兩人的行蹤。若非如此,劉備這次未必會冒着巨大的風險,輕身北上。

他在淮南已經佔據數郡之地,也有了一萬多兵馬,只是手下沒有擅長練兵和作戰的大將。若是關羽、張飛還在,他大可以趁着江東軍和曹操與王羽鏖戰不休,在淮南苦練精兵、擴大實力,找機會撿便宜。

可他現在做不到。沒有一支精兵在手,無論是王羽被打敗,還是江東軍被打敗,他都沒有實力趁火打劫。在亂世之中,拳頭大才是根本。

關平問起關羽,顯然曾經效忠的目標是後者,後者若在,也許勸降會容易很多。可話說回來,雖然暫時找不到關羽,但還是可以努力的嘛,聽了一句話就放棄,似乎有些太輕率了吧?

袁渙感到無法理解。

劉備收住腳,苦笑道:“曜卿,你只見其一,未見其可啊。坦之打聽二弟的消息,憲和雖然沒有直接作答,但越是這樣,就越是證明二弟不在軍中。何況,他沒有爲難憲和,也未必是猶豫不定,他若真是動搖了,何不乾脆……唉,總之,這裡是行不通了!”

簡雍、廖化都聽得似懂非懂,但也不敢發問。倒是袁渙世家子出身,對權謀套路頗有造詣,稍加思考,知道劉備的未盡之意了。

表面上,關平不爲難簡雍,是留條後路的意思。但再想深一層,關平若真有叛離之意,反倒是應該拿簡雍回去,以取信賈詡和軍中同僚,然後通過簡雍的隨從傳信給劉備。

簡雍在劉備手下看起來很受重用,是個心腹,實際上就是個跑腿的。無論是從前的許攸,還是現在的袁渙自己,都是一入劉備麾下,就委以重任,地位遠超簡雍。

定陶是戰區,這一帶青州軍的眼線極多。簡雍本也不是專門的斥候,行動再怎麼隱秘,也很難保證不走漏風聲。根據劉備的說法,關平是個行事謹慎之人,他若真有叛意,會想不到此節嗎?

與其放簡雍走個來回,徒遭猜忌,熟悉劉備軍人員結構的關平,豈會想不到簡雍的價值?

說白了,劉備派簡雍出馬,就是投石問路去了。關平欣然赴約,然後跟簡雍敘了老半天的舊,最後嚴詞拒絕,就是心中坦蕩,不怕猜疑的意思。說不定回去後,他就會把談話的內容寫成信,報給總督全軍的賈詡了。

這其中的道理,當然不能對簡雍這個當事人說。

袁渙心中也是慨嘆不已,覺得自己這次總算是跟對了人,劉備,的確是當世少有的梟雄。只是時運差了些,一直沒有施展的機會,不然這天下未必只有王、曹、孫三強爭雄。

當然,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天時不予,未嘗不能靠人力彌補。現在,計劃還只是開了個頭,遠未到定論成敗之時。

不管想通了還是懵然無知,衆人都緊緊的跟在了劉備身後,這是他們認定的明主,不管前途如何,都要一直效忠到底。

下一個目標,是高唐!

……

當夜。

濮陽城。

“師傅,濮陽來信,簡雍約見坦之,劉備果然來了!”貂蟬拿着最新的軍情,急匆匆的走進議事廳。

“誒呀,這下可是麻煩啦。”賈詡的一張圓臉拉得老長,臉色也十分難看,像是苦瓜一樣。

貂蟬本就心急如焚,看到賈詡這副憊懶模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跺着腳,嬌嗔道:“師傅啊,你就別叫苦了,夫君臨行前將軍務託付於你,你總得拿個主意啊。”

“這主意豈是隨便能拿定的?”賈詡攤攤手,苦笑道:“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只要換將就可以了,可曹操、孫策分兵於東西兩路,你怎麼知道,他們的目標到底在哪裡?若是孫策和夏侯淵合兵一處,文遠、漢升未必擋得住,這種時候臨陣換將,太危險了!”

王羽離開後的月餘時間裡,曹操一直按兵不動,看起來留守部隊很輕鬆,但只有真正坐在賈詡這個位置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提心吊膽的感覺。

沒出鞘的劍,比已經揮斬出去的劍更可怕,因爲你不知道那劍會從怎樣的角度,以怎樣的力量斬過來,斬擊的過程中,還會不會有新的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不明覺厲了,因爲不確定,所以很恐懼。

眼下戰線雖然分成了幾個部分,但兗州的面積並不大,從東到西也不過三五百里。三方面的幾十萬兵馬擠在這樣的一個區域內,防線上的任何一個點,都有可能遭受最強烈的攻擊。

這就是防守一方的弊端,沒有主動權,敵人稍有動作,這邊就要做出相應的應對,否則很容易被人抓到破綻。

若曹操、孫策展開攻勢,反而容易應付了,反正王羽走前留下了既定的防禦策略,大不了就以空間換時間,且戰且退就可以了。

按照王羽的指示,若是有必要,留守部隊甚至可以把東郡都讓給曹操,然後西面依託大河之險,東面依託泰山險路構築新的防線。

青州軍守黃河是很容易的,因爲有水軍的優勢。曹操這兩年緊趕慢趕着縮小和青州的差距,在各個領域都有所建樹,獨獨是水軍毫無進展。水軍用處少,耗費大,對經濟捉襟見肘的曹操來說,優先度肯定是排在最後面的。

王羽一直強調,要確保張遼和黃忠都在東線,就是做好了萬不得已,退守泰山的準備。

賈詡坐鎮濮陽期間,堅壁清野的工作就一直在進行着,反正被戰亂波及的兗州百姓也沒法安心耕種,響應的人還是很多的。

但劉備引發的問題卻很棘手,關平和陳到的位置都太重要了,無論是換將,還是留任,都有相當的風險。

賈詡雖然看到了問題,但他也不敢妄下決斷。等王羽的消息又太慢了,一時間也是焦慮不已。

飛鴿傳書不是萬能的,安全性太差,在技術漸漸普及開之後,截殺信鴿就成了斥候們的最新任務。這些精悍戰士遍佈四處,只要看到鴿子就吹髮信號,發現不屬於己方,就直接動手。

純粹傳遞消息倒還無妨,被截住就被截住了,反正多放幾隻,總有能抵達目的地的。可決策一類的信箋,就必須要用更安全的方式來運送了。

從幷州到東郡,路途何止千里,又要經過很多艱難險阻,路上少說也得耗上十天半個月,來回傳遞消息,時間更長,根本沒辦法做到遙控指揮。

“劉備北上,總還要兩天才能到高唐,現在趕過去,或許還來得及。可是我走了,兗州這邊怎麼辦?提前收縮麼?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劉備爲什麼要先聯繫坦之?先前咱們只是猜測,他可能會打叔至的主意,他這麼搞一下,不是反而暴露了目的嗎?”

賈詡自言自語着,苦惱不已。

貂蟬在一邊靜靜看着,並不貿然插話,以免打擾這位才智高超的師傅的思路。她相信,這位師傅一定會找到妥善的處理方式,這不是她自己的判斷,而是因爲對方是夫君最信任的人。夫君看人的眼光天下無雙,絕對不會有錯的。

不出所料,賈詡很快平靜下來,捧起茶盞,嘴角逸出了一絲微笑:“或許他也沒什麼把握,所以用了一招打草驚蛇吧?劉玄德,果然梟雄也,這份心機確實厲害。不過,任你奸似鬼,也要喝咱的洗腳水,就給你來個將計就……”

“報……”話音未絕,廳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賈詡、貂蟬急忙轉頭看時,一名親衛急匆匆的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高聲說道:“軍師,大事不好,呂……呂將軍他突然離開了離狐,率軍向西去了!”

“什麼?”賈詡大吃一驚,手中的茶盞失手落下,在青磚鋪成的地面上砸了個粉碎!()

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第47章 千軍共一呼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第44章 連環計中計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第91章 兵臨城下四四八章 青州陰符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九百章 馬超對策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八四零章 戰爭潛力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第89章 請命攻衛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