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

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

青州奉行的是精兵政策。

後世唐太宗對精銳的定義是:唯甲堅兵利耳。這是不變的定律,只有菜刀木棍的農民義軍,再怎麼訓練,也不可能是訓練有素,武裝到牙齒的正規軍的對手。

青州兵精,固然有操練得法的緣故,但更重要的,還是王羽在軍備上的大手筆投入。

在洛陽的一系列戰鬥中,王羽一直都處於盈餘狀態。

初臨貴境時,有老爹王匡在河內收刮的大量錢糧,不但自己夠用,還能散財交朋友,公孫瓚這位有力的盟友,就是這麼來的。

後來在洛陽,又在靈帝的寶庫中撈了一筆,不算摧鋒營那成套的斬馬劍和魚鱗甲,收穫也是非同小可了。如今青州的校尉級以上軍官,但凡是箭術在水準以上的,幾乎人手一柄寶弓,長短兵器也盡非凡品,

到了南陽,有袁術提供後勤保障;等袁術準備搞小動作了,王羽又多方敲詐,很是從董卓和劉表身上榨到了些油水。

到了回泰山的時候,王羽算是名副其實的衣錦還鄉了,錢糧、甲仗、寶物應有盡有,直到第二年春天,收服黃巾,展開屯田之後,還有大量盈餘。

可到了河北大戰末期,當初的盈餘不但全砸了進去,而且泰山王家、有親緣的胡母家的家底,也被王羽折騰了個差不多。要不是他透支未來幾年的稅收,向糜家大量舉債,青州會不會在勝利之前就破產都很難說。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王羽的精兵政策。

王羽沒打算把火藥大量應用,也沒有製造蒸汽機的打算,所以,青州的裝備技術並未領先於這個時代。

不過。技術領先與否,不是裝備好壞的唯一憑據,精工打造纔是根本。材料自然要用足,打造的時候,也是千錘百煉,而不是用火燒軟後,隨便砸幾錘子就成型了。

精工細作,材料、人工方面的花費自然很高。後來王羽又搞出來了紙甲,這種裝備的材料成本較低。但人工卻也不少,而且耗費得快,一場大戰打下來,紙甲少說也得報廢一半。

最後,綜合下來。青州軍的入不敷出也就可以理解了。

收穫當然不是沒有,擴大的地盤和人口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可要消化這些戰利品,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消化的方式也有影響。

王羽最初的打算是一步到位,所以提出了很多理念。一股腦的塞給了幕僚們,結果現在發現,欲速則不達,他對幕僚們的期望太高了。

畢竟有些理念是跨時代的。理念可以一步到位,但沒經過時間的沉澱,中間那些過程卻無法一下跨越過去。

“目前的問題彙總起來,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工業生產方面。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人才,上面沒有懂行。又擅長組織的人主持大局,基層的工匠也很匱乏……”

田豐點頭贊同:“主公英明。”

“主持大局的人要解決應該比較容易,工匠的匱乏就有點麻煩了。”王羽眉頭緊皺。

田豐眉頭一挑,笑問道:“主公,莫非您的名錄上,也有此道高手?”

提到這個話題,衆人都來了興趣,暫時將各種煩惱忘在腦後,都拿眼去看王羽,聽他怎麼回答。

“也可以這麼說。”王羽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有,當然是有的,黃月英不就是此道高手嗎?問題是人能不能來還在兩說,就算來了,年齡未免也太小了些,根本派不上用場。

“回頭派人給元直送封信,讓他設法聯繫京師,將作大匠吳循與某有故,讓他推薦幾個人,或者乾脆自己來幫忙,這主持大局的人選不就解決了?”王羽拍拍手,輕鬆愜意的說道。

“呃……如此也好。”田豐微微一滯,徐庶身上的擔子已經很重了,再加,說不定會累個好歹的。不過,想到王羽說的那些工業流程,製造規範什麼的,田豐決定,還是死貧道不死道友,這種擔子,確實得找個專業的人來承擔的好。

“至於工匠缺乏,沒別的辦法,只能加大力氣招募,青州、冀州打了這麼久,應該有很多人都是逃難去了,等大勝的消息徹底傳開,應該會有些人陸續返回來。再加上徐州,乃至中原一帶也是大戰連場,應該也有吸納的機會。”

王羽一邊在盤算着,一邊說道:“不過,這些辦法相對被動了一些,單單指望這樣是不夠的,還得主動設法。本將的想法是,一方面廣泛招收學徒加入工坊,在工坊內部劃分層次,提高待遇,促進學徒勤奮向學;另一方面,在泰山書院之外,再開設一個技術分院,專門學習、深造各種工藝、技術。”

“……”鴉雀無聲,衆人都被王羽異想天開般的想法驚呆了。

開設書院教技術?教什麼?怎麼教?青州目前最缺的是鐵匠,打造兵器、鎧甲、農具,都得靠鐵匠,搞個書院教鐵匠?在教舍裡叮叮噹噹的掄鐵錘麼?

“你們這是想到哪兒去了?”一看衆人神色,王羽就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了:“鍛造那屬於實踐,在工坊裡教就行,書院裡教的是理論,比如如何能造出更好的機械,把水車更充分的利用起來,如何提高爐火的溫度,提高冶煉的效率什麼的。”

王羽不打算搞超出時代太多的東西,但基本的物理知識,不妨普及一下。或許不應該說是普及,而是歸納。

漢朝的技術水平,並不比唐朝低。從漢朝開始,華夏的歷史本來就是波動狀的起伏前進的。經歷了五胡亂華後,中原的文化和技術一度大幅退步,等到唐朝重新又撿回來了一些。

其後雖然經歷了戰亂,但異族沒能進入中原,故而華夏的文化和技術在宋朝達到了巔峰。唐宋的商船都能往來南海,遠赴波斯,跟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航海技術差不了多少。漢朝的大黃弩和宋朝的神臂弓,性能上同樣沒多大差別,斬馬劍和陌刀也是同理。

比起後世來,漢朝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對工匠的鄙視和工匠們互相之間的敝帚自珍。

王羽打算以著書立學爲名,吸引那些隱藏在民間的名匠出來,同樣吸引那些已經被招攬的大匠將珍藏的技術貢獻出來。然後以教學的方式,混雜以一套基礎的物理理論,徹底的推廣開來。

當然,想要做到這點,專利法是必須的。這項法案的推廣,就要田豐、審配費些心神了。

對這個偉大構想,王羽的自我感覺是很不錯的,但幕僚們卻沒什麼熱情。以通常的觀點看來,名匠就是干將莫邪那種人,打幾件寶物,可以滿足君主們的收藏慾望,對大局卻沒什麼幫助。

除非是魯班、墨翟那種不世出的宗師,倒是能對戰爭、內政有一定幫助。可是,這種宗師人物,是隨便開個書院就能教得出來的嗎?

沒人熱烈支持,但也沒人反對。所有人都知道,自家主公不光在戰場上智勇雙全,在旁門小道方面也很有天賦,這是新酒、紙甲等新生事物已經證明了的。

下一項議題,纔是衆人真正關注的。

統治者不喜歡商人,主要是因爲商人四處遊走,又擁有大量財富,很難管理。普通的商人倒還沒什麼,如果是有野心的,就很危險了。

以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就算是大一統的帝國,也很難將統治延伸到所有的郡縣,更遑論那些村莊了。

因爲統治的密度不足,加上通訊不變,向商人徵稅就成了一個難題。除此之外,糜竺提出的收稅方式問題也很麻煩。

比如鹽這種貨物,在沿海地區根本賣不出價錢來,只有到了內陸,才能賣出高價。如果商人在青州完稅,要麼交出一定比率的鹽,要麼按照青州的鹽價付給銅錢,對政府來說,都不怎麼划算。等商人回來的時候再抽稅,也會遇上類似的問題,總之是很麻煩。

所以從前徵稅的方式,就是各地各收各的,地方官可以設卡,勢力較大的豪強也可以。商人固然損失很大,政府也沒撈着什麼好處,對此也就不怎麼上心了。在這方面做的最極端是明朝,明朝是沒有商稅的。

王羽從前看過各種各樣的理由,現在到了自己當家,他突然體諒起朱元璋來。這位雄才偉略的開國皇帝,說不定也遭遇過類似的場景,因爲想不到辦法,乾脆大手一揮,把商稅給取消了。琢磨着老子賺不着,也不能讓別人賺了。

打仗可以乾脆點,但治國麼……正如老子所說,就和烹飪小炒一樣,要精工細作,小心再小心纔會好吃,正如院長同學一刀切的結果,養出了一羣節操全無的碩鼠士大夫那樣,急於求成只會把菜炒糊。

“辦法麼,也不是沒有……”王羽沉思良久,終於從後世找到了借鑑:“可以在各地的衙門成立商業司,專門覈查當地的商戶。商人須得在當地入籍,按照規範記賬,嗯,這個可能有點難,可以先規定爲,至少要讓人看得明白……”

“商業司的官吏按照商戶的營業規模,盈利水平徵收稅款,開出完稅證明,憑藉完稅證明,商戶就可以在青州轄區內行走無礙,流通環節就不徵收任何稅款了,如何?”

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第83章 神秘符印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第64章 公平一戰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第6章 事了拂衣去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六一五章 恐怖號召力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