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先聲奪人

冷兵器時代,世人皆知騎兵的厲害。畢竟,高速奔跑下的戰馬可不是尋常人等可以抵擋的。

戰場廝殺時,唯有結成堅實盾陣,再配以長槍遠刺戰馬纔可抵禦。

而作爲大漢制式兵器的盾和矛,目前在黃巾軍內部只有最精銳的黃巾力士纔有配備,普通黃巾士卒能混個長叉、鐵鋤就算不錯了,更有甚者手中握着的兵器不過就是削尖了的木棍,捅個人都費勁,更何況殺人了。

兵器配備不足,衣甲更是不必說。好點的弄個竹甲,或者乾脆弄兩片木片,一片護在前胸,一片貼在後背,中間用針線連接。差點的乾脆啥都沒有,一身粗布衣裳配人皮,提着木棍上戰場……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黃巾賊軍靠這種陣容,怎麼可能是由欒奕一手打造,聖母教最爲精銳的聖殿騎士的對手?若不是仗着人多,在與聖殿騎士營接觸的那一霎那便會兵敗。

聖殿騎士營1000騎兵陣列最前方,趙雲一臉英氣,深邃的雙眸之間透着濃濃的戰意。在他身側,身爲騎士營聖母教神官的劉瑜,眼神犀利。這位負責在營中傳播聖母思想、堅定士卒信念的神僕,在騎士營即將與黃巾賊撞在一起的前一刻,仍不忘提醒衛士們信仰何在。昂首大喊:“爲了聖母的榮光!”

餘衆皆呼:“爲了聖母!殺,殺,殺……”一連三個齊整的“殺”字氣勢沖天,直聽的黃巾賊衆心驚膽寒。再配上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以及近在咫尺的高頭大馬,戰未開始,賊陣已亂。

趙雲趁勢加快馬速,聖殿騎士營1000衛士如同利箭一般狠狠扎入黃巾賊萬人先鋒部隊西北角陣中——塵霧漫天,血氣四濺。瘋狂的殺戮自此開始。

身爲三國名將,趙雲的武藝自不必說,槍影連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若遊蛇,且招招狠戾,每刺一槍必有一條性命灰飛煙滅。所過之處竟無一合之將。鮮血橫流,溫熱的鮮血濺的他滿身滿臉都是,平日溫文爾雅的他,在此時此刻商河縣外的戰場上竟露出一副殺氣騰騰的兇相。

1000匹戰馬在黃巾賊陣左衝右突,頃刻之間擄走200餘條性命。

黃巾賊先鋒各營首領見得此景急得不行,死命催促手下賊兵前來阻擋。可把速度提到極致的騎兵又豈是那麼好阻攔的?

聖殿騎士營只是跟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黃巾賊打個照面,在拋下幾十甚至上百具帶着溫度的屍體,一陣風是的急速拋開,迂迴着軍中大旗方向飛馬奔襲!

“不好!這幫廝要去斬旗。”一員黃巾軍小隊首領看出了趙雲的意圖,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一面派人速速向先鋒主將李岫稟報,一面揮鞭策馬,率領手下親兵直向趙雲殺去。意圖拼盡全力攔下趙雲。

可是在與趙雲接觸的那一刻,他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那樣的愚蠢。眼前這位聖母教騎兵隊伍的首領,看起來年歲不大,至多不過20歲,武藝卻是超乎意料的強。

那黃巾賊首立於馬上,舉起鋼刀劈頭揮下。日光照耀下,刀光閃華,賊首自得滿滿,還道會是一刀中地,砍下趙雲首級。

正當此刻,他忽覺一股詭異力量飛矢般擊中刀身,整個身體重心隨之失衡,險些跌下馬去。好不容易穩住身形,旦見銀光乍閃,宛若一條銀龍張牙舞爪迎面撲來。細細觀之,哪裡是什麼銀龍,正是趙雲手中鐵槍。

賊首大驚失色,下意識側頭躲閃。正是這番下意識動作救了他的性命,銀槍擦面而過,在面頰處劃出一道深深的傷痕。

一招落空,趙雲禁不住“咦”了一聲,這是他殺入黃巾賊陣以來,第一次有人躲開他疾速飛舞的銀槍。不過,他並沒有給那位賊首留下任何劫後餘生的機會,長槍劃賊首面頰而過,又改刺爲掃,重重擊中賊首頭顱,直接將其掃落戰馬。

可憐那黃巾賊首連個姓名都沒有留下,便被隨後而來的千名聖殿騎士踩成了肉泥。

聖殿騎士營一路勢如破竹,自衝入賊陣的那一刻算起,在短短一炷香時間內竟奪走了上千黃巾賊兵的性命。而聖殿騎士這邊,卻因黃巾賊手中所持農具、木棍對其堅固的甲冑傷害甚微,再兼兵刃鋒利、戰馬強壯,死傷極少,僅有十餘人在征戰過程中不慎中招,落馬後被同伴坐騎踩死,另有數人受傷。

頃刻之間,聖殿騎士大隊人馬便出現在黃巾賊先鋒主帥李岫眼中。

這李岫,原是冀州黎陽郡內一介地痞,平日無所事事,仗着孔武有力,作惡多端。時人多惡之。

李岫日子過得雖然逍遙,但相鄰不喜,整天受人白眼難免精神空虛。恰當此時,太平道在冀州興起,廣收弟子。李岫尋思反正閒着無聊,身邊又沒有朋友,便嘗試似的成爲了一名太平道信徒。誰知,入道以後他仗着能打能殺,竟在太平道中混的風生水起,成爲太平道冀州一代有名的打手。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實現個人價值的需要,於是,他愈發熱衷於爲太平道做事。所謂“受之以桃報之以李”,太平道內的高層也自然不會虧待他,在他爲太平道解決一連串難題之後,給予他要職,讓他成爲一支隊伍的首領,隨朱英南下經略濟南。

在服侍太平道期間,可以說李岫是殺過人的,而且殺得還不是一個半個。他殺過手無寸鐵的農人,也暗殺過護衛重重的官員,林林總總,足有上百人之多。在這過程中,他對自己的武藝產生了高度的自信,甚至一度自詡天下無敵。

於是,當看到趙雲向自己衝殺而來的時候,李岫非但不說組織人馬上前阻攔,亦不引領中軍徐徐退卻,而是大喇喇叫着喊着,引領隨身親兵反殺向了趙雲。

可是,在與趙雲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如同剛纔那位黃金賊首一般,他也後悔了。如鷹般犀利的眼神,在劃過他面龐的那一刻,他竟在恍惚間覺得脖頸傳來一陣熟悉的冰涼刺骨的寒風……那是象徵死亡的寒風,在之前的許多年裡,他曾將這股涼意送給了許多人,而今天,寒意卻抵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強烈的恐懼情緒在他的心中蔓延,忽然之間他想到一句老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愣神的工夫,李岫手上可就慢了半拍,眼見趙雲飛馬衝來,將銀龍流星般刺向他的前胸。

不得不承認,李岫不愧是見過陣仗的人,手底下確實有幾分工夫。值此對自己極度不利的時刻,仍在最快時間內做出最爲正確的反應。雙手斧猛然立起,準確無誤的將趙雲疾刺而來的鐵槍蕩去一邊。

“當”的一聲脆響。

二馬交錯,趙雲不由再次“咦”了一聲。這是他今日作戰以來,遇到的第二個可抗下他全力一擊之人。心中涉獵心起,戰意更濃,調轉馬頭復又衝鋒。

一合過後,李岫這邊卻是心驚膽寒。心嘆眼前這白麪小生看起來並不魁梧,怎地有這麼大的力量,擋下剛纔那一槍直震得他雙手虎口發麻,過了好一會都沒緩過勁兒來。

無奈之下,只得硬着頭皮再次迎向趙雲。

“當……”這一次對撞發出的金屬交鳴聲比剛纔還要響。只不過這一次的李岫沒有剛纔那般幸運,在自以爲將要攔下趙雲銀槍之際,卻驚駭的發現又刺前胸的鐵槍忽然變向,竟是趙雲虛晃一招。真正的殺手並不在前胸,而在脖頸。

鮮血狂噴,鋒利的矛刃劃破鮮嫩的肌膚,直入內裡,硬生生將李岫喉嚨洞穿,前入後出,整個頭顱都在大力突刺下飛落下來。咕嚕嚕滾出好遠。

黃巾賊中,李岫的親衛們早在與聖殿騎士營的衛士們激烈作戰過程中,被聖殿騎士們整齊劃一的制式裝備嚇到,被殺怕了。如今又猛然看到一向以勇武聞名的主帥李岫陣亡,而且還是在轉瞬之間被人斬殺,無不膽寒心驚。叫囂着一鬨而散。

趙雲幾無阻礙,直抵帥旗,抽出腰間寶劍手起刀落,砍斷旗杆。黃巾旗幟迎風倒地。900餘名聖殿騎士適時齊聲大喊:“賊將已死,爾等何不早降。”

四面八方從遠處趕來圍剿趙雲及衆聖殿騎士的黃巾賊衆見到將旗倒地,又聞主將身亡,士氣瞬間跌到了谷底,亡命奔逃。

趙雲帥聖殿騎士趁勢掩殺,斬首不計其數,俘獲賊兵2000餘人。至追出50多裡,直至看到黃巾賊中軍主帥朱英大旗才收斂兵馬折返回商河縣城。

適逢此時,欒奕亦帥聖母教9000大軍趕到城邊,聽聞趙雲首戰得勝,大喜過望,親自披甲帥親衛至聖殿騎士——先鋒營慰問將士,籌資犒勞不再話下。

說起來,古時城市是由集市演變而來的。多個村莊之間,需要相互貿易,便找了一處中間地帶建立市集,隨着市集貿易越來越頻繁,漸漸的,就有了職業的商人,在市集入駐,通過倒買倒賣維持生計。再後來,隨着集市發展,往來貿易的人數增多,集市就漸漸變成了鎮,變成了縣城……

所以,古時候,城市的規模都不是很大。就像歷城縣,作爲濟南國國都,其東城牆與西城牆之間相距不過2裡多一點,南北間距僅有不足6裡。在這有限的區域內,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面積歸屬於濟南王府。城中常駐人口僅有8000多人,縣內其餘戶口生活在城外的村落裡。

歷城縣尚且如此狹小,商河縣自不必說。小小縣城根本容不下萬人規模的大隊人馬。這也正是爲什麼古代攻城戰役中,很多時候守城部隊只能戍衛在城牆之外,與來犯之敵作戰的原因。

121一較長短131兒女情199命懸一線200強攻潼關(上)153上錯牀148牢獄之災523對倭之戰(下)371東萊太史慈407建城412入闈84關二哥261暗度陳倉64殺戮320《聖光報》412入闈351臨淄保衛戰(一)28遊學進京411孔明213燒糧489官制改革74教主令390再出馬447紅色警戒410梁父吟292走漏風聲482肅米197深谷設伏86俺在天上的母526帝國的蹤跡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271雲中錦97黃巾音訊318二位一體249所謂金融70燃燒瓶277步人甲134威武441匈奴來使302疑竇重重(1更)106慶功酒65小武之死11神童498搶灘登陸253如此交易2考試之後514激將法410梁父吟285徐州民生466全面反攻(一)12荀府家宴124增兵減竈318二位一體542逝者已矣208以假亂真179西市殺戮129只欠西風202傷兵的笑容179西市殺戮49廣置產業199命懸一線157五五分賬120出征90黃夫人530洛陽306山陽之敗(上)第5更47妖道害人503如此味道463襄陽之戰(九)307山陽之敗(中)第6更70燃燒瓶250子嗣493草原大戰182鄭式曲轅犁13五官131兒女情254以券治券279孫策敗走283禁閉145八方來援161潛規則85冀州教務119落魄書生81戰張飛137維穩289大喪185盟主之爭270不經意間的發展433諸葛連弩184十九鎮諸侯477周瑜的心事63身陷囫圇52開壇在即328楊家有女初長成539網絡人才88生命的起源353臨淄保衛戰(三)360衆叛257于禁其人356臨淄保衛戰(六)88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