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華不注

轉瞬之間,關羽斬殺田達、田山,張飛嚇死田邇,教會軍士氣大振,黃巾賊無不心驚膽寒。

“教會的兄弟們!此時不殺賊,何時殺賊!”欒奕高豎蓮花大錘,朗聲下令。剎那間鼓聲沖天,殺聲四起。“爲了聖母的榮光……”

教會諸人齊聲高喝,“殺殺殺”,軍馬齊動,軍容整齊,殺氣凜然。

另一側,朱英連折三員健將,暗叫一聲不好。舉目望向洶洶而來的教會軍團,心中寒氣滋生。

只見,教會軍馬人數不多,裝備確是超乎尋常的精良,甚至比京師洛陽的守備戍衛還要精良許多。尤其陣列前方几只兵馬,更是武裝到了牙齒,鎧甲鮮亮,在陽光下泛着金光,兵戈銳利,厲芒四射。

朱英叫不出這些兵馬的名諱,只能看到1面形態奇異的大旗,乃是以聖母教血紅十字大旗填補元素更改而成的。

爲首一面乃教會血紅十字大旗,在旗幟右上角位置繡着一枚太陽,寓意太陽從東面升起,將聖母的榮光播撒在聖母教徒身上。這是聖堂武士團的軍團旗,也叫聖光十字旗。

聖光十字旗左右兩邊,分別是關羽率領的神通營和張飛率領的神磐營,共計2000名聖田衛士,也就是聖母教裡的職業軍人。兩營均以刀盾兵、長槍兵爲主。前排盾兵手持5尺多高的堅固大盾,盾牌上刻有女媧神像。神像栩栩如生,一雙眼睛尤其傳神,一副怒目而視模樣,直看得黃巾賊衆、朱英等人心虛不已;後排槍兵,長槍如林,看那森嚴、密集的陣形,讓人不由聯想到短兵相接時,千矛齊出的壯觀景象。當然,只對於黃巾賊衆來說,確是天大的災難。

神通營和神磐營後方,一隊人馬排成一線,形成一片寬闊的拋射面,這便是黃忠領銜的神風營。營中衛士以弓弩手爲主,所持柘桑木弓均屬上乘。每人腰間左右各掛一支箭壺,壺內滿載箭矢。弓弩手背後,各背一把大刀,以便近身作戰時棄弓砍殺。

教會大軍中軍則在神風營之後,左右兩翼人馬分別是由許褚、太史慈率領的護教衛士,中軍由欒奕親自指揮,徐庶爲輔,關羽爲隨軍大將,典韋則負責指揮教主親衛,護衛欒奕安全。

首戰得勝的趙雲與他的聖殿騎士居於隊伍最末,以便借騎兵強大的機動能力往返支援,亦或突發奇兵,從側翼迂迴至敵陣後方,形成合圍之勢。

聖母教前中後,三軍齊動,喊殺聲震天動地。

朱英見狀,心驚不已,自知己方鬥將落敗,士氣大跌,與教會軍一戰恐難得勝,便向旗官下令“鳴金收兵!”讓後隊變前隊,結陣後退。

然而,他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眼下,他所率領的這幫士卒可不是他擔任濟南國長史時統領的那些官軍。誠然,濟南國的官兵戰術素養雖然也不怎麼高,但好歹是經過訓練的,知道有時候退卻是戰略性的,知道什麼叫令行禁止,明白有時候依令行事更容易活命。哪像眼前這羣黃巾賊兵,不過就是些臨時招募起來的一些農工人士,根本不懂得什麼叫作戰。

後排賊衆一聽金鳴,還道是自家兵馬乍一接觸便被對手打敗了。不知誰率先開口大喊:“不好了!渠帥戰敗了!”這一嗓子不要緊,自開戰以來,精神緊繃的黃巾賊衆瞬間崩潰,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後軍變前軍,撒丫子便跑。鋤頭、長棍丟的滿地都是。

隨後,後軍的緊張情緒如海潮般向前方蔓延,中軍後方,2萬餘黃巾軍見同伴皆逃,也跟着亡命逃竄。

朱英見狀,高叫一聲大事不好,險些氣得背過氣去,連忙派人前往阻攔,收攏人馬。可此時軍心渙散,連黃巾力士都無征戰之心,潰敗之勢已成,哪裡還攔得住。只能在6000餘黃巾力士保護下,隨波逐流,向北逃竄。

教會大軍尾隨掩殺,猛將齊齊上陣,其中僅名揚後世的五虎上將就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佔了五分之四,五子良將中許褚在列,再加上欒奕、典韋、太史慈,各個都是出類拔萃的殺神。引軍所過之處,漫天血雨腥風,屍首七零八落,轉瞬之間斬賊首6000餘級。

這個時候,黃巾賊兵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他們隨身裝備不足,可以說是輕裝上陣,現在,連唯一的兵器都丟了,兩手空空,逃跑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上許多。

而聖母教這邊,各個裝備精良,且不提聖堂武士團裡的精銳,僅普通衛士,每人的衣甲、兵刃加起來足有近40斤重,行動不便,行軍速度也就落了下乘。

無奈之下,欒奕只得暫時將大軍的指揮權交予徐庶,典韋從旁輔助。自己親領關羽、張飛、趙雲、黃忠、許褚、太史慈,攜神殿騎士,策馬追擊。

鐵騎所過之處又是一陣血雨腥風,斬首上千人,俘虜不計其數。

戰馬嘶鳴,一路追出30餘里,遙遙的,看見前方一山立於羣湖環抱之中。

欒奕識得此山,知此山因形態頗像一朵倒扣的蓮花,得名“花骨朵”山。後有賢達覺得“花骨朵”這個名字實在不雅,便取“花骨朵”的諧音,將其命名爲“華不注山”。當地百姓則更愛簡稱其爲“華山”。山下一彎大湖,直通濟水,乃是蓮子湖。湖水清明,倒影山景,兩岸蔥翠,景色宜人。

說起這華山,還真頗有一番來歷。《春秋左傳》中有載,春秋著名戰役“齊晉鞍之戰”即發生在華山附近。公元前589年,魯、衛、曹三國軍隊,集戰車八百乘,步兵六萬,與齊國戰於鞍(北馬鞍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齊晉鞍之戰”。經過一場鏖戰,“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齊軍潰敗。晉軍追擊齊軍,繞着華不注山追了三圈)”。齊頃公乘坐的戰車被樹幹絆住,驂乘逄醜父與齊君換裝易位,晉國大將韓厥趕至,行臣禮,逄醜父“令”齊君去華泉取飲,齊頃公藉機而逃。故華山又得名“金輿山”。

華山山水皆備,一派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模樣。自古一來,修道之人對其青睞有加,在山上結廬、修廟,潛心修行,高人輩出。歷史上,唐代大詩人李白更是千里迢迢,趕赴齊州(既濟南),特意到華不注山上的紫極宮,在這裡收授道籙,正式加入道門。由此可見,華不注山在中國古代道教中地位不同凡響。

東漢末年時期,華不注山上也有多所廟宇。只可惜,這些道觀在朱英統治時期,被妖道楊牟盡數強搶了去,舊日道人,要麼被驅離,要麼被殺害,堂堂道教名山,廟宇裡竟關了數十名良善女子,以供邪教驅使任人玩弄,以收取高額交換奉銀,成了楊牟邪教的淫窟。

欒奕趕走朱英後,將廟宇收入自己手中後,放還廟中衆女,將廟宇修葺一新,改成了教堂。欒奕還親自爲教堂題匾,命名爲“青蓮教堂”。並派入神僕5人,負責華山周邊村鎮信徒禮拜事宜。

教會軍馬追趕黃巾賊衆至歷山之下,欒奕持鞭擡手。千餘人馬同時拉繮止步。

張飛不明白追得好好的,爲什麼忽然停下,上前詢問道:“四弟,咋地了?”

欒奕緊皺眉頭,沒有迴應,只是擡頭仰視湖畔的高山。

關羽、張飛等人順着欒奕的視角遙望華不注山,只見山中熊煙滾滾,教堂中竟燃起了大火。

密林中,教堂外不遠處的空地上,清晰可見五支巨大的木質十字架。每個十字架上均捆有一具無頭屍首,憑衣着,以及長袍胸前的十字徽章,一眼便能看出這五具屍首不是別人,正是青蓮教堂裡的神僕。

“庶子乃敢!”許褚氣的哇哇大叫。

張飛亦是扯着嗓門罵罵咧咧,“張飛不殺朱英狗賊誓不爲人。”言畢,提起丈八蛇矛便想往官路上衝,追擊朱英而去。

欒奕趕忙阻攔,望一眼官道一側的密林,再瞧一眼另一側的華不注山。勸阻道:“三哥莫要中了朱英狗賊的奸計。”

“是何奸計?”

欒奕冷哼一聲。暗討:“這朱英不愧是武人出身,青年時做剿過數次山匪,也算有些謀略,竟想出這半路設伏,再用激將之法,引自己上鉤的法子。不過……他也太過小覷了我欒奕,堂堂世之神才,怎會被這些許伎倆誆到!”

“三哥請看。華不注山青山綠水,按理應該飛鳥走獸雲集纔對。然則此時此刻,深山密林之中,卻是飛鳥無蹤,走獸無音。爲何如此?”欒奕正色,言曰:“吾料山中,與路邊密林中必有伏兵。追之必中埋伏。”

“怕他個鳥!”張飛已是怒不可赦,氣呼呼大吼,“有伏兵又如何。看俺老張怎地一槍一個將之挑於馬下!”

“三弟不可魯莽!”這是今天以來,關羽說出的第二句話。第一句話是在斬殺田達、田山之後,向欒奕回報時,說了句“羽,幸不辱命!”關羽又道:“敵暗我明,我軍人少,若中埋伏後果不堪設想!”

太史慈心有不甘,道:“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看着朱英狗賊逃走?”

113五雷轟頂190神將戰飛將(中)150高人範兒146朝堂對峙119落魄書生277步人甲309任城失陷(第8更)540埃及獨立戰爭209換換口味166兇犯疑蹤248聖券在握221後盾84關二哥358顏良兵敗450釋然369官渡大捷259小算盤281游龍戲鳳(下)328楊家有女初長成393幷州平定533閱兵前夕169皇宮大市場219衝突440囑託143獄友294再戰張繡499高句麗攻略387何爲大129只欠西風444美好與痛苦302疑竇重重(1更)435騎士之威89封神演義500濟州384衝突294再戰張繡142織蓆販履之徒403齊國興317以利驅之227封號騎士131兒女情195內有乾坤210那就好辦了227留有後手24欺君之罪6打算185盟主之爭360衆叛257于禁其人201強攻潼關(下)241囚徒困境45歷城縣令520七擒孟獲(六)273刺殺40緣來如此90黃夫人29大亂之後方有大治166兇犯疑蹤524大航海時代28遊學進京82三板斧42救世之才92猛將齊聚315內有乾坤(第14更)105破寨103疲兵之計418轉戰西涼133英雄膽(下)112奴家願往425伏波將軍498搶灘登陸445鮮卑人的災難384衝突455襄陽之戰(一)338夜半襲營491死士57神仙釀147一不做二不休248聖券在握46聖母經186羈絆257于禁其人235春宵一刻189神將戰飛將(上)519七擒孟獲(五)291可惜了312天下之大(第11更)200強攻潼關(上)393幷州平定497破百濟342南下計劃493草原大戰537再見莫倫326才女的鐵腕522對倭之戰317以利驅之485真相大白(下)522對倭之戰518七擒孟獲(四)142織蓆販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