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

以趙雲如今的身份尊貴程度,作爲四方將軍,手下正常情況下都是統領至少數萬大軍、執掌一整個州的防務。

要不是這次事出突然,要以少量快速反應部隊單獨行動,趙雲都不會有這種只領區區三千人的大材小用機會了。

也正是因爲部隊規模小,這次他身邊也沒帶什麼積年慣用的名將級下屬,都是些拼湊的年輕中層軍官負責具體指揮部隊。

軍中只有三名軍司馬級別以上的軍官,包括監督中軍旗陣和擔任軍法官的夏侯蘭,以及大材小用暫督左右牙門的兩名小都尉,魏延、張著。

趙雲觀察完對面程普的大陣後,先招呼魏延、張著吩咐:

“一會兒開戰後,你們先各帶左右翼五百騎兵,假裝試探往兩翼迂迴,看看能不能繞到程普側後,直搗中軍。

不過千萬別衝動。程普擺的是鶴翼陣,主陣左右圍護,只有兩翼略微前出以利弓弩,隨時都能靈活縮回,多半是不會有機會的,保持距離就好。”

趙雲站在長阪的北面高處,所以憑高視下視野是非常開闊的,可以清楚瞭望到程普大陣後面的縱深佈置,也就能針對性安排戰術。不像那種完全平地作戰,只能看到敵人前排。

所謂鶴翼陣,很多人受光榮三國志等系列遊戲的影響,會覺得就是一個“U”字形的陣法,左右兩端往前凸出,然後利用前凸帶來的射程優勢集火中央突破衝上來的敵軍。

但這實際上是混淆了鶴翼陣與雁行陣。雁行陣纔是弧形兩端往前斜的,而且斜度沒那麼明顯,只是稍稍斜,便於射箭。

真正的鶴翼陣,更近似於一個“T”或者“Y”型陣,只不過T的那一豎沒那麼細,而是一個粗胖的橢圓,有密集的長槍兵分別防禦左右方向,那一豎的中心就是大將的旗陣位置,防禦非常嚴密。

同時爲了確保遠程火力的充分發揮,鶴翼陣的遠程兵種是全部安排到那兩個“翼”上的,後面中軍就只留近戰兵。因爲中軍離前線太遠了,留下弓弩手也射不到前排,只會浪費火力。

而哪怕進攻之敵繞很遠、繞過前面的左右兩翼,直接全力攻打這一豎的中軍旗陣,兩翼也能像鶴收攏翅膀一樣縮回來,把那一豎的橢圓變成更胖一些的正圓,補強中軍的遠程火力,然後就變陣成最利於四面防守的圓陣了。

(PS:看過《高達SEED》的可以想象一下拉克絲那個機器寵物“哈羅”,鶴翼陣變圓陣就可以這麼理解,圓球削掉兩片翼往前張就是鶴翼陣,翼收回來嵌入缺口變回球就是圓陣。)

程普這麼佈置,是又想發揮其遠程優勢、而且爲“把趙雲堵在荊門谷口”這種情況預留了一手。

如果做不到,被拖到徹底開闊地帶,那就遠程輸出一波之後,雙翼適時回縮圓陣死守,不管趙雲怎麼利用騎兵之利繞,對於圓陣都是無從下口的。

程普的想法,趙雲當然也看得出來。趙雲都帶領騎兵打了十年仗了,而且都是高質量的戰役,什麼敵人沒見過?

所以趙雲的想法就是,既然你要留變陣的後手,就成全你,派出魏延張著遠遠繞過去,也不衝,讓你自己覺得側翼危險,還沒打就先把兩翼收回去。

張著並不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他只知道執行趙雲的命令。魏延比張著多一些心眼兒,也愛學習,提醒了一句:

“後將軍,若是敵軍感受到兩翼的威脅,把鶴翼回縮,我們怎麼打?三千騎兵,哪怕有鐵甲,被三萬步兵圓陣長槍居外,也是不可能衝破的。

鶴翼回縮,只會導致敵軍的弓弩之利發揮不出來而已,對長槍的發揮卻是愈發擅長。我軍衝下去的分量,別說被槍頭扎中,就是被槍桿掃中,都會筋斷骨折,這種巨力不是鐵甲能防禦的。”

趙雲冷靜地說:“我早就想到了,程普如果收回鶴翼變圓陣,那就不打唄。這長阪如此寬闊,我們全軍從東邊繞過去不就好了。

我看過地圖,程普背後十五里,就是當陽縣城了,我們跟城內的黃漢升會合就好。到時候就是程普該急了,他來攔截我,想圍點打援,卻把援軍放進城了。

要我說,他從頭到尾就猶豫了,如果是想把我堵在荊門,那就該提前發現、提前北上,搶佔狹窄地形堵住谷口。要不就索性屯兵當陽北門外不遠,以逸待勞等我到。

如果他就是在城外阻擊我,而且在另外三門設寨,讓我一時衝不過去,無論我衝哪個門他主力都能很快趕到戰場,那也可以做到利用步兵逼我野戰。

現在這距離不遠不近,用圓陣逼我我可以繞過不打,用鶴翼迎擊我又怕中軍縱深扛不住,破程普便在今日!”

魏延聽趙雲說得這麼有信心,而且幾種應對都想到了,這才慚愧沒有再說。

主要是連魏延都覺得很驚訝,因爲他知道趙將軍是極爲勇武果敢之人,腦子裡應該沒有“逃跑避戰”這個選項的。

魏延以爲趙雲遇到圓陣也會硬扛硬衝,纔有這個擔心,沒想到趙雲偌大的威名,居然還保持了謙虛的心態、肯放下面子跑!

趙雲軍很快就動了,趙雲自己居中,後面夏侯蘭幫他約束軍紀隊形,彈壓那些還沒輪到出擊的士兵,而魏延張著已經各帶着五百人往兩邊繞了。

……

“趙雲威名赫赫,率騎兵屢戰屢勝已有十年,成名天下也有六年。當初他跟關羽一起討董、在轘轅關撿漏擊退呂布時,便威震華夏,如此威名,對他也是一個負擔吧?這次他會怎麼打呢?”

對面的程普,明明握着八倍數量的步兵,直到開戰前的那一瞬間,依然是緊張的。

人的名樹的影,威風的壓制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人無奈。

尤其是程普軍中這兩萬四千士兵,其實至今還有兩三千是七年前孫堅討董時就留下來的骨幹老兵,剩下才是後來到江東擴軍的。

在吳軍當中,那些老人如今至少都是伍長什長了,不可能還是普通基層士兵。這就等於程普軍中有大量基層倖存的軍官士官,都是見過當年轘轅關之戰血拼呂布、樊稠、胡軫的慘烈的,也見過趙雲最後擊退殘血呂布的輝煌。

可謂全部軍官心裡都壓着一層心理陰影,類似於中國隊當年揹負着“28年逢韓不勝”的歷史戰績負擔。

當魏延和張著終於衝了出來之後,程普心中倒是不怎麼緊張了,他也很快做出應對:

吩咐指揮鶴翼陣東邊那個“翼”的呂蒙調整弓弩隊的警戒方向,提防魏延。同樣指揮西面那一翼的宋謙提防張著。

當然,程普並不知道魏延和張著的名字,正如趙雲也不知道呂蒙和宋謙的存在,畢竟大家都沒開上帝視野秘笈。

而那些無名下將就算掛了姓氏旗幟,對面的大將也不知道這些姓魏姓呂的雜魚具體是誰,誰讓他們現在官還太小呢。

魏延張著迂迴到側翼後,見程普的陣型依然沒有變化。只是讓兩翼的弓弩手改變了架弩戒備的方向,卻絲毫沒有回縮護住中軍兩側,中軍兩側只有長槍兵嚴陣以待。

魏延見狀心中暗忖:“程普這是看不起我只有五百人,覺得不用把弓弩手縮回來,就光靠中軍長槍兵密集列陣便能擋住我的衝鋒。

而且他也不怕我背衝他左翼的弓弩手,那邊至少有三千弓弩、一兩千近戰兵,在我五百騎兵接近的過程中,就會被射殺不少,剩下的到了近處也沒有足夠戰鬥力破陣了。”

以騎兵對付有遠程火力的敵人,最怕的就是小股騎兵添油戰術,結果給對方分批輸出殺傷的機會。

倒是跟近戰步兵打的時候,騎兵可以小部隊騷擾,不怕添油,因爲近戰可以一沾即走,人多的一方沒有射程也就沒法集火輸出。

魏延人太少,他很快就認識到,自己背衝呂蒙那一翼,恐怕會被射成馬蜂窩。人有鐵甲保護,戰馬也會成馬蜂窩。既然如此,還不如恐嚇性地衝衝看中軍的長槍兵陣,那地方可以打不過就跑。

拿定主意之後,魏延隨機應變地執行了趙雲給他的“逼迫敵人變陣失去機動性”任務,果斷帶着五百人往沒有弓弩保護的程普本陣側後衝去。

程普看到這一幕,驚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那打着魏字旗號的是何人?我軍兩翼各四五千人,中軍有一萬五。他只有五百人,都敢衝我一萬五?就算我弓弩沒縮回來,沒有遠程壓制,他也是找死!”

“槍陣戒備!”程普讓身邊的傳令軍官把令旗一招,擂鼓助陣,中央的橢圓槍陣立刻就變成了一個刺蝟狀。

魏延當然不是真的亂撞找死,他在發起衝鋒前,已經交代過了身邊的軍官。這也是小部隊的好處,人少可以隨時靈活改變戰術,通知傳達很方便。

他真正的指令,是衝到近前之後,橫掠過陣,然後少量會騎射的騎兵可以拋射箭矢騷擾打擊敵士氣,剩下的士兵也能逼近到二十步內丟一輪標槍。

用一次性的標槍削弱敵人,這個戰術已經是兩年前馬超在西北的時候漸漸發揚光大起來的了。趙雲的部隊一開始不會用,兩年下來也訓練磨合出來了,但沒馬超的西涼騎兵那麼精熟。

不過,趙雲要交戰的敵人是南方諸侯,敵人也缺乏長槍騎兵,步兵的長矛也短一些。所以趙雲不用帶那根隨時會折斷的超長備用騎槍,帶的一次性短標槍數量也減少了一根,只帶兩根,省出負重節約馬力,綜合戰鬥效率更划算。

魏延氣勢洶洶地衝到程普中軍側後方,眼看着雙方距離逼近到五十步之內,魏延那五百騎裡有一兩百武藝高強、略懂騎射的士兵就開始胡亂攢射,對面的長槍兵本就是肩並着肩,架盾也就前幾排在架,只要拋射到後排,幾乎都不用瞄準,就能濺起一朵朵血花。

前排頂盾的長槍兵倒是不怕這種箭矢,但很快魏延軍前排三百騎逼到近前,六百根標槍分兩波密集投擲,因爲標槍巨大的慣性和馬匹的初始速度附着的動能,許多盾牌被輕易磕偏甚至洞穿,隨後就是一篷標槍雨往陣型微微撕裂的薄弱環節繼續傾瀉。

魏延瞅準一個機會,在程普槍陣的某個位置被砸出缺口之後,他親自撥轉馬頭,直挺挺往那個槍陣已亂的側切口扎進去,大刀飛舞,連斬了五六個吳軍長槍兵。

這一切,都沒有軍令的指揮,完全是對瞬息即逝的戰機的臨場把握、身先士卒。

旁邊的鐵騎也絲毫沒有等魏延的將令,只是看魏都尉親自衝在第一個,那他們也義無反顧跟了上去。甚至還想吼幾句“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快調整!缺口左右兩翼的人堵上去!”程普眼看瞬息之間己方就被近戰殺了數十人,還有近百人被撞翻,口子有被越撕越大的危險,立刻催督後排預備隊上前堵漏。

好在魏延的標槍都丟完了,剛纔的遠程攻擊階段造成的總殺傷也不過百餘人,不可能再靠遠程火力撕開新的缺口。所以看後排預備隊密密麻麻頂上來,魏延也沒打算繼續正面突破。

魏延只是再次往左撥轉馬頭,往左邊衝殺那些敵軍前幾排長槍兵的側身。密集大陣之中長槍兵掉頭轉向非常困難,容易混亂戳到自己人。所以被敵人撕開口後往兩邊衝殺,實在是有苦難言。

鋼甲騎兵巨大的衝擊慣性、加上長阪坡本來就的北高南低地勢,瞬間就導致魏延在程普大陣東側南段前排趟出一條血路來——

這裡必須強調一個細節,當時魏延是從東往西側擊撕開程普陣線口子的,程普堵口後,魏延可以選擇左轉往南側衝,也能右轉往北側衝。

但魏延非常果斷地選擇了全軍左轉往南衝,絲毫沒留戀傷口北側的戰果,正正是因爲魏延心中始終裝着對戰場全局地形的判斷。

從北往南是下坡,從南往北是上坡。在長阪坡上鐵騎衝鋒一定要往下坡衝!否則克服爬坡重力都能導致鐵騎的速度慢不少,衝擊力大減。

於是乎,那些轉身不及、長槍還朝着東邊的吳軍前排長槍兵,簡直就如同高速公路下坡路上的減速帶,被大貨車一輪輪地碾過。

——

ps:今天反正寫不完,就這樣吧。明天七千字大章把長阪坡寫完

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第765章 都當了丞相了,總得乾點活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845章 “文若無能,喪權辱國”第46章 虛實之法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番外第12章 想總結叛亂成功規律的人都得完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613章 堂堂之師第464章 無聊瑣事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835章 荀諶:我弟和我侄兒都是尚書令,我投誰都是一樣的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418章 大家都戴着四筒,下不了手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58章 初中化學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65章 撈了錢就去禍害丹陽豪帥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264章 一戰團滅蜀地奸商第700章 邀買人心的本能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番外第30章 即使拿回來的是垃圾,丞相也要叫好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785章 岌岌可危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835章 荀諶:我弟和我侄兒都是尚書令,我投誰都是一樣的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184章 實事求是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62章 誰告訴你造玻璃就能發財的第308章 你過來啊第264章 一戰團滅蜀地奸商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65章 撈了錢就去禍害丹陽豪帥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817章 只不過是被包圍而已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286章 袁紹掛孝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512章 越輸越急眼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713章 泡澡公究極進化體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搶奇觀的一生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450章 王朗殉國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