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

聽說趙雲只是帶來三千騎兵,程普內心那股六年前就鬱積不散的恐懼總算是稍稍散去。

他自己也忍不住譴責了一下自己的膽小,幾乎如同條件反射一樣不用經過大腦。

只能說六年前那場斷臂之戰留下的心理陰影太強。他們三人圍攻呂布還殘了一個,趙雲卻撿漏擊敗了奮戰多場後的殘血呂布。

這就跟假設在華雄刀下逃得性命的潘鳳,看關羽的感覺差不多。

稍稍冷靜之後,程普在內心告誡自己:“沒什麼好怕的!只是三千人而已!何況我軍前天才在漢陽、竟陵一帶暴露行蹤,敵人的部隊肯定是在這之後出動的。

李素在襄陽,就算半天之內就得到日行五六百里的飛馬急報、立刻派出趙雲南下救援,那趙雲的部隊,也是在一天兩夜的時間裡,從襄陽到當陽疾行奔襲了三百里了!

再強的騎兵,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狂奔三百里還有什麼戰鬥力?而且趙雲的騎兵肯定也不能是多麼重甲的騎兵,否則更跑不了那麼快的速度了。

我軍有兩萬七千人,對面只有黃忠的兩千南郡郡兵和趙雲三千騎,如果被這五千人在當陽城內會合。那麼哪怕當陽城池並不堅固,五千人守城頂住兩萬七千人攻城十天半個月肯定沒問題。

就算明天走夏水的我軍數千援兵到了、三日後周都督的六萬五千人也能到江陵,但如果給了李素的後續步兵主力時間,襄陽那邊一樣可以在幾天內來兩三萬人,到時候,我們依然沒有立刻拿下當陽的把握……

所以,眼下最關鍵的,倒是要一邊圍住當陽,一邊打援把趙雲堵截在城外,野戰中就把趙雲重創擊潰擊退。然後再回頭集中兵力,爭取三天攻下黃忠兩千雜兵守的縣城,搶在李素從襄陽出發的主力到達之前收工!”

程普也不愧是東吳陣營資歷最老的老將了,雖然殘廢後武力不行,統兵之才和評估敵我形勢的經驗依然非常充分。

他很快就做出了眼下對東吳軍來說確實最正確的決定:圍點打援、各個擊破,能在野戰中就重創援軍就儘量靠野戰。

程普倒是不想搞一言堂,也想過羣策羣力商量一下戰略。可他身邊的部將資歷地位都比他差太多,他覺得也沒什麼智將,就自己腦內評估決策了。

同時他也有點自知之明,從頭到尾只敢想重創擊潰,倒是沒想過全殲趙雲。

趙雲畢竟是騎兵,有機動速度的絕對優勢。三千人打不過兩萬七還能跑嘛,只要往北邊來路退卻,程普根本追不上。

全部盤算停當,程普立刻給全軍分別下令:“呂蒙、宋謙,你們二人分領左右牙門督,我自率中軍旗陣主力,同去城北迎擊攔截趙雲。

徐盛,你留下三千人圍住當陽另外三門,盯住黃忠就行。黃忠想跑就讓他跑,反正只要離城,總比窩在城裡放箭死守好對付。

凌操,你帶二百騎兵斥候,並你昨夜帶來報信的一百人,輕裝哨探趙雲蹤跡動向、及時回報。不過千萬別跟趙雲交戰,遠遠盯着就行。”

三方分別領命,就按照程普所言各自行動。

凌操翻身上馬,臨走時分似乎還想起什麼,不由提醒了程普一句:“程老將軍,要在當陽城北攔截趙雲,恐怕不易,除非我軍急進,搶佔沮水留出荊山的谷口,把趙雲堵在來路狹窄之地。

我爲主公擔當先鋒,掌騎兵斥候,大軍未到,先哨探周遭地形,對這邊地勢比您略熟。當陽瀕臨沮水,南有麥城,北有臨沮。

沮水出於荊山,而荊山南北蔓延極廣,北起上庸房陵與襄西隆中,南至當陽以北、臨沮以南的荊門谷口。

而荊門谷口到此還有三十餘里,趙雲的蹤跡剛剛纔被我軍斥候發現,相距絕對不會超過五十里,這樣算來,他距離荊門谷口只有二十里了。

我軍是步兵,要再北上三十里堵住荊門谷口、在狹窄地形下與趙雲正面陣戰。同樣的時間裡,趙雲的騎兵只要南下二十里,肯定是趙雲先衝出荊門,堵不住的。”

程普認真評估了凌操對地形的判斷,也承認了凌操作爲騎兵斥候統領的專業素質,但他依然不得不執行原計劃:

“就算來不及把趙雲堵在荊門谷口狹窄之地,那就放他南下出谷,在谷口以南的開闊地帶作戰!我軍只要結陣穩固,弓弩長槍搭配嚴整,以八倍之衆,還是很有勝算。”

凌操嘆了口氣,雖還覺得隱憂,卻也不能抗命:“只怕沒那麼簡單。沮水出了荊門谷口後,便離開了荊山山區,地勢漸漸開闊平坦,趙雲的騎兵就可以利用開闊地形迂迴我軍了。

而且當陽由此往北二十餘里,爲北面荊山和南面江漢平原的過渡,所以都是北高南低的長阪。趙雲由北向南攻打,這種居高臨下坡度很緩的地形,正好發揮騎兵衝擊之利,程老將軍可要小心。”

程普面色鄭重地點點頭:“凌校尉放心吧。”

凌操這才頭也不回地先去了。

……

凌操和程普北上之後,徐盛這邊倒是奉命繼續虛張聲勢圍住黃忠,而且在臨時營寨內多立旌旗,甚至還得對當陽縣施展幾次像模像樣的佯攻。

程普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爲了防止黃忠的部隊立刻士氣大漲——當陽城始終是被圍住的,趙雲雖然逼近了,黃忠卻不知道。

援軍的消息能給守城部隊極大的鼓舞,所以攻城方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繼續演戲並封鎖消息。萬一真擊破了援軍,再把援軍被殲的噩耗告訴城內,最好再拿點援軍的軍旗和援軍將領的首級,用槍桿挑着到城下晃悠,這樣說服力就更大了。

程普剛纔一大早的時候都擺出攻城的架勢了,要是不真打一打直接先退,黃忠能不起疑?

徐盛剛到也沒什麼攻城裝備,就隨便弄了幾十架木梯子,每一側城牆安排了幾百人的先鋒,扛着梯子衝一波試試水。反正也是佯攻,要是失敗了,也好放出話來,假裝需要等一天時間打造更重型的攻城武器,黃忠就不會懷疑了。

“先登者賞三百金!官升兩級!這樣的小城、城內就一兩千人,都能開這麼重的賞格,兄弟們,機會難得啊,都給我衝!”

徐盛揮舞着一面堅實的包鐵皮木盾,另一手掣着柄古錠刀,在攻城人羣前逡巡吶喊鼓舞士氣後,揮刀一招,逼迫士兵們蜂擁向前。

士兵們以鬆散陣型錯雜逼近,當陽城太小,沒有護城河,連幹壕溝都沒有,也沒有鹿角拒馬羊馬牆,所以不用做任何準備就能直接抵達夯土質的城牆根。

城門也只是簡單的厚木門,門上沒有鐵圓釘,更別提甕城了。

幾十架梯子錯落搭在女牆垛堞之間,梯子頂部的簡易倒鉤尖錐扎進夯土,讓守兵一時難以推開。等蟻附上去的士兵數量多了之後,就更推不開了。

徐盛在遠處,看着己方的士兵衝得那麼快,在接近城牆的過程中,被羽箭射殺導致的傷亡很少,一度還產生了錯覺:

難道是城內真的守軍不夠精銳,臨陣調度混亂,以至於黃忠雖然自己箭術超羣,也難以挽回?

可惜,這個錯覺只持續了數秒,隨着飛梯架在牆頭,很快就出現了連弩拋射潑灑箭雨、滾木礌石灰瓶金汁瘋狂潑灑,甚至還有昂貴的滾油倒下來、再用火箭點燃。

幾乎是轉瞬之間,城下就成了一片火海毒煙和滾沸穢物交雜瀰漫的修羅場。

黃忠一開始沒有開火,不是因爲他治軍無能,竟是因爲他看出了這波攻勢規模不大、哪怕放近了打也不會有被衝上牆的風險,所以故意放近了打,好多瘋狂輸出一會兒。

“糟糕!聽程老將軍交代,說是蔡瑁好像對主公說過,張鬆藉口從江陵押運物資北上的時候,可是運走了大批昂貴的軍械物資。這當陽城眼下怕是成了一座武器庫了!這麼多昂貴的消耗性守城武器就這麼往下潑?”

徐盛心中撥涼撥涼的,正要下令趕緊撤退,忽然一支勁箭帶着破空嗡鳴之聲而來。

幸好徐盛的盾牌始終遮蔽得很好,聽到響聲立刻進一步把身體蜷縮起來,盾牌也下意識舉高,隨後“嘣”地一聲,一根錐頭破甲鵰翎箭,已經尾羽顫動地紮在了重盾上。撕開鐵皮和一寸厚的木頭,錐頭露出盾背三分,才被卡在那兒。

徐盛驚得一聲冷汗,如同被打斷了吟唱一般,拖延了對撤退命令的下達。而黃忠已經趁着這個機會,連珠箭發,接連射殺了好幾個曲軍侯和屯長級別的督促登城的一線軍官。

攻城部隊頓時大亂,都沒等到徐盛正式下達撤退命令就直接轟然撤了下來。

當然了,另外兩面城牆既沒有徐盛坐鎮,也不用被黃忠親自督戰,反而攻城方敗得沒那麼快那麼慘。

短短半炷香的攻擊行動,徐盛在南城外丟下好幾百具屍體,狼狽撤退,另外兩門也都有一百多具屍體。

唯一的慶幸是徐盛這人還算敬業敗退得那麼慘,還不忘臨走時讓士兵們喊話掩飾:

“黃忠老兒休要猖狂!今日只是我軍攻城器械不堅!一兩日後我軍雲梯衝車打造完成,就等着引頸就戮吧!”

黃忠站在城頭,捻着微微花白的鬍鬚得意大笑。

黃忠旁邊,站着面帶交好神色的張鬆,在那裡商業互吹:“黃校尉早年真是懷才不遇啊,沒有機緣建功沙場。如今跟隨了陛下,分配到李司空帳下效命,終得一展所長,可喜可賀。”

黃忠擺擺手裝謙虛:“誒,張從事你想出來的那個故意示弱、把沒有威脅的敵人放近了打的小聰明,也起了不小作用,不然今日殺不了那麼多吳兵。

今日只是略微小戰,只要拖住吳軍,等司空的援軍到了,纔是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

黃忠身後的城樓裡,典韋百無聊賴地躺在那兒睡大覺,反正剛纔這一波擺明了一個能衝上城頭站穩腳跟的敵人都沒有,也就輪不到負責近戰的他親自上場熱熱身了。

典韋作爲中護軍,在這當陽縣中已經是地位最尊貴的了,他要是不想打也沒人能請得動。他純粹就是自己手癢,想殺點敵人找找手感。

……

話分兩頭。

黃忠在當陽城內擊退徐盛佯攻的同時,趙雲帶領的援軍先頭部隊、三千鋼甲騎兵,也已經以戒備姿態緩緩前進,走出了荊山山區。

騎兵隊沿着沮水,從荊門走出山谷,眼前的地形豁然開朗,正是荊門以南當陽以北的長阪地帶。

因爲最後階段的行軍速度並不趕,而且一路上前面都有配發雙馬,所以馬匹的馬力保存得都不錯,人也不是很疲勞。最後出谷之前,人是卸甲徒步牽馬沿河走的,鋼甲暫時馱在馬背上。出谷後進入開闊地帶,再修整着甲上馬。

對面的程普對趙雲軍體力的預估,顯然是錯了。

因爲程普的一切判斷,都是建立在“趙雲的部隊是兩個夜晚加上中間一個白天,趕完從襄陽到當陽的三百里路”這個基礎上的。

可事實上,趙雲是在黃忠南下後不久,就開拔啓程了。李素根本不是等到周泰那邊急報有吳軍越境纔派出趙雲的,是得到張鬆的示警時就派出了。

趙雲在路上行走的時間,也就比黃忠多了整整一天半。其中在進入沮水河谷後,還坐船順流淌了七八十里,所以人和馬匹都是得到了休息的,過了臨沮才進入戰備狀態。

整個南下時間比程普預估的多了一整天,就不會那麼累,何況四分之一的里程還是在船上邊睡覺邊前進。

跟歷史上曹純帶着虎豹騎、從襄陽南下一日一夜就狂追三百里到當陽,簡直天壤之別。

穿上自己那套已經非常精良靈活的板甲後,趙雲活動着指掌,感受手背上都釘了鐵片的皮手套的握持效果,揮了揮用精良鑌鐵打造的槍刃,一股信心油然而生。

他看着面前的長阪,那居高臨下又容易迂迴包抄的地形,覺得哪怕以三千鐵騎,擊潰數萬強敵也不是沒有機會。似乎眼前這個戰場,就是爲他打造的一樣。

“阪”字的本意,就是坡度比較平緩的山坡,介於山區和平原交界地帶。長阪就是距離很長很廣、坡度很平的長坡。

鐵騎兵在這樣的地形下,從荊山邊緣俯衝江漢平原,就有一種類似重載卡車司機開長下坡高速路段的感受,長期踩剎車都會踩得剎車片過熱、潑水到輪轂上都會“滋”地一聲烤乾。

要是不踩剎車,徹底放飛自我,那麼阻擋在面前的敵軍步兵,就會像被長下坡路段的剎車失靈卡車撞到一樣,用敵人的肉體擔當剎車的角色。

前方七八里地之外,程普的兩萬四千名東吳步兵組成的大陣,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

顯然程普也注意到了趙雲,比較緊張,提前讓部隊停止繼續前進、就地結陣。

趙雲眼神冷峻地橫掃過陣線,已經想好了如何節約剎車耐久度、用誰來當下坡剎車片。

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39章 天下何處得此賢才?第32章 不署名纔是最大的揚名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686章 樹倒猢猻散第136章 劉焉的垂死一搏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479章 四位高智商人士的左右互搏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45章 臥槽這也行?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675章 于禁:這個劇本怎麼和程普的下場那麼相似?第212章 克竟全功思北歸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494章 是皇帝逼我走到這一步的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473章 噴瘋了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238章 大王無小事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264章 一戰團滅蜀地奸商第5章 水到渠成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341章 看菜下飯的精髓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446章 收拾舊山河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第812章 天下洶洶徒爲你我而已,願與將軍會獵許昌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685章 有兵無糧豈可冒進第462章 戰略恫嚇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490章 “專家解讀”第449章 出兵交趾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20章 赴戰遼東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139章 龐羲求降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338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八千字大章)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88章 天子明詔舉茂才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