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

第二天一早,劉焉府上的管事,就先去找了李素,通知他可以提前一天覲見。

然後又臨時去了侍中董扶府上,說劉焉請他過府。

董扶跟劉焉私交非常好,被劉焉隱隱引爲智囊,便如袁紹之於何進。所以劉焉突然相召,董扶也毫不猶豫地欣然前往。

這個董扶,《三國志》裡幾乎沒提,但在《後漢書.方士傳》裡卻算第一等名士。

他是益州廣漢郡人士,爲當世蜀中頭號大儒。早年在成都治學,曾得朝廷三公十次徵辟、三次察舉爲賢良方正、有道博士,他纔出山爲官。

董扶的經學水準,在朝中大儒裡絕對能排上前三,連盧植、鄭玄都遠不如他。

除非盧植和鄭玄的恩師馬融復活,纔有可能壓過董扶。(董扶輩分很高,今年已經81歲,三國志上之所以沒名氣,是因爲他只剩兩年壽命,董卓進京後他就老死了)

不過董扶最著名的本事,還是他的讖緯之學。

也就是夜觀星象、解讀民謠圖讖,預言天下大勢。

他的這項能力,堪稱當今天下第一。

自前些年黃巾賊起、天下大亂之後,董扶多次預言何處將亂、何處安寧,讓漢靈帝都刮目相看。

雖然不敢說他的預言解讀100%準,但絕對是如今世上還活着的人裡,公信力最高的。

劉焉昨日得了李素提供的把柄,正要再次推動廢史立牧,但動手之前,還想跟董扶商量一下具體操作。

……

半個時辰之後,董扶乘着輕蓋牛車,飄然來到劉焉府上。

只見他鶴髮童顏,清癯瘦削,仙風道骨。一副純銀色的長鬚垂至胸腹,完全就是星宿老仙的造型。

他官居侍中,之所以還坐牛車,當然不是因爲買不起好馬。而是馬車過於顛簸,上了年紀的人受不了,慢吞吞的牛車剛好合適。

劉焉親自出門百步迎接,禮敬有加,還扶董扶下車。

兩人入內敘禮,隨後劉焉就把曹操的介紹信和李素寫的東西遞給董扶。

等對方看完後,劉焉就開門見山垂詢:“董公,今日有一事委決不下,特請您商議。依你之見,如果我等把這個‘涿郡劉備’的事蹟宣揚出去,弄得人盡皆知,使朝野議論‘刺史無主動調兵越境剿賊之權’的弊政,可有把握讓陛下收回此前成命、准許設立州牧?”

董扶仔細推敲,又問了一些細節:“這事兒不好說,得看能激起多大的朝野議論了,而且要宣揚得不着行跡。若是讓陛下一眼就看得出,是閣下在幕後推手,陛下定然會懷疑你另有所圖。

另外,縱然陛下因這個由頭,允許從此設立州牧。你若第一個請爲州牧,也難免惹人猜忌,以爲你有割據之心。至少也要先一心爲公,舉薦幾位其他朝野人望的耆宿,先擔任那些如今被戰亂波及的州的州牧,而後你才能自請——萬不可爲天下先。”

劉焉捻鬚細思,覺得董扶之見,果然是持重老辣。

他真心嘆道:“我豈有割據之心?請求設立州牧,而後外任,也不過是見天下將亂,陛下恐怕也不久於人世,想求一方淨土,爲漢室宗親留一股血脈——

雖然陛下如今還未油盡燈枯,但我輩以史爲鑑,本朝自光武中興以來,除了最初的光武、明帝之外,此後歷代十帝,從未有壽命超過35歲的。

先帝剛好35歲駕崩,今上也已32歲,都是自明帝以後,最高壽的天子了,這還得益於他們是外藩入繼大統、並非生於深宮、避免了自幼虛縱孱弱。

如今之勢,一旦山陵崩,中樞豈有不亂之理?州牧之權雖大,只要陛下堅持只讓我等漢室宗親爲牧,正好以藩牧拱衛朝廷、威懾不臣,豈不美哉?我有此倡議,完全是一心爲了大漢,天日可鑑!”

董扶靜靜聽劉焉吐槽完,不疾不徐接道:“太常之忠心,我輩素有所知,不必解釋。但外人不知,避嫌還是不得不爲的。”

劉焉點點頭:“依我之見,我想把那李素繼續留在京師,爲劉備之事蹟宣揚造勢。但不能讓外人看出他是爲我所用。不如,就舉薦他去伯安處,讓他在大宗正府得闢一閒差。

此舉有三利:首先,那劉備也是漢室宗親、據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只因幼年喪父,斷了世代爵祿傳承。如今既要揚劉備事蹟爲我用,當先請宗正按譜查驗、確定其宗親支脈,而後名正則言順。

其次,伯安爲大宗正之前,曾任幽州刺史十年之久,在幽州威望極高。此番幽州爲張純及胡人所亂,陶謙不能制,一旦陛下恩准廢史立牧,首當其衝的,便是幽州牧一職。我輩屆時當羣起而奏,請陛下命伯安爲幽州牧、平定亂局。如此一來,陛下定然不會猜忌於我,認爲廢史立牧是全然出於公心。

而將那李素派到伯安手下闢一閒職、待伯安去幽州上任時,那李素也正好以屬吏身份跟去幽州上任,與他舊主劉備合力擊賊。如此李素定會欣然接受好意,在宣揚劉備事蹟時,全力以赴爲我所用。”

“妙計啊,君朗之計,滴水不漏!”董扶聽了,都連連讚歎劉焉謀略深遠。

他們口中提到的“伯安”,便是前任幽州刺史劉虞、如今的大宗正。

大宗正也是九卿之一,是掌管所有涉及漢室宗親事務的官員。所以劉備這個漢室宗親的含金量是否足夠,直接就是由大宗正出具鑑定結論的。

這也只能說是天命巧合了,歷史上劉虞就是在宗正的任上,因爲幽州亂局不可收拾,被漢靈帝調去當幽州牧、然後瞬間平定了張純。

劉焉想廢史立牧,卻不想親自當第一個被立爲州牧的人,那就正好先假裝“我做這一切都是爲了伯安兄,爲了朝廷”。

等劉虞當好了幽州牧,爲朝廷立了大功,證明立州牧的決策是對的,幽州這個“試點州”很成功,那麼皇帝自然會繼續推廣,在更多的邊境州立州牧。

到時候,劉焉在混在州牧堆裡,爲自己悄咪咪弄個好地方當州牧,安分下來過日子,豈不美哉!

劉焉與董扶商量了一會兒“如何不留嫌疑地勸陛下同意立州牧”後,難免發散思維,多聊一些未來的展望。

劉焉意淫到美好之處,難免主動求教:“董公,我求爲州牧,倒不在乎所任之州是否富足,只求離朝廷遠些,最好有亂賊、蠻夷阻隔道路,使朝廷使者不得通——

我並非異心,只是不想陛下山陵崩時,朝中有奸臣亂命,召我回朝。而且以如今陛下賣官鬻爵之風,州牧任期估計最多也就一年,很難超過兩年。若是使者暢通,萬一陛下昏聵之中另賣州牧之職,豈不是前功盡棄?”

劉焉也是跟董扶多年至交,推心置腹,纔敢說這種有點大逆不道的話。

他這番話其實有一個潛臺詞已經很明顯了:他這次如果外放州牧成功,那他就是打算至少做到漢靈帝駕崩的!

但是,他不知道漢靈帝還有多久駕崩,萬一跟桓帝一樣長壽,那有可能還得活三年!

現在賣的官,絕對沒有任期三年那麼久的。所以與其指望皇帝快點死,不如指望去個很遠的州,然後在轄區州與司隸之間,爆發一些賊亂,叛軍的地盤阻斷了交通要道,讓漢靈帝就算想撤換他,聖旨也送不到!

最好是宣佈聖旨的使者,在半路上就被叛軍截獲殺光,那麼任命他劉焉爲州牧的聖旨,就是那個州從中央得到的最後一道聖旨了!

聖旨很值錢,

但確保自己手上的聖旨是最後一道聖旨,才更值錢!

董扶老神在在地不說話,聽完之後,只是微微點頭。

劉焉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我想去最遠的交州!當交州牧!本朝立國之初,交州便是最與世隔絕的,高祖建國之時,交州便是秦始皇所命的南征秦將趙佗所據,南越享國近百年,武帝時方爲本朝所滅。

且自熹平以來,鬱林、零陵郡便屢有烏滸蠻反叛朝廷、盤踞於五嶺之間。光和年間雖有朱儁平叛,但黃巾起後,朝廷無力增援、荊州刺史也任由荊南二郡糜爛。我若到任之後,坐視烏滸蠻繼續隔絕五嶺,縱然君側出現奸佞,也不至使亂命傳至嶺南!董公以爲如何!”

劉焉提到的烏滸蠻,就是後世的壯ZU,當時五嶺山區都是烏滸蠻的地盤,只要烏滸蠻反漢,漢朝使者是不可能活着到廣州的。

說句難聽的,就算活着翻過了五嶺,也可以讓他神秘死在半路上,然後說沒接到這個使者。

不過,這一次,董扶並沒有迴應劉焉期待的眼神。

他捻鬚思索了一會兒,反問道:“君朗,交州煙瘴之地,你也年近六旬了,恐怕不詳。依我之見,我夜觀乾象,益州有天子氣……”

董扶說到這兒,不得不停頓一下,而劉焉的眼神瞳孔,也是劇烈縮放了幾下,喘息都粗重了不少,一瞬間冷汗就冒出來了。

“董公慎言!某……某一切所爲,都是爲了朝廷,我只求避禍!”劉焉有些語無倫次。

董扶等了一會兒,嘆道:“君朗示我以誠,我豈能不誠?還望勿疑!我並非勸你如何,只是如實相告,以天象觀之,益州確有天子氣。

大漢已歷二十四帝,西於長安傳十二帝,東於洛陽傳十二帝。如今重回大亂,天道循環,王氣已然再次西移。縱然君朗不應益州天子之氣,也有他人應之。你既忠於朝廷,更該坐鎮益州,或能逆天改命,破此王氣,懾服不臣。”

劉焉渾身汗出如漿,許久才問:“蜀道雖險,但蜀地民風淳樸、百姓殷富,並無賊亂。終究不如五嶺煙瘴、有蠻夷隔絕。”

董扶盯着劉焉的眼神,似乎在確認對方的真意,許久之後,才拋出一條對策:“蜀中富庶,又有何不好?阻隔漢使的危險有很多種。漢中五斗米道、巴郡板楯蠻,焉知君朗入川之後,這些素來不歸王化之賊,會不會再次蠢蠢欲動呢?”

劉焉驟聞此言,瞬間就覺得自己心跳提到了180,血壓飆到了200。

沒有反賊截殺漢使,那就主動製造一股反賊來幹這個髒活!

第85章 巴西三賊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164章 低調斬華雄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250章 教壞百姓李伯雅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79章 張翼德速取定軍山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184章 實事求是第712章 歸己之功爲天有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312章 “黃色計劃泄密”第159章 泡澡侯府落成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29章 省親救難第279章 後生可畏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240章 這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第11章 取信賈琮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番外第3章 孫權之死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69章 殺帥奪軍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139章 龐羲求降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491章 連遭喪變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618章 劉備飄了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48章 可惜隊友不給力(五千多字大章,劉備支線結束)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802章 鄴城落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295 劉備牌滷肉飯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479章 四位高智商人士的左右互搏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番外第25章 給蠻夷帶來文明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474章 圓滿忽悠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290章 九月懲處名單第69章 殺帥奪軍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97章 驚天猛料第499章 天威折服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