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

茫茫南海之上,一支超過三百艘大海船的龐大船隊,在羅盤的指引下,筆直朝着正南方插去。

風帆吃滿側風,晝夜一刻不停,滾滾向前。

歷史上,後世直到明朝,鄭和的船隊也不過是兩三萬人、兩百多條海船。劉備這次的船隊規模,船隻數量跟鄭和差不多,但人數又多了一半。

主要是不用航行太遠,所以可以多載人、少帶補給品。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劉備的大部分船隻,普遍比鄭和船隊裡的普通福船要大——當然,跟“寶船”是沒法比的。

劉備最大的船也才兩千噸排水量,“寶船”的尺寸要是真如記載、有四十四丈長(140米),那肯定超過一萬噸了,估計得是個平底的沙船型。

而劉備用的海船都是尖底船,在木質船時代,福船類的尖底船都不可能造到那麼大,不然吃水得多深。

裝着直徑八寸小玻璃圓窗的旗艦桅杆望樓內,劉備一點都沒有人君威儀地親自待在瞭望位上,拿着望遠鏡東看西看。

他這艘旗艦,船樓高度倒是跟李素十年前坐的差不多高。雖然船體噸位又大了三分之一,可取消了艉樓,上層建築拉平了,所以甲板上的視野不是很好。

但桅杆的高度,卻比十年前李素的船又高了好幾丈。加上風帆本身就是受力源,一旦風力加大船隻加速時,桅杆上很容易前傾搖晃。那刺激程度,跟後世遊樂場裡的海盜船項目差不多。

看劉備這樣子,隨行的海軍將領也是心中惴惴,又一次來彙報:“陛下,還請忍耐一下,今天應該就能看到陸地了。”

劉備一愣:“這麼快?才離開朱崖海岸三天吧?朕還沒看膩呢,這就到林邑了?行,靠岸晃晃也好,朕要親眼看看那出產林邑稻的原產地,究竟是何種風土人情。”

這次劉備從番禺到林邑的行程,全程也有三千里,十幾天時間。不過至少六成航程是不用離開海岸太遠的。

可以先到朱崖島(海南),中間還盤桓休整了兩天,吃吃椰子見識見識俚獠的生活方式。

然後從十八年前趙雲南征留下的“天涯海角”遺蹟處,按照成熟航路直接往正南。走一千二百里遠海航程,就可以到中南半島最東側凸出的位置了,

大約相當於後世的金蘭灣和芽莊,大漢朝廷滅了林邑之後,在這個位置修建了新的海港。

這樣走,也是最節約航程的,免得貼着後世越南海岸先往西深入、然後再往東拐回來。

原本海軍將領們還怕劉備以皇帝之尊,連續三四天看不到陸地會擔心、怕跟中原失去聯繫、有突發情況來不及處置。

也正因如此,走到朱崖的時候,劉備分了少量船隻返航回番禺,確保與中原保持聯繫,以便處理突發國政。

還打發諸葛亮帶着那一小批官員提前結束巡幸,走海路去揚州打前站。過段時間,等劉備結束了揚州的巡查後,諸葛亮就不用跟去三韓繼續視察了,直接讓諸葛亮走長江和運河回雒陽,輔佐太子監國吧。

劉備這個安排已經很明顯了:丞相是跟他一輩的,輔佐他就行。諸葛亮是輔佐太子監國的。

現在看來,這些擔憂都是完全多慮了。艦隊航行神速,一天四百多裡,一千二三百里不就是三天的事兒麼,哪有多少耽誤事兒。

彙報完了行程後,隨行侍衛又勸:“陛下,桅杆上風急顛簸,還是下去歇息吧。”

劉備一擺手:“不用!既然今天就靠岸,那更要看個夠了。真是親自坐了才知道,海上行軍,長遠來看竟比陸上騎兵還快得多。

別看戰馬飛馳時極快,可長途行軍要休息,大部分時間還是得坐車。這海船隻要調好了風帆,茫茫大海之上,竟能連續一兩千裡風向不變,都不用再折騰,就晝夜兼程。

大海之遼闊,當真唯有親見,才能理解。朕今日才知丞相所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之意。”

毫無疑問,那幾句歷史上本該曹操徵烏桓後才寫出來的話,如今這一世因爲曹操早就沒資格徵烏桓了,所以湮沒無聞。

李素也不是想當文抄公,只是“搶救性發掘”那些消失的東西,所以觀滄海的時候稍微擷取幾句。否則純粹是爲了展示文采的話,後人還有那麼多描寫大海的詩句,李素抄誰不行。

劉備感慨了一會兒,不久就聽到桅頂又有驚呼傳來,似乎是看到陸地,即將靠港了。

劉備待的這個觀測臺,畢竟不是桅杆最頂部的,最上面太危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所以劉備的位置視野也稍微差一點兒,朝着前方瞄了半刻鐘,纔看到陸地出現在海平面上。

第一次見到這種陸地重新在水天一線處出現的景象,劉備也是心曠神怡。

登陸之後,劉備見當地建築與中原差距也不太大了,當地官府和碼頭建築,都是一般的木石房屋,只是窮人住的房子看起來跟中原不太一樣。

中原赤貧百姓住的是木頭樑柱、泥土夯砌的茅屋。到了林邑,泥土牆幾乎看不見,要麼石牆,要麼純木牆。

爲了避免低窪處的潮溼,很多木屋還用木樁架空一點高度,這就得把地面都鋪上木頭,比中原的赤貧之家還闊綽些。

畢竟中原的土房子是沒有地板的,屋內就把地面的土夯平就不錯了。

“林邑郡的百姓民生,居然不比中原的差,步子山這些年做得不錯嘛,今日總算眼見爲實了。”

劉備點頭嘉許,雖然只是輕描淡寫幾句話,但隨行官員都知道步騭肯定能因爲治理有方得到升賞了。

皇帝的嘉獎不是隨口說的,那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當地接待官員連忙解釋:“此地比南中滇州更爲潮溼苦熱,故而以土爲牆吸潮太多,人居其中不但暑熱不堪,更增溼病。

好在炎熱之地木材生長極快,雖多糟朽不直,無法大用,拿來蓋屋卻也得其所哉。其中還多有驅蟲香木,可供官府仕宦之族用度,如今每年還往中原運送數萬根,都是以海船舶載。”

劉備點頭,又問了幾個問題,主要是瞭解當地和中原的貿易往來。得知除了大量熱帶木材之外,當地主要集中種植出產的,就是豆蔻蘇木這些植物香料。

其他珍稀之物,比如犀角象牙孔雀這些,倒是不多,因爲沒辦法規模化擴大生產嘛。這個時代也不可能人工大量養殖那些動物。

唯一的例外是珊瑚,金蘭灣附近本來就有大量的海牀珊瑚,甚至後世李素去越南芽莊旅遊,都潛水看過當地珊瑚,跟泰國芭提雅那邊的的珊瑚灣也差不多。

這次劉備的船隊抵達的時候,在港灣外其實就看到了好多用巨大碇石和錨鏈固定的浮標木塔。

當時劉備還問過李素那些是什麼東西,後來才得知是用來標註珊瑚礁羣位置的。防止在茫茫大海上,採珊瑚的漁民回去後,下次來找不到地方。

後世這種浮標當然都是塑膠的,但漢朝用的顯然是木頭的,水中是鐵鏈,水底是大石頭。

採摘的時候,土著漁民揹負一個用皮囊罩住口子的木桶潛下去,皮囊上接一根刷了生漆的牛腸作爲呼吸管,用木桶裡的空氣能維持好幾分鐘呼吸——

這種氣密技術,還是來源於二十幾年前,益州那邊開採自貢井鹽的時候,爲了天然氣煮鹽井而發明的。無非當時用於天然氣的傳輸,現在挪用到了潛水作業呼吸用的水肺上。

當地的珊瑚牀也不太深,最多七八丈,淺的地方纔三四丈,這點氧氣夠了。就是在水下不太用得上力,拿着小巧的鶴嘴鍬和鏟子,砍珊瑚依然效率低下。

不過即使是這樣的工藝,也是漢人殖民者哦不是官府來了之後,才教會當地人的生產方式。

別說倒退二十年了,就是倒退十年、交州北部來的漢人剛剛大批到此完成定居的時候,當地土著都還沒有任何先進生產技術,是全靠肺憋氣採珊瑚的。

基本上水深超過三丈的地方的珊瑚就只能幹看着,而且上浮下躥幾十次,可能才砍下一丁點珊瑚枝,這才導致珊瑚在中原賣得很貴,歷史上後來能成爲石崇王愷鬥富的標的。

最近這十年下來,珊瑚幾乎一年一個價,中原的珊瑚都跌去三分之二了,奢侈品程度也大大降低,都是林邑這邊產能升級的結果。

劉備對這些熱帶產業一個都沒見過,興致頗佳,臨時要求當晚就上岸居住。

不過這個要求可是嚇壞了隨行官員,連李素都親自出面勸說:“陛下,林邑郡暑熱潮溼,毒蟲瘴癘橫行,上岸恐有不妥。陛下身爲北人,怕是水土不服。”

但劉備一再堅持,最後還是在李素的勸說下,做了折衷:這次先暫時不住岸上,先在船上盤桓一兩夜,只是白天上岸視察。

另一邊,派出快船通知下一站占城、扶南臨時變更準備,同時林邑這邊也加緊施工,用100%的驅蟲香木搭建幾座房子,而且是要造在高臺之上,避開地面溼氣。

李素敢這麼答應,也是考慮到才農曆正月底,哪怕熱帶也不是非常熱,蟲子沒到最猖獗的季節。要是農曆三月往後,他是絕對不敢讓劉備冒這個險的。

安排完之後,李素也是暗暗搖頭:劉備算是皇帝裡會玩的了。作爲中原王朝的皇帝,這輩子能見識一下南洋熱帶風光,也算是開了眼界了,還有什麼沒吃過沒用過沒玩過。

古今其他多少皇帝,都不可能做到這種享受了。秦始皇隋煬帝是奢靡,可也沒見過這些啊。

劉備知道這是爲了他好,纔算答應。

此後將近一個月裡,船隊的行程也是非常趕,因爲丞相下令了,必須在二月份一個月之內,把占城、扶南、狼牙修這些地方跑完,而且要返程。二月底之後,在回到中原的南海郡番禺港以前,絕對不許再在岸上靠港。

劉備便這樣行色匆匆地視察完了剩下三處新徵服地區。其中占城算是僞林邑國原先的一部分領土,是趙雲二十年前就搞定的。

扶南和狼牙修如今理論上還算是獨立國家,但太史慈死前在暹羅灣的後世曼谷、北大年兩處都佔了地盤、修了港口。扶南國和狼牙修也乖乖臣服了漢朝,暫時作爲附庸國。

當地的國家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狀態,所以也沒有明確的土地疆界,跟中原商朝至西周初年的情況差不多——也就是國家不太在乎對領土的明確佔有,而更關心對人口的佔有。

西周初年不就是這樣麼,天子分封主要是大致劃個範圍,建國的關鍵還是有人口,要聚攏起一大羣子民。西周末期鄭國都能遷移百姓異地建國,便是最好的證明。

如今的扶南人也是,他們根本沒有發達的航海造船能力,就算出海也是小木船,不需要港口條件。漢人來了,太史慈一句話要佔領深水良港,當地人直接就送了,跟漢人做貿易即可。

劉備看到這些結果時,還不覺得如何。倒是李素親眼見證之後,心中暗忖:這不就跟達伽馬抵達印度後,葡萄牙人在那兒建立果阿港一樣麼。

航海貿易文明,到了新的地區之後,都是確立對一個貿易港的擁有權就行了,暫時不追求大量佔領內陸領土。氣候差異和熱帶雨林的恐怖,沒有適應的醫療條件之前,深入內陸就是找死。

在扶南等地,劉備也總算是如願住上了岸上的臨時行宮,得以緩解一下連日坐船的疲憊,好好放鬆放鬆。

全部用香木造的行宮,建在五丈高地基的土臺上,外圍遠處還弄了一道半徑數十丈的薰香屏障,既不至於太近、煙火味薰到了皇帝。又不至於太遠、百密一疏把蟲子放進來。

住在高臺香木行宮內,每天還可以眺望看見扶南和狼牙修的本地人在那兒摘椰子、頂着種胡椒種豆蔻,然後一船船裝上漢人的商船,運回中原。

劉備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胡椒豆蔻這些香料,在收穫階段需要非常的“勞動密集型”,跟種棉花差不多,所以李素才建議在當地推廣,讓蠻子來種,以免漢人百姓太辛苦。

這些作物的共同特性,就是同一片田地裡,果實/花朵的成熟期差距比較大,所以收穫期要每天到田裡轉一圈、把剛剛熟了的摘下來。

不像種穀物蔬菜那樣,基本上一批都差不多時間熟、或者收穫物對成熟期不敏感、晚幾天摘也沒事。

這些香料成熟後在枝頭多待幾天,不是爛了就是香味種子掉落了。一串豆蔻莢每天只能挑三五顆剛剛熟透的摘了,明天再來摘幾顆。

相比之下胡椒比豆蔻稍微輕鬆一些,因爲胡椒不管是熟透的還是稍稍有點沒熟透的,好歹都能吃。熟透的就是白胡椒,沒熟透的就是黑胡椒。

(注:黑白胡椒是同一個品種,只是處在不同的成熟期)

這種收割階段勞動強度很密集、但播種階段相對輕鬆、熱帶多雨水環境下只要放養自然生長就行的作物,確實太適合蠻夷了。漢人更應該種植那些前期階段需要精耕細作、但收割方便的東西。

“看來子義遺澤也是不小啊,對這些地方,確實應該徐徐圖之,也不該一味用武征服。”

劉備在視察完之後,也是由衷感慨。

最後,他只是還有一點疑問,就找來李素討論。

這問題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劉備發現近年來,香料貿易的增幅有點誇張,每年好幾成地漲,過去十年中原的香料用量都漲了有十倍了。

但是香料價格的下跌,卻不如珊瑚珍珠那些那麼明顯,可見還是可以賣完的。莫非中原百姓真的因爲和平久了、變得奢靡了麼?這種奢侈品都能有多少賣完多少。

李素卻不以爲意,示意劉備垂拱而治即可:“陛下,每販賣一石香料,朝廷抽的海商稅不下數千錢。十幾年前,最大宗的那幾種香料,從南洋運回的,也不過每年數千石到一兩萬石。

如今普遍漲到了五萬至十萬石,僅此一項,朝廷抽商稅已近20億,也比十幾年前漲了十倍了。曹操初滅之時,全國商稅不過六七十億一年,整合關東後漲到近九十億。

如今商稅是一百四十億了。增幅的裡面,香料就貢獻了三分之一。陛下樂見其成不就好了?至於用量大增,這也應該跟商貿更爲發達有關。

十幾年前,只有長安雒陽周邊農民,敢全部種菜不種口糧、賣菜買糧維生。現在各州五十萬人以上的大縣周邊,都敢如此。

互通有無便利了之後,百姓中的富裕之戶自然需要嘗試更遠地方的特產。幾十年前,或許一郡豪強,也只能吃到本郡產出的肉食蔬菜,現在揚州人都可以嚐嚐鮮益州的特產,自然要香料來蓋味保鮮防腐。

用這些香料的都是願意花錢開眼界嚐鮮的富戶,正好爲朝廷均貧富、緩解百姓分化。儘管鼓勵就是了。”

劉備一想也對,奢侈消費的事兒還是別打擊了,讓有錢人把錢花掉而不是買更多的田利滾利,纔對國家更有利。

這個香料貿易還是可以繼續鼓勵的,對扶南國和狼牙修的徹底蠶食,也可以作爲長期國策慢慢加強經營。

定下了這個調子後,劉備基本上也在當地玩夠了,天氣也有轉熱的趨勢,他只好返程北歸。

回去的途中,船隊嚴格執行了命令,沒有再過多靠岸,直接回到南海郡,隨後略作休整,沿着東海北上揚州。

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59章 有意尋糜竺,無心遇魯肅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536章 諸葛三策第247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諸葛亮第42章 遍地賊情第23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813章 目標郾城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379章 關起門來才能說大逆不道的話第642章 孟德野望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541章 袁紹擁立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252章 天胡開局的新年第68章 誰敢殺我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第357章 荀攸的堵漏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36章 黃蓋被俘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25章 胡酋授首(五千字大章)第189章 屯兵犍爲尋釁端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389章 諸葛亮就是問題多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161章 關、孫討董第567章 走一步修補一步第67章 遊說單于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644章 許攸掌兵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第33章 星星黃巾可以燎原第26章 兵越打越多第743章 別擠,一個個排隊搖號第490章 “專家解讀”第845章 “文若無能,喪權辱國”番外第47章 搶得越狠,死的越慘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496章 弒君-下第745章 該醒醒了,還在打仗呢第82章 拖人下水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338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八千字大章)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3章 什麼?州郡兩級領導都是反賊?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635章 火攻周泰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89章 李洛托夫雞尾酒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6章 赴常山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