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回 陳宮

本來這個名不符實的治所,也能讓劉備踟躇滿志。剛剛招攬了些兵馬,袁紹的大軍殺回來了。仗着兵多地形熟,加上袁紹的名望,渤海郡又丟了一半。打唄,人家都打到門口了,能不還手嗎?劉備這一邊整頓兵馬,一邊派人向公孫瓚告急。

而公孫瓚也在忙,忙着跟劉虞掐架。上次有袁紹軍助陣,還殺他們大敗。挾大勝之威,便開始攻略幽州。別看劉虞是個好脾氣,可是人家得民心啊。不但幽州本地的人反抗,就連跟公孫瓚有不共戴天的烏桓,也派兵來幫助劉虞。在他們看來,劉虞在幽州,自己還能得些好處。公孫瓚壯大了,只能被動挨打了。

至於公孫瓚的盟友:張揚和韓馥,則只是在那裡喊的厲害,一兵一卒也沒出。這兩個袁氏門徒,只是在道義上譴責袁紹,要讓他們對抗有一州之地的袁紹,那就難如登天了。他們那三萬人,硬是讓袁紹三千人逼的,連壺關都不敢出。

在這種形勢交錯下,公孫瓚一咬牙,硬是抽出一萬人(總共才五萬),讓趙雲帶兵去增援劉備。自從洛陽回來後,公孫瓚便開始培養趙雲。現在本來是個菜鳥的趙雲,對於指揮騎兵,也稱得上合格了。

有了關張趙三員猛將相助,又有了同鄉簡雍相助,倒也能守住地盤了。也許是上天憐憫,消失掉的陳宮,突然出現在劉備軍中。這一下子劉備就開始反擊,跟袁紹在渤海展開了拉鋸戰。

“公臺,真是太感激你了。要是沒有你,現在我都被趕出渤海了。”劉備雙目含淚,緊緊的拉着這個中年文士。

大概是經常被劉備這樣握着,陳宮倒也沒抽出手,只是笑着說道:“宮遇主公才得施展,安有伯樂謝千里馬?”其實陳宮卻嘆了口氣,投靠劉備實在是無奈的選擇。本來他看好曹操,結果人家曹操還沒等他出現,就成了袞州牧。麾下左右軍師,俱是不亞於自己之人,何況還有那麼多謀士。

思來想去陳宮放棄了,投靠曹操的念頭。現在他都到了不惑的年紀,再不選擇個好主公跟隨,怕是就沒有機會了。同樣的原因,使他不能投袁紹和袁術。自己並非什麼世家之後,哪裡能讓這哥倆瞧上眼。至於其他諸侯,則跟這幾家差的甚遠。

像孔融劉表之流,能守住自己的地盤就不錯了,哪能指望他們能擴張。至於陶謙嘛,年輕的時候,倒是一個剛烈之人。可是現在已經風燭殘年,怕是沒多少時間了。董卓倒是求賢,可是能投他嗎?

本來想北上看看公孫瓚怎麼樣,沒想到在途經渤海時,正好碰上袁紹攻打渤海。就這樣陳宮就留下來了,結果巧遇到微服私訪的劉備。與劉備交談後,發現這個“漢室宗親”,倒是個有大志的人物。現在他身邊正好沒謀士,說不得是個值得投效的主公。

就這樣陳宮便投靠了劉備,開始爲他出謀劃策。而正在爲缺謀士發愁的劉備,得了這麼個牛人,立刻以師禮待之。劉備充分發揮了他,與手下睡則同寢的優良傳統。每天拉着陳宮,跟他來個抵足而眠。

被劉備禮遇有加的拉攏下,陳宮也就徹底死了心,決定跟着劉備幹了。他可不是含糊的,藉助趙雲騎兵的威力,分成若干個小隊,將袁紹的糧道攪的一塌糊塗。而正面關張的衝擊,也讓袁軍漸漸退卻。現在不但收復了溼地,更加打到了涅陽,兵鋒直指南皮。

“公臺,你看是不是趁勢拿下南皮?”劉備說這話的時候,帶着一絲志得意滿的意味。任誰從最初不過五千人,發展到麾下三萬兵馬之衆,也難免會意氣風發。當然對於那個變態的曹操,劉備只是惋惜郭逸投了他,才建立如此大的功績。

陳宮想了一下,低聲對劉備說道:“南皮是袁紹的老巢,派心腹審配鎮守。而在外則是大將顏良領兵三萬,以田豐爲軍師。袁紹親領大軍五萬,駐守在河間。若是我軍冒然進兵,就有後路被斷的危險。”

劉備也不是個笨蛋,只是驕傲之下,就像克盡全功。聽完陳宮的話後,立刻就躬身施禮說道:“多謝軍師指點,備險些深入險地。”現在戰線拉開了,三萬人似乎也不夠用了。看來是時候,再次徵兵了。

“主公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儘快徵些兵馬。不然袁紹軍殺回時,難免會陷入四處兵力拮据的狀況。何況二將軍和三將軍,分別帶軍駐守在青縣和靜海。兵力分散之下,怕是多有不測。”陳宮連忙還禮,心中暗暗感動,並開口建議劉備徵兵。要不怎麼說英雄所見略同,劉備剛想到,陳宮就說了出來。

說起來主公手下這兩員大將,當真是萬人敵。放眼諸侯手下,能擋其鋒的都沒幾個人。只可惜一個心高氣傲,一個粗魯莽撞。自己剛剛來的時候,他們很是看自己不順眼。要不是自己打了幾場勝仗,想要指揮他們,還是有點困難。心中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就是那個公孫瓚手下大將。

公孫瓚手下那個趙雲,倒也是個勇武之人,何況指揮起騎兵來,比主公的兩個兄弟,還要強上很多。主公經常拉着那個趙雲談心,看來不用自己說,都有招攬他的意思了。可惜除去那一萬騎兵,主公手下的兵馬,實在是有些稀少。

“可是這渤海連年征戰,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再要是徵兵的話,備實不忍如此無德。”劉備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說着就又落下淚來。雖然自己也想徵兵,可自己雜會是個暴君呢!

以陳宮的智慧,哪裡不明白劉備的心思。陳宮聽了心中輕嘆一口氣,這主公說的跟真的似的。你看把周圍的士兵感動的,就差跪在地上表忠心了。不過能留個仁義之名,確實是相當難得的。當即陳宮躬身說道:“主公如此體恤百姓,讓我等實爲汗顏。不過若不徵兵的話,如何應對那殘暴的袁紹,請主公三思!”

劉備面露難色,還沒開口說話,倒是身邊的士兵先跪下說道:“大人處處爲我等考慮,我等願爲大人效死力。”當兵的能遇到這麼爲仁主,還有什麼話好說。只要好好的跟着劉備幹,一家老小也能過上好日子。相信這麼仁慈的主公,定會給治下一片安寧的。

很快這件事,便在渤海傳開了。兩軍交戰斷絕的是兩軍兵士,卻隔不斷音訊的傳播。不光是渤海郡,就連毗鄰的河間、樂陵、安平、平原等地,都知道渤海有爲仁慈愛民的劉玄德。

不光給劉備帶來一個愛民的名聲,最實惠的還是那踊躍投軍的百姓。不到一個月,就相繼招了三萬餘人馬。同時在陳宮的建議下,將流竄來的黃巾進行招安。一時劉備大有將渤海郡,全部拿下的氣勢。

而此時的郭逸,業已踏入了北海的地界。可惜歷史上那一幕管亥圍城,還沒有發生。這樣郭逸不禁有些愁苦,管亥不爲城,這對孔融就沒有多大的恩惠。至於接下來的計劃,會不會出現什麼變故,郭逸也有些拿不準了。因此郭逸決定偃旗息鼓,在泰山附近藏下。要知道翻過去,可就是管亥的大本營了。

“將軍,我們爲何在這停下了?”曹純一臉疑惑的問道。這次還是曹純作爲郭逸的副手,帶着一千虎豹騎,和呂布的兩千騎兵。按照原來的計劃,是要突襲管亥的大營。可是眼瞅着近在咫尺,卻又停了下來,哪能不讓曹純石心。

郭逸看着忙碌的兵馬。回頭衝曹純笑了下說道:“子和就放心吧,這叫燈下黑,管亥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們會藏在他眼皮底下!至於爲什麼要停在這,是因爲現在還不符合我軍的利益!”郭逸很喜歡有曹純在身邊,這樣一些雜事他就辦妥了,不用再來煩自己。

曹純鬧不明白,什麼時候纔是符合利益。不過他一貫的作風,就是上面有命,他絕對會服從的。上次豫州一戰,讓本來對郭逸瞭解很深的曹純,更加信服了曹操的話。

在曹純加入虎豹騎前,曹操曾經對他說過:“郭逸這個人,不但是員猛將,更是不可多得的戰術人才。若說誰能與他相比,大概只有當年的霍驃騎馬伏波了!你跟在他身邊,要好好學習。將來我曹家的榮耀,還是要靠你們年輕人的。”

對於曹操能把郭逸和這二人相提並論,曹純還是有些不服。但是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郭逸與生俱來,就有那種將小事便大的本領。豫州一戰不但解了袞州之危,還憑空得了豫州三郡,和幾萬兵馬。尤其是一把火燒了陳縣,也燒了張勳四萬大軍。這讓袁術再也不敢,輕易來觸怒曹操。

“文烈!你可準備好了?”郭逸看着遠處正劫掠回來的黃巾,回頭對曹休問道。

看了覺得還不錯,喜歡此書的朋友請加59102730

第263回 鮮卑出擊第224回 狼騎第48回 大鬧祭壇第110回 鴻門宴!第121回 聽琴第220回 攻陷黎陽第204回 求見第178回 出兵不出兵?第183回 退兵第39回 初到青雲閣第201回 忽悠華佗第184回 董卓出兵第271回 劫駕第253回 長安亂第90回 要沒錢了?!第69回 撥亂反正第14回 典韋突破第243回 兩敗俱傷第36回 初返洛陽第78回 徐庶離去第158回 曹氏宗兵第260回 出征第255回 佔長安第157回 出使袞州第25回 無奈撤軍第82回 婚禮進行時(二)第187回 該死的斜坡第92回 結連糜家第47回 刁蠻少女第209回 請君入甕第278回 反伏擊第94回 回山比武第45回 趕赴北疆第106回 再闖敵營第117回 靈帝駕崩第157回 出使袞州第263回 鮮卑出擊第51回 衝出王營第242回 究竟誰在設伏第二百三十二回第261回 馬踏白檀第180回 如此簡單!第283回 罷官第108回 西涼董卓!第282回 八陣圖(二)第39回 初到青雲閣第129回 衛仲道之死第263回 雨中血戰地三十二回 瀕臨絕地第249回 人心不足第121回 聽琴第65回 轉戰宛城第202回 家事國事第90回 要沒錢了?!第31回 退守石門第148回 生死與共第40回 與美夜談第62回 誘敵深入第162回 兵臨袞州城第276回 鮮卑墓羣第63回 攻入城池第285回 羅馬方陣第166回 攻克陳縣第114回 誤會?第269回 泄歸泥第197回 苦命的劉協第166回 攻克陳縣第68回 亂第262回 出兵彈汗山第131回 曹操的決斷第249回 人心不足第97回 月旦評!第133回 諸侯會盟第16回 張任報恩第78回 徐庶離去第75回 野蠻女友?第171回 許家鄔第29回 瘋狂鮮卑第109回 偶遇毒士!第147回 追第224回 狼騎第149回 連環計第194回 漢帝出逃第151回 郭逸的決定第155回 搶佔東郡第30回 勇士長眠第二百三十一回第73回 功名利祿?糞土!第169回 豫州三郡第125回 呂布投董第277回 劫殺第25回 無奈撤軍第140回 劉備的心思第204回 求見第180回 如此簡單!第127回 洛陽搶親第148回 生死與共第279回 完敗第225回 時間緊迫第251回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