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不合適

而且另外一個不能公然說出來的理由就是--前漢,首都是長安,光武帝重新定鼎之後,首都就放在了洛陽,劉備說是匡扶了漢室,可是大家心知肚明,這已經不是光武帝的那個漢室了。

高祖劉邦開創的那個,叫前漢,光武帝開創的這個,叫後漢,而他開創的這個,在史書上,稱爲”季漢”。

第三個漢朝,所以是季。

另外兩個適合當都城的地方,一個是許都,一個是鄴城。

可是這兩個地方,一個是曹操的老巢,一個是袁紹的老巢,劉備打下來沒多久,就當成自己的首都,好像也不太說得過去。

至於劉備待過很久的徐荊揚三個地方--下邳、舒縣和襄陽,又稍微偏離了一些中心,感覺也不太合適。

最後,和王易討論了很久之後,劉備這才決定,將首都,現在先放在襄陽,等到天下鼎鼎之後,再回歸到洛陽。

而等到那個時候,西方的長安,東方的下邳,南方的襄陽,北方的鄴城,就會成爲大漢的四個陪都,也是四個方向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以這四個陪都爲核心,朝着四周輻射開去,將大漢的疆土,擴展得更大。

當然這是王易繪製的未來的藍圖,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

現在劉備地盤上的人口,已經膨脹到了三千萬之多,原本劉備佔據的徐荊揚交這些地方,之前休養生息的效果已經出來了,每年都有新的人口出現,而在北方,北方四州逐漸穩定下來之後,人口也是與日俱增,加上現在劉備地盤上人口結構合理,每天都有少年成長爲成年,加上地盤足夠大,整個劉備的地盤上,開始變得欣欣向榮。

劉備即位的時間,也準備好了,就在今年過了之後,明年開春,劉備即位,然後改元。

到時候,就將會是劉備第一波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璋派來的使者,到了襄陽。

“益州也要是我們的了。”王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笑着對劉備說了一句。

劉備點點頭:“曹孟德拿下了漢中,劉璋的壓力就很大了啊,而且明年我就要登基了,他們再不歸順,將來也遲了。這個時機劉璋還是抓得不錯的,也不知道他麾下的那些益州士和東州士,是不是已經達成了一致。”

“父親見一下,就知道了。”王易笑了起來。

劉備對此不置可否,他知道,這個天下,已經是他的了,不會再有什麼問題,劉璋和益州的士人們,如果想要歸順,就只能接受他的條,接受新的制度。

不然的話,等劉備打過去,那他們就會比現在還要差。

以前還可以首鼠兩端,現在不可能了。

劉備和王易一同,接見了益州的使者。

使者有三位。

爲首的是老熟人,劉璋的長子劉循,另外兩位副使,一個是益州別駕張鬆,一個是成都令李嚴。

這幾個人選,很有意思。

劉循是劉璋的長子,能完全代表劉璋。

張鬆則是益州士族的代表,他是益州本地人,又是益州士現在在劉璋麾下地位最高的那個。

李嚴則是東州士的代表,他雖然入蜀比較晚,然而允文允武,能力出色,頗得東州士的敬佩,他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東州士。

這三個人一起來,毫無疑問是帶着誠意來的。

“劉季玉乃是我的兄弟,兄弟有難,我一定會去救。你父親與祖父,兩代都鎮守在蜀地,爲我大漢保留了元氣,這是你們家抹不掉的功勞。雖然不能讓你們繼續鎮守蜀地,可是得個王爵的封號,世襲罔替,那是沒有問題的。”

劉備單獨接見了劉循,然後對他說。

這倒真不是忽悠劉循,現在漢室宗親雖然不少,可是對新帝有功勞的,無非也就是那麼幾個。

劉曄是最早跟着劉備的漢室宗親,他封個王爵沒問題。

劉繇的長子劉基也跟着劉備很多年了,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封個王同樣沒問題。

劉表帶整個荊州來投,劉協有禪位之功,再多給劉璋一個王爵,又能有什麼問題?

劉循要知道的,也就是這個。

當下他就對劉備大禮參拜,表示了自己的臣服。

而接見張鬆和李嚴的,則是王易。

王易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

告訴他們劉備的制度如何,削減士族的優勢,但是也給士族留了活路,同時以基礎建設來帶動各地的物資交流,拉動整個帝國的經濟增長,商業化這方面,就是給士族們留出的獲得財富的地方。

士族豪強要遏制,可是也不能打死他們,因爲他們代表着的就是現在的現金生產力,再說了,人家的地位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是通過努力奮鬥而來的

啊!

對於這些事情,益州的士族們多少其實也知道了,所以王易這麼說了之後,張鬆和李嚴也知道,王易並沒有哄騙他們。

“兵權一定是要收歸朝廷的,爲官也會有更完善的制度,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也不用我多加解釋了。土地佔那麼多,有什麼用?現在我們的出產足夠養活所有人,擅長商業,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好好讀書,才能讓自己的後代更有機會當官。”王易最後對張鬆和法正說。

最終,益州的融入,很是順利。

尤其是王易展示了一下新的樓船,是可以如何順江而上之後,張鬆和李嚴都是知兵的人,就開始慶幸了。

益州是個好割據的地方,然而實際上,想要只依靠着天險割據,就很容易覆滅,劉備有了這樣的樓船,可以依靠人力逆流而上,要入川,那就不算什麼太難的事情。

以劉備現在的實力,都不用大舉進攻,一支偏師,就足夠拿下益州了。

與其被打敗之後被迫投降,還不如主動來投,也能獲得的利益。

張鬆和李嚴作爲益州本地士族和東州士的代表,關心的,則是劉備對士族的態度。

現在知道了劉備並不是想要趕絕士族,反而是要擴大士族--普及教育雖然是打破了士族在文化上的壟斷,可是卻也讓士族變得更加的壯大起來,那些學習了知識的平民,必定會有很多出色的,成爲新的士族的一份子,士族的整體會擴大,可是具體的每個家族,則會削弱。

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619章真正相信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126章真正的攻城第598章不在乎了第263章趙雲第120章降維打擊第3章哈哈,我兒真厲害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215章不好說第118章只能調兵第575章再撿回來一條命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549章胡吃海喝第703章可以馬上見效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第619章真正相信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466章忐忑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329章董承的煩惱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246章一把手責任制第632章四分五裂第29章長期任務第448章不得不甘拜下風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173章故人第319章期待來年第664章第一次第72章要儘快第445章手到擒來第562章專注於這麼一件事情第415章在所不惜第302章三顧茅廬第280章走華容第88章我不是嚇你第484章所爲何事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501章做出來了第274章潰散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676章拼命往上爬第721章大失所望第102章土雞瓦犬第609章被迫放棄第437章沒有用的取暖之物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269章先登營的覆滅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466章忐忑第367章膨脹起來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376章寬容第42章古籍第387章處於劣勢第565章就同意了第70章會師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239章二線部隊第527章顛覆了世界觀第349章喪失信心第273章如虎添翼第635章按照圖紙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651章戰鬥方式第360章孤城第574章來者不拒第689章不是一件好事第396章喉部一涼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147章全據揚州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157章平手第558章並不是好惹的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581章反而還移開了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382章自相殘殺第143章舒縣城牆2第416章交織第382章自相殘殺第692章完成所有第307章先易後難第191章總攻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419章降服第578章一點都沒有看出來第692章完成所有第598章不在乎了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594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