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

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

袁紹在這個時候利誘曹操,其目的曹操亦是非常清楚。

無外乎給劉備添堵,讓劉備不僅失去曹操這個助力,還會因爲曹操的出走而降低漢室聲望。

劉備你說自己是正統?

那爲何司空曹操會怒而率兵投北邊的漢帝劉陔?

許攸這一計,玩得十分的直白。

繼續打着早死了的劉陔旗號,反正自劉陔登基稱帝開始,就沒幾個人真正見過劉陔,劉陔甚至都沒有一句獨白語。

劉陔是死是活,對袁紹統治北部三州本質上沒任何影響。

袁紹覺得劉陔應該死,那劉陔就死了,譬如跟曹操議和的時候,檄文一出,劉陔名義上就死了。

袁紹覺得劉陔不能死,那劉陔就活着,譬如跟曹操議和被強行中斷,袁紹再來一道檄文,說之前的只是迷惑之計,那麼劉陔名義上又活了。

而現在亦是如此,袁紹要拉攏曹操,那麼劉陔名義上就活着,還能活着給曹操封官加爵。

而信中袁紹承諾會拿逢紀的人頭來給曹操泄憤,也讓曹操心緒複雜。

於公於私,袁紹開出的條件,太具誘惑力了。

“明公,荀尚書來了。”

荀彧自被牢獄中放出來後,依舊出任了尚書一職。

不過荀彧這尚書,目前對公卿百官也沒多少號召力了。

現在正值新舊帝王交替期間,朝中公卿早已分成了好幾個派系,誰還管你荀彧啊。

甚至還有公卿當面懟荀彧“不跟曹賊逆黨,同殿而語”。

“文若來尋曹某何事?”曹操睜着有些疲憊的雙眼,徐徐而問。

荀彧則是拱手一禮,道:“元常自關中傳來消息,馬騰韓遂在關中劫掠一陣後,驅兵去西涼了。”

曹操微微眯眼:“文若,你是準備留在許都,還是去關中?”

看似簡單的詢問,現場的空氣卻似乎凝固了。

曹操沒有問荀彧要不要去河北投袁紹,只是給了荀彧兩個選擇。

許都,還是關中。

選擇許都,意味着從此跟曹操分道揚鑣。

選擇關中,就等於今後的榮辱都跟曹操同進退了。

荀彧玲瓏之輩,又豈會聽不出曹操的弦外音。

這次來尋曹操,荀彧其實也是來跟曹操表態的。

“潁川不可留,彧願隨明公入關中。”荀彧給出了答案。

曹操眼中的寒意消失,語氣也多了幾分欣喜:“文若,你爲何肯放棄潁川而去關中?曹某想知道原因。”

荀彧不疾不徐道:“許都之爭,明公已經全然沒有了優勢。”

“不如暫時退避三舍,前往關中謀求生路。”

“馬騰韓遂劫掠天子,以至於天子亡於亂軍之中,此等國仇豈能讓馬騰韓遂在西涼囂狂?”

“明公可對外宣稱,要擒馬騰韓遂祭奠天子,實際上則是掌控關隴之地,得西涼之兵,然後南下取漢中和西川。”

曹操吃了一驚:“我等雖然可以脫離袁紹和劉備之爭,但我等一走,劉備必然稱帝。如此一來,即便得了關隴之地和漢中西川,也不能成事。”

荀彧卻是目視曹操:“許都有流言,天子亡於明公陰謀。”

一提這事曹操就來氣:“曹某怎麼可能讓天子死?若不是天子死了,曹某豈會這般被動?”

荀彧又道:“不是明公,那又會是誰?”

“自然是馬騰韓遂,嗯?”曹操反應過來,聽明白了荀彧的意思:“天子亡於亂軍,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袁紹,也不是曹某,而是劉備。”

“天子,是亡於劉備的陰謀!”

曹操猜中了關鍵,但很快又搖了搖頭:“然而這種猜測,不會有人信的。”

荀彧道:“的確不會有人信,因爲劉備沒這個能耐,也不會行這樣的忤逆之舉。可劉備不會做,不意味着劉備麾下人不會做。”

“彧被關在許都地牢中,一直都在想這其中的聯繫,但始終想不明白。”

“直到近日許都忽然穿出天子亡於明公陰謀的流言時,彧才豁然開朗。”

“這必是劉備麾下軍師將軍鄭平之謀!”

“作爲劉備麾下文武之首,唯有劉備稱帝,鄭平纔可以真正立足世間!”

“然而劉備一向自詡仁德信義,不會自己毀了這個名望而去行陰謀策劃天子死亡的事,這髒事也只有鄭平敢做,也只有鄭平能做!”

“故而,關羽會忽然出現在洛陽,還單刀匹馬懷抱天子而逃,可偏偏,一個無名之將竟然能接連射中關羽,以及被關羽保護的天子!”

“而射中關羽和天子的西涼將,還被關羽一刀砍了。”

“借刀殺人,死無對證!”

曹操的眼神,逐漸凝重。

“馬騰韓遂劫掠天子,罪不容誅;西川劉璋,不供朝廷,有不敬之心,其父劉焉,更是鑿斷棧道,有謀逆之舉。昔日荊州牧劉表就曾上書彈劾劉焉。”

“曹某若滅了馬騰韓遂和劉璋,便可打着替天子洗冤的名義,起兵質問劉備。”

荀彧點頭:“彧正是此意!”

曹操的心情逐漸暢快:“妙啊!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許都之地,險象環生,若是久留,曹某恐怕還會被削去兵權,舉家問罪。”

“若此時抽兵離開,劉備必然不會阻攔!”

頓了頓,曹操又將袁紹的書信遞給荀彧:“本初來信,有意讓曹某驅兵效力。曹某以爲,可假意奉承本初。”

“如此一來,不論是劉備還是袁紹,皆不會再關注曹某的動向。”

“待其兩敗俱傷,而曹某又拿下關隴和益州時,便是曹某重回中原的機會。”

曹操不甘人下,也不願意就此承認失敗。

不論是劉備還是袁紹,曹操都不願意屈服。

而現在,荀彧給了曹操一個方向,一個可以東山再起捲土重來的方向。

數日後。

曹操以追擊馬騰韓遂之名,向劉備和衆公卿道別。

不論是劉備還是衆公卿,都沒有阻止曹操的離開。

劉備是不想在許都跟曹操發生不可挽回的衝突,衆公卿則是覺得有沒有曹操都能阻止劉備稱帝,而曹操走了,衆公卿就更有機會分享朝中權力了。

不過在曹操撤走前,一直默不作聲的呂布卻是做了一件大事。 呂布,悔婚了!

以前是曹操勢大,呂布不得不屈從於曹操。

可如今曹操失勢,呂布就沒心思再跟曹操去關中了。

至於唐姬的事,劉協都死了,呂布還怕什麼唐姬?

甚至於,呂布還在退婚的時候反向威脅曹操。

但凡曹操不同意呂布的退婚,呂布就將唐姬的事公之於衆,反正呂布現在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至於好女婿曹昂,呂布雖然感到可惜,但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跟着曹昂去顛沛流離。

曹操沒有跟呂布有太多的爭執,痛快的同意了呂布的退婚。

畢竟跟呂布之間,本來也只是合作關係。

曹操也擔心離開了許都後,呂布不受控制,到時候再處理呂布,就難了。

而跟曹操悔婚後的呂布,則開始頻繁的出入劉備的大營,三句不離當初跟盧植一起誅殺董卓的功績。

對此。

劉備頗爲無奈。

“顯謀,呂布此人,反覆無常,見利忘義。受董卓之利而殺義父丁原,董卓失勢又殺義父董卓,如今去曹操面前悔婚後又天天跑備營中,談論昔日跟盧師誅董之事。”

“備雖佩服其武勇,但懼怕其品性,又不能將其拒之門外,難啊!”

若呂布這品性好一點,說不準劉備看在盧植的面上就讓呂布加入陣營了。

可呂布這品性實在太差,殺丁原、殺董卓、悔婚曹操,這反覆無常的品性實在是讓劉備生不出招攬呂布的心思。

鄭平卻是不以爲意,道:“使君可許諾呂布,若稱帝后,呂布可繼續出任建威大將軍,同時加封關內侯。”

“啊?這?”劉備有些不理解:“如此封賞,衆將豈會心服?”

自從決意稱帝后,劉備的心態也有了變化。

鄭平笑道:“使君連呂布都能容得下,那這許都城,還有誰是容不下的?”

“至於呂布反覆無常,見利忘義,這些都不是大事,至少比起那羣公卿而言,呂布更能讓人看得懂。”

“使君戎馬多年,麾下多有猛將,尋個機會將呂布揍一頓,壓壓他的銳氣,自然就會對使君心服。”

見劉備還有疑慮,鄭平又道:“使君,曹操不是甘於人下之人,此時選擇退出許都,其目的必然是關隴之地和益州。”

“在曹操捲土重來之前,使君得以迅雷之勢滅掉袁紹。”

“故而,聚六州之兵以討袁紹,纔是最重要的。”

“不僅僅是呂布,還有荊州的蔡瑁等人,使君都得拉攏!”

“討伐袁紹的功勞,想必這些人是不會錯過的。”

“使君,你現在不能再以左將軍的身份去思考問題了,而要以真正的大漢之主的身份,去思考,去琢磨,去平衡各方的勢力,讓他們都能在討伐袁紹的戰鬥中,心甘情願的效力!”

劉備雖然有了稱帝的決意,但這想問題的思維還是沒轉變過來。

對於帝王而言,忠臣要用,小人也要用,能臣要用,庸臣同樣要用,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也沒有絕對的忠與奸。

只要對於帝王的大業有用處,那這人就是可用之人!

而呂布,能征善戰,又少心計,用起來比心思深沉的人更簡單!

同樣,這六州之中對劉備尚未心服的,見劉備連呂布都能容忍,又豈會不欽佩劉備的胸襟器量?

而擔心呂布會反噬,那就更沒必要了。

就劉備麾下這羣猛將,給呂布一個文丑待遇,呂布也得跪!

至於建威大將軍是否權力過大?

這得看劉備的心情!

心情好了,這是唯一的大將軍,心情不好了,或許還有神威大將軍、虎威大將軍、鎮嶽大將軍、鎮國大將軍等等封號大將軍的出現。

光武帝有云臺二十八將,劉備亦可有封號二十八將。

鄭平的勸諫,讓劉備漸漸陷入了沉思。

良久,劉備的眼神中多了一股氣勢。

“若連呂布都不敢用,備又如何能善用六州之賢?”

曹操退出許都,呂布投效劉備,許都的局勢再次出現變化。

原本還在猶豫的文武,陸陸續續的開始出現在劉備營中。

而真正讓反對劉備稱帝的衆公卿們變得狼狽的,則是六州宗室以及名仕的聲援。

如陳王劉寵,平原王劉碩等宗室中有勢力的王侯紛紛上書。

青州的鄭玄、孔融,荊州的黃承彥、龐德公,豫州的水鏡先生司馬徽等等名仕,亦是相繼上書。

這些上書,幾乎是同一時間抵達許都。

而劉虞,也在這個時候,恰到好處的“病癒了”!

以劉虞、劉表、劉寵、劉碩、劉艾爲代表的宗室推舉,以鄭玄、孔融、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爲代表的名仕推舉,即便許都的衆公卿想要反對,已經無濟於事了。

名,在劉備。

望,在劉備。

兵,在劉備。

義,在劉備。

誰又能反對?

在鄭平精心營造的大勢下,劉備在興平三年夏,受宗室名仕的推舉,正式登基稱帝,改興平三年,爲章武元年。

同時,劉備設立丞相府,將三公權力全部集中於丞相府,又以鄭平爲丞相,總覽軍政諸事。

即便有舊臣反對鄭平權力過大,劉備也不予理會。

除鄭平及一些必要位置外,其餘跟着劉備一路走來的諸將,劉備都未封賞,而是直接告訴衆將。

滅袁之後,再論功行賞!

鄭平亦是沒有辜負劉備的厚望,開始大刀闊斧的調動六州的物資兵力等。

集權於丞相府,劉備的本意就是不想聽公卿在朝廷上比比叨叨,要將軍政諸事的效率,發揮到極致!

至於集權會引起的矛盾和後果,那不是劉備現在要考慮的。

消滅袁紹,纔是劉備最緊要之事!

而在劉備稱帝的期間,北邊的袁紹也沒歇着。

在跟曹操會面後,袁紹積極的跟北方的士族豪強增進溝通,讓士族豪強們提供兵馬錢糧。

袁紹很清楚,劉備稱帝,必然要北伐!

只有北伐贏了,劉備纔算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戰爭的陰雲,在黃河兩岸,快速的聚集。

(本章完)

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請假一天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請假一天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咳咳,新書發了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