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

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

很快。

孫堅得到了黃猗的回覆,鄭平在淮陵城設宴,邀請孫堅赴宴。

又給了孫堅兩個名額,可以跟隨孫堅一同赴宴。

孫堅留下程普、韓當和黃蓋駐守大營,令孫策和周瑜隨同赴宴。

程普見孫堅要讓孫策同行,連忙勸諫道:“主公,若要赴宴,可讓末將護衛。少將軍不可跟主公同往。”

“若有少將軍統領三軍,鄭平必然不敢有加害主公之意。”

韓當也勸道:“主公。切勿輕身犯險啊!”

黃蓋亦是苦勸。

若無孫策在軍中,一旦鄭平忽然翻臉生擒了孫堅父子,這三萬兵馬就沒了主心骨了。

孫堅卻是搖頭道:“德謀、義公、公覆,本將既然選擇了歸降青州牧,以後爾等就不可直呼鄭別駕之名。”

“鄭別駕親自在淮陵城設宴,又專程給本將留了兩個名額,便是在試探本將的態度。”

“倘若本將帶將而往,這歸降之心便不是真心;本將帶策兒和阿瑜赴宴,鄭別駕便不會有疑心。”

孫堅看向孫策和周瑜:“策兒,阿瑜,可願隨本將走一趟淮陵城?”

孫策膽氣在身,豪言道:“有何不敢!父親若往,孩兒持槍護衛左右。”

周瑜則是道:“伯父和兄長都不懼,小侄亦不是膽怯之輩,願隨伯父走一趟淮陵城。”

孫堅開懷大笑:“江東兒郎,豈會是膽怯之輩?今夜,本將帶爾等見識下這世間的豪駿之士。”

“德謀、義公、公覆,守好營寨,切勿讓曹操再劫了營,徒墜我軍銳氣。”

見孫堅堅持,程普、韓當和黃蓋也只能嘆氣領命。

而在淮陵城內。

袁術悶悶不樂。

跟鄭平的賭約失敗,讓袁術十分沮喪。

聽得鄭平要在城內宴請孫堅商討共擊曹操,袁術心中更是膈應,直接稱病拒絕出席酒宴。

黃猗將袁術稱病一事告知鄭平:“顯謀先生,岳丈心中不痛快。若是來了酒宴,恐怕會跟孫堅對峙壞了氣氛。”

鄭平對此並不在意。

袁術不來,這酒宴會更盡興。

袁術若在場,鄭平還得照顧袁術的面子,這拉攏就會束手束腳。

“黃猗,你去陪着袁公。”

“酒宴未結束之前,不要讓袁公來酒宴。”

“若袁公執意要來,務必要提前知會。”

鄭平仔細叮囑黃猗。

對袁術這個圓滑的女婿,鄭平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誠意。

袁術送往長安後,鄭平需要黃猗來助劉備拉攏袁氏門生故吏,對黃猗尊重一些、有誠意一些,能讓事情辦得更順利。

和氣才能生財。

這士族間的事,不能做得太絕。

能不染血,就不染血。

武力雖然能簡單直接的解決矛盾,卻也會遺下禍患。

這世間的刺客死士不少,即便是驍勇之將,也難逃刺客的刺殺。

唯有仁德,才能儘可能的避免極端衝突。

黃猗如今對鄭平頗爲尊敬,這不僅僅是鄭平給予了黃猗尊重和誠意、承諾不會因爲袁術投效爲敵而牽連袁術的家眷,更是給了黃猗難以拒絕的利益。

黃猗有子,可入臨淄城求學!

鄭平雖然沒有細說去臨淄城向誰求學,但黃猗卻能聞絃歌而知雅意。

有的事,勿需說得太明白。

“顯謀先生放心,下官會看住岳丈的。”黃猗恭敬而退。

鄭平身邊,禰衡看着態度謙恭無比的黃猗,不由感嘆:“沒想到袁術的女婿,竟會是如此明事理的,這以前看走眼了啊。”

“黃猗的耳朵是關將軍砍下來的,顯謀兄就不擔心黃猗今後會跟關將軍不和嗎?”

鄭平徐徐搖扇:“若說黃猗一點都不恨雲長,這是不可能的。但彼時各爲其主,黃猗也怪不到雲長身上。”

“這冤家宜解不宜結,他日有機會,便讓雲長救黃猗或其家小一命,足以解了冤仇。”

禰衡笑道:“這倒也是。戰場之上,各爲其主,誰也怪不得誰,若因嫉恨而廢公事,那這黃猗也入不得顯謀兄之眼了。”

“如今孫堅不帶軍將、只帶了長子孫策和孫策的義弟周瑜,坦然赴宴,這歸降之心必然不假。”

“玄德公得了孫堅爲助力,如虎添翼了。”

鄭平目光微凜:“孫堅昔日跟雲長和子幹叔父同討董卓,頗有忠義之名。只可惜袁術貪圖傳國玉璽,強令孫堅撤軍,以至於討董一事功敗垂成。”

“既是忠義之將,我自當替使君盡力招攬。”

禰衡問道:“顯謀兄,你當真要跟孫堅齊力攻曹嗎?雖然玄德公有假節之權,曹操亦有妄殺陶謙之罪。”

“但如今呂布和張邈兵指長安,如無意外,李傕郭汜會被呂布和張邈擊潰。”

“這張邈又跟曹操相交莫逆,若曹操兵敗,必然會親往長安見張邈,跟張邈合力主掌朝政。”

“到那時,以曹操的奸詐,必然也會效仿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即便玄德公有假節之權,也會受到制衡。”

“此時跟曹操決裂,會不會太早了?”

鄭平輕輕搖頭,道:“孫堅驍勇但無士族支持,所以孫堅註定只能爲將,跟着袁術和跟着使君,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曹操不一樣,不僅有潁川士族的支持,曹氏和夏侯氏亦是大漢的開國功臣之後,而曹操又一直都跟袁紹、張邈等人爲友,不是甘居人下之輩。”

“使君跟曹操,註定只能是敵人而不是朋友。”

“既然是敵人,遲早都會決裂。”

“身爲弈棋者,必須主動的掌握使君跟曹操決裂的時機。”

“孫堅新降,正是迫切需要立下戰功表明心跡的時候,所以接下來孫堅對曹操的攻勢,會比以往更加的驍勇。”

“戰場之上,計略始終只能用於出奇制勝,而軍心士氣纔是真正能克敵制勝的關鍵。”

“至於你說的,曹操會往長安見張邈.”

鄭平頓了頓,眉宇之間多了一絲愜意的笑:“曹操若不去長安,我接下來的棋就很難下了。”

禰衡凜然:“顯謀兄是故意逼迫曹操去長安的?可這樣對玄德公有什麼好處?恕我愚鈍,難以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鄭平沒有給禰衡答案。

亦或者說,讓曹操去長安的目的,鄭平無法跟任何人分享。

這個目的,涉及到劉備今後是成爲大漢司徒還是中興之主。

平心而論,鄭平是希望劉備能成爲中興之主的。

然而,這中興之主,必須得位正,才能得到後人的認可。

因此,劉備是不能如曹操一般欺凌劉協的。

哪怕最終劉協願意禪位,歷史對於劉備的評價也不會有好評。

明眼人都知道,所謂的禪位只不過是篡國逆賊在走一個過場罷了。

上一個讓皇帝禪位的,叫王莽!

而劉備,也不可能同意讓皇帝禪位這種荒唐事出現在自己身上。

可劉備不當這中興之主,那麼跟着劉備打天下的文武,必然會在天下一統後被劉協清算。

即便劉協自己沒這個心,忠於劉協的公卿也會替劉協辦這些事。

這無關對錯,而在於立場。

因此。

劉協註定不能在皇位上一直待着,需要有個人,去打破兩帝同天的平衡,才能給予劉備討伐的大義。

而曹操,就是鄭平這局棋上,最合適的那個人!

“正平,這個答案,以後再告訴你吧。”鄭平斟酌了片刻,道:“如今張邈去了長安,兗州牧臧洪的立場就格外的重要了。”

“若臧洪以張邈爲尊,會令使君很爲難的。”

“今日酒宴過後,你去一趟兗州,試探下臧洪的態度。”

“務必要確認:倘若得知張邈呂布把持朝政、欲削州牧之權,臧洪是支持還是反對。”

禰衡心下一震,看向鄭平的眼神更是欽佩。

這淮南事還未結束,鄭平就已經在圖謀兗州了。

禰衡拱手應命:“顯謀兄放心,我會試探出臧洪的真實想法的。”

鄭平點頭:“必要之餘,可前往陳留尋文禮公。文禮公向來正直,若見張邈失了本心,定然會怒而斥之。”

酒宴之上。

孫堅、孫策和周瑜早已入席。

一同出席酒宴的,還有舊日跟孫堅一同討伐董卓的關羽、曲義、田豫,張飛、典韋、張紘、陳登、于禁、滿寵、魯肅等文武亦是出席。

孫堅倒是神色如常,跟關羽等人頻頻問禮。

而孫策和周瑜就顯得拘謹多了。

尤其是孫策,見了這酒宴的武將,這狂氣收斂了不少。

在孫策眼中,孫堅驍勇,這天下間少有人能跟孫堅的武勇相提並論,而程普、韓當、黃蓋亦是悍勇之將,世間難尋。

然而在這酒宴中,孫策感覺自己的眼界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單論武勇,關羽、張飛、典韋,都能跟自家父親比個高低,曲義、田豫、于禁等人,亦是不俗之人。

雖然孫策沒見過關羽張飛典韋的武勇,但自家父親跟關羽惺惺相惜,談論以往並肩作戰時,誇讚武勇言語不似有假。

而關羽又言張飛典韋武勇不在其下,雖然有自謙之意,但讓張飛典韋並列,而不是讓曲義、田豫、于禁等將並列,意味着張飛典韋的武勇是得到了關羽的認可的。

再看張飛和典韋那不經意間流淌的兇悍氣勢,讓一向驕矜的孫策,都忍不住有些手顫。

周瑜同樣不敢有輕狂之意。

年齡相仿對兵法頗爲精通的魯肅、談吐不凡的陳登、言語睿智的張紘、精通法令的滿寵,無一不是當世俊傑!

至此,孫策和周瑜才明白,爲何孫堅會帶他們來赴宴。

不僅僅是爲了向鄭平表達誠意,也是爲了讓孫策和周瑜增長見識。

噠噠噠——

一陣腳步聲響起,鄭平到來。

而在鄭平身後,則是跟着禰衡和諸葛瑾。

鄭平入席坐在主位,禰衡和諸葛瑾則是分立鄭平左右。

諸文武紛紛起身,向鄭平問禮,鄭平亦是拱手回禮。

“這便是北海康成公之子、青州別駕鄭顯謀?”周瑜的眼神有些驚訝。

論年齡,鄭平其實比周瑜大不了幾歲,但論成就,卻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周瑜。

周瑜的目光又掃向鄭平身後的禰衡和諸葛瑾,亦覺兩人不凡。

禰衡的年齡偏大一些,而諸葛瑾卻只比周瑜大一歲。

席位跟周瑜相近的魯肅,低聲介紹道:“周郎,顯謀先生左邊的是平原名仕禰衡禰正平,文章辭賦堪稱一絕,連陳留文禮公和北海文舉公都稱讚不已。”

“右邊的是琅琊才俊諸葛瑾,亦是顯謀先生的結義兄弟,雖然年幼但才能不淺,未及冠之前就出任過青州濟南國國相。”

周瑜頓時心驚不已:“如此年幼,就出任國相一職?如此才俊,我竟不識,是我小覷天下人了。”

魯肅卻是笑道:“諸葛瑾雖然有才,但這才能也就跟我差不多,不值得驚歎。”

“真正值得驚歎的,是諸葛瑾的二弟諸葛亮,雖然年僅十二歲,但論天賦,卻是青州諸俊傑之冠!”

“不僅僅是康成公的親傳,還是玄德公和顯謀先生共同培養的門生。”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玄德公麾下才俊,能接替顯謀先生的人,必然是諸葛亮!”

“哦對了,諸葛亮還有個昆仲,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從孫陸議,你也是廬江人,想必也聽說過陸議的名聲。”

“這小子只比諸葛亮小兩歲,但天賦也是絕佳,尤其對兵法最有興趣,將來必定會跟諸葛亮一併,名震當世。”

周瑜聽得更是心驚:“青州竟有如此多的才俊,令人驚歎。”

魯肅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今日的話特別多:“這還不止呢!聽說過淮南人劉曄嗎?汝南許劭善於觀人,當時楊州避難,稱劉曄有佐世之才。”

“劉曄如今也在康成公門下,時常跟諸葛亮和陸議比試,互有勝敗。”

周瑜愕然道:“劉曄也去了臨淄城?”

淮南距離廬江不遠,周瑜自然是聽說過劉曄之名的。

魯肅笑道:“這還只是年少未出仕的,這年長的俊傑還很多。比如冀州名仕田豐和沮授嗎?此二人都有佐世之才。”

“又有如琅琊名仕趙昱、彭城名仕張昭、中山名仕劉惠.”

這一連串的人名,自魯肅之口,入周瑜之耳,讓這個自負才學的少年,逐漸呆滯。

(本章完)

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更新說明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咳咳,新書發了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請假一天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更新說明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