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終廢太子

春水行船天上,冷風雨過田家。深處幾聲布穀,晚晴千里明霞。這是康熙來行宮水圍時寫下的詩句,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的都是對這京外美景的讚賞。可惜,此番景緻,靜慈卻是無心觀賞。懶懶地倚在水榭亭中的廊椅上,她百無聊賴地看着幾個皇子在那裡打鴨子,面上卻是一點兒開心的感覺都沒有。

“好容易能有機會出宮,況且還不是因爲伴駕皇阿瑪纔來的,你這臉上怎麼一點兒好表情都沒有。”胤裪在她身邊坐下,徑自抿了口茶水。難得有這麼悠閒的時候,這小妹臉上怎麼是一臉的苦相。

藉着練習狩獵爲理由到了這麼遠的地方瀟灑休息,本是件好事,可她這次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心中隱隱有一種不安,卻連自己都不知是爲了什麼。

此番遠行,京中不再風口浪尖的皇子都來了,皇阿瑪還特許她一起來。這是不合常理的,總覺得是爲了讓她避開些什麼事情。

“瞧着你臉色不好,別是病了。”有些擔憂地看着她的臉色,胤裪搖了搖頭。這要是出來玩出了什麼事,或是病了,他可沒法跟四哥交代。一廢太子的時候,一場事故讓她落下病根,皇阿瑪心疼她,但凡有好的東西一定要先派人給承乾宮的她送去。別的宮中雖有怨言,卻不敢說什麼。可就算是這樣,這些年也沒見她好起來,面色也再沒了少時的紅潤,蒼白之色就沒緩和過。這樣的她,委實讓所有人揪心。

她苦澀地笑笑,卻是在開玩笑的口氣:“你放心,你們一個個都被折騰垮了,我也能好好的活着。十二哥,你別忘了,我可是傳說中命硬到能剋死人的人呢。”命硬,克母。這樣的字眼,從小到大就從未離開過她。如今,二十多年過去,後宮前朝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有人把她拿出來說事。

“你啊,病也是心病。”胤裪搖了搖頭,“如今隆科多在朝中漸漸站穩地位,你的四哥和老十三都好好的,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他一直清楚她所掛念的是什麼,可是,在他看來,朝中明明一切安好。這個丫頭,從小到大心思都多,大多說的並也是心病所致。

話還沒說完,就見着洛谷急匆匆地走了過來,手中捧着一隻鴿子。她懶懶地瞧了眼,一笑:“這裡遠離京城,怎麼還會有鴿子飛過來?”話雖這麼說,卻是伸手接過了鴿子,順手拆下字條,笑笑:“是姐姐。”

她口中的姐姐,是遠嫁歸化城多年的恪靖公主。字條上其實也沒什麼太多的內容,無非是問了聲各自安好。曾經,她也算是有心去插柳,卻沒想到如今這姐姐,已經成了蒙古的一顆明珠。她知道如今自己的狀態並不好,原來已經不好到連遠在歸化的姐姐都知道了。看來,確實應該調整下狀態了。

胤裪歪着頭看了眼,搖了搖頭:“瞧瞧,四姐多記掛你。靜慈,你自幼聰明,應該知道,很多事情,縱使你有心想讓其變得更好,卻最終也不在自己的把控中。這麼多年了,蘇麻喇姑去後,我也知道,自己沒法再找到一個像她那樣的人去勸住你。”靜慈,她不僅僅是帝女,她是愛新覺羅氏和佟佳氏相結合生出來的天之驕女。她從小就聰明,比任何一個皇子都聰明,甚至比任何一個人都像皇阿瑪。但是,正因如此,她承受了很多這個年紀本不應承受的事情。

此時正值白洋澱氣候最好的時候,初秋的涼風吹着,帶着絲絲涼意。這樣好的季節,就算是留在京中看西山的紅葉也是極好的。可惜,就是這樣的季節,恰恰符合古人話語中”多事之秋”的意境。

行宮外噠噠的馬蹄聲愈發密集,她眉頭微皺,轉頭看向洛谷:“去把那幾個小的都找回來,瞧瞧,我說肯定是要出事的吧。”

洛谷轉身剛離開,就見着一個帶刀侍衛急匆匆地進了來,見到她就行禮:“奴才見過十二阿哥,見過十四公主。”

她擺了擺手,並沒有興趣聽他說這些客套的話:“說正事。”眼見這就是御前的侍衛,如此快馬加鞭地過來,肯定是有大事。

“公主……奴才是顧公公吩咐過來的,請公主快些回宮。皇上……又要廢太子呢。”侍衛磕磕絆絆地說完這一句話,再擡頭看這位公主,本就不是尚好的臉色如今已經變得煞白,語氣中卻依舊帶着那份她獨有的沉靜:“當是什麼事,走吧。”卻又回過頭交待胤裪:“這幾

日也差不多了,也帶着他們回宮去吧,省的再有更多的麻煩。”

胤裪答應了聲,匆匆囑咐她小心些,也不敢多耽擱她的時間,轉身走了。

一路奔波,她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過乾清門,瞧見顧問行神色緊張,便知這次事情不妙。只點頭示意了一下,便匆匆推門進殿。

斂起心中所有的浮躁和緊張,她悄聲進殿。分明是秋高氣爽的天兒,乾清宮中卻好似被冰雪覆蓋,空氣一時冷到了極點,御前侍候的宮人們一個個皆小心翼翼,唯恐一個不慎就掉了腦袋。太子被複立之後所做之事不僅是行賄受賄,竟還暗通消息求託合齊等人,藉助其手中權勢,“保奏”其儘早即帝位。她在心中暗自盤算着,幸而託合齊已經被制裁,隆科多如今也走上了正道,看來這胤礽是不能保了

可是轉念一想,她又有些遲疑。一廢太子時她處處維護胤礽,那麼現在,她該把自己擺在怎樣的一個位置上纔是對的?再維護下去,便是對阿瑪的不忠,可若是順着皇上的意思走,那又得被懷疑是不是落井下石。康熙如今年歲漸大,心思也越發多疑,她的地位尷尬,隨時都得保持頭腦的清醒和冷靜。

想着當年求皇阿瑪饒恕胤礽是她所爲,卻只是一時無奈的權宜之計,她也無奈地搖了搖頭。她給了胤礽一次機會,以一個胤礽去換取老四和老十三兩座王府的太平,可惜,有人不知福。胤礽,是你的,別人搶不走,不是你的,你怎麼搶也搶不到。

“靜兒……是阿瑪活的太久了嗎?”瞧着她在發呆,殿中的帝王聲線中帶着幾分蒼老。

她眨了眨眼睛,想了想:“都說帝王是萬歲的。阿瑪覺得呢?”早朝時那些文武百官那一聲聲”皇上萬歲”,她其實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不過似乎,從來都是這樣的,所有人都希望帝王是長命百歲的。

“萬歲?千古帝王,何來萬歲之說?不過是歷朝歷代的臣子在恭維自己的主子。如今難道連你也如此了嗎?”康熙自嘲地一笑。面無表情地看着一地的摺子。他八歲繼位,可他的胤礽如今已是三十又八,卻還只是個隨時被其他兄弟們威脅的太子。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心有不甘是必然,卻怎能如此愚蠢?果然不是帝王之材啊。

“過來研墨。”他招了招手示意她上前來,欲親手再寫一遍那紙廢太子詔書。

“阿瑪?!”她不敢輕易上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斗膽問道:“兒臣不明白,太子又犯了什麼錯。”這一次,她當真是不明白,太子有什麼大錯?

玄燁看着跪在地上的她,嘆了口氣:“你是想說,太子無錯處是嗎?可是這麼多年,你也清楚,胤礽也沒什麼適合當帝王的氣質。”

她想起,曾經的胤礽是個年少有爲的才子,可如今卻只剩下一份輕狂。磨磨蹭蹭地起身上前爲他研墨,並將蘸好墨的毛筆恭敬地遞到康熙手中,心中卻不知在想些什麼。

康熙微眯起眼睛,看着她有些飄忽不定的眼眸。女兒大了,什麼心思他已愈發地猜不透。輕咳一聲,道:“那你以爲,朕該再立誰爲太子?”

她一愣,有些莫名地擡頭看着自己的皇父。那深不見底的眼神中是什麼?打探吧?打探她的心思到底是向着哪一邊的?多可笑,這麼多年她侍奉乾清宮,到頭來卻是落得這樣的下場。

嘴角忽地勾出漂亮的弧度,她握住這帝王的手,道:“皇阿瑪萬歲。要是再立了哪個哥哥做太子,怕是也只能空歡喜一場。”她這番話,康熙自然受用。

“胤礽出生時趕上朕滅三藩,赫舍裡受了驚嚇,難產而死。胤礽是嫡長子,朕立他爲太子,想着以此告慰赫舍裡的在天之靈,卻不想他如此不成器。”康熙嘆了口氣,輕聲說道。

告慰?靜慈心中凜然一笑。同是自幼喪母,她與胤礽可真是命運相同呢。不知會不會有哪一天,她也因着相同的命運被康熙厭棄。

康熙揮了揮手,靜慈便輕聲退下。想着廢太子只是已昭告天下,至少,如今還無人敢爲胤礽求情。她,該去看望一下這位兄長了。

輕嘆一口氣,花盆鞋平穩地走在青石板路上,令人敬畏的端莊和沉穩。她記得那年老十三與四哥的談話:咱們的妹子長大了,堪比皇阿瑪那佳麗三千了,我看咱

們的皇阿瑪是不打算將她嫁出去了。嫁到哪裡不是個禍害。

老十三,嘴巴直,卻似乎是一語道破了天驚。禍害?她靜慈倒黴不是男兒身,倒黴身在帝王家。唯一值得幸運的,便是她還有機會做個禍害,但她也要她在意的人知道,她禍害的是誰,爲的,又是誰。

還是那個鹹安宮。她站在宮門口,覺得自己跟這個地方真是有數不清的孽緣,兩次來這裡,都是爲着胤礽,而且,還都是因着廢太子。

瞧着肅煞的宮院,她看見樑九功站在宮門口,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道:“胤礽雖然已經不是太子,不過也是你主子,伺候好了。”

那樑九功只”呵呵”笑了兩聲,不陰不陽地說道:“公主這話未免說的太早了些,太子上次被廢最後還不是被複位了?”

“都說有什麼樣的主子就有什麼樣的奴才,我看這話說的可真是一點兒都不假。”她也忍不住笑出了聲,緊跟着搖了搖頭:“太子不檢,別以爲跟你們這夥子人就沒關係了。樑公公,太子還會不會被複立本宮不知道,不過呢,樑公公身爲皇上點名派給太子的太監,卻一直慫恿太子,挑撥太子與皇上父子君臣關係,樑公公,你可真是會做奴才啊。”

樑九功被她這麼一說,面色瞬時發青,絲毫沒有了方纔的得意洋洋。他恭順地低下頭,看着她轉身進了鹹安宮,再不敢多說一句。

“又是你……”鹹安宮中,廢太子胤礽面色頹唐地看着她。如今在這宮中,唯一能擡起頭來做人而且活的這麼無所顧慮的,也就只有她了。

靜慈苦笑:“是啊,又是我。”除了她,又有誰敢來鹹安宮這種地方呢?那幾個大的現在個個巴巴的往前湊,小的恨不得離這裡越遠越好,敢來的,也就只有她了。

她尋了把椅子坐下,端起了茶杯,看着杯中成色並不怎麼好的茶湯。太子被廢圈禁在這鹹安宮中,雖說衣食不缺,質量卻是無法與曾經相比擬了。”二哥……這麼多年,你可累了?”

“你在乾清宮前後侍奉這麼多年,有覺得累嗎?”昔日的太子喝了口茶,慢條斯理地說道。這麼多年,他身爲太子雖不算稱職,但對於物是人非,他還是看的懂一些的。尤其是這個小十四,進出乾清宮的時間都快將近二十年了,與他進出乾清宮的時間幾乎是一樣長的,那麼,她所承受的,是不是也同他一樣?

端着茶盞的纖纖玉手頓在那裡,她眨了眨眼睛,目光注視着盞中飄着的寥寥幾片茶葉,聽着他繼續說道:“我知道,做太子這麼多年,我也確實不是個什麼好人。但是靜慈,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你應比我更明白纔對。”一紙詔書,早已判了他的死刑,他只覺得悲哀,三十多個年頭的太子,明明是東宮之位,卻離那個皇位那麼遙遠。

她笑笑,不再答話,已是全然瞭解了他的意思。胤礽是看清了事情的,那個位置,其實也不過如此,她又何嘗不知。只不過,每個人的所求都是不一樣的罷了。轉身準備離開,這裡再待下去,也沒什麼意思了。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身後是胤礽悠悠吟誦而出的詩句,靜慈停住腳步,細細地聽着。這是唐代詩人王勃寫給同鄉良友薛華的詩句,本意是抒發悲切的身世之感,突顯對摯友的分手之難。可如今的境遇,讓她無論如何都覺着彆扭。

回頭又看了眼胤礽,只見他仍自顧自地飲茶。她只得嘆了口氣,復又轉身。

“十四公主以後必是前途光明的貴人,不必爲我這個有罪的皇子掛心。”她不再回頭,聽着胤礽帶着些許輕鬆地話語,淚水竟已模糊了視線。昔日的太子,若他不是太子,若他不曾是太子,她也不會一次又一次利用他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快樂嗎?顯然,她不快樂,沒了太子,還會有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四,這條路,太驚險,她卻已經選擇了。

“以後,也不要再來了……”她已行遠,卻依稀聽到胤礽的聲音。這句話,當年良妃也對自己說過。不要再來,不要爲了一個不中用的人而毀了自己的計劃。靜慈擡頭望了望天。原來,自己竟是這樣的殘忍,親手毀了他們,卻依舊走着他們爲自己鋪的路……

(本章完)

第083章 清君側第007章 聖駕回京第045章 牡丹臺第109章 復位第066章 養心殿行走第073章 愛錯第040章 反擊第109章 復位第052章 粘杆處第028章 一葉寒冬第140章 一夜第025章 姐夫第027章 一廢太子第036章 憶少時第056章 祖孫初見第007章 聖駕回京第012章 四貝勒府第102章 所謂天下第072章 大將軍第033章 十三第058章 暢春園番外4 你怎麼還不成親?第081章 胤礽歿第002章 昭仁殿第135章 請辭第064章 太后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106章 留京第117章 橫禍第127章 壓砝碼第029章 轉機第091章 佟佳餘路第009章 大佛堂第133章 所剩第065章 今非昨第113章 無緣長相守第048章 太后逝第083章 清君側第092章 秋盡了第105章 歲月幾餘半日閒第040章 反擊第142章 天命第031章 紅顏隕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031章 紅顏隕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022章 太子的危機第087章 本分第106章 留京第062章 新帝第007章 聖駕回京第142章 天命第134章 姐姐第003章 安布第069章 小脾氣第106章 留京第110章 鐵帽子王第015章 公主挪宮第058章 暢春園第135章 局終第041章 所謂真相第075章 後路第008章 和碩公主第007章 聖駕回京第118章 舊疾第128章 一往而深第059章 到頭來第015章 公主挪宮第076章 我在等你第023章 再見不再見第123章 圓明園阿哥第142章 天命第071章 僭越番外2 一日皇后第013章 九公主第011章 盛京第118章 舊疾第012章 四貝勒府第139章 宣旨第134章 姐姐第035章 多事之時(下)第012章 四貝勒府第066章 養心殿行走第129章 晉封第033章 十三第018章 不到秋來九月八第094章 寬恕第138章 相瞞第108章 再入朝堂第124章 萬年吉地第111章 攝政公主第107章 再無少年第087章 本分第075章 後路第133章 所剩第106章 留京第057章 伴駕第132章 隨他去第138章 相瞞第043章 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