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違和

第189章 違和

等那兩個宮人離開書房了,英王才徹底鬆了一口氣。

顏元初見了,隨之笑了起來,“王爺,要不要屬下找兩個小廝,陪了你去青樓走走。不過兩個女子而已,何必如此鄭重其事,又大動肝火的。”

“罷罷罷,”英王只是搖頭,“眼下那麼多事,顏長史有空去青樓,本王卻是沒空的。”

“謝三的事,”顏元初大笑,“王爺還是得找個機會,親自去百花樓和青柳枝看看纔是。”

“哦,”英王反問,“鎮國公府的人,真的不知道謝三在外面的事嗎?”

“這謝三身上,倒是有些奇事,”顏元初說,“去年秋天的時候,聽說這謝三在府裡墜樓,就是他們府裡的天水樓,這天水樓的地勢本來就高,建在小山坡上。他這麼一墜樓,把家人嚇了個半死。誰知這麼高的地方摔下去,竟然毫無損傷,只是聽說癡了一段日子。不過話說回來,誰從這麼高的地方掉下去,都得嚇個半死。”

“天水樓?”英王回憶了一下鎮國公府的位置,倒是想起來了,“就是靠近西邊的那座高樓?邊上還有兩棵很大的槐樹。”

“應該就是了,”顏元初的表情有些古怪,猶豫了一下,倒是也說了,“就是馮綺雯當年墜樓的地方,鎮國公謝克定的母親,當年就說這兩棵槐樹的風水好,怎麼都不讓人砍這兩棵樹。否則,哪有人家在院子裡種槐樹的。”

“是嘛,”英王想起了什麼似的,問,“謝三也有個繼母吧。”

顏元初點點頭,說,“小傅氏,是他母親的妹妹。謝鬆很是看重謝三,這個繼母倒是沒什麼不好的傳聞。”

“哦,”英王意味深長地點點頭,“那謝四,倒是十分巴望着太子呢。”

“謝四比不得謝三,也比不上謝二,”顏元初分析,“現在太子一系真指望找個武將當大樹呢,謝四就眼巴巴送上門了。他們鎮國公一系,一向不站隊,只站皇上,謝四太過急於求成,日後鎮國公府的變數,只怕就在他的身上。”

“是麼,”英王點點頭,沉吟了一會兒。鎮國公府的長房,謝古蟾精明細心,又擅長佈局謀劃,謝籟鳴雖然魯莽一些,卻是天生將才。兄弟兩人合力,日後這一房出意外的可能性不大。

倒是謝家的二房,卻充滿變數。謝鬆沒去北疆,也沒上戰場,留在京城做了兵部侍郎。一邊從政一邊給北疆的兄長謝楠做好後勤補給。

可謝鬆的兩個兒子,就不好說了。謝三素有才學,現在又揹着鎮國公府,做了百花樓和青柳枝的東家,他心中的圖謀,必定不小。

謝四一直生活在謝三的陰影下面,得不到父親的重視。若是有機會翻身,謝四必定捨命爲之。再加上他的生母小傅氏,謝鬆一房的變數極大。

“謝三去青樓容易,”英王笑了一下,說,“我想去青樓可就難了,只怕還沒進門,宮裡的太后太妃就先知道了。”

“哈哈哈,”顏元初笑,“不急,先留着這些眼線,我還有用呢。”

英王剛想打聽,留着這些宮裡的眼線幹嘛,顏元初倒是又說了,“這年底也就快到了,王爺也該四處走走,拜訪一下長輩親朋。”

“哦,”英王挑了眉毛,斜着眼睛打量顏元初,“顏長史,你說的長輩,不會特指燕國公主吧,我怎麼覺得,你對她似乎特別用心啊。”

“哈哈哈,”顏元初笑了起來,“非也非也,王爺出京就藩的事,最後還得落在這些宗室的頭上。燕國公主和鄧太后交好,她的話,自然有些分量。”

“那個蜻蜓簪子還是豆娘簪子的事,”英王問,“和燕國公主沒什麼關係吧,你上次都說了,是馮綺雯的妹妹姚氏收着的。”

“王爺想多了,”顏元初說,“這簪子雖然跟賀家有關,卻是賀智那一輩的事情了。”

“哦,”英王拖長聲音,點了點頭。可他心裡,總覺得有些不怎麼對勁,顏元初和蔣宇成雖然跟了他,卻不見得真的事事忠於他。

英王心裡,總覺得顏元初對忠順府和燕國公主的事情,特別在意。

只是,燕國公主也快五十歲的人了,跟三十多歲的顏元初,按理也不是同一輩分的人,彼此之間,更沒什麼交集。

一個是太宗的嫡親妹子,一個是濟南府出來的小長史。怎麼看,顏元初和燕國公主之間,都沒什麼關係。

若是非要找一個理由出來,英王的直覺,還是跟那枚豆娘簪子有關。只是,每次提到豆娘簪子,顏元初都不願意繼續詳談。

這簪子的來歷,英王也聽顏元初說過,是河間王賀顯爲兒子賀智,求娶宣府守備馮徵的女兒馮綺雯準備的。

可最後,賀智跟馮綺雯的婚事也沒成,還沒定親,就被大梁的皇帝截胡了。而後馮綺雯奉旨嫁給了還是定北侯世子的謝克寬,夫妻關係惡劣。謝家背叛大梁的時候,馮綺雯孤孤單單留在京城,最後跳樓自盡。

雖說是個悲慘的故事,可跟顏元初又有什麼關係呢。馮綺雯和顏元初的姑姑同輩份,兩人一個是賀智沒娶成的議親對象,一個是賀智的王妃,顏元初對馮綺雯的事,似乎總有些不願意多提。

英王覺得有些違和,卻總找不到理由。所以,這次顏元初提起燕國公主,英王就順便開了一下玩笑。只是,就藩的事情,哪裡就那麼容易了。

太宗的十三個皇子,除去肅宗和最小的英王,還有四個。只是賀皇貴妃所出的六皇子,已經改姓爲賀,成了洛陽王。

英王剩下的三個皇兄,誰也沒有就藩,大家都乖乖的在京城等着,做個富貴悠閒的王爺。

一則,就藩的事情涉及面很廣,萬一觸動肅宗的逆鱗,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二則,肅宗也才登基不久,他的兄弟們也更願意留在京城。

和肅宗先混點交情,日後出去就藩了,萬一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彼此之間也好說話。

(本章完)

第159章 元初第235章 古怪第120章 壽宴第545章 奪親第933章 東家第39章 衚衕第895章 丹桂第139章 局勢第725章 人手第455章 吃虧第26章 求饒第37章 懲罰第957章 醉酒第547章 辭行第726章 決心第625章 起疑第1038章 爭執第514章 白府第978章 領旨第1044章 追問第745章 翻身第224章 客人第253章 巧合第238章 阿繡第278章 暗鬥第663章 追問第1035章 虎符第135章 長兄第832章 青眉第954章 添妝第666章 偏心第239章 大雪第769章 熱鬧第578章 後怕第65章 鄧家第14章 祖母第613章 母后第746章 偏見第224章 客人第838章 賀智第1027章 擔心第51章 大魚第938章 圈套第797章 祝華第348章 勸說第399章 禍害第763章 偶遇第402章 買糧第336章 姐妹第1014章 落雪第606章 失望第184章 冬天第259章 地動第1057章 耽誤第517章 投誠第864章 家宴第533章 趕人第387章 救命第665章 直覺第419章 着急第613章 母后第204章 名字第70章 偏心第111章 流言第611章 回府第355章 舊仇第161章 陝甘第290章 進城第155章 龍川第164章 道童第547章 辭行第575章 罪名第427章 解圍第413章 潘繡第327章 後怕第997章 姚宣第494章 求娶第303章 隱忍第242章 懷疑第82章 卦辭第850章 包袱第538章 芳菲第371章 謀算第48章 烤鴨第222章 記仇第366章 憤怒第955章 顏面第986章 亦薇第446章 警告第836章 婚禮第398章 威脅第566章 分別第265章 進宮第218章 月華第269章 寶藏第542章 下套第928章 白馬第939章 衝突第874章 長媳第202章 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