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姚氏

第188章 姚氏

“就一個豆娘簪子,你都繞了這麼一大圈,應該還是忠順府的人吧。”英王說。

“嗯,”顏元初說,“是忠順府的前任侯夫人,就是朱自恆的妹妹朱念心。他們兩人的母親姓姚,就是馮徵的小女兒,也就是馮綺雯的妹妹。”

“這麼說,”英王問,“馮綺雯跟賀智之間,應該有些什麼吧。否則,她爲什麼留下賀智的簪子?”

“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顏元初說,“我們的秋水姑婆嫁給賀智,兩人倒是相敬如賓,也沒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後來他們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第二任東海王賀緒,女兒就是你母親賀紋。”

“可外間都說,東海王的女兒賀紋,早年夭折,”英王問,“如何她又進宮了呢?”

“這個就得問賀太后了,”顏元初搖搖頭,“當年的事,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其實,英王心裡始終有些奇怪,爲什麼東海王的女兒能進宮,還做了這麼一個卑微的宮人。畢竟,賀太后當時收進宮的,可有許多賀家的女兒。

當時的賀皇貴妃,就是賀緒的遠房姐妹。遠房的侄女做了皇貴妃,嫡親的侄女反而默默無聞,是不是,有些太奇怪了。

自然,這些事情,英王是不會去問顏元初的。不管顏元初找上門是爲了什麼,英王眼下,都急需壯大自己的勢力。眼下,還不是弄清來龍去脈的時候。

“這簪子,應該是馮綺雯交給自己妹妹,最後留在了姚家。”顏元初分析,“姚氏嫁到朱家,生了一子一女,就是朱自恆和朱念心,之後朱念心嫁到忠順府,這簪子自然留給了她的獨女徐婉如了。王爺在忠順府撿到簪子,倒似命中註定一樣,這簪子從賀家人手裡出去,最後又回了賀家。”

英王對賀家,總有些不舒服的感覺。即使他的生母是賀紋,英王覺得,他也更應該屬於大楚皇室周家。

可顏元初說順口了,總覺得英王也是賀家的人。英王倒是不會反駁這麼一點小事,畢竟,顏元初和蔣宇成之所以來投他,看中的,也是他身上的賀家血統。

“都說忠順府的侯夫人朱念心是京城第一美人,”英王有些八卦了,“那馮綺雯的長相,應該也不錯吧。畢竟,兩人應該是姨媽和外甥女的關係了。”

“應該,”顏元初也放鬆了許多,“馮綺雯當年,被馮徵藏的很好,但是賀智似乎偷偷去了趟宣府,回來就答應了賀顯的要求,同意娶馮綺雯。想來,她的外貌,應該不差。”

“那馮綺雯和謝克寬之間,怎麼那般冷淡呢?”英王也有些想不明白。

“王爺,”顏元初長嘆了一口氣,“夫妻之間,不只看臉的。馮綺雯是皇帝賜的婚,做主娶她進門的又是謝克寬的繼母。可以說,這樣一門親事,謝克寬一丁點兒也不願意。而且,聽說他在北疆還有個同生共死的側室,馮綺雯的處境,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了。要不是她的外祖父姚汝南極爲強硬,謝克寬不見得願意回京完婚。”

英王把玩着豆娘簪子,心想,這馮綺雯的親事,倒是涉及了好多人。河間王府的賀家,京城的大梁皇帝,大同的總兵姚汝南,宣府的守備馮徵,北疆的定北侯世子謝克寬,京城的謝克定和他的生母,每個人的位置,似乎都很關鍵。

若是河間王跟馮家的親事成了,太祖不見得有機會進京,那大梁的天下,不見得換了周家人來坐。

若是謝克寬高高興興娶了馮綺雯,夫妻和順,北疆和宣府大同互爲犄角,說不定,最後得了天下的,不是周家,反而是謝家。而姚家和馮家,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若是馮綺雯沒有跳樓自盡,宣府守備馮徵不見得會跟太祖。畢竟,他的岳父和師傅姚汝南那般忠義,殉國而亡。馮徵於情於理,都做不出倒戈的事情。只有愛女慘死,他纔會萬念俱灰,對大梁的皇帝絕望。

這樣想來,當時坐在寶座上的大梁皇帝,手段十分毒辣。這一招,傷了河間王府和宣府大同的關係。

明知道謝克寬不會善待馮綺雯,還賜婚於他,更是讓北疆和西邊的大同宣府對立。一道聖旨,把冀魯,宣府,大同,還有北疆全都對立起來。

算起來,真是一步狠棋。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後卻被陽和衛的太祖撿漏,得了天下。英王心想,太祖當年進京,多少還真有些命中註定的感覺。

不是這一刻,也不是那一刻,就是剛剛好,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障礙都彼此消耗殆盡。所謂天子,無不如是。

以前在宮裡,英王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有爭奪皇位的機會。可現在,太子和幾個皇子的年紀接近,鄧皇后懦弱,幾個妃子又背景強硬。眼看着,怎麼都少不了爭奪。英王覺得,或許,這也是他的天時地利人和了。

英王正琢磨着,門口卻有鶯鶯燕燕的聲音,萬勝似乎又低聲在解釋着什麼。顏元初聽了,不禁笑了出來,調侃說,“王爺,你的豔福來了。”

果然,萬勝攔了一會兒,還是沒有攔住。兩個宮人帶着甜膩的脂粉香,夾着門外的寒氣,進了書房。只見兩人衣衫淡薄,弱柳扶風地進了書房,在英王面前齊齊行了一個大禮。

萬勝紅着一張臉,跟了進來,給英王投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

“多謝王爺!”一個圓臉的宮人說,“我們姐妹進了王府,日後就是王爺的人了,於情於理,都要過來謝恩。寶月樓那般地方,又豈是我等卑賤之人能住的,還請王爺另賜住所。”

“本王讓你們住了,你們就住的。”英王不過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只得端起架子,跟這兩個十五六歲的宮人裝大人。

“謝王爺,”這兩人又齊齊謝恩。她們自然認得先帝的手書,所以纔來推辭。既然是英王的意思,她們自然恭敬不如從命了。兩人又鶯鶯燕燕地說了一會兒,才起身告辭走了。

(本章完)

第2章 妻妾第820章 郭氏第774章 甘苦第638章 勸解第1016章 助力第843章 姐妹第721章 捧殺第429章 追查第192章 親家第756章 印章第243章 請辭第69章 簪子第523章 舉薦第319章 南夕第318章 出事第712章 金印第797章 祝華第1023章 偷襲第585章 道虛第913章 傳言第35章 頭疼第506章 情敵第677章 哭鬧第1026章 風雨第940章 意外第700章 歡顏第1009章 字條第987章 過客第667章 虧欠第532章 出宮第101章 龍舟第326章 追查第287章 回京第104章 湖心第48章 烤鴨第966章 逼婚第780章第537章 才俊第790章 出生第110章 八字第765章 香味第118章 煽風第23章 賭債第538章 芳菲第562章 生死第253章 巧合第21章 萱園第748章 明瑟第81章 問罪第576章 公堂第397章 勸誡第1022章 對敵第196章 冬日第186章 美人第346章 善後第725章 人手第181章 武將第138章 送行第760章 施擇第152章 前朝第122章 被逐第291章 少年第182章 彷徨第679章 退讓第522章 吃醋第148章 歷下第288章 對弈第28章 同夥第162章 遇刺第424章 歉意第830章 和好第176章 疑心第187章 馮徵第514章 白府第839章 蕭訪第326章 追查第363章 掌嘴第419章 着急第37章 懲罰第952章 放棄第223章 除夕第431章 霍星第196章 冬日第418章 相爭第155章 龍川第36章 嫡長第881章 定局第965章 雲棲第749章 駙馬第501章 變臉第868章 試探第461章 夜色第63章 初一第435章 送馬第1039章 蕭牆第57章 姐妹第233章 塵網第982章 勸說第802章 京衛第450章 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