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

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

世界形勢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大變化,黨的十八大後,中國發展亦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上述形勢下,中國外交需要一個大戰略。

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自己

中國正在快速崛起,環顧中國的內外環境,十分明顯,我們面臨着種種嚴峻的挑戰。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是一帆風順的,中國的崛起也不會例外。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的挑戰是預料之中的,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仔細分析我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就會發現,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自己。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國人不怕大災大難,怕的是頭腦發昏。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文明史的薰陶,應對各種災難的能力是很強的,世界上很少有其他的民族能夠與中華民族相媲美。但是,對我們國家和人民,對我們的事業造成最大傷害的,是我們自己頭腦發昏。

我們什麼時候會頭腦發昏呢?一是我們對世界形勢誤判的時候。1958年黨的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當前國際形勢總的特點是,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這就是對當時國際形勢最大的誤判。1958年,美國、歐洲、日本都處在戰後大發展時期,遠遠不是一天天爛下去。對世界形勢誤判了,國內的政策也跟着錯,搞“大躍進”、超英趕美、人民公社、大鍊鋼鐵,導致了三年大饑荒,大批同胞被餓死。這個歷史教訓值得汲取。

今天是否還存在對世界形勢誤判的情況呢?我以爲是存在的,那就是用戰爭與革命時代的觀念來看待21世紀新世界的形勢。

戰爭,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是威力無比的。國與國之間發生了爭端,通過外交談判解決不了,那就訴諸武力,打,戰爭解決一切問題。然而,21世紀第一個10年所爆發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告訴我們,在今天,戰爭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了。在這兩場戰爭中,以美國、北約爲一方,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爲另一方,二者的軍事實力對比有天壤之別。打了這兩場戰爭,解決了什麼問題?美國人自己說,這兩場戰爭大約要花費4萬億美元。這兩場戰爭不僅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相反,爲戰爭發動方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和煩惱。今後很長的時間裡,他們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軍力來應對這兩場戰爭帶來的惡果。

近些年來,圍繞南海諸島和釣魚島問題,中國與有關國家發生了領土爭端。我國政府和有關國家政府,正在通過外交談判解決爭端。然而,國內也有些人喊打之聲不絕,以爲一打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這是犯了時代的錯誤。美國打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撞了南牆,我們還要重蹈這個覆轍嗎?

當然,中國的國防是一定要現代化的。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包含國防現代化,中國也不例外。加強國防,絕不意味着舉起戰爭的旗幟。除非對方主動

對我們發動戰爭,那我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予以回擊。然而,看看今天中國周邊的形勢,還看不到哪個國家要對中國大打出手的姿態。

鄧小平同志在20世紀80年代初反覆講一個觀點,解決國際爭端能不能不採取動武的辦法。他老人家這個看法不僅深謀遠慮,而且與時代變化密切相連。他從上述思想出發,提出了用“一國兩制”的辦法來解決港澳迴歸的問題,用“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辦法來解決南海諸島和釣魚島爭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上述方針,仍然是我們處理這些問題的指針。

還有一種情況我們會頭腦發昏,那就是我們取得成績、自以爲了不得的時候。我們30多年的大發展,成績確實巨大。2010年,中國的GDP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再想一想,我們人均GDP在全世界的排名還是很靠後的。我們的創新能力落在發達國家後面,要趕上去絕非易事,我們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然而,有些人總想挑戰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爲”,以爲:“老子已經天下第二了,還要韜嗎?”這種言論的後面是膽大妄爲,那會把中國引向災難。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

形勢的發展迫切要求中國製定一個全球大戰略,這是因爲:第一,中國同世界的命運已經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第二,中國已經來到世界舞臺的中心;第三,世界對中國的需求在上升,需要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第四,中國面臨的種種挑戰也在上升。

要制定全球大戰略,首先要明確我們的目標。我以爲,我們的目標絕不是建立一箇中國統治的世界,我們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奢望。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這個目標是崇高的,它把中國的根本利益和人類的根本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制定全球大戰略,還必須明確21世紀中國的最大利益是什麼。具體到21世紀的今天,中國最大的利益就是保持發展的勢頭。

要保持發展的勢頭,就意味着我們必須保持開放的勢頭和對外合作的勢頭。中國曾經是一個在世界上領先上千年的國家,我們在近代爲什麼落後了?小平同志回答得好:“封閉導致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我們30多年之所以發展得如此之快,就是因爲開放,對外合作形成了良好勢頭。如果開放的勢頭、對外合作的勢頭中斷了,中國的發展勢頭也會中斷。

明確了中國的最大利益是什麼,而我們的最大利益又是與人類的根本利益息息相通的,那我們就有了主心骨。一切有利於主心骨的事情都要大力去做,一切不利於主心骨的事情都要堅決摒棄。

實現中國全球戰略目標的思路是,擴大同各方的利益匯合點,構建利益共同體。

處理國際關係,歷來有兩種思路:一種是突出分歧的思路,另一種是突出共同利益的思路。這兩種思路

會引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毋庸諱言,國與國之間存在着矛盾、分歧和問題,同時,也存在着共同利益。各國有各國的利益,但是,各國的利益之間有匯合點,這些匯合點爲發展國際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利益匯合點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將會使共同利益不斷擴大,使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礎更加牢固。這個時候再去處理相互之間的分歧,就會更加冷靜、客觀,就會更加顧全大局。“一國兩制”就是這個思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也是這個思路。一國兩制的成功,證明這個思路是行得通的。

中國的外交大戰略,應當涵蓋以下四個方面。

一、大國是關鍵。我們要同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以及新興大國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動力是發展共同利益,實現共贏的目標。

二、周邊是首要。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迫切需要在周邊營造一個和平、穩定、有利於我國發展的環境。最近幾年,我們同周邊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和進行深入研究。

1978年,小平同志在謀劃將黨的中心工作從以階級鬥爭爲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時,在對外關係方面抓了兩件大事:一是中美建交;二是訪問日本。這兩件大事都是深謀遠慮的。中美關係發展了,大環境就穩定了;中日關係好了,周邊關係就穩定了。小平同志這個大思路今天仍然值得我們認真領會和學習。

三、發展中國家是基礎。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展中國家一直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點。中國與亞、非、拉各國一向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中國外交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他們的聲援和支持。今天,高速發展的中國需要資源,而我國又是資源匱乏的國家,但許多發展中國家卻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要真心實意地同他們合作,幫助他們發展,使得他們的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獲得我們所需要的資源,真正實現共贏。在平等、互利、共贏基礎上的合作是有生命力的,也是完全可以持續的。

四、多邊外交定規則。冷戰結束後,聯合國系統以及各種國際組織的作用在上升。道理十分明顯,世界需要對現成的秩序進行改良,逐步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秩序是與規則密切聯繫的,足球場上沒有規則,就沒有秩序。秩序是誰制定的?在今天的世界上,一個國家很難制定國際規則,只有經過國際組織召開國際會議,大家參與,才能制定出新的規則。規則一旦制定出來,是要管一段時間的,涉及世界各國的利益。我們對於國際組織制定規則的功能要充分認識,要有更多的優秀幹部和青年到國際組織裡去工作。這也是中國對世界承擔更大責任的一部分。

總之,制定中國的全球大戰略,是爲了減少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困難,妥善應對各種挑戰,也是爲了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與發繁榮。

(本章完)

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坦贊鐵路的意義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對蘇聯解體的思考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鎮化是大課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綠色的召喚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與軟實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市形象是生產力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不要狹隘地理解中國形象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中國堅持不結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坦贊鐵路的意義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週年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