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

慶曆六年二月四日,蘇州吳縣龔家莊園當中,龔旭、潘識、王瑋、張若海四人齊聚。

這次除了四大家族以外,又增加了十多家的家主。

他們都是蘇州本地的大家族,擁有的田畝土地幾乎每家都超過三萬畝以上。

封建社會的鄉賢就是地主,他們掌握着主要財富。

區別於資本主義的財富,地主階級的財富概念就是土地以及當官,所以他們講究耕讀傳家。

種地賺錢,有錢讀書,讀書當官,做官貪錢,貪錢買地,買地種糧。

如此形成了一個無盡的循環,從而掌握的土地越多,擁有的社會財富以及“錢”就越多。

後世“錢”是一個一般等價物,是一個交換品。但在古代社會,錢不僅是交換品,它本身也是一種商品。

因爲錢是貴金屬的一種,存在它的價值。而封建社會的官僚主義與資本核心玩的其實就是土地,貴金屬與土地越多,錢就越多。

因此本質上來說,封建時期的最大資本家,就是這些地主階級。

但他們的存在又跟資本家不同。

資本雖然蘊育罪惡,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可也會推動社會進步,很多新興技術與產業革命就是由資本家推動和發明。

比如愛迪生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但這並不妨礙他的發明影響和改變了整個世界。

由此資本家的存在會提高生產力,擴大蛋糕,哪怕大部分蛋糕都被資本家吃了,可總歸還是能留點湯水給下面人喝。

而地主階級就不一樣,土地就這麼多,蛋糕就這麼點大。一旦土地都被地主階級兼併,那麼沒有土地的貧民就成爲了造反起義的主力軍,造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所以歸根到底,資本家可惡歸可惡,卻能讓社會進步。地主就只剩下可惡,哪怕是良心地主,卻也在這個過程當中間接造成了土地兼併,害苦了貧民。

畢竟對於失去土地的貧民來說,不是他們不努力耕作,而是天災人禍,一場大旱,一場洪水,或者官府和地主勾結,都能讓他們一貧如洗。

小農經濟的脆弱性就在於此。

趙駿要想改變大宋,就勢必要摧毀地主階級,即便不能像後世那樣把它完全消滅,也必須要讓它元氣大傷,無法再撼動國家根基。

因此從慶曆五年初開始,就已經在推動政策,從顯性和隱性幾個方面,不斷打壓地主,損害他們的利益。

此刻屋內龔旭、潘識、王瑋、張若海四大家族齊聚,其餘蘇州十多家地主也在。

屋裡飄逸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卻也滿是沉默。

過了許久張若海才忽然開口道:“去年一年的時間,我田莊的佃戶就走了小半,全被官府徵走修河去了。”

他這話一出來就彷彿打開了話匣子,其餘人也紛紛訴苦道。

“你這才小半,我田莊原來有六百多戶,現在只剩下不到三百戶了,這還是我降了地租才留下來。”

“誰家不是呢?咱們哪家不是有田數百頃,浮客上千人?現在還能剩下多少?”

“再這樣下去,咱們的田都快變成荒田,地都變成荒地了。”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着。

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極爲無奈的表情。

宋代對於佃戶的保護還是比較到位的,除了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如四川、貴州、廣西、福建一些深山老林以外。

這些地方像以夔州路爲中心的川峽諸路,人口稀少,生產落後,不少地方還實行着刀耕火種。

造成客戶在總戶數中所佔比例很高,豪族大姓役使“旁戶”“地客”往往多達幾百戶以至幾千戶。

此些“旁戶”“地客”不但要交納實物地租,而且要提供力役。他們“相承數世”,被“視以奴僕”。

南宋時夔州路的地主不但役使佃客本人,還役使其家屬,甚至干涉其妻女的婚嫁,使得這些佃客實際上處於農奴地位。

但江浙地區就不同了,作爲宋代的農業和經濟中心,江浙地區一直被朝廷牢牢控制,官府的掌控力度更大,法律方面自然也更健全和完善。

這裡的佃戶並不依附於地主,不是地主的附屬品,佃戶與地主之間的關係僅僅是簡單的租賃關係。

除此以外,統治階級也承認佃戶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地主並沒有比佃戶擁有多少特權,地主不允許也不可能會干預佃戶自身的行爲。

所以在朝廷顯性和隱性兩方面打擊下,江浙地區的地主損失非常大。

顯性方面不用多說,攤丁入畝之下,他們要承擔的稅務比普通農民要高得多。隱性方面則是朝廷把他們的佃戶都搞走了,讓他們無人耕作土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江浙地區的地主可謂是苦不堪言,現在非常難受。

“朝廷這是要把我們逼死才高興啊。”

龔旭嘆息一句說道。

“龔兄,得想個辦法啊,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

衆人一臉無奈。

他們不是沒想過轍,曾經去轉運使衙門口抗議。

也去找過相熟的官員以及利益相關者。

甚至還想策劃大規模騷亂。

但抗議的時候人家轉運使杜杞剛開始還算客氣,後來直接不管不顧。

找相熟的官員,乃至朝廷裡說得上話的。

早朝上幾個官員正義正言辭地提出攤丁入畝的危害,第二天就因爲右腳先邁入垂拱殿就被趙禎下令革職查辦。

然後政制院光速通過詔書,中書省一點要駁回的意思都沒有,稀裡糊塗就這樣給丟官了。

後來自然也就沒有人再幫他們說話。

最後就是策劃騷亂。

結果恰好遇到趙駿正掃黑除惡呢,蘇州城、杭州城的本地黑惡勢力抓的抓,殺的殺。

連他們幾個好友都被拉走砍了,名下的財產土地全都沒收。

畢竟對於古代地主來說,想不涉黑肯定是不現實,手底下自然會豢養打手,甚至有幾個亡命徒也不是不可能。

他們這邊剛還在組織人手,策劃騷亂的空檔,那邊就四處抓人,搞得雞飛狗跳。

看到原本稱兄道弟的一些地主被冠以黑惡勢力頭目拉赴刑場,一刀砍頭,原本準備策劃的騷亂自然也就偃旗息鼓。

在這個節骨眼上搞事,那不純粹送人頭?

他們是想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還沒有蠢到直接把自己全家送到斷頭臺上。

“唉,能想什麼辦法,該想的都想了。”

龔旭無可奈何地道:“我現在連隱瞞租子,少納點稅都不敢,鄉里的稅丁都盯着呢。”

“沒有打點一二嗎?”

“以前還算好,打點一下他們的頭目就行,下面的那些稅吏在我面前什麼都不算。可現在?打點他們頭目,他們眨眼間就能舉報到縣衙乃至州衙去。”“是啊,如今就不是一家在盯着我們,要想打點的話,縣衙、縣稅局、皇城司、御史臺乃至州府,一番打點下來,還不如納稅呢。”

衆人都耷拉着腦袋嘆息着。

以前他們納稅就只歸縣衙管,所以上只要和縣衙的幾個官員打好交情,縣令、主簿、縣尉,下面就打發點錢給那些負責收稅的吏員就行,成本並不大。

現在呢?

稅務雖然已經從縣衙裡撥出去,如今歸地稅局和國稅局管,但納稅也是縣衙的一項政績,如果有偷稅漏稅行爲,縣衙也會盯着。

同時皇城司和御史臺還監視着地方的諸多部門,一旦任何一個稅務部門成員發現上司幫人隱瞞稅收,告到皇城司和御史臺去,那是一告一個準。

歸根到底,現在地方吏員是有工資的,地方財政收入很大程度影響他們的工資收入。並且像這種檢舉揭發有功,記錄在案的話,是允許被推薦成爲吏舉人的。

成爲吏舉人雖然也沒什麼特權,但這就像讀書人鄉試中舉成爲舉人一樣,有資格參加吏考,一旦考過了吏考,就相當於進士出身,正式成爲官員。

因此天下吏員那是做夢都想被推薦成爲吏舉人,不僅工作努力上進,發現身邊有貪腐也會馬上檢舉揭發,很大程度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算想行賄都難。

“諸位。”

潘識忽然對衆人說道:“現在朝廷只給我們兩條路,一條是把土地賣給官府,我們自己當個富家翁,但坐吃山空,沒有田土,已經哪還有進項?”

“倒是還可以去做生意,我有個同年,曾一起參加甲戌科科舉,雖然都沒有中,但交情還是頗深。”

有人說道:“他幾次不第之後,安心在家中經營商業,如今在揚州已經有十多家鋪子,身家數十萬貫,過得不比我們差。”

“呵呵。”

王瑋冷笑道:“商賈終究是賤業,何況經商有多險諸位也知道,稍有不慎,就是傾家蕩產。”

“可朝廷現在還是在推廣商業,扶持工商,頗有不少優惠朝政。”

“那又如何?大家想想,咱們手中有田土,只要有人耕作,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又何必去操持賤業呢?”

“這倒也是。”

“的確如此,換了我,我也不想冒着風險去經商。”

“劉兄若是想去經商,儘管去便是,反正我是不會去的,你們說呢?”

“不錯,當商人朝不保夕,哪有像咱們這樣自在?”

“額那當我沒說。”

那個提出可以去經商的地主被羣起而攻,自是啞口無言。

歸根到底,大宋雖然取締了賤籍和奴籍,但階級還在,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特別是自古以來都重農抑商,他們地主階級主要從事農業,自然歧視商業。

何況正所謂錢難掙,屎難吃。

經商要冒風險很大,遇到行情不好,賠得傾家蕩產也是時有的事情。

而他們這些地主就不一樣,雖然也有天災,但只要土地這個根本還在,那就是旱澇保收,無非是多賺點和少賺點的事情。

“但現在朝廷第二條路就是讓我們去當商人,說是允許我們去投資什麼鋼鐵廠、水泥廠。”

潘識雙手一攤說道:“這不是可笑嗎?”

“反正兩條路我都不想選,大家不如拿個章程出來,想想辦法。”

有人說道。

“依我之見,也不是沒有法子。”

龔旭看了眼潘識、王瑋、張若海三人,這是四人早就商量好的計劃。

“哦?”

其餘家主都看了過來,有人忙道:“龔兄,若有對策,不如早上。”

“我以爲,這件事情延續到現在,歸根到底,還是因爲我們的要求並未得到官府和朝廷的重視。”

龔旭沉聲說道:“之前我們也去抗議,可結果呢?他們不聞不問,甚至派人驅趕、抓捕,以至於我們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但當時我們的力量並不強大,很多豪族大姓並未連接在一起,讓官府小覷了我們的力量。”

他環顧四周,繼續說道:“如今那攤丁入畝已經在整個江浙推廣,且官府還想盡辦法奪走我們的佃戶、地客。再這樣下去,我們就徹底只剩下一片荒田。我相信,我們能看到,江浙那麼多豪族大姓不會沒有察覺。”

“龔兄的意思是?”

有人詫異道:“聯合諸多豪族大姓,一起向官府朝廷施壓?”

“正是。”

龔旭點點頭:“只有讓朝廷看到我們有多少人,看到我們的力量,纔會真正考慮到攤丁入畝對我們的危害有多大。”

“這”

有人遲疑道:“萬一朝廷給我們按一個造反的罪名可如何是好?”

“無妨。”

張若海笑道:“一者法不責衆,二者我們並未起兵,只是去杭州府城抗議示威。朝廷也要講點道理嘛,不然天下人豈不人人自危?”

“不錯,也確實該如此,若是僅僅我們站在街頭抗議,他們就隨便抓人,那法理何在?公理何在?”

“我就不信江浙豪族大姓成千上萬,而且還有江淮那麼多人,他們就真會趕盡殺絕。我也贊成龔兄的意見,現在咱們就四處聯絡人手?”

“諸位不用慌,我其實就已經聯絡了不少人,大家各自回去,下個月帶上家中佃戶,前往杭州集合,屆時鬧個天翻地覆。”

“好,有龔兄主持公道,那就再好不過了。”

衆人紛紛贊同。

一來他們其實也抗議過,但朝廷並沒有拿他們怎麼樣,讓他們覺得朝廷還是講道理的。

二來有人牽頭,萬一朝廷翻臉,大不了就把牽頭的人推出去嘛。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

何況江浙地主成千上萬,難道朝廷真要把那麼多人殺光嗎?

不現實。

當下衆人也不再猶豫。

聽從了龔識的話,連連應承,決定回去召集人手,前往杭州府城鬧一次大的。

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81章 無憂洞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2章 嫌棄大宋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章 仁宗的寬容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59章 三易回河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322章 雙刃劍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501章 威震西方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524章 趙禎出京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