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

慶曆六年一月底,耶律宗真也得到了消息。

聞知大宋有能一日千里的利器,亦是讓他心中駭然不已,沉默了良久沒有說話。

不管是對於他還是對於李元昊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顯然已經不多。

唯一的好消息是大宋似乎完全沒有與夏遼交惡的意思,年關不僅他們向大宋派去使者,大宋向他們也進行了回饋。

爲此耶律宗真想起了月初他還詢問大宋使者,說如今他大宋只在河北駐兵不到十萬,就不怕他大遼鐵騎?

當時宋國使者只是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大宋秉承着與遼國友好的關係,不會派重兵把守。

現在看來。

這句話顯然只是客套話。

也許是因爲人家根本不需要再在河北派重兵。

二月份,李元昊的使者也到了中京。

雙方交談之後,耶律宗真決定在三月份以西狩爲名,前往雲內州,也就是後世包頭市。

說是西狩,其實就是前往遼夏邊境與李元昊進行會盟。

眼下的局勢已經不是雙方派使者溝通就能做好,必須要親自見面才能商談的了。

而就在西夏與遼國之間哥倆好的時候,大宋這邊則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他們自己的計劃與變革。

慶曆六年二月的時候,去年各項數據都已經出爐,年初就要準備開始進行今年的計劃了。

二月二日,中和節。

這個節日始自唐朝,也是後來的龍擡頭。

不過如今這個節日並不是重要的大節日,也不會放假,所以大家該上班還是上班。

今日天朗氣清,政制院內滿是一股慵懶的氣息。

這個年過得確實容易讓人懶散。

畢竟後世除夕不放假,而大宋不僅放假,假期還非常多。

從冬至日到來年元宵節,中間有好幾個節日加上趙匡胤父親祭日、趙禎母親生日以及趙恆天慶日,加起來三十三天。

十二月初到一月底,兩個月的時間有一半都在假期,上班的時間就很少,想不讓人懶都難。

這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七天假剛剛放完,政制院裡上班也纔沒幾天功夫。

此刻屋內諸多宰相除了蔣堂和蔡齊以外都在。

因爲假期都需要兩名宰相值班,趙禎體恤老臣,像張士遜、李迪、呂夷簡、王曾等幾名上了歲數的老臣不用值守。

其餘人則輪流值班,元宵節的時候是蔣堂跟蔡齊,所以元宵節過後就得給他們補幾天假。

等時間差不多,各部的公文都彙報上來,衆人就前往會議室開會。

“這是今年統計部上交的去年國內生產總值報告,這是財政部上交的去年稅收報告,這是工商部上交的去年商業報告,這是農業部上交的去年農業報告”

晏殊把今年早上各部門統計上交的公文放在了桌案上,環顧四周,笑着說道:“我剛纔初略看了一下,增長非常喜人呀。”

呂夷簡看向趙禎,垂垂老態亦是笑着說道:“此情此景,漢龍覺得大宋去年成績如何?”

“還需要努力呀,跟我們後世比起來,我只有一句話要說。”

趙駿說道。

“什麼話?”

衆人好奇。

“需要一個大宋笑話鞭策一下。”

“免了免了。”

大家連連擺手,這東西容易讓人血壓高。

趙駿笑了笑。

最近幾年來他好久沒說大宋笑話了。

一是沒什麼地方好諷刺,二是大宋笑話存貨已經不多了。

特別是趙光義的段子,說得太多反而顯得太囉嗦,實在是沒什麼好講的。

開個玩笑之後趙駿也隨手翻了翻這些公文。

去年財政總收入是近幾年來最高的了,達到了1.3925億貫。

其中農業稅在攤丁入畝之後不降反升,從慶曆四年的2400萬貫提到了3973萬貫,商稅增加了700萬貫,爲6506萬貫,外貿增加了300萬貫,爲3446萬貫。

慶曆四年的時候農稅是2400萬貫,商稅爲5800萬貫,外貿稅是3100萬貫,總計應該爲1.13億貫。

但實際上其中30%左右的商稅和農稅要被截留在地方用於大基建建設,而外貿稅也有約20%要留存在各大港口做地方支出。

因此算上外貿,去年商稅實際收入爲6500萬貫,農稅爲1680萬貫,總計8180萬貫。

到了今年去掉地方截留的話,那麼朝廷國庫的收入就算是正式破億,達到了1.00921億貫。

這也是爲什麼去年呂夷簡說去年財政收入可能破億的緣故。

“這個成績不錯,如果算國內生產總值的話,就是農業總值約4億貫,商稅總值約16.2億貫,外貿總值4.9億貫,去年總值爲25.1億貫,比前年22.3億貫提高了12%。”

趙駿拿出毛筆在紙上用公式計算了一遍,國內生產總值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這已經非常誇張了。

但他放下筆後就又說道:“不過這個稅率波動還只是初略估計,畢竟去年農稅提升是因爲攤丁入畝,我開始給地主殺豬放血,讓地主多交了至少8%以上的稅,所以總值應該沒那麼高,大概在24億貫左右吧。”

“那也很好了。”

“是啊,我記得漢龍說過,後世很多國家每年能增長個位數就很不錯了。”

“老夫對這個增速還是很滿意。”

大家說着。

如今數據爲王,趙駿也把數據納入了考量當中。

GDP雖然不能完全代表國家的發展,卻也代表了大部分發展速度,光從去年數據看,三項增速都尤爲明顯,特別是農稅。

不過趙駿卻知道農業稅的增長是怎麼回事,完全是靠攤丁入畝把稅收攤派給地主才造成了這一結果。

如果正常年歲下,從2400萬貫,增長到2800萬貫就算是不錯的了。但攤丁入畝之後擁有全國大量土地的地主納稅要比以前多交一倍,那自然是增長明顯。

“去年這個發展水平如果在古代那自然是非常不錯,但我們的目標不是在古代社會提升,而是要向前看,向工業時代進步。”

趙駿沉吟片刻,然後想了想道:“統計部並沒有統計去年國內的鋼鐵產量,這是我的疏忽,以後必須要加上這一條,如此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鋼鐵水平。”

“去年雖然放開了政策,全國各地興辦鋼鐵廠和水泥廠,但從尋找資源到挑選地方,還要修路和修河,現在全國大部分地方的鋼鐵廠和水泥廠可能還處於建設階段,並沒有正式投入生產。

晏殊說道:“所以咱們現在的鋼鐵廠產量還是主要依靠武安鋼鐵以及原有的其它冶煉廠,要統計這個數據應該不難,我待會去跟吳育說說,讓他派人去查一查。”

“嗯。”

趙駿說道:“這些鋼鐵廠今年就應該走上正軌,今年政制院的重心應該調整一下,開始大鍊鋼時代,我要在五年之內,讓大宋鋼鐵產量達到世界鋼鐵產量的90%以上,讓大宋正式步入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

“啊?”

衆人傻眼。

宋綬啞然道:“這可能嗎?豈不是說大宋一年產鋼鐵要達到以前的百倍以上?”

“怎麼不可能?”

趙駿笑道:“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1850年,鋼鐵產量爲250萬噸每年,佔世界鋼鐵產量的一半。當時世界的生產力已經提高不少,但全世界的年產量也不過五百萬噸。在如今這個時期,世界年產量怕是十萬噸都沒有。”

這並非誇大其詞,而是事實。

後世網上有人說宋朝元豐年間鋼鐵產量就已經達到了15萬噸。但這其實是宋粉捏造的虛假消息,實際按《宋史》記載,應該在年產約一萬多噸的樣子。

要知道根據後世考古學者李京華先生的研究,整個西漢時期的總鋼鐵產量也才四萬多噸。

直到東漢出現炒鋼法,接着唐朝出現灌鋼法,一年的產量也才達到三千多噸,大宋就算有黑科技,也不至於誇張到年產十五萬的程度。

所以按照《宋史》記載,大宋年產一萬多噸纔是正常的現象。

而當時的大宋已經是全球經濟、科技、文化、生產力最高的國家。連大宋年產量都才一萬多噸鋼鐵,全世界其它國家加起來鋼鐵產量能有個五萬噸都是個未知數。

因此一旦全國各地鋼鐵廠興辦起來,只需要讓鋼鐵產量達到每年百萬噸,就能夠實現目標。

即便每年百萬噸跟後世我們年產10億噸比起來不過是個零頭,可在大宋這個時期,五年內做到全球第一,總攬超過90%的鋼鐵產量,還真就不是在胡說八道。

“唔”

衆人互相對視,這才明白什麼叫工業社會。

一旦工業化開始,那麼以前的任何數據跟工業時代比起來,那都是無數倍的差距。

“工業化時代之後,先是鋼鐵產量提升,接着就是鋼鐵應用於各行各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趙駿說道:“鐵路、工廠、船廠這些都是蒸汽機和鋼鐵產業的大頭,歸根到底,工業發展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四樣,所以明年的首要任務是把鋼鐵產量提上來,同時推進全國招商引資,開辦各類工廠的事項。”

“嗯。”

大家紛紛拿紙筆記錄下來。

幾輪慶曆新政改革之後,國家的弊端也慢慢在除掉。

雖然還有一些患處,但已經好了許多。

現在的主要發展重心,確實應該放在工業革命的生產上了。

“京西南路那邊的鋼鐵廠從前年就已經在建設,去年年底正式投產,他們的意思是希望朝廷再撥些款下去,他們想自建鐵路。”

李迪說道。

“地方官府有主觀能動性是好事,這事我會派人去視察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就批了。”

“好的。”

“說起來既然進入工業化之後,我們又該成立新的部門了。”

趙駿沉吟片刻,然後說道:“今年開始組建工業部和鐵道部吧,以後這樣的事情就由工業部和鐵道部對接,不然地方上什麼事情都要等政制院批示的話,那效率也太慢了點。”

以後像這樣的事情肯定會越來越多。

政制院就這麼點人手,主攻方向肯定也是國家發展戰略,不能地方上申請彙報還要他們批示,還是應該有直屬部門管轄。

“那籌備這兩個部門的建設讓老夫來吧,老夫年紀雖然大了些,但也想爲國家發揮點餘熱。”

呂夷簡一點都不想放過抓權的機會。

趙駿瞥了眼就說道:“王相也是國家棟梁之才,這事就交由呂相和王相一同協辦。”

他可不想讓呂夷簡多摻沙子。

由於呂夷簡以前就管人事,大宋五十多個部門裡,他的門生故吏可不少。雖然基本上等呂老登掛了,人走茶涼這權力就少了大半。

可呂夷簡的次子呂公弼已經是河北路轉運使,三子呂公著也已經是知制誥,升遷速度很快。

老呂頭這哪是發揮餘熱,顯然是想給兒子鋪路。

“嗯。”

老呂頭只是應了一聲,也沒有反對。

現在這形勢,能拿點權就算不錯了,畢竟他的身體越來越差,誰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那今天的會就先這樣,接下來讓各部籌劃一下今年他們自己的發展計劃交由政制院批示,收入是越來越高了,但還是有很多固定支出,錢還是要花在刀刃上才行。”

趙駿站起來散會。

別看去年財政收入一億,但教育部建學校,推廣教學體系。工部修河渠、修道路,還有地方上興修水利和道路建設,都要朝廷大撒幣。

再加上官員俸祿、軍隊支出,每年固定支出還是要個五六千萬貫,剩下的一半,就能用於其它投入建設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挺不錯了,至少比以前大宋六分之五的財政投入到軍費裡強,剩下的六分之一由官員俸祿和其它冗費支出佔用,國家完全就沒有建設資金,徹底歇菜。

當下政制院就在新的一年做出指示,要各部門上交自己本部門今年規劃,比如教育部今年要招多少老師建多少學校,工部要修多少河渠、開闢多少道路等等。

規劃交上來沒有什麼問題之後,政制院纔會讓財政部批款作爲經費。

如此種種。

慶曆六年,大宋就又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

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15章 大授銜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7章 晏殊迴歸第99章 瓶中人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15章 景祐黨爭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92章 析津城破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59章 三易回河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27章 交子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