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

什麼時候,你會不由自主說出自己的秘密?

往往是對方說了一個秘密的時候,你會交換一個。

年輕人小范就是這麼被同事忽悠的。她同事偶爾對她聊起自己的初戀,小范覺得對方很拿自己當朋友,於是就說了自己的秘密,小范的秘密是她暗戀的人是自己的領導,而領導是已婚人士。

此語一出,小范自己都後悔,果然紙還是包不住火,此事慢慢傳開,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小范最後離開了那家公司。

處理這件事情,小范錯在交換了不平等的信息。不管同事是無意交換還是有意設計,在本質上,小范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和同事聊天的話題從工作轉移之後,小范應該有能力打斷話題的延伸。

人和人之間只要開始對話,就進入了一個對話系統,進入到某個系統中的時候,要有自己的話題,而不能隨着對方的話題走,這就像一些明星爲什麼反感和記者聊天,因爲當他們進入記者的提問系統中時,他們就一步步走進記者提前設計好的問題中,無論他們怎麼回答,記者都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東西,寫出一篇報道。

原因是什麼呢?誰設計話題,誰就有控制權。

不要進入別人的語言系統,有時候要主動打斷你不希望接續進行的話題,維護自己的思想,這讓你不會輕易對別人說出自己的秘密,也防止你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套牢,自己挖坑自己跳。

在工作中,正式的場合一般不會引起越界和透露秘密的問題,只有非正式場合,與同事私下在一起的時候,纔會出現問題。據我長期對職場的觀察,大部分職場人私下的休閒時間是不願意和同事過多參與休閒活動的,那麼就只有公司組織集體活動的時候,才被迫增加與同事的信息交換程度。

公司組織集體活動對於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非常有好處,可是對於個人來說,爲了不讓這次活動中過多透露個人信息,造成和同事交往的壓力,在這裡,我給讀者一個好的方法:白天可以和同事聊心情,聊天氣,晚上如果過了11點之後,最好閉上嘴巴就睡覺。

因爲過了11點,人的意識就不受控制了,如果你是沒有準備好可以交換的假秘密,你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聲說出來,不論你對眼前的這個人是否有足夠的瞭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萬種人。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花錢買的東西總是不忍輕易丟棄。

花自己的錢買來的書會認認真真地看,贈品得來的書,卻經常看都不看就丟掉。帶着“免費”的心情去看書,總覺得書裡講的道理很一般。

商業社會認可這樣一點:不怕你足夠貴,只要你足夠值。

看看超市,如果只要價格高,就沒有人買,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層次的產品了。恰巧相反,那些被定了高價的名牌商品,不僅更能得到使用者的精心保護,最終還提升了商品本身的品牌效應。

曾經有過這樣的試驗,就是讓人們試穿不同品牌的運動鞋,試驗的結果是:跟那些價格較低的運動鞋相比,穿高價位的運動鞋讓人在感覺上覺得更舒服。

正是因爲了解這種情況,我寧願前期花更多的時間,瞭解讀者更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和職場問題,慢慢寫一本書,讓讀者有所花費,有所求再去吸收,而不會隨意發免費的帖子表達自己。當然,我尊敬那些網上發帖,分享職場經歷給人蔘考的熱心人。

有人找我做諮詢,只要不是朋友,或不是特別瞭解我的人,要談事情,請先付費或者付出完整的時間。他可以不聽,但是如果他想了解,需要先付出,才能得到。

職場中也是如此,有個故事這麼講的:漁夫出海,偶然發現他的船邊遊動着一條蛇,嘴裡還叼着一隻青蛙。漁夫可憐那隻青蛙,就俯下身來從蛇口救走了青蛙。但漁夫也可憐這條飢餓的蛇,於是找了點食物喂蛇,蛇快樂地遊走了。

漁夫爲自己的善行欣慰。時過不久,他突然覺得有東西在撞擊他的船,原來,蛇又回來了,且嘴裡還叼着兩隻青蛙。

這個故事給人的感受很複雜,在這裡我只想說,有時候,好意未必有好的效果。

在公司裡,要尊重自己的勞動價值,爲領導提供更多的幫助可以交換更多的信任,能爲晉升鋪路。但是與同事相處是平等的,要多衡量自己的投入產出比。

當幫助別人被以爲是你的習慣,就不是好人緣的基礎,職場中的好人緣絕對以能力強優先。如果你總是無償提供勞動,就容易致使你的受益人懶惰;你過於善解人意,就會培養別人的貪得無厭。

人有兩扇翅膀才能駕馭金錢,才能飛翔。

第一就是敢於花掉它,花掉它才能擁有它。

第二要能控制金錢,花費有度纔不會被金錢所控制。

從人脈的角度來說,有這兩點態度,才能讓金錢成爲輔助自己的工具。

又能花錢又能節約的人既不會讓人覺得他鋪張浪費,也不會讓人覺得他吝嗇小氣。

聽起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實際上並不矛盾。

講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朋友是個儒商,他非常喜歡到國內外旅遊,只要他想去一個地方,他一定會訂最好的酒店,只要環境舒適,景色優美,花再多的錢都沒有關係。有時候,一晚上的花費足夠普通工薪階層半年的收入。但是朋友錢花得非常坦然,也毫不心疼。

值得稱道的卻是朋友並不是一個“燒錢”的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不說私下對貧窮山區捐款的數目讓認識他的人自愧不如,就是平時他使用一件日用品的時候,也一定能夠做到“物盡其用”。他熱愛國畫,但他從未浪費過顏料,任何東西都是徹底用完,才能夠再換新的。這一點,又讓我們覺得這是個有環保意識、不浪費的人。

看懂了這個事例,你會在基於對人性的把握的基礎上,重塑自己的金錢觀。進而保證你有錢的時候,花錢不被人妒忌,能花展示了你的能力和品位,省錢不讓人感覺摳門,這展示了你粗中有細的做事風格。

我二十幾歲和大學同學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是炫耀自己賺了多少錢,也就是公司給我們發了多少錢的底薪。那時候,我們誤以爲那個錢數就代表了資歷與能力。

但是現在,經歷了越來越多的事情,思考的深度也越來越深,我終於懂得了,能賺多少錢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尺碼,也不是人際交往的籌碼。例如,當我的某個同學年薪500萬的時候,實際上和我無關,他就如同某個明星人物一樣。收入只是個數字,不會引起我過多的關注,只要前提條件是我無求於他。他的錢不但和我沒有絲毫的關係,也撼動不了我和他之間的交往和平等的關係。

什麼時候我才感到他的氣勢?永遠不是他銀行卡里有多少錢,而是要看他往外花了多少錢的時候,我開始審視和關注他。因爲他的企業給他一筆鉅款讓他決策投資,花掉的那些錢就代表他的能力、心量、眼光、投資手段、甚至是社會貢獻等。那時候,我們幾個老同學開始以同學中有這號人物爲驕傲。

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1章 序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章 序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章 序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章 序第1章 序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章 序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