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

妒忌之心,人皆有之,尤其當你超越別人,超越得又不是太多的時候。如果妒忌會影響到你的晉升,你可以主動幫助別人,與同事分享的東西多了,主動幫助他們多一點,他們就會消解對你的妒忌,而轉變爲人格上的佩服。

如果你順利晉升了,你打算怎麼對待那些曾經的同事,也就是今天的下屬呢?

該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管理,但同時有個大問題要注意,剛升職的你,一定不要逼他人比你自己更出色,甚至不能要求你團隊的成員和你一樣出色。

常常聽到一些職場精英對我傾訴他們的苦惱——團隊裡的人成長太慢!

以往我都會問他們具體的情況。

當他們傾訴完,我常常發現,他們期待手下的員工能像自己一樣能幹,像自己一樣有責任心,等等。實際上,在我看來,這有點兒強人所難,如果一個人的下屬比自己還能幹,該升職的人就不該是他。允許手下能力不如自己是硬道理,在允許的基礎上再進行局部改造,纔是升職後改造手下要做的要事。

同時,你的升職一定會造成角色的轉變,讓別人出現心理落差。爲了能完成新的工作使命,你必須從過去“單純的共事”提升到:下達指令、分配工作、提供輔導、解決問題。

不必擔心,剛開始的時候,你與他們之間會有調試的困難,這是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經過短時間的磨合和調試,往往都會“本能”或“摸索式”地形成新的工作關係。

如果你想要從未擁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別說你不想晉升,今天待着不動、賴着不走,明天就會被鞭子抽着跑!

每天我們的身邊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八卦信息無傷我們的事業。

可是,在工作中,辨別信息的真假就非常重要了。

只要一個人想要和周圍人熟悉,就必然涉及信息的交換,當人們瞭解你之後,纔會選擇是否和你接觸,或者與你走多近。

同樣你對待別人的態度也是基於對別人信息的掌握,萬一信息掌握錯誤,所有的事情就會偏離你所設想的軌道。

認識很多企業高管,我發現他們腦袋裡面總琢磨一件事,就是怎麼能在不提高工資的基礎上,讓員工們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其中一個熟人和我談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問他:“爲什麼不想花錢,就想讓人玩命工作,這不符合客觀規律。”

熟人會很坦誠地告訴我:“我有方法,給他們許諾未來,讓他們有幹勁兒。”

這就是爲什麼這個人是我的熟人,卻不是我的朋友的原因。

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這一招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特別管用。

我曾經看到過這位熟人的招聘啓事,總是在宣揚他會給年輕人發展空間,如果年輕人非常出色,還會考慮讓年輕人從事管理的工作。

實際上,他和我聊到此的時候,對大學生和年輕人的評價全是負面的,他眼中的年輕人都是好高騖遠的人。

我明白,他給年輕人假的信息,是爲了不花錢,讓年輕人還能津津有味地工作。

我對於熟人的這種做法是不認可的,但是我們至今都在來往,因爲我常想,當一個年輕人爲了夢想努力前行的時候,也是幸運的。如果他們積累了能量之後,在某一家公司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去下一家公司,也會得到更好的!

但是對於不想浪費時間的人來說,輕信招聘信息,判斷失誤會對自己的內心產生嚴重的挫敗,當努力很久發現都沒有晉升、加薪的時候,可能會走到一個自卑的極端。

這類信息的真假其實並不難以辨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敗。多閱讀,多關注,就能知道該企業究竟是怎麼看待大學生與年輕人的。

在接收信息的時候,也要注意對後果作一個判斷,可以接受後果,不傷害到自己,這就是承擔的能力,當得到一個信息的時候,一定要用可能造成的後果來預算相信的成本。

在公司中,和同事、領導有大量的交往,不真誠會被人們捕捉到,但是如果太透明,就會被別人利用或者攻擊。

我接觸到的大部分在公司裡做行政的人都有一臉溫和的笑容,也很善於溝通。公司對於行政的期許就是這樣的。

可是,如果你想讓自己處於一種安全狀態,就要注意不要過多地和行政人員聊私事。例如你隨意聊到自己不好的身體狀況,很有可能他們當時會發自內心的同情你,但是他們轉過頭,背過身,就會考慮給你調崗的問題,讓你從重要的位置上下來。

對於領導也是如此,如果你個人情況遭遇危機,不可否認的是,你很難在表情上表現得若無其事,如果遇到關心你的同事和領導向你詢問,你打算如何透露信息?

是一股腦把所有信息都倒出來,還是有所保留?

前者同樣會引起領導內心的緊張,畢竟領導不是朋友,他關心你的原因在於希望你能更好地爲公司創造價值,如果你透露了個人過多的負面信息,他就會越來越覺得你由於私人的原因在工作中力不從心。更可怕的是,當他這麼想了之後,似乎你的每件事都是如此。

後者符合職業化的標準,並且你要表示出自己雖然難免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但是你對自己不失望,你知道自己有能力駕馭好事情的走向,經過短暫的調整,你的狀態一定可以重回良好。這樣做,就會讓大家覺得你是一個有能力、可信賴、可交託事情的人。

好多年前,當我去拜訪一個大人物的時候,使用過“交淺言深”的一招。

他是出了名的強勢、不可一世,但也確有驕傲的資本,此人多年旅居國外,業務精通熟練,戰略佈局高瞻遠矚。

在我們溝通比較愉快的情況下,我邀請他一起吃飯。看他想要拒絕,我趕緊說不是隨便找地方吃飯,而是我選了一家新開的餐廳,口味相當不錯,好座位也不好訂,可是我已經訂好了一個安靜的便於交談的獨立包間。聽我這麼一說,他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到達餐廳之後,大人物從辦公室的環境一脫離,腦袋上權威的光環就小了不少,但我對他還是表示很尊敬。

吃着,聊着,喝了幾杯。我主動說起了我在國外的一段經歷,大意就是不被國外認可,內心漂泊有孤單感。說完之後,我很自然地說:“我從來不和別人說這種經歷,因爲我平時還挺要面子的,再說一般人也不理解。”

一聽我說“一般人也不理解”,他就開口說:“我能理解。”緊接着他就說起了自己在國外的一段隱秘的生活,我聽得出來他說的都是真的。

此次晚餐結束,我成功地到達了目標。

由於工作關係,第二天再見到他的時候,我發現他起初有些不自然,因爲他顯然意識到自己昨晚“說多了”。可是既然隱秘的事情都說了出來,他對自己經歷中藏着、掖着的部分就更少了。

一起吃飯過程中的信息交換,是我與他接觸的一個突破口,他頭上的光環變小了,至少在我面前,他從一個不可一世的人,變成了一個也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他對我後期的工作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人與人的交往,很大程度上,不取決於見面、認識時間的長短,而要看人與人之間聊了什麼、進行了什麼內容的談話。

大部分人當說出自己的秘密的時候,往往就控制不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了。拿我來說,只不過是拉近了和大人物的距離,可是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惡意利用了這個規律操縱別人,所以出現了有人上當受騙,而且還是被認識了不久的人騙了。

例如,當一個女性把自己家庭生活的不如意告訴另外一個女人的時候,也許她是不小心說出來的,但是在成人的世界裡,大家都是以成人的標準來評價別人和評價自己,所以,當她說出這一切的時候,就會被認定爲她已經把對方當做非常要好的朋友。

而人性中,又有“承諾一致”的心理,就是人們不願意讓他人認爲自己前後行爲是不一致的,當這個女性已經超越了說話的界限,和對方感覺好像是已經成爲朋友的時候,就自己給自己挖了坑——當朋友請她買點兒保健品,請她幫個忙,向她借點錢的時候,拒絕是一件困難的事,於是……

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1章 序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6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1)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26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1)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5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26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1)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6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1章 序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