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洛陽居不易

走出小院,王之章來到小巷裡子的時候,正好便看見那位皇帝陛下親自挑選的讀書女子站在小巷巷口,她穿了一身藍色羅裙,靜靜站在巷口。這條狹窄小巷只容一人通過,於是那位女子便只是在巷口等着,並未急着往巷子裡走。

等到王之章來到巷口,捧着兩本書的讀書女子纔對這位朝堂重臣行過一禮,緩緩入巷,不曾多言。

生活在洛陽城裡的平民百姓們平日無事之時便總喜歡找些樂子,其中一項便是笑言那位大臣府中的管事便好比其餘什麼朝中幾品官。可實際上這些大臣當中,官位越高便越是約束自家的下人,不然其擺出什麼姿態來,不然這些東西傳入了那位延陵皇帝耳中,只怕會產生些不好的影響。

只不過想來這讀書女子,自從被皇帝陛下欽點爲王偃青讀書之後,這洛陽城不管哪家的大臣管事只怕都比不上她喏。

名叫春水的讀書女子推開小院大門,來到王偃青所坐的石桌旁,行過一禮之後,春水坐在之前王之章的位置,笑着開口說道:“奴婢在巷口碰見了刑部的王尚書,應當就是來找先生的,先生可是有事,那可就聽不到春水讀書了。”

早已經將石桌上的圍棋收好的王偃青平靜笑道:“但讀無妨,就算是有事,也不耽誤這會兒聽書功夫。”

春水點點頭,拿起一本書,翻開一頁,笑道:“今天讀得還是那位李昌谷先生的詩稿,只不過這些天讀了這麼些,可就剩下這兩本了。”

王偃青笑而不語。

於是春水張開口,輕聲唸到:“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採香垂佩纓。秦妃捲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

春水原本在替王偃青讀書之前,不過就只是宮中的普通宮女,連字都人不識多少,後來在苦學數月才堪堪把這些常見的字給認全,這些年讀書下來,自然又認得了不少字,但實際上要她去講這首詩中的優劣,便實在是強人所難,因此在她開口唸完之後,便不再說話,只是等着王偃青點評。

只不過出人意料,王偃青只是點點頭之後便不再言語,示意春水可以念下一首詩了。

春水微驚,好奇問道:“先生不點評一二?”

王偃青搖頭道:“之前只是覺着這位昌谷先生寫詩隨心而已,後來再反覆回味,發現不少其中滋味,以我學識,倒是尚無資格點評,之後再聽都不點評這位先生的詩作了。”

春水哦了一聲,倒是不太清楚王偃青這番話的意思,只是翻開寫一頁念起下一首詩。

再之後,她每唸完一首詩,王偃青便點點頭,等到把兩本書都念完之後,天光西移,天色漸暗,王偃青替春水倒了一杯茶,笑着說道:“依着這位先生的詩稿來看,應當還有一本我尚未看過,難不成是那本詩稿實在寫得太好,陛下不忍你將其帶出宮來?”

春水驀然一驚,惶恐說道:“春水每日出宮之前,陛下可都是囑咐春水要好好讀書的,說是皇宮和翰林院的書籍,只要是先生想要的,都盡數取出,絕不可能有這種藏書之事啊。”

王偃青雖然是看不到這春水的神色,但想來這姑娘也是極爲緊張,擺擺手安慰道:“隨口一說罷了,不必如此。”

王偃青話音未落,便聽到幾聲極其輕微的抽泣聲,雖然對方極力忍住,但還是被他聽去了,他目盲多年,聽力早已經變得極爲敏銳,再加上原本便是境界不低的修士,哪裡有聽不見的道理。

王偃青獨身一人,一輩子都放在了修行和讀書上,從未想過男女之情,自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哄姑娘,只是輕聲開口說道:“你今日回宮時便可收拾行囊,再到宮裡選些書來,明日一早便到這裡來。”

春水驚異道:“先生是要出遠門?”

王偃青點點頭,笑着說道:“去北方,旅途煩悶,沒有書看,倒是很無趣的一件事。”

春水睜大眼睛,顯得實在是有些開心,從小在皇宮裡長大的她開始的願望是想着走出皇宮看看洛陽城,後來能夠每天都出入皇宮之後,她回去的時候也會故意挑些沒去過的街道去,後來她便想看看這座雄城外的光景,只是一直沒有機會,今日得以夢想成真,如何不歡呼雀躍。

王偃青不作理會,只是囑咐道:“記得挑些好書,若是拿不定主意,便叫陛下去挑就好了,順便告訴他我回來的時候要和他手談一局,看他是什麼表情,明日好來告訴我。”

春水點點頭,示意都記下了,可很快便想到先生目盲不視物,便柔聲道:“知道了。”

王偃青起身之後徑直轉身返回屋子裡,走的極爲自然,這便是他宣告今日讀書結束了。

春水一個人在院子待了一會兒,替王偃青給臘梅樹和門前的蘭花澆了水,清掃了院子裡的落葉,說了一聲先生我走了,然後這才輕手輕腳的替王偃青關上門。

走出狹窄小巷之後,春水心情極好,她一路走着一路想着之後該帶些什麼東西出門去,等到走過了好幾條街道之後,便又開始想着院子裡那位溫和的先生。

她一邊走一邊喃喃道:“先生是個好人呀。”

——

王之章的馬車尚未來到那座刑部衙門,路過一條街道之時,便被一人攔下,那人腰間懸刀,神情堅毅,身材壯實高大,雖說只有一身布衣在身,但氣勢十足,理應不是一般人。

王之章從車廂裡探出頭來,看見此人面容,沉默片刻,便直接讓馬伕調轉馬頭另尋他路,並不想和那懸刀男子交涉。

在街口眼見着這位刑部尚書見他便轉身的懸刀男子並不相攔,只是豪邁笑道:“王之章,總有一日你會想來見我的。”

在車廂裡的刑部尚書聽着這番言語,惱怒道:“許武庭,你從邊軍被貶謫回京一事,與我何干?!”

許武庭,原本的北地邊軍大將,整個延陵十三位大將軍之一,只差一步便可封侯的沙場武夫,年初時候,不知爲何便被失去了兵權,被貶謫回京,現如今一直閒賦在洛陽城。

這位大將軍一直不相信自己會被無緣無故貶謫,在上書無果之後,便開始找這些朝中大佬的麻煩,這些平日裡與他有些不對付的文臣便是他這些時日常常相擾的對象。

——

春水回宮之後,先是去稟報了皇帝陛下今日先生的要求,然後在說出先生要和陛下手談一局之後便一直在竭力觀察陛下的神色,然後便被延陵皇帝給攆了出去,延陵皇帝聽完之後便徑直去了藏書閣,要替那位先生挑選幾本看得入眼的書來。

等到走出藏書閣之後,天色已經完全暗下去了,皇帝陛下將手中的書遞給小太監,吩咐他把書交給春水,然後便一人打着燈籠走在皇宮中。

藉着燈籠,皇帝陛下饒有興致的在皇宮裡四處走了一會兒,然後纔在一處玉石階上席地而坐,把燈籠放在身旁,皇帝低聲道:“偃青先生這趟出遠門,正好替朕看看這延陵境內到底還有多少人對朕心口不一,這座城裡既然有這麼些骯髒污穢,朕就拿血來洗洗便是。”

說到最後,這位一向以儒雅形象來示人的延陵皇帝竟然是面有厲色。

第八百零五章 一襲青衫三尺劍第三十二章殺修士第五章在河邊罵劍取劍的中年男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時間是個賊第兩百八十九章 有一劍至第兩百五十一章 人心如此第八百一十二章 舊時風光此時景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如霧山塌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近在眼前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來吧第五百零五章 只有一道門第兩百六十三章 要是世間女子都問個不停第六百三十章 夜裡來了許多劍第六百九十三章 葉觀主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七百零八章 燈籠還在,只是人已走第兩百九十章 又有一劍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孤寂是註定的第兩百五十九章 化而爲鳥,其名爲鵬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人發現了星星之火第五百二十八章 少年你是一道光第九百零九章 你們還能怎麼辦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八百五十九章 一如當初第兩百一十八章 意氣長第一章白魚鎮上的少年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顆山楂第三十九章將軍和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髮紅袍第七百三十三章 朕要走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洛陽城的雪: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翁的故事(三)第九十一章道理講完了第一百八十章 雪夜裡的幾個讀書人相見第八十九章長生印第一百八十九章 同境而已第兩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六百一十四章 吾第四百九十三章 雞犬相聞第六十章一縷劍氣下山去第四百七十章 要爭,誰又能爭得過第兩百一十章 遊子已歸鄉第六百四十二章 老而不死第五百零六章 幸運的年輕人們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價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是一道符第一百五十七章 幾個局內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們的故事(五)第八百九十章 霧山往事(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追着星光的人們(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有一劍守城頭(三)第兩百一十四章 延陵皇帝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七章白袍換青衫第八百一十五章 那人一身白袍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劍爲誰出第三百零四章 至白魚的那些年輕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登場的齊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那個悲傷的故事第五百零九章 禪子找不到第兩百零三章 這個故事寫在風雪裡第五百八十四章 妖也好,人也好第五百六十章 不同的不是我們第五百一十章 老怪物和小怪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且看之後人間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戰(一)第二十五章迂腐第六百一十七章 借吾一劍第四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第三百六十二章 那些不爲人知的劍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國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便是西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冬夜裡的涮羊肉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們的故事(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一劍斬去該斬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青符城外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便是西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那個關於立教僧的傳說第一百章去山上出劍第六百四十一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各不相同第四百一十章 有那麼些人(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我有一劍守城頭(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千里第一百九十五章 洛陽城的難受第五十二章不和臭棋簍子講道理第一百一十二章出樓下山握劍第八百七十三章 這裡一場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勾手指,先生借些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間可否別忘了我的劍第八百六十章 許多不如當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在呢第八百五十六章 遠來是客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是個不好惹的女人第十一章官道路遇一書生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的師叔,那是我的狗第八百五十五章 當世第一百零五章棋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那誰纔是那個合適的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