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龍昇天的契機

對於武皇的發問徐博溫神色有些憂鬱,事實上他是最早知道那個交易的幾人之一,這份交易在他看來確實是對天淵利大於弊,但是如此一來怕是楊武兩家的關係會更加趨向於惡化,而完全沒有了牽制的楊王最終會如何選擇誰也說不清楚。

想到這些徐博溫事實上是有些神傷的,他沒來由想起當初的那份崢嶸歲月,那段捨生忘死的年份,想不到如今天下太平,他們反而比當初過得還更爲難受。

當初的幾人到如今他徐博溫最不懂的便是楊王和李涼,兩人搭檔之下鑄就了三十萬無敵的楊家軍,也促成了如今的天淵盛世,但是他們兩人卻經常和整個天淵和武皇背道而馳。

和羣臣相比他們如此格格不入,正因爲如此如今朝堂之上倒楊的局面他徐博溫不是不清楚,只是就如同他拿楊王等人沒辦法一樣,如今朝堂之上的這種亂局他實在是有些有心無力。

或許真正能夠改變一些的只有他們面前的那個人可以,可是即便是他徐博溫也不曉得武皇的心思到底如何。

“此事事關重大,臣建議不妨讓晉大人前往,一來可以表示我天淵的誠意,另外晉大人向來行事穩重,不會出什麼差錯。”兵部左侍郎權衡了一下開口道。

他這麼一說段菅炳不由皺了皺眉,他瞪了一眼這位兵部實權大人不客氣道:“張桐這是寒磣我禮部還是說寒磣咱們陛下,陛下剛纔說了是派人去求學,你讓我禮部侍郎去學院求學是何道理?”

“段尚書別動怒,張大人不過是欣賞晉大人罷了,並不什麼惡意,況且你們讀書人不一向說過什麼吾生有涯而學海無涯這樣的話嗎?即便是去書院學習一二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吧。”

在被禮部尚書訓斥之後張桐有些惶惶不安,豈料他的頂頭上司又站出來說出這樣一番話,聽到這麼一番話張桐臉都綠了,事實上他就是沒有考慮太多一時口快,現在可好,可算是完全得罪了那位禮部大人了。

兵部尚書瞥了段菅炳一眼顯然有些得意的意味,上次就是他禮部的人在楊王面前提出讓他彭稚去替代楊王接替入主楊家軍的,現在他算是還上了。

“你,要去也該你們兵部這些個大老粗去,什麼時候輪到我們禮部。”聽到彭稚的話段菅炳冷哼了一聲,隨即又狠狠瞪了一眼張桐。

對此其他人都早見怪不怪,禮部和兵部這些年就沒有相互看對眼過,朝堂之上互相較勁實在是太尋常的事了。

“怎麼又吵起來了,心安是不錯,但是禮部尚書說的也不錯,這個人由我朝庭官員去確實不合適,所以朕決定從今科科舉士子之中選出一人來,”武皇搖了搖頭打斷還想繼續說下去的彭稚。

“你們覺得楊文鋒如何?”武皇不在打算繼續聽下面的人談論,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他直接說了出來。

這個名字從武皇的口中說出來原本小聲議論的養心殿內忽然就變得寂靜無聲起來,誰也想不到武皇會說出這個名字,就像是當初誰也沒有想到武皇會真的容楊王出玉陵一般。

聽到武皇親自說出來張子儀眼皮子微微動了動隨後低頭沉思,他是那少數幾個得知真相之人,但其實他並未贊成武皇這次於王羲頤的交易。

倒不是野萍書院入天淵比不上一個楊文鋒,事實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一個探花郎楊文鋒去換取野萍書院入天淵都是朝堂穩賺不賠,但是想到楊家三父子之前的星運張子儀便有些心神不寧。

殺破狼一旦真的成勢,到時候天下大亂江山易主這種事可是要比一個野萍書院重要的多。

但反過來說,張子儀雖掌管天淵天星閣,雖然這天下氣數星運走勢都在他的眼中,但是他也明白,氣數氣運並不是一塵不變的,尤其是在有人鎖住人間之後就更是如此,所以未來如此他也說不清楚。

武皇此舉是不是太過冒險了?張子儀這樣想着。

與往常不同,往常遇到楊家的事禮部尚書一般而言都會率先出聲,但是這一次段菅炳雖然眼神晦暗不明卻很罕見沒有出聲。

既然這是武皇親自點的人,加之這次科舉武皇對於楊文鋒的特殊態度,如此一來他段菅炳不得不從新揣度聖心了。

“臣覺得有些不妥,且不說用新科探花不合規矩,即便是陛下想要鍛鍊新人也可以,但獨獨不應是楊文鋒啊。”這一次是兵部左侍郎劉東劍率先站了出來,在戶部尚書未曾表態之時他先站出來反對。

劉東劍正了正朝服臉色嚴肅:“我天淵在外藩王有四,除楊王之外其餘家眷府邸均在內城之中,如今楊王和嫡長子於天淵統領三十萬楊家軍,若是楊文鋒外出玉陵,怕是會引起朝中恐慌。”

劉東劍並未像很多朝臣那般直接說出楊家勢大恐有不臣之心這樣的話來,但是他的話意思很明顯,若是楊家主要人員都離開玉陵那豈非放虎歸山困龍昇天不成?

劉東劍的話說的很含蓄,但是能站在這裡的人哪個不是滿肚子彎彎腸子,他們又如何不懂這位兵部侍郎的意思?

正因爲如此,在劉東劍的話說完之後這養心殿之內又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寂,這是武皇的提議,如今有人站出來反對,武皇不吭聲他們又該說些什麼呢?

書案之前的武皇對於劉東劍的話不置可否,他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有些玩味的看着下面的這些個臣子們。

實話說他武皇並不喜歡他的這些個臣子,尤其是這個時候懂得審時度勢的這些個太過聰明的臣子們,可是對於這些人他偏偏沒有辦法,而這些人又不可或缺。

若是沒有這些人,他的那些個帝皇心思又有誰去揣摩?又有誰去幫他說那些他不能說,做他不能去做的事呢?比如面對那個楊王,面對那個楊家。

“臣也覺得有些不妥,一來楊文鋒雖然文采斐然但畢竟年幼,臣還是覺得這種事交給一些個穩重的禮部官員,再不濟國子監也可以出人,二來楊文鋒剛剛登科,朝廷沒必要派出一個新科士子的道理,若是到時候被學宮覺得是我們輕視了他們反倒是有些不好了。”看到無人再開口之後一位兩鬢早已斑白的老人猶豫了一番之後站出來朗聲開口。

看到這位老人武皇有些無奈,同時心裡也有些開心,看起來這個朝堂之上還是有那麼幾個不太聰明的人的。

程珏,天淵三閣之一的文華閣主此刻站出來持反對意見。

看到身旁的老人毋何雄不由齜牙咧嘴,他的心裡不由有些無語,這種情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之所以武皇會提出楊文鋒來絕不僅僅是因爲對方科舉取得探花的原因,況且在他之前還有荀攸與那個楊延和,但是武皇卻偏偏提出了那個楊文鋒來。

如此用意還不夠明顯嗎?偏偏你這個老頭還要去撞一鼻子灰才能滿意?

看到站在那裡的程珏武皇有些無可奈何,偏偏他又不想也不合適去解釋什麼,所以這個時候的武皇看向站在那裡很久都沒有出聲的徐博溫。

與此同時程珏也看了一眼武皇,隨後他有些憂心忡忡道:“臣與王羲頤同爲南楚遺民,臣可以去和他解釋,到時候由他帶野萍書院入我天淵豈非更爲妥當?”他程珏的話很明顯,他知道王羲頤要的是楊文鋒,但是他覺得他能夠說服王羲頤讓對方退讓一步。

可能在這天淵朝堂之上程珏從來未曾與楊家爲敵過,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多說幾句公道話,所以此刻他站出來公然反對此事其實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

但是程珏也並不在意他們能理解與否。在他看來楊家和武家一日相互制約便朝堂安寧,若是一日哪方沒了顧忌他最終受傷的不僅僅是他們兩家,更多的還是這天淵的百姓。

徐博溫又何嘗不知其輕重,所以他在這玉陵城內見過了兩次王羲頤,原本他也是抱有此種心思的,但是話還未說出口王羲頤的態度便早已表明。

楊文鋒是他的師弟,也是他先生的弟子,如此一來別說是一個程珏,便是來更多的南楚遺民又有何用?

“程老夫子,你既知曉王羲頤與楊文鋒同爲一脈又如何會覺得自己能夠說服對方呢?難道你忘了當年那一人折辱天下讀書人的王羲頤了嗎?他們這一脈又何曾那麼好說話,那麼好講道理過?”徐博溫嘆了口氣終於還是在武皇的眼神之中開口。

他這話一說出口另外兩位閣老和六部尚書皆心驚,其實他們都不曾知曉王羲頤竟然和楊文鋒有這樣的淵源,當初王羲頤在朝堂之上會挑選幾人入野萍學宮進行交流,原來這纔是對方的用意所在。

經徐博溫這樣一說幾乎在場之人都已經明白了爲何武皇會好端端提出楊文鋒這個名字來,如今看來只怕是那位學宮宮主的親自點名罷了。

禮部尚書段菅炳想通此中關鍵所在之後不由用力握了握藏在袖子之中的雙手,如此一來事情便變的很明瞭了。野萍學宮入天淵,代價便是楊文鋒離開玉陵,困龍昇天與學宮入國,二者選其一而已。

第一百六十四章 獨佔八斗第六十八章 各自歸位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羲頤的傳承(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獨佔八斗第八十九章 儒風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脈道統第九十九章 文運天上來第六十八章 各自歸位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龍昇天的契機第一百章 一脈讀書兩三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羲頤的傳承(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兩相厭第二十四章 當殺戮成爲一種第一百五十一章 國事第二十七章 相望淚兩行第二百章 人間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我本是歧路人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陣,有人破陣第三十九章 前不見文,後不見武第一百四十三章 記憶中的分道揚鑣第一百九十一章 王羲頤的道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殿試的結果第一百八十三章 說服第四十二章 山頂風景大好第二十章 心之所向一第八十二章 與天上地下對弈一局第九十六章 文魄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惱羞成怒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對這個天下講道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奪魁,兩人古怪第八十二章 與天上地下對弈一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淵動盪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陣,有人破陣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羲頤的傳承(二)第四十八章 端坐於此,靜候佳音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對這個天下講道理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與我無關之事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勢開第一百八十二章 塔中心酸唯自知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惱羞成怒第二百零一章 與仙人對峙第九十二章 千萬人爭相而上的科舉第二十七章 相望淚兩行第一百五十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間齊齊登場第二章 鐵令,如王親臨第一百七十九章 攔路之人是楊家人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屬,南楚之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我本是歧路人第四十五章 明月與長風第二百零五章  有人關天門第六十四章 慘烈搏命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二章 一劍便是一品第二百零六章  自有計較第一百九十四章 連番大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記憶中的分道揚鑣第八十三章 我欲乘風歸去第二百章 人間之人第七十一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六十一章 人人言道,人人無道第五十一章 一言驚起千層浪第一百零七章 遇到最好的楊文鋒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惱羞成怒第一百一十六章 今日之事多煩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楊府楊文鋒第四十三章 道義於其它無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連番大戰(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開玉陵前的準備第五十八章 楊家二郎美名傳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瀾而興第一百章 一脈讀書兩三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間齊齊登場第一百零八章 天上人與人間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開玉陵的少年第五十九章 連番激戰第五十四章 我來不代表輸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間齊齊登場第七十四章 一點見芒破陣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之後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三十九章 前不見文,後不見武第一百九十六章 劍聖出劍第七十章 平靜之後再起波瀾第七十八章 有人閒庭信步戰成勢第二百章 人間之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朝會中的波瀾第一百一十一章 楊家有子露崢嶸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七十一章 羣臣無力又無奈第九十八章 我楊家將一往無前第一百六十五章 殿試的結果第一百零六章 我於此時起,不爲蟄蟲伏第一百三十章 有人惱羞成怒第六十二章 大夢不覺,如何自知第六十七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八十八章 書生入城 少年讀書第六十三章 你不求道,可曾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