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世衰.上古時期

烈燄在神農氏治理下國泰民安,神農氏也深受這氣氛感染。

神農氏炎帝三十一年,神農氏爲了樂民衆,於是改進了伏羲琴,他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削桐爲琴,結絲爲弦,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被稱爲“神農琴”。

神農氏炎帝三十四年,雖然神農氏已從嘗草改爲鞭草有三十餘年,但之前嘗草留下的“邪”,啊不,現在神農氏已從鞭草中得到了“毒”這一字,更能準確描述這一狀況,這些毒素還是留於神農氏的體內,近日神農氏多次昏迷。

四日後,神農氏因多種毒素引發的病症去世...其子臨魁繼位。

耆定氏組織人手,準備趁此機會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誰曾想到那炎帝臨魁智勇並不在神農氏之下,他的謀略將耆定氏等人牢牢地擋在黃河—沙水防線,以前要是這樣也就算了,石斧與弓箭傷害不了多少巫人的,現在不一樣了,“金”刀之下,無論華族人,還是稍低些層次的巫族人皆是凡體。

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行爲,令耆定氏非常鬱悶,每天的傷亡報告讓耆定氏異常肉痛,逼得耆定氏下令撤退。

三年後,有熊王鬱鬱而終,臨終前叮囑後人勿忘南下,奪回天下。

炎帝臨魁四十二年,臨魁去世,其子 承 繼位。這次耆定氏已用“金”刀武裝了一些巫族人,他覺得自己又有機會,再次興師來犯。

開始的時候,如耆定氏預計的一樣,龍山與烈燄雙方再次在黃河—沙水防線展開了持久戰,這次傷亡的數量還在耆定氏的容忍範圍內,這給了耆定氏很大信心打贏這次戰爭。

然而天公不作美,龍山國爆發了一場大幹旱,而巫族人的濫捕濫殺,已讓這裡的生態系統異常脆弱,這場乾旱成爲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謂是“千山鳥飛盡,萬徑獸蹤滅”。

耆定氏面對這樣的情況仍不準備撤退,他覺得只要這場戰爭勝利,就可以利用烈燄的糧食擺脫這次饑荒,他馬上組織了一次全面進攻。

防線搖搖欲墜,即將攻破的時候,不幸的事情再度發生,天佑烈燄不佑龍山,黃河氾濫,將處於下游東側的巫人盡數捲入波濤洶涌的洪水之中。

耆定氏臉色發白,咬着牙下令撤退。

此戰龍山國元氣大傷,國內政局動盪,饑荒爆發,戰死之人的遺孤遺孀啼哭之聲久繞龍山國上空,之後三十年,耆定氏潛心安定國家,治理洪災旱災,不敢再起戰火,以免重蹈覆轍。

炎帝承三十六年,一百三十八歲的耆定氏再也抵抗不住時間的侵蝕,這一天,在沒有力氣從牀上起來,奄奄一息,在彌留之際,嘴裡唸叨:“父神...爲何...不佑我啊?”

似乎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將自己的孩子召到身邊託付遺願,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指向正在下落的夕陽,說着:“攻...攻...攻!”但話沒說完便永遠地合上了雙眼,流下了一滴遺憾的淚。

耆定氏卒,其子繼位,在其執政期間,未興戰火,引進西方烈燄農業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使巫族脫離了對野獸肉食的依賴,被人尊爲黎田氏(上古文獻中“耆”與“黎”爲通假字)。

————————

龍山國不襲擾烈燄國,烈燄國的發展那叫做一個急速騰飛,一天一個樣,人們的生活極大富足,但卻有一個問題出現了。

這一天,炎帝明到一個靠近山林的部落去,見那裡把獵獲的野獸隨地亂拋。一問,才知道這一帶野獸很多,獵獲的獸肉多的吃不掉。

又有一次。他走到另一個部落去,見他們正把大批的穀物拋棄掉。炎帝明覺得太可惜了。當地人笑着說:“有什麼可惜的,過幾天,新谷又要熟了!”

回來後,炎帝明成天想着如何處理這鋪張浪費的事情。他正在想,突然就開了竅。

他想,肉多的部落不是可以和穀子多的部落互相交換嗎?

他和許多部落的酋長和聚落長一商量,決定每隔十天,到日中的時候,大家把多餘的東西,拿到一個指定的地點(集市),向別人換取自己所需的東西。人們都很贊成,高高興興地拿着自己多餘的東西,來到指定地點。這時候,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熱鬧。他們互相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炎帝明立市廛,首闢市場。從此以物易物,日中爲市便開始了。

但誰意想不到看起來如此簡單的小事,卻是神農氏烈燄衰敗的開端。

————————

這段時間,黃土高原上的有熊國陷入了一次內鬥。

起因是,有熊國的老國王因爲意外去世了,於是百官與歸順有熊國的部落酋長們根據祖先的制度,禪讓制(注意:烈燄國,龍山國等都是如此,只是有時候恰巧選擇了長子),召開大會決定新的國王,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利益,信仰進行了選擇,結果選出了兩個票數持平的候選人:信仰應龍的老國王第五子,信仰天黿的老國王長子。

兩大陣營誰也不服誰,展開了一系列的暗鬥,對中立派進行拉攏,後來爲了明確人們屬於哪個陣營的,便讓人用“應龍”與“天黿”作氏,兩位候選人也是如此。(接下來的應龍氏,天黿氏專門指他們兩個。)

應龍氏與天黿氏越鬧越大,很快暗鬥不適用了,改爲明爭,天黿氏先聲奪人,對應龍氏發動奇襲,應龍氏早早做好準備,將天黿氏擊敗,驅逐了他,才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內鬥。

但內鬥帶來的傷痛還需要一定時間磨平,這或許就是禪讓制的缺點吧。

————————

市場的出現,使得資源可以重新分配,也使得烈燄出現了一段時間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

但市場的逐漸推行,隨之而來便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烈燄國內部開始出現階級與貧富差距,私有制再次衝擊原始社會的公有制,現在的烈燄國需要出現一種新的制度才能駕馭着住私有制這洪水猛獸。

可是當問題爆發時,烈燄國老了,現任炎帝,也是第五任神農氏炎帝宜也老了,神農氏烈燄國已經建立了一百七十年,五十多歲的炎帝宜也已經統治了烈燄二十八年。

烈燄國的弱者被強者擠壓的沒有生存空間,只能向着更弱的地方逃去,導致了烈燄周邊諸國(如有熊,大溪等)的二次復甦與改革,讓他們變得更強,而烈燄卻無動於衷,對於這些勞動力沒有絲毫手段讓他們留下來,哪怕是強迫的手段...

神農烈燄的衰弱或許不可避免了...

受命不殆.晚商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人族之始.上古時期黎初大難女媧娘娘.上古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逐日之族.上古時期阪泉涿鹿殷武盛世.晚商時期先商東遷.先商時期五穀之薪.上古時期文明火種.上古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連朝接夕太康失國三苗世家.大禹治水受命不殆.晚商時期白鯊之危.上古時期暴洪百年逐日之族.上古時期神農嘗草.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先商東遷.先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雨中殘火.上古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女媧娘娘.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堯禪重華玄鳥生商.先商時期先商南下.先商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終歸涅槃.上古時期五穀之薪.上古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炎黃二帝衆臣列傳集神農嘗草.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女媧娘娘.上古時期商夷戰爭.早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黎初大難伏羲王朝.上古時期終歸涅槃.上古時期盤庚遷殷.晚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神農世衰.上古時期九世之亂.早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終歸涅槃.上古時期暴洪百年受命不殆.晚商時期受命不殆.晚商時期殷武盛世.晚商時期合燼成燄.上古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殷武盛世.晚商時期炎曦炎曦.上古時期殷武盛世.晚商時期九世之亂.早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兵剛木強.上古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先商南下.先商時期阪泉涿鹿早商衆臣列傳集五穀之薪.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彗掃天宮暴洪百年三族初現.上古時期暴桀亡國太康失國三苗世家.大禹治水盤庚遷殷.晚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神農嘗草.上古時期商夷戰爭.早商時期厲熊輝煌.上古時期五穀之薪.上古時期九世之亂.早商時期祖乙抗北.早商時期黎初大難早商盛世.早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三苗世家.三苗五帝炎曦炎曦.上古時期神農嘗草.上古時期白鯊之危.上古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合燼成燄.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堯禪重華女媧娘娘.上古時期雨中殘火.上古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