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

“德拉-霍姆斯會戰”的結果,直接促使中國向俄羅斯宣戰。)

對美國來說,這場會戰的重大失利,造成的影響更加嚴重。

雖然在二十八日,美國國防部並不承認會戰失敗,只以“失利”作出概括性總結,隨後宣稱美軍成功保護了以色列,消除了中敘軍團對以色列構成的威脅,取得了斃傷數萬敵軍的輝煌戰果,但是這種宣傳伎倆,只能用來麻痹平民百姓,對美國高層來說,這場會戰是不折不扣的慘敗。

要知道,美以聯軍在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的情況下,損失了數萬名官兵。

雖然中敘軍團的傷亡也很大,但是兩個中國集團軍的減員率還不到一成,即戰鬥力沒有本質性降低。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在美以聯軍作戰能力大幅度下降的時候,卻要面對比之前多出一倍的中**隊。雖然在二十九日,巴拉姆向以色列總理保證,以軍的防線很堅固,暫時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但是這位背上了黑鍋的以軍將領仍然認爲,美以聯軍無力進攻,還要儘快加強兵力。

向中東增兵是肯定的,但是要增派多少部隊?

當時,羅林森已經把責任推到了巴拉姆身上,宣稱是巴拉姆在南部戰線上猶豫不決的進攻行動,拖延了整個戰役計劃,使在北面進攻的美軍蒙受了慘重損失,應該由巴拉姆承擔所有責任。

只是,這個狂妄自大的美軍將領也猛然明白了過來,即美以聯軍的兵力還遠遠沒有達到扭轉戰局的地步。

結果就是,十二月三十日,羅林森親自向馬歇爾提出增兵。

按照羅林森的要求,至少需要增派八個美軍師,美以聯軍才能取得兵力優勢,也纔有能力發動一次決定性的進攻。

問題是,馬歇爾手裡根本沒有這麼多部隊

要知道,和平時期,美國陸軍總共也就八個常備師,即第一裝甲師、第二騎兵師、第三步兵師、第四步兵師、第七步兵師、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與第八十二空降師,此外還有八個國民警衛隊師。雖然美軍師級編制的規模非常大,兵力在一萬六以上,其中第二騎兵師接近兩萬,但是與中國的集團軍相比,仍然差了一大截。結果就是,美國陸軍的常備作戰部隊比中國陸軍少得多。

以當時的情況,馬歇爾最多向羅林森增派三個師。

問題是,羅林森堅持要求獲得八個師,不然他不會再次發起進攻。

最終,馬歇爾不得不做出讓步,即承諾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底之前,在已經增派三個師的情況下,再派遣八個新成立的師,而羅林森必須在二零五三年二月底之前,提交詳細的進攻作戰計劃。

當然,馬歇爾還要解決一個問題,即讓羅林森出任美以聯軍總司令。

只不過,這是下個月的事情了。

既然羅林森已經把責任推到了巴拉姆身上,以色列當局也默認了,那麼撤換聯軍總司令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馬歇爾盡了最大努力,只是這個結果讓盧卡斯很不滿意。

當時,美軍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情報,知道中國會在新年開頭向俄羅斯宣戰,而且將同步發動戰略進攻。

有趣的是,美國當局沒有把如此重要的情報通報給俄羅斯。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這是盧卡斯下達的命令,而他這麼做,主要就是擔心俄羅斯放棄攻打伊朗的作戰計劃。

要知道,俄羅斯總統早就暗示過,只要與中國交戰,俄羅斯就不會進攻伊朗。

更重要的是,二十八日,中國與伊朗正式結盟,而且承諾在三天之內、也就是在二零五二年過去之前向伊朗派遣地面部隊。

站在盧卡斯的角度,這個承諾預示着中國將在伊朗投入重兵。

毫無疑問,對他來說這是天大的好消息,而且是“德拉-霍姆斯會戰”之後,對美國最爲有利的消息。因爲這意味着,中國在短期內將無法向中東增兵,美以聯軍將獲得難得的喘息機會。

只是,這還不足以讓以色列高枕無憂。

別忘了,當時在中東戰場上,中國有三個集團軍,雖然第三三三預備集團軍主要駐紮在約旦境內,但是另外兩個主力集團軍依然有足夠強大的兵力,也就有可能在美以聯軍進行調整時發動進攻。

爲此,盧卡斯必須設法減少中東戰場上的中**隊。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俄羅斯進攻伊朗,讓中國不得不抽調兵力去伊朗。如果中國在這個時候已經向俄羅斯宣戰,就不大可能從本土抽調兵力。也就是說,中國將別無選擇的從中東抽調部隊。

正是這個原因,讓盧卡斯決定不把消息告訴俄羅斯總統。

要知道,如果俄羅斯總統知道了這條情報,俄軍就肯定不會進攻伊朗,而會把主力全部派往遠東地區。

事實上,當時俄軍已經做出反應,把部署在內高加索地區的部隊派往遠東。

三十日,盧卡斯親自詢問了馬歇爾,即美以聯軍有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再發動一次規模足夠大的進攻。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盧卡斯是想以此穩住俄羅斯。

可惜的是,馬歇爾的回答非常直接,即美以聯軍無法發動進攻,哪怕只是目的有限的戰術進攻。

在盧卡斯追問之後,馬歇爾甚至暗示總統,如果強迫他發動進攻,他就辭職。

這下,盧卡斯只能放棄了。

要知道,把喬丹上將撤下,已經使他的政治威信、特別是在公衆心目中的地位受到了嚴重打擊。如果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第二位參聯會主席下課,恐怕盧卡斯也要面對遭到彈劾的風險。只要盧卡斯失去民意支持,國會裡的那些野心家,絕對不會放棄能夠提高自身地位的機會。

到這一步,盧卡斯已別無選擇。

他能做的,就是儘量鼓勵俄羅斯總統,讓俄羅斯把重點放在伊朗。

事實上,這也正是馬歇爾的建議。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馬歇爾明確提到,俄羅斯應該在遠東採取防禦,首先完成在伊朗的作戰行動。從軍事上講,此舉有一個極爲明顯的好處,即俄羅斯攻佔伊朗後,能夠切斷中國中東軍團的補給線路。也就是說,在中東戰場上,美以聯軍可以在毫無懸念的情況下迅速擊敗中敘軍團。

爲此,馬歇爾甚至告訴總統,只要俄羅斯能在伊朗取得決定性勝利,他就可以把部署在中東的部隊派往伊朗、甚至派往遠東地區,與俄軍協同作戰,因爲對付阿拉伯國家,以軍就足夠了。

毫無疑問,正是馬歇爾的建議,讓盧卡斯看到了一線希望。

三十日夜間,盧卡斯秘密飛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進行了面談。

在提出馬歇爾的軍事計劃時,盧卡斯故意忽略了一個問題,即俄羅斯應該在遠東地區進行戰略防禦。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盧卡斯忽略這個問題,主要是不想透露消息。

要知道,如果他提出這一點,俄羅斯總統肯定能想到,中國即將向俄羅斯宣戰,也就不會向高加索增兵了。

問題是,在盧卡斯看來誘惑力十足的計劃,在俄羅斯總統眼裡卻沒有多少價值。

當時,俄羅斯總統提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中國掌握着印度洋的制海權,而伊朗的本土縱深也就一千多公里,在波斯灣與阿拉伯海活動的中國艦隊,能夠爲伊朗提供全面空中掩護與空中支援,必然會對俄軍地面部隊構成致命威脅。更重要的是,中國到伊朗的航線沒有受到威脅,中國能夠非常迅速的爲伊朗輸送作戰部隊與武器裝備,從而大幅度增強了俄軍的作戰難度。

由這個問題引出一個新問題,即美軍是否有能力奪回印度洋的制海權?

雖然俄羅斯總統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即美軍在印度洋上無所作爲,俄軍就不會把伊朗當成主戰場。

當然,在隨後的外交接觸中,俄羅斯當局正式提出,只有美軍奪取了印度洋制海權,俄軍纔會在伊朗投入重兵。

這下,難住了盧卡斯。

要知道,在他看來,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比打贏中東戰爭還要困難。

三十一日清晨,盧卡斯回到華盛頓,召開軍事會議,提出了俄羅斯總統的要求,向軍方將領徵求意見。

有意思的是,馬歇爾上將支持總統,即認爲有必要在印度洋上用兵。

顯然,在向總統提出建議的時候,馬歇爾就考慮到,俄羅斯會提出類似的要求,美軍也必須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

問題是,有這麼容易嗎?

要知道,迪戈加西亞已經淪陷,中國艦隊依然在印度洋上活動,而美國海軍只剩下了九支航母戰鬥羣。

當時,仍然是海軍參謀長的喬丹上將堅決反對進軍印度洋。

可惜的是,他已經不是參聯會主席了。

在裡梅爾上將表明態度,即美軍在馬里亞納羣島的防禦體系已經建設完畢,而且中國海軍暫時沒有發動進攻的能力之後,盧卡斯做出了決定,責成喬丹上將策劃進軍印度洋的作戰行動。

隨後,盧卡斯給俄羅斯總統打了電話,承諾美軍將再次用兵印度洋。

這個承諾,讓他得到了回報,即俄軍將按照計劃發動地面戰爭,而不是等到美軍在印度洋上取勝後再發動進攻。

只是,這一天,發生了一件讓美俄都萬分震驚的事情。

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26章 逐步推進第50章 重創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53章 再次攻擊第237章 攻堅戰第64章 三管齊下第29章 初顯身手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6章 暗藏殺機第82章 巴軍出擊第52章 順手拈來第35章 軍事政變第86章 戰術偵察第38章 戰役目的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53章 生存競賽第69章 左右爲難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26章 逐步推進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79章 另闢蹊徑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3章 全權顧問第96章 高調第74章 信心十足第47章 證據第88章 最後關頭第79章 艦隊攔截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98章 決裂第26章 逐步推進第8章 膽識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7章 決戰之前第85章 科技戰爭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68章 歷史時刻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62章 戰略意第57章 老少校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章 把握機會第99章 妥協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4章 昏了頭第12章 幕後推手第71章 拼盡全力第38章 猛攻第38章 猛攻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68章 搶任務第19章 水深火熱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41章 進退兩難第29章 力挽狂瀾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40章 奮起直追第39章 去臺灣第6章 愈演愈烈第50章 大無畏第47章 假設第166章 硬骨頭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6章 準備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4章 空中打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00章 恐懼第52章 大獲全勝第115章 遭遇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9章 力挽狂瀾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8章 坦克戰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98章 戰略轟炸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58章 邁向戰爭第24章 伏擊戰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82章 理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