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突襲的回報

新年的第一場戰鬥就能收到如此好的結果,連牧浩洋都有點不敢相信。收到前線發來的戰報後,牧浩洋讓參謀給陸軍司令部打了電話,確定戰報無誤之後,他才相信,戚凱威的戰略冒險成功了。

當然,嚴格說來,這也算不上戰略級別的冒險,最多是戰役級別的冒險。

原因很簡單,就算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的戰鬥遭到挫敗,中國的總體戰略安全也不會遭到要挾,只是讓取勝的道路變得更曲折而已。

現實上,在最初的時候,牧浩洋堅定反對戚凱威的作戰計劃。

要知道,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渾身上下都分發着冒險味道的計劃,一個連牧浩洋這種喜歡冒險的指揮官都有點害怕的計劃。

當時,牧浩洋覺得這份計劃存在太多的問題了。

先,進攻前的空襲準備只有兩個小時,或者說乾脆沒有,即在奪取制空權之前就發動地面進攻。要知道,在以往的任何一場戰爭中,地面戰都是在奪取制空權之後開始,絕對不會在此之前。

其次,戚凱威打算以空降作戰拉開序幕,而且是在沒有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就讓空降兵上戰場。這讓牧浩洋感到不可思議,因爲這意味着,不但着陸的空降部隊很有可能遭到俄軍圍殲,以至有可能連着陸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戚凱威把賭注放在了西伯利亞,而不是遠東地區。這就意味着,深入敵後作戰的空降部隊必須孤軍奮戰。雖然牧浩洋不是陸軍指揮官,但是作爲前任陸戰隊司令,他非常清楚孤軍作戰的處境。

第四……

總之,當時牧浩洋能夠找出一千個理由來反對戚凱威的作戰計劃,而且他也確實在向戚凱威施壓。

問題是,戚凱威也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

有趣的是,在遭到牧浩洋堅定反對的情況下,戚凱威竟然沒有反駁,只是堅持陸軍的作戰計劃得由他做主。

直到十二月中旬,在計劃送到黃瀚林手裡,請元首批准時,戚凱威才道出底細。

爲了實現這份讓牧浩洋覺得怎麼也不可能實現的作戰計劃,戚凱威只提到一點,即在進攻開始前,將把俄軍主力yin*到遠東地區。

當然,這個註釋,肯定無法讓牧浩洋滿意。

原因很簡單,俄軍主力本來就在遠東地區。

問題是,這個註釋,已經讓黃瀚林覺得足夠滿意了。結果就是,在牧浩洋依然反對的情況下,黃瀚林還是批准了陸軍作戰計劃。

所幸,隨後發生的事情讓牧浩洋逐步明白了戚凱威的企圖。

比如,在他提出增兵中東之後,戚凱威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把之前部署在西北地區的第二十七集團軍與第三十八集團軍抽調回來。又比如,在黃瀚林表示必須對俄宣戰後,戚凱威讓東北地區的三個集團軍全部進入戰備狀態,其中兩個靠前部署,並且相當屢次的派遣偵察機在邊境線附近活動。

只是,這些依然讓牧浩洋感到有點擔心。

直到十二月二十九日,李明陽送來的一份情報,才讓牧浩洋完全打消了疑慮,並且以總參謀長的身份,簽署了戚凱威的作戰計劃。

這條情報就是:俄軍將在一月一日凌晨入侵伊朗。

要知道,戚凱威的計劃中,把進攻時間定在了一月一日上午。

從時間上看,比俄軍入侵伊朗晚了幾個小時。如此一來,在中國陸軍發動進攻時,俄軍已經進入了伊朗,因而俄軍的指揮系統肯定盯着伊朗戰場,對後方的情況不大瞭解,而且俄軍的部署也針對伊朗。

結合戚凱威之前的部署,進行突襲的條件也就基本成熟了。

雖然風險依然存在,比如過於短暫的前期空中打擊,必然使地面作戰變得艱難,但是與突襲所帶來的高額報答相比,這點風險就算不了什麼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戚凱威的這套計劃就是衝着巨大的戰略報答去的。

不是戰術報答、不是戰役報答,而是戰略報答。

能夠說,這場戰鬥是用戰術手段獲取戰略報答的典型戰例。

最顯著的戰略報答,就是能夠一舉腰斬俄羅斯,把俄羅斯半數的國土、四成的資源與三成的人口置於隊的間接打擊之下,而且毫無防禦能力。隱藏在這後面的,則至少是中國北方本土安全再無顧慮。

原因很簡單,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扼守着至關重要的三條鐵路線。

戰前,俄羅斯一共有三條橫貫本土的戰略鐵路線,即西伯利亞鐵路、新西伯利亞鐵路與北方鐵路。西伯利亞鐵路經過別洛沃、新西伯利亞鐵路經過安熱羅蘇真斯克,而北方鐵路在安熱羅蘇真斯克東面的阿欽斯克匯入新西伯利亞鐵路,從阿欽斯克通往託木斯克,即繞過安熱羅蘇真斯克的鐵路線還沒有修通。如此一來,只需要控制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就能切段前往遠東地區的所有鐵路線。

在俄羅斯,這三條鐵路線具有非常的戰略價值。

要知道,從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有一萬多公里,而俄羅斯本土的主要河流大多是南北流向,因而沒有能夠取代鐵路的運輸手段。除此之外,這幾年的氣溫比全球自然災害之前降低了三度以上,經北冰洋的北方航線常年處於冰封狀態。也就是說,沒有了本土的鐵路,由沒有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俄羅斯要想從歐洲地區向遠東地區派遣作戰部隊,得首先橫跨大西洋,經巴拿馬運河,再橫跨太平洋。這條運輸線超過三萬公里,沒有哪個國家負擔得起。

當然,除了戰略上的報答,還有戰役上的嚴峻報答。

只需隊在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站穩腳跟,俄軍就得放棄伊朗、以至得放棄遠東地區,集中所有兵力攻打這兩處地點。不然的話,俄羅斯會在丟掉遠東地區的同時,向隊敞開後門。

結果如何,任何一名將軍都想得出來。

要知道,隊從這兩處地方出發,只需要向西推進一千二百公里,就到了歐亞分界的烏拉爾山。

在一個多世紀前,大軍團推進一千多公里就不再是神話。

現在,以隊的突擊能力,以及已經初露崢嶸的戰略空運能力,推進一千二百公里更不是難事。

現實上,在七年前的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中,隊在印度半島上的推進距離就接近兩千公里,而且只花了三個月。就算俄軍實力比當年的印軍強大得多,能守住半年就算得上奇觀了。

只需隊翻過了烏拉爾山,俄羅斯就沒有能夠防禦的有利地形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不但俄羅斯當局十分悲觀,連美國當局也很悲觀,盧卡斯以至認爲俄羅斯堅持不了一年。

所幸的是,這只是最理想的情況。

受政治因素限制,實際情況遠沒有這麼理想。

比如,哈薩克斯坦還是中立國家,就算已是獨聯體成員,但是沒有參戰,所以黃瀚林堅定不讓戚凱威出兵哈薩克斯坦。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就是兩塊孤立的戰場。

這兩塊戰場即便結合到了一起,也是一塊更大的孤立的戰場,沒有與後方的交通線,所有補給都得依靠空運。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中國的戰略空運能力還不是很強大,至少沒有強大到能夠單獨支撐一個方向上的戰略進攻行動。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兩個集團軍的作戰補給就已經達到了空運的極限能力。

也就是說,戚凱威不可能以此向西發動進攻。

更嚴峻的是,受地理環境影響,中國不可能在阿爾泰山脈裡開闢出一條能夠支援前線部隊作戰的交通線。

這樣一來,戚凱威還是得把重點放在遠東地區。

雖然以當時的局勢來看,戚凱威不需要進軍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只需要在遠東地區控制一條鐵路線,而最理想的選擇是黑河對岸的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然後向北推進到斯沃博得內與謝列姆金斯克,就能沿着鐵路線向西進軍,從而避開了俄軍重點把守的主要區域。但是,這也是一條極爲漫長的進攻線路,因爲從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到安熱羅蘇真斯克有足足三千多公里,中途有十多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還要跨過貝加爾湖。

這些客觀因素,間接影響到了大陸戰爭的發展方向。

在外交取得突破之前,戚凱威只能把重點放在遠東,暫時放下進軍烏拉爾山、掃蕩俄羅斯歐洲地區的企圖。

當然,這也未嘗不是好事。

要知道,大戰才迸發兩個多月,中國的動員工作還沒完成,連第一階段動員工作都還在進行之中,中國陸軍能夠作戰的部隊也就只有幾十萬,大批預備部隊正在集訓,根本沒有能力發起大規模戰略進攻。如果說伊朗是俄羅斯的泥潭,那麼處理不當的話,俄羅斯就是中國的泥潭,前期的戰略報答就將變成戰略累贅。

必須承認,當時戚凱威有點頭腦發熱,終究如此嚴峻的勝利,能讓任何人高興得得到理智。所幸的是,牧浩洋還沒有得到理智,而且他有能力說服黃瀚林,也就有能力約束戚凱威。

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6章 戰爭宣言第33章 最後反擊第33章 拉幫結派第163章 第一站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1章 打擊利器第24章 裂痕第57章 戰爭決議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6章 戰略籬笆第36章 權衡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68章 推波助瀾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中國化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5章 自食其果第84章 戰略平衡第72章 傾其所有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5章 是戰是和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27章 山窮水盡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35章 孤注一擲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7章 遠景第68章 搶任務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0章 補充攻擊第41章 瘋狂準備第43章 傳奇人物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100章 恐懼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0章 迎難而上第64章 外交勝利第77章 分歧第72章 炮擊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6章 急轉直下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59章 盟軍第4章 戰爭危機第68章 搶任務第21章 動員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6章 準備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82章 秘密第1章 關鍵人物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67章 突然打擊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32章 臨界點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90章 獨木難支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64章 三管齊下第95章 情報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3章 分外事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93章 同化政策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33章 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