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出兵的價格

黃峙博被傅秀波任命爲援朝總司令,瞭解他的人都不覺得奇怪。

在別人眼中,黃峙博就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職業軍人。當年在總參幹得好好的,深得陸風烈賞識,卻鬧着要去地方軍區。到了南京軍區,黃峙博不顧軍區司令、軍區陸軍司令等上級反對,以軍區參謀長身份大搞改革,還喊出“登上寶島、收復國土”的口號。在兩岸和解的大背景下,他的論調顯得格外另類。如果不是陸風烈一直罩着他,恐怕早被派到某個偏遠地區的警備司令部去了。

黃峙博敢叫囂,因爲他有這個實力。

去年全軍大考覈,在實兵演習階段,黃峙博搞了一年的“合成部隊”扮演藍軍,把“萬歲軍”、“千歲軍”、“鐵軍”這些王牌部隊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還是陸風烈出來收拾殘局,以藍軍多次違反演習規則爲由,取消了部分戰果,才保住那些王牌部隊的面子。只是黃峙博大力推行的“合成作戰戰術”得到了廣泛認同與接受,他也因此獲得晉升。只是軍區司令與軍區陸軍司令的位置上都有人,他只能繼續擔任軍區參謀長。按照陸風烈的安排,再過幾年讓他回總參,主持陸軍現代化改革工作。

跟美軍打一場非常規戰爭,就得用不遵守常規的將領。

要說離經叛道,肯定沒人比得上黃峙博。

去瀋陽的時候,黃峙博只帶了兩個人,一個是他的警衛,一個是負責與總參謀部聯繫的參謀。

很多人都認爲,黃峙博會重用老部下,也就是南京軍區的軍官。

可是到了瀋陽,他只從南京軍區借調了十幾名軍官,而且全是負責戰役策劃與戰術部署的參謀軍官。

受到重用的,全是瀋陽軍區的人。

這傢伙,似乎沒有一點派系觀念。

嚴格說來,很難把黃峙博劃入某個派系,因爲服役至今,他在五支部隊與三個部隊機關幹過。

真要說派系,恐怕哪都算不上。

在他到達瀋陽,着手組建援朝作戰司令部的時候,黎平寇回到北京,搭上了前往聯合國總部的專機。

十二個小時之後,他將在紐約與美國助理國務卿奧尼爾會晤。

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錯過了這個機會。

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二天,隨着美軍第一陸戰師的先頭部隊在夜間十點三十分左右機降到海州北面,攻佔了新院水庫附近的多處軍事要道,美韓聯軍攻打海州的作戰行動正式開始。

憑藉強大的空中力量與遠程炮兵,美軍陸戰隊的進攻行動非常順利。

按照阿倫的部署,先由第一陸戰師的空中突擊部隊切斷海州附近的交通,再由韓軍陸戰旅在海州東南海灘登陸。

雖然海州的人民軍多達數千人,但是在美韓聯軍的凌厲攻勢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夜間的戰鬥並不激烈,在美軍陸戰隊站穩腳跟,大批重型運輸直升機把作戰物資與輕型火炮送往前線時,附近的一些人民軍還不知道美軍打了過來,甚至有一些人民軍把美軍當成前來增援的第一軍團。

一個晚上,足夠美軍施展了。

天色亮起來的時候,海州灣的海面上出現了成百上千的登陸艇與兩棲戰車,韓軍陸戰旅準時在六點三十分出發。

因爲交通補給線已被切斷,守衛海州的人民軍得不到增援,被迫退守城區與港區,把灘頭陣地讓給了敵人,所以韓軍的登陸行動沒有遇到多少麻煩。七點十五分,第一批韓軍步兵搭乘直升機登上了海灘。半個小時後,韓軍的登陸艇與兩棲戰車衝上海灘,送來了攻打海州的重型裝備。

這個時候,黎平寇乘坐的專機剛剛飛到北太平洋上空。

收到消息後,黎平寇立即讓機長調頭返航。

美國根本沒有談判誠意,去紐約幹什麼?

傅秀波也沒閒着,親自召開新聞發佈會,在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記者面前,嚴厲指責美國在和平談判上兩面三刀的做法,警告美國不要忽視中國的聲音,更不要妄圖用戰爭獲得額外利益,隨後宣佈成立援朝司令部。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完全在新聞媒體的預料之中。

中國國防發佈了援朝作戰總司令與援朝部隊的相關信息,同時公佈了一則消息:援朝部隊沿用“志願軍”稱號。

只是,這次的理由與六十多年前不一樣。

按照官方發佈的公告,沿用“志願軍”稱號,主要是六十多年前,朝鮮戰爭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議,不是和平條約,因此捍衛朝鮮是“志願軍”的義務,中國只是以朝鮮友好鄰邦的身份,提供軍事援助。

這則公告,讓緊張的戰爭氣氛緩和了一些。

因爲“志願軍”在名義上爲朝鮮作戰,不是爲中國作戰,所以美國不用向中國宣戰,而中國這麼做也表示不會向美國宣戰。

不宣戰,並不表示戰爭規模非常有限。

在中國國防部隨後公佈的援朝部隊名單中,最引人矚目的不是隸屬於瀋陽軍區的第三十九集團軍,也不是已經完成改編、劃歸給空軍的第十六空降軍,而是中國空軍的十個航空師與十個防空師。

首先入朝的不是地面部隊,而是空中部隊!

十個航空師中,有七個戰術航空師,總計裝備各型戰鬥機二百八十架,其餘三個支援航空師裝備了近六十架支援飛機。十個防空師中,有三個要地防空師,總計裝備各類遠程防空系統二十七套,其餘七個戰術防空師裝備了六十多套防空系統。因爲高射炮部隊已經編入陸軍集團軍,所以沒有算在空軍防空部隊裡面。

外界驚歎中國的大手筆時,駐朝鮮大使金誠煥正在處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既然是“志願軍”,那麼武器裝備這筆賬就得算清楚。

親兄弟都要明算賬,更何況兩個國家。

按照傅秀波的意思,金誠煥向樸俊哲明確提出,援朝部隊的裝備裡面,使用十五年以上的無償贈送給朝鮮,不滿十五年的,朝鮮按剩餘服役期限所佔比例支付費用,如果採購全新裝備,則按成本價付全款。

問題是,朝鮮拿得出這麼多錢嗎?

援朝的十個航空師中,至少有八十架J-11B戰鬥機,即便按照一千五百萬美元、也就是大約一億元人民幣的成本價計算,也要八十億,加上一百二十架J-10、四十架J-8B、四十架FBC-1C,總價值高達一百七十億。朝鮮國庫中,最多隻有二十億美元,算上金氏家族在華的四十億資產,勉強可以買下二百八十架戰鬥機。至於近六十架支援飛機,以及九十多套防空系統,就沒有着落了。

這僅僅是個開始,隨着地面部隊大舉入朝,朝鮮根本“請不起”志願軍。

沒有錢,怎麼辦?

傅秀波替樸俊哲想到了解決辦法:中國中央政府出面擔保,朝鮮拿國有資產抵押,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戰爭融資。

“統帥閣下,這是唯一的辦法。”金誠煥大使是朝鮮族人,只是他的服務對象是鴨綠江對岸的中國。“六十多年前,我們可以依靠蘇聯老大哥。現在,我們只能依靠自己。確保志願軍儘快入朝參戰,纔有希望守住平壤,把美韓聯軍打回去。戰爭來得太突然,我們沒有半點準備,預算中沒有考慮戰爭開支。幾十億拿得出來,太多了我們也承受不了。我們的工人也要吃飯,按照成本價出售武器裝備,已經是最低限度。開動生產線需要時間,大部分主戰裝備都有較長的生產週期。爲了儘快補充人民軍在轟炸中遭受的損失,我們無償援助了很多武器裝備。所以……”

“可是,我們……”樸俊哲是外交家,非常清楚,現在的中國不可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樣無償爲朝鮮打仗。遲疑了一陣,他才說道:“大使閣下,你也要理解我們的難處。現在國內局勢動盪,民心與軍心都搖擺不定。我在這個時候簽署這份協議,只會讓人民覺得,中國並不是最值得信賴的盟友。”

“統帥閣下,我們的軍人爲貴國流血犧牲,還不值得信賴嗎?如果你覺得還有更加值得信賴的盟友,爲什麼到目前爲止,只有我們站出來爲貴國說話,只有我們用實際行動支持貴國的反侵略戰爭?”

樸俊哲嘆了口氣,他遇到的也是一個外交家。

“當我們一同面對侵略者,一同保護貴國的領土與主權,我相信,貴國的人民絕對能夠理解,也絕對會把我國當成最值得信賴的盟友!”

“能讓我考慮一下嗎?”

金誠煥沒有咄咄逼人,讓樸俊哲想清楚。

大使帶來的協議上寫得很清楚,朝鮮的國有資產包括礦山、水利、森林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與開採權,邊境貿易地區的土地使用權,主要國有基礎設施的使用權,乃至朝鮮在戰後的關稅。

簽署這份協議,等於把朝鮮賣給了中國。

不簽署,又會怎麼樣?

中國肯定會出兵,因爲捍衛朝鮮只是名,真正的價值在於保衛中國東北地區,以及中國的國家利益。只是要不了多久,朝鮮將迎來下一位統帥,而且在這份協議上簽字,是新統帥的政治基礎。

朝鮮沒有別的選擇,樸俊哲也沒有別的選擇。

他能做的,只是盡最大努力保護朝鮮的國家與民族利益。

第47章 第一槍第199章 等不起第166章 硬骨頭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04章 小人物第73章 擴軍備戰第43章 南亞明珠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93章 兩頭作戰第49章 首輪空戰第79章 另闢蹊徑第86章 膠着第29章 選將第34章 公衆事件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32章 機會第71章 再上戰場第30章 周旋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9章 進軍神速第10章 欲蓋彌彰第88章 十字路口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94章 技術軍官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84章 強攻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3章 周密計劃第33章 科技戰略第73章 擴軍備戰第39章 餘輝第18章 圍捕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40章 自作主張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40章 奮起直追第55章 決戰在即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5章 宣戰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7章 山窮水盡第6章 點火第89章 輪番轟炸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5章 宣戰第11章 打擊利器第80章 戰術推斷第204章 小人物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53章 巧合第89章 虛與委蛇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05章 突襲第97章 戰略分歧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25章 光明磊落第268章 光速第19章 關鍵結點第91章 戰略突擊第54章 自亂陣腳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00章 恐懼第30章 周旋第6章 爭取和平第253章 謀略家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74章 交易第203章 覆滅第8章 膽識第16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