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矛盾爆發

二十七日上午,巴拉姆與羅林森進行了一次簡短的磋商。

羅林森明確要求巴拉姆加快推進速度,儘快把中敘軍團的主力吸引過去,因爲美軍在霍姆斯方向上的進攻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所以羅林森認爲中國軍隊的主力在霍姆斯附近。

巴拉姆卻認爲,以軍的推進速度夠快了,再快的話右翼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毫無疑問,這輪磋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隨後,羅林森向美以政fǔ協調員提出,如果他的進攻計劃得不到認真執行,他只能辭去美軍司令職務。

有趣的是,巴拉姆幾乎同時向以‘色’列總理表示,如果羅林森‘逼’迫他進攻,他也將辭職。

從這件事上,完全可以看出兩人的差別。

要知道,羅林森不向協調員負責,而是向馬歇爾負責,因此他就算有所抱怨,也應該找馬歇爾。相對而言,巴拉姆找對了目標,因爲他就是向以‘色’列總理負責的,而且決定他去留的也只有以‘色’列總理。

由此可見,羅林森只是在叫嚷,巴拉姆卻是在做正事,或者說已經動了辭職的念頭。

顯然,在這個時候,羅林森與巴拉姆中的任何一個辭職,都將是一場災難。

當天上午十點,馬歇爾上將給羅林森打了電話,要他不要胡鬧。幾乎同時,以‘色’列總理也告訴巴拉姆,在戰役結束之前絕對不會批准他的辭職請求,而且必須在進攻行動上給予羅林森足夠的支持。

很明顯,美以當局都支持羅林森。

原因也很簡單,俄羅斯已經向伊朗宣戰,伊朗也在二十五日凌晨向俄羅斯宣戰,隨後向中國求援。雖然中國還保持着沉默,但是中國外‘交’部已經透‘露’出消息,中國不會容忍任何野蠻的入侵行動。也就是說,中國肯定會在近期向俄羅斯宣戰,只是中國當局還在權衡宣戰的利弊。如此一來,美以聯軍就必須在中東打一次大勝仗,迫使中國向中東增兵,而無法向伊朗派遣部隊。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俄羅斯總統已經與美國總統商定,如果美以聯軍能在年內取得重大勝利,俄羅斯就將在二零五三年一月一日發動地面進攻。如果沒有,那麼俄羅斯肯定會推遲地面進攻。在電話中,俄羅斯總統甚至暗示,如果美以聯軍沒有在中東戰場上牽制住更多的中國軍隊,俄羅斯很有可能放棄向伊朗發動地面進攻的打算,把原本計劃用於進攻伊朗的地面部隊派往遠東地區。原因很簡單,只要中國有足夠的兵力,就會向俄羅斯宣戰,而且戰場將在遠東地區。

毫無疑問,美以聯軍必須在中東戰場上有所作爲,也就必須發動進攻。

在總理的壓力下,巴拉姆最終妥協,承諾在二十七日,再把戰線推進二十公里,攻佔德拉北面的伊茲拉。

雖然這與羅林森的要求還有一些差距,因爲他希望巴拉姆能在二十七日攻佔海拜卜,但是比起頭一個晚上,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進步了。要知道,巴拉姆做出妥協時,已經是二十七日中午了。

巴拉姆做了妥協,並不等於會完全按照羅林森的意思去做。

他答應攻佔伊茲拉,主要就是認爲在此情況下,右翼遭到的威脅還不是很大,而且中國軍隊仍然有可能按兵不動。

如此一來,巴拉姆就看到了一個希望。

這就是,只要以軍能在伊茲拉站穩腳跟,就等於離大馬士革又近了三十公里,而且以軍有能力守住伊茲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視。

這就是,伊茲拉威脅着戈蘭高地後方的中敘軍團,因此中敘軍團很有可能集中兵力反擊伊茲拉。

果真如此的話,巴拉姆的所有顧慮都將煙消雲散。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此時,霍姆斯戰場上,美軍的進攻依然沒有太大的起‘色’。

雖然羅林森宣稱在這裡遭遇了中國軍隊的主力部隊,但是實際上,在霍姆斯與美軍作戰的中國軍隊只有第十三集團軍的八支突擊集羣,相當於該集團軍三分之一的兵力,而真正的主力在南面戰場上。

只是,美軍的損失確實非常慘重。

到二十七日中午,在打了一天半的情況下,美軍第一裝甲師幾乎喪失了戰鬥力,頂上來的第三步兵師也沒能擴大戰果。

根據美軍戰報,當時第一裝甲師已經損失了四百多輛主戰坦克。

要知道,這個超強編制的裝甲師總共也就只有六百輛主戰坦克。也就是說,在一天半的戰鬥裡,第一裝甲師損失了百分之七十的主要突擊力量,而取得的戰果,僅僅是在霍姆斯河東岸獲得一塊麪積不到一百平方公里的橋頭堡。至於其他收穫,比如給敵人制造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也許,正是如此,羅林森的話纔有人相信,或者說讓馬歇爾信以爲真。

要知道,第一裝甲師是美國陸軍的頭號王牌部隊,是美國陸軍歷史上,第一支師級建制的作戰部隊,也是美國陸軍第一支出國參戰的部隊,有着極爲輝煌的歷史,也擁有美國最好的武器裝備。

在美軍將領看來,能在一天半之內打殘第一裝甲師的,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

事實上,當時已經有足夠多的情報表明,與第一裝甲師‘交’戰的,只是中國陸軍的一小支部隊。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早在二十六日夜間,一名被美軍俘虜的敘軍軍官就‘交’代,到達前線的中國軍隊只有兩支突擊部隊,總兵力兩千出頭。到了二十七日,又有一名被俘的敘軍軍官‘交’代,到達霍姆斯的中國軍隊在一萬人左右,根本不是集團軍主力部隊。此外,美軍的航空偵察也證明了這一點,即同時在戰場上活動的中國軍隊的作戰部隊並不多,總兵力在一萬人左右。

問題是,這些徵兆都被有意無意的忽視掉了。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羅林森犯了大錯,因爲他沒有能夠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準確判斷出中國軍隊的部署情況。

這些指責有一些道理,但是也不全面。

當時,讓羅林森做出錯誤判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他認爲,讓主攻部隊先出動的戰術部署發揮了作用,而且中國軍隊在南面沒有展開反擊,更讓他相信,在巴拉姆發動進攻前中國軍隊就已到達霍姆斯附近。

在這些因素中,還有一個經常被人忽視的因素,那就是中國軍隊的僞裝能力。

當時,中國軍隊採用了一種非常原始,但是非常有效的僞裝手段,即用戰場上隨處都有的黃沙掩蓋主戰裝備。結果就是,美以聯軍的空中偵察成了擺設,因爲不管是‘肉’眼、還是探測設備,都很難發現埋在沙礫下的主戰裝備。至於四處活動的人員,更加不可能分辨出到底是中國軍人,還是敘利亞軍人。

事實上,這種僞裝手段,也是臨時學來的。

別忘了,中國軍隊的主戰裝備已經實現了電動化,不存在嚴重的熱輻‘射’,而且就算被沙礫完全掩蓋了,也能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直接衝出來。如果使用其他動力系統,就不能這麼做了。

高效的僞裝手段,使美以聯軍很難準確判斷中國軍隊的部署情況。

別的不說,連巴拉姆都只是猜測中國軍隊的主力集中在蘇韋達省,或者說憑直覺做出了判斷,而沒有任何情報支持。也正是如此,羅林森才一再指責巴拉姆,說他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限制部隊的推進速度。

隨着美軍在霍姆斯的進攻越來越吃力,羅林森的抱怨聲也就越來越刺耳。

二十七日下午,以軍繼續向北推進,並且在傍晚的時候到達了伊茲拉南面,只是以軍沒能及時攻佔伊茲拉。

當時,守衛伊茲拉的主力是一個敘軍步兵師與一個敘軍步兵旅。

重要的是,在當天上午,蔣博文少將把兩支部署在戈蘭高地方向上的突擊集羣派往了伊茲拉。

當時,蔣博文並不是在幫魯立毅的忙,而是不想讓放在南面的主力被以軍包圍。

結果就是,以軍在攻打伊茲拉的時候,遭到了非常猛烈的抵抗。

雖然推進速度慢了下來,但是在巴拉姆看來,這不見得是好事。

別忘了,他在左翼只放了十個旅,而且只有兩個裝甲旅。如果攻打伊茲拉損失太大,不但將失去推進能力,還很有可能被中國軍隊的反擊擊潰。在巴拉姆的戰術中,左翼崩潰產生的災難不比右翼遭到包抄差多少。更要命的是,如果巴拉姆想避免左翼崩潰,就得從右翼‘抽’調兵力加強左翼,從而使他留在右翼的反包圍力量大大降低,等於提高了右翼的風險,也使他的戰術遇到了麻煩。

得知中國軍隊出現在伊茲拉後,巴拉姆果斷命令停止進攻。

在他看來,這是中國軍隊發起反擊的信號,因爲中國軍隊要想發動反擊,首先就得在左翼擋住以軍。

這下,巴拉姆與羅林森的矛盾再也掩蓋不住了。

在得知巴拉姆下令停止進攻的消息後,羅林森氣得抓狂,當場就給留在戈蘭高地後方的第四步兵師下令,讓其馳援霍姆斯。

顯然,羅林森氣昏頭了。

只是,第四步兵師師長多姆諾准將沒有昏頭,也就沒有立即執行這道命令,因爲按照戰前的分配,他聽從巴拉姆指揮。

第2章 厚積薄發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5章 國家意志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23章 金狗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5章 軍事冒險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33章 再次出擊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35章 軍事政變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0章 別無選擇第38章 戰役目的第56章 放長線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8章 坦克戰第8章 經濟賬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14章 拉力賽第6章 第一步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91章 戰略突擊第85章 科技戰爭第71章 再上戰場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4章 艦隊出港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18章 圍捕第69章 登門求教第11章 不怕死第127章 雷暴第272章 牧浩洋計劃第46章 逃命第167章 預見性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295章 遺蹟第21章 突如其來第29章 本質第88章 最後關頭第88章 奢望第29章 選將第24章 伏擊戰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8章 裁軍大會第314章 大重建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68章 一己之力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6章 中東戰爭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2章 前途未卜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57章 戰爭決議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32章 臨界點第120章 餘波第5章 戰略方向第17章 運氣不錯第43章 各有所謀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35章 孤注一擲第59章 於公於私第253章 謀略家第36章 急轉直下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5章 深海猛龍第56章 窗戶紙第93章 空中偷襲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86章 全面競賽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60章 精銳之師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75章 犯糊塗第32章 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