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東轉折點

德拉會戰可以說是中東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之後,以軍逐漸喪失了主動權。

雖然德拉會戰之後,以色列擴大了動員範圍,在十一月底完成了第二階段戰爭動員,總兵力暴增到三百五十萬,幾乎所有適齡公民、不分男女都應徵入伍,隨後美國還向中東派遣了地面部隊,但是在總體戰略局勢上,德拉會戰結束了以軍的戰略進攻勢頭,中阿聯軍奪得了部分主動權。

更重要的是,這場會戰對雙方士氣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在此之前,以軍士氣極爲高昂,絕大部分以軍官兵都認爲,能在十一月底攻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在十二月轉戰西奈半島,在年內攻佔埃及首都開羅,而其他阿拉伯國家根本不足爲懼。在此之後,再也沒有以軍官兵持這種觀點,甚至還有人認爲,以軍已經失去了速戰速決的良機,戰爭將不可避免的進入戰略消耗階段,而兵寡民弱的以色列根本無法跟阿拉伯國家拼消耗。

阿拉伯世界這邊,德拉會戰的影響更大。

首先,埃及、敘利亞與約旦的軍民士氣大幅度提升,之前籠罩在所有人心頭的失敗陰影煙消雲散。其次,難得的大勝利讓阿拉伯軍隊看到了希望,也由此鼓動敘利亞、埃及與約旦官兵的鬥志。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這場會戰讓所有阿拉伯國家看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戰鬥力,也由此堅定了獲勝的信念。

二十日下午,伊拉克正式向以色列宣戰,並且連同向美國宣戰。

隨後三天,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阿曼、卡塔爾與巴林陸續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科威特、也門、北蘇丹與利比亞則在年底前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到此,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參與了這場戰爭。

對美國來說,德拉會戰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雖然會戰結束當天,以色列當局就急匆匆的宣佈取得了勝利。表面看上去,以色列確實取得了勝利,因爲以軍不但佔領了德拉,還殲滅了三十多萬敘利亞軍隊,僅在德拉就俘虜了二十四萬敘軍官兵。但是任何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以軍不是勝利者,而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原因很簡單,以軍在損失了十二個旅的精銳部隊、六個旅失去戰鬥力之後,沒能取得戰略性突破。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中國陸軍的第十三集團軍沒有遭受重大損失。

根據第十三集團軍的戰報,在德拉會戰中,陣亡官兵一千四百六十八人、傷殘四千八百八十七人,被俘與失蹤八百六十四人;損失各類地面戰平臺三百八十四輛,其中被徹底摧毀的反裝甲平臺爲八十七輛、多用途平臺爲一百二十六輛;此外還損失了一百餘部各種類型的軍用車輛。

不可否認,這是中國軍隊在全面換裝地面戰平臺後,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役。

裝甲戰中,第十三集團軍的大部分損失“歸功”於以軍的“梅卡瓦7”型主戰坦克,因爲只有這種坦克上的電磁炮,能在三千米處擊穿反裝甲平臺的正面裝甲,美國的M27A3配備的電熱化學炮,即便在兩千米內,也很難打穿反裝甲平臺的正面裝甲,而在沙漠地區,交戰距離往往在兩千米以上。

可見,第十三集團軍的損失並不大。

與龐大的編制比起來,第十三集團軍的戰鬥力縮水不到兩成,而且一週之後就全面恢復了。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中東戰場上的戰略平衡發生了變化。

雖然敘利亞國防軍遭受了慘重損失,約旦王國的軍隊又靠不上,但是敘利亞已經開始戰爭動員,軍隊規模正在迅速擴張,預計到年底的時候,就能武裝二百五十萬地面部隊,足以彌補之前的所有損失。

對美國來說,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向中東派遣地面部隊。

二十一日,美國國防部就做出決定,動員第一裝甲師、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在十一月底之前,至少向以色列派遣兩個師,在年底之前派遣第三個師,並且再動員陸軍的兩個主力師。

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準備向中東派遣五個師。

當然,這還不是美軍必須做的所有事情。

德拉會戰之後,以軍第一軍團只是包圍了約旦首都,而沒有攻佔,因此以軍要想穩住前方戰線,就得再次發動會戰,佔領安曼。問題是,當時以軍只有不到三十個旅,其中戈蘭高地上有十四個旅,貝卡谷地方向上有六個旅,還有四個旅必須派往德拉,五個旅已經包圍了安曼。也就是說,以軍只剩下了在二十日組建的一個旅。這點兵力,顯然無法保證及時攻佔安曼。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軍在動用地面部隊之前,還得出動空中力量。

問題是,中國也在向中東增兵。在伊拉克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之後,中國能夠完全利用伊拉克的軍事設施。

根據美軍估計,中國能在數日之內向伊拉克派遣上千架戰鬥機。

當然,這有點誇張,因爲中國的戰爭潛力還在提升之中,當時中國空軍能夠調動的戰鬥機不會超過五百架。

即便如此,這依然是一支不可小覷的空中力量。

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已經進入印度洋,正在努力打通海上航線。如果讓中國海軍奪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權,中國就能向埃及派遣部隊,對以色列進行三面包圍,而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必然遭受慘敗。

隨後,沙特阿拉伯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讓局勢變得更加兇險。

要知道,如果中國能利用沙特在紅海上的港口,特別是從延布港通往約旦的鐵路,就能一舉解決後勤保障問題。到時候,中國就不再需要依靠戰略空運來投送兵力,或者是把兵力投送能力增加好幾倍。

由此可見,印度洋的制海權,將直接決定中東戰爭的結局。

在美軍將領看來,就算中國的戰略空運能力十分強大,也無法完全取代海運。只有在打通了海上航線之後,中國纔會在中東大局用兵,也纔有足夠的能力改變中東戰局,因此必須不惜代價的保住印度洋的制海權。

這樣一來,守住迪戈加西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要知道,迪戈加西亞是美軍在印度洋上的戰略結點,也是美軍控制印度洋制海權的主要依託。

二十日下午,準確的說是美國東部時間十九日深夜,美國國防部長麥卡錫明確要求喬丹上將加強在印度洋上的兵力投入,如果有絕對必要,甚至可以推遲攻打沖繩島的時間,以便在印度洋上取得決定性勝利。

事實上,這已經是在要求喬丹向印度洋派遣更多的艦隊了。

當然,嚴格說來是建議。

麥卡錫是文職官員,就算有服役經歷,且退役的時候已是陸軍上校,但是按照美國的軍政制度,在戰爭時期,麥卡錫只能向軍方提出建議與意見,無權干預參聯會的作戰決策,也無權向參謀長下令。

有權命令參謀長的,只有美軍最高統帥,即美國總統。

問題是,在這個時候,盧卡斯保持了沉默。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國務卿康拉德下課之後,盧卡斯就一直想除掉麥卡錫,只是沒有合適的理由。從某種意義上講,康拉德是盧卡斯的代言人,也是盧卡斯與軍方之間的緩衝器。麥卡錫不顧後果的把康拉德弄下課,結果只是讓他直接與總統對抗,也就不可避免的使他與總統的矛盾白熱化。

此外,美國聯邦政府中,希望麥卡錫下課的不僅僅是總統。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只要麥卡錫犯下一個明顯錯誤,盧卡斯就會下手,重新安排五角大樓的主人。

正是如此,盧卡斯在二十日夜間給喬丹打了電話,明確了戰略重點。

這次通話沒有記錄在案,但是肯定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根據事後發展,盧卡斯肯定強調了在西太平洋上發動進攻的重要性,甚至提到了有必要放棄中東戰場。

從戰略上看,盧卡斯的這個決定也許沒有錯。

如果美軍能夠按時發動攻打沖繩島的作戰行動,而且順利拿下衝繩島,就能獲得對中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的前進基地。只要針對中國的戰略轟炸全面展開,中東戰爭打成什麼樣子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別的不說,那些看好中國、依然保持中立的國家肯定會對局勢做出重新判斷,而這其中就有法德意等歐洲國家。可以說,沒人相信中國能在本土遭到大規模戰略轟炸的情況下打贏這場戰爭。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美軍已經錯過了攻打沖繩島的第一時間。

雖然從局勢上看,美軍仍然有希望在十二月底攻打沖繩島,但是攻佔沖繩島肯定變得更困難了。

也就是說,就算美軍能及時攻打沖繩島,也不見得能達到佔領沖繩島的意圖。

如果在沖繩島遭受慘敗,美國就將喪失所有有利因素,戰爭的總體走向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此時正熱切盼望美軍攻打沖繩島。

原因很簡單,中國在二零五三年之前,將不具備戰略進攻能力,因此成功的防守反擊是扭轉戰局的唯一手段。

當時,中國在沖繩島的軍事部署,也能說明中國軍隊確實以防禦爲重。

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59章 盟軍第8章 節外生枝第26章 轉折點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6章 錯失先機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7章 關聯性第5章 戰略方向第66章 末端攔截第84章 戰將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0章 振作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章 關鍵人物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63章 卸甲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準備第74章 爭取時間第66章 起航第67章 突然打擊第46章 豐收年第114章 向前看第44章 出山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章 鬥爭第29章 嚴陣以待第180章 歸宿第318章 總則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7章 機關算盡第31章 風捲殘雲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章 海軍強國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9章 新冷戰第283章 第一步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50章 大無畏第13章 狙殺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5章 夜空魅影第42章 四個小時第95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惡仗第23章 敵後營救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97章 戰前會議第27章 利誘第227章 滅絕第74章 信心十足第68章 南海戰略第53章 軍事部署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86章 全面競賽第73章 擴軍備戰第97章 戰略分歧第21章 慘敗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47章 唯一選擇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80章 轉變第71章 拼盡全力第56章 放長線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章 戰前會議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24章 內耗第76章 新機會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44章 出山第22章 還以顏色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94章 誘餌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94章 J-20突擊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4章 勇敢面對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22章 還以顏色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1章 出兵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