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多此一舉

?收到電報後,章玉廷給牧浩洋打了電話,把他從牀上叫了起來。?

與“黃河”號相比,“崑崙山”號上的空間足夠充裕,因此牧浩洋不但有一間面積超過二十平方米的司令官住艙,還有一間面積相當的司令官辦公室,只是他得與章玉廷分享這件辦公室。?

“電報中沒有提到人員傷亡情況,但是受損情況非常嚴重,恐怕已經沉沒了。”?

牧浩洋點了點頭,仔細看了遍快速戰鬥支援艦發來的電報。?

快速戰鬥支援艦屬於軍事輔助船,人員編制比戰艦少得多,一般情況下,四個人就能控制這艘戰艦,而正常編制下只有六十四名官兵,其中四十人負責後勤補給作業,還有一個六個人的航空作業小組。?

很明顯,這艘戰艦上的官兵恐怕都已殉國。?

犧牲六十四名官兵,有意義嗎??

電文內容不是很詳細,但是沒有遺漏最爲關鍵的信息,比如在遭到攻擊之前,截獲了印度戰機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判斷爲印度海軍反潛巡邏機上的對海搜索雷達,而且攻擊快速戰鬥支援艦的是主要裝備反潛巡邏機的反艦導彈,而不是艦載戰鬥機、或者是空軍戰鬥機常用的反艦導彈。?

這兩條信息,足以斷定攻擊快速戰鬥支援艦的是印度海軍的反潛巡邏機。?

也就是說,印度艦隊與這場戰鬥沒有直接關係。?

那麼,印度海軍爲什麼要攻擊這艘快速戰鬥支援艦呢??

當然,攻擊中國戰艦不需要理由。可關鍵問題是,在明知道特遣艦隊已經進入印度洋的情況下,印度海軍仍然派遣原本應該執行偵察搜索任務的反潛巡邏機去攻擊沒有多少威脅的快速戰鬥支援艦,肯定有目的。?

“戰鬥地點在哪?”?

章玉廷在海圖上標出了快速戰鬥支援艦遇襲地點。從時間上看,快速戰鬥支援艦是在轉向之後大約五個小時遭到攻擊的,因此已經向北航行了一百多海里,離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大約一千三百公里。?

“也許,是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反潛巡邏機發起的攻擊。”?

“可能嗎?”牧浩洋看了章玉廷一眼,說道,“攻擊來得非常迅速,而反潛巡邏機在執行對海搜尋任務的時候,不會攜帶反艦導彈。很明顯,印度海軍通過快速支援艦發出的電報確定其大概位置,然後出動反潛巡邏機將其擊沉。關鍵問題就是,印度海軍爲什麼要擊沉這艘戰艦?”?

“這……”?

“也許,它擋在了印度艦隊前方。”?

章玉廷一愣,隨即鎖緊了眉頭。?

“如果在遭到我們的潛艇伏擊之後,印度艦隊全速向東航行,那麼在昨天中午,就已經繞過了斯里蘭卡,到達了孟加拉灣南面,而且正好在我們的快速戰鬥支援艦北面。”牧浩洋在海圖上標出了一條航線。“快速戰鬥支援艦向北轉向後,很有可能與印度艦隊遭遇,所以印度海軍才立即出動反潛巡邏機將其擊沉,防止印度艦隊暴露行蹤。可惜的是,這些情報仍然不足以判斷出印度艦隊的行蹤。”?

“關鍵就是,印度艦隊有沒有轉向南下。”?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的判斷沒有錯,我覺得印度艦隊在昨天中午轉向南下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沒有收到空軍與海軍發來的消息?”?

“暫時還沒有。”?

“行,那我們就耐心等待吧,謎底很快就會揭曉。”?

在與東印度洋艦隊司令部聯繫的時候,快速戰鬥支援艦還按照牧浩洋的命令,向空軍與海軍司令部發了電報,準確的說是通過東印度洋艦隊司令部轉發,即利用孟加拉國與緬甸的軍事基地,海軍出動反潛巡邏機,空軍則直接從本土派遣戰略轟炸機,嚴密搜索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以南海域,搜索範圍爲一千五百公里。?

如此一來,特遣艦隊就不用在這片海域內安排偵察機了。?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

即便只需要監視南部海域,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上,以大尼科巴島爲中心,半徑一千五百公里的九十度扇形區域的總面積也有一百七十多萬平方公里,除掉靠近斯里蘭卡的海域,需要重點搜索的海域的面積也在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左右。在不使用對海搜索雷達的情況下,一架反潛巡邏機在六個小時內的搜索範圍不會超過十萬平方公里,按照兩架反潛巡邏機組成一個搜索小組爲準,每次至少需要出動三十架反潛巡邏機。受搜索海域的形狀不標準影響,實際需要出動四十架。因爲到達搜索區域,需要三到四個小時,一架反潛巡邏機的總任務時間在十二個小時到十四個小時之間,一天只能出動一次,所以爲了保證每天執行四輪搜索行動,總共需要動用一百六十架反潛巡邏機。?

顯然,這遠遠超過了中國海軍的能力。?

不是中國海軍沒有這麼多反潛巡邏機,而是緬甸與孟加拉國的軍事基地,最多隻能容納一百架反潛巡邏機。?

如此一來,就需要空軍幫忙。?

雖然戰略轟炸機的速度更快,進出搜索區域所用時間更少,但是在搜索區域活動的時間也更短,所以戰略轟炸機在執行對海搜索任務的時候,效率還不如反潛巡邏機。在部署一百架反潛巡邏機之後,至少還需要動用一百架戰略轟炸機,才能填補因爲反潛巡邏機不足產生的問題。?

可以說,僅僅爲了找到印度艦隊就動用一百架戰略轟炸機,確實太奢侈了。?

如果用這些轟炸機來執行攻擊任務的話,足以消滅印度艦隊。?

當然,這就得讓特遣艦隊安排艦載戰鬥機執行搜索任務,也就有可能使特遣艦隊提前暴露行蹤。?

顯然,牧浩洋不可能冒這麼大的風險。?

要知道,在東印度洋艦隊全軍覆沒、西印度洋艦隊也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特遣艦隊的戰略價值遠遠高於一百架戰略轟炸機。?

要不然,牧浩洋也不會讓空軍出動戰略轟炸機執行偵察任務。?

當然,在發現印度艦隊之前,空軍不會發來任何消息。?

牧浩洋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這個時候,辛巴要做的,就不是耐心等待那麼簡單了。?

收到海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後,辛巴非常震驚,因爲在他看來,攻擊東印度洋艦隊的快速戰鬥支援艦,等於欲蓋彌彰。?

雖然這還不至於暴露印度艦隊的行蹤,但是等於明確無誤的告訴對手,印度艦隊就在附近,而且不想暴露行蹤。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牧浩洋肯定會懷疑印度艦隊的決心,即印度艦隊是否會前去決戰。?

只要有了這個懷疑,牧浩洋就會調整作戰部署。?

也就是說,特遣艦隊很有可能不會去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南面,而會離得更遠一些,避免進入印度岸基戰機的打擊範圍。?

要知道,印度海軍有一百多架反潛巡邏機,如果這些巡邏機全部滿載起飛,能一次投射一千多枚反艦導彈。就算特遣艦隊的防空反導能力特別強大,在攔截了一千多枚反艦導彈之後,作戰能力也會大打折扣。別的不說,護航戰艦上的防空反導導彈將消耗一空,很難抵禦第二次打擊,特遣艦隊就得進行彈藥補給,而在此期間極易遭到印度艦隊打擊,因此特遣艦隊會盡量避免遭到印度反潛巡邏機的攻擊。?

如此一來,特遣艦隊的唯一選擇就是向南規避。?

顯然,這不是辛巴想要的結果,因爲印度艦隊也在向南航行,如果特遣艦隊同步向南航行,其偵察機就很有可能發現印度艦隊,而辛巴派出的偵察機,恐怕根本無法及時發現特遣艦隊。?

結果就是,印度艦隊很有可能首先遭到打擊。?

對辛巴來說,這恐怕是最糟糕的結果了。?

問題是,就算印度海軍沒有攻擊那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情況又會有所好轉嗎??

辛巴不得不表示懷疑,因爲這樣一來,牧浩洋同樣有理由相信,印度艦隊沒有直接向東航行,而是已經轉向南下,不然就有可能在航行途中與快速戰鬥支援艦遭遇,從而被對方首先發現。?

顯然,結果也是一樣,特遣艦隊會轉向南下。?

由此可見,那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肯定是故意發出了電報,或者說故意暴露行蹤,而印度海軍不管怎麼做,都能夠爲牧浩洋提供可以參考的信息。考慮到這個裡的時候,辛巴猛然明白過來,牧浩洋恐怕早就想到印度艦隊已經轉向南下,而他讓快速戰鬥支援艦暴露行蹤的目的不是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而是利用快速戰鬥支援艦引誘印度艦隊上當,即讓印度艦隊前往他設定的戰場。?

想到這,辛巴不得不佩服牧浩洋。?

當然,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即牧浩洋設定的戰場到底在哪??

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南面嗎?顯然不大可能,因爲要在那裡決戰,牧浩洋就沒有必要損失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

在更南面的大洋深處??

辛巴覺得也不大可能,因爲只要牧浩洋準確判斷出了印度艦隊的行蹤,就可以讓特遣艦隊直接南下,根本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想來想去,辛巴都沒有想明白。?

當然,他也不得不承認,牧浩洋確實是一名極爲優秀的艦隊指揮官,從不給對手任何可以利用的機會。

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3章 希望尚存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95章 情報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81章 防空攔截第228章 導火索第18章 猛然覺醒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7章 爭論第8章 高歌猛進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19章 伏擊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32章 臨界點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56章 難題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30章 小事化大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41章 瘋狂準備第41章 順藤摸瓜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3章 狙殺第79章 另闢蹊徑第76章 新機會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6章 愈演愈烈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69章 亂戰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84章 青出於藍第50章 大無畏第259章 遺贈第32章 關鍵時刻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章 厚積薄發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79章 艦隊攔截第20章 逼婚第32章 關鍵時刻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94章 誘餌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60章 集體智慧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6章 中東戰爭第2章 利益交換第44章 開戰在即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4章 歷史使命第109章 未來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31章 接觸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79章 撲火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64章 致命打擊第71章 再上戰場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62章 軍方接觸第43章 根源第14章 鬼子出動第59章 於公於私第6章 愈演愈烈第78章 廣泛動員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65章 門檻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1章 奪回失地第28章 裁軍大會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8章 戰役目的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57章 老少校第45章 突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