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浮上水面

在共同的威脅面前,人類能夠團結一致。可是在共同的威脅消失後,國家與民族矛盾再次成爲人類文明的主旋律。最具有代表性的,正是愈演愈烈的中東局勢,特別是埃及與以色列的軍備競賽。

三月一日,牧浩洋蔘加了中埃軍貿合同的簽字儀式。

在獲得雙方立法機構批准後,這份總額高達二萬五千兩百億元的合同已經生效,簽字儀式只具有象徵性意義。按照雙方在二零三七年二月份達成的諒解備忘錄,埃及支付第一筆款項後,中**火企業在二零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交付包括三十架J-30I在內的第一批武器裝備。在二零三七年六月底,埃及將安排九十名飛行員前往中國,接受爲期半年的基礎培訓。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引人矚目的事情。

二月底,美國諾思羅普公司就宣佈,F-44將在三月底定型,然後進行小批量生產,而第一批初期型將交付給以色列空軍。由此估算,在二零三七年第三季度末,以色列空軍就能獲得二十多架F-44。

作爲全球第二種正式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沒有首先裝備美國空軍,絕對不簡單。

要知道,按照慣例,美國空軍將首先裝備F-44,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再向其他國家出售。即便美國國會沒有出臺禁止銷售F-44的法令,美國也沒有理由首先把這種戰鬥機提供給以色列。

這件事情足以說明,中東的軍備競賽已經全面爆發。

在國際觀察家看來,只要埃以之間的軍事平衡被打破,戰爭就將爆發,而關鍵因素就是雙方的空中力量。

F-44與J-30同爲第五代戰鬥機,性能上各有千秋。

在其他方面,比如佔絕大多數的第四代戰鬥機上,埃及與以色列也是各有所長,雙方空中力量相差並不懸殊。即便在某些人看來,埃及空軍的戰鬥機都是“縮水版”,在性能上無法與中國空軍的同類戰鬥機相提並論,而以色列獲得的戰鬥機,不但沒有縮水,反而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因此以色列有微弱優勢,可是這種優勢並不足以確保以色列的絕對安全,更不可能阻止埃及發動戰爭。

要知道,以色列面對的不僅僅是埃及。

即便不考慮其他阿拉伯國家,也要考慮北面的強鄰,即矛盾更加深刻、存在領土糾紛的敘利亞。

把敘利亞算上,以色列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正是如此,在國際觀察家看來,埃及是否聯合敘利亞,將是中東局勢走向的重大判斷依據。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埃及在軍事力量增強之後,再積極聯絡敘利亞,那麼阿以戰爭將在所難免。

事實上,中東局勢的變化速度,比任何人預料的都要快。

三月三日,納傑夫飛赴大馬士革,對敘利亞進行正式訪問。

按照埃及外交部公佈的消息,納傑夫將在大馬士革與敘利亞總統商討建立大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相關事宜。

第二天,以色列總理就飛往華盛頓。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埃及與敘利亞合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爲兩國都需要進行全民公決,而埃及通過公決的概率非常小,敘利亞也不見得會接受埃及領導,兩國間的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但是埃及的行爲,或者說納傑夫的個人行爲,等於敲響了警鐘,讓以色列不得不有所防範。

不管以色列採取何種防範措施,中東局勢都將嚴重惡化。

三月五日,美國總統在全球氣候事務組織提出,成立六方機構,共同商討化解目前緊張的中東局勢。

所謂六方,即中美歐俄加上以色列與埃及。

問題是,在美國提出成立六方機構的時候,敘利亞已經被牽扯進來。

雖然敘利亞不是全球氣候事務組織成員國,但是埃及是,而且埃及已經提出,解決中東問題的根本是以色列無條件的撤出戈蘭高地,只有敘以領土與邊境問題得到解決,阿以纔有和平共處的基礎。

以色列會交出戈蘭高地嗎?

毫無疑問,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

三月六日,以色列國內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以色列當局採取強硬措施,阻止安全形勢繼續惡化。

一位以軍高級將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戰略屏障,以色列絕對不會主動撤離。

兩天後,剛剛從華盛頓回到特拉維夫的以色列總理宣佈辭職。

接任的是前以色列陸軍參謀長、三軍總參謀長內斯塔,而他也是以色列鷹派政治集團的主要成員。

上任後,內斯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以軍的戰備級別。

名義上,是應付加沙地區的動亂,實際上,則是在防範埃及與敘利亞。

要知道,在納傑夫高調宣稱致力於組建大阿拉伯國家聯盟之後,最先響應的就是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在納傑夫訪問大馬士革當天,哈馬斯就在加沙與約旦河西岸展開行動,襲擊了兩支以軍巡邏隊。到三月十日,加沙與約旦河西岸的暴力衝突,已經導致七名以色列軍人喪命。

愈演愈烈的中東衝突,讓很多人都認爲戰爭即將爆發。

三月十一日,局勢出現了戲劇性轉變,埃及代表在全球氣候事務組織表示,願意接受中美調停,通過六方會談解決阿以矛盾,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以色列停止在加沙與約旦河西岸地區的軍事鎮壓行動。

埃及做出讓步後,中國立即出面,表示願意促成阿以和談。

當天,黎平寇就在元首府召見了埃及與以色列大使,邀請埃及總統與以色列總理前往北戴河進行和平談判。

顯然,黎平寇此舉,意圖將美國排除在外。

問題是,沒有美國參與,以色列肯定不會在中國的協助下與埃及進行談判,因爲這等於背棄了美國。

三月十五日,以色列宣佈暫時停止在加沙與約旦河西岸的軍事行動。

中東局勢開始緩和,埃及與以色列也先後表示,願意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雙邊在領土等問題上存在的矛盾。

只不過,這絕對不等於阿以矛盾能夠得到解決。

在埃及出面的情況下,核心問題不是戈蘭高地,而是巴勒斯坦。說得直接一點,埃及要想確立在阿拉伯世界中領頭羊的位置,就得讓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交出侵佔領土,讓巴勒斯坦建國。

對以色列來說,這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煞費苦心經營數十年,就是要從根本上抹除巴勒斯坦。如果按照聯合國在一九四七年的決議,以色列將交出接近一半的土地,將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失去家園。

這種自毀基業的事情,以色列肯定不會做。

結果就很明顯了,只要以色列不肯承認巴勒斯坦,不肯交出佔領土地,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矛盾就不可能得到解決,而且埃及將獲得一個十分充足的理由,鼓動其他阿拉伯國家加入這場鬥爭。

顯然,納傑夫的外交才能也不可低估。

敘以矛盾只是導火索,而巴以矛盾纔是最爲核心的問題。如果納傑夫如願以償,那麼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將如日中天,絲毫不亞於他的曾祖父,那位曾經將整個阿拉伯世界團結起來的埃及領袖。

三月二十日,在全球氣候事務組織總部,埃以進行了第一次非正式協商。

暫且不說這次協商取得了什麼成果,也不說談判能不能取得成果,在巴勒斯坦問題浮上水面後,中東戰爭的導火索已經點燃。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中國、美國、埃及與以色列都有機會剪斷這根導火索,但是受各自利益影響,都沒有采取實質性行動,而是任由事態惡化。

在和平外衣的籠罩下,埃及與以色列都展開了緊張的備戰工作。

只是,戰爭沒有這麼快爆發。

準確的說,中國與美國不會讓戰爭立即爆發,因爲在三月份,關係到人類文明生死存亡的拯救行動還沒結束。不管中東的未來如何,中國與美國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犯糊塗,更不會因爲中東而置生死於不顧。

當時,最引人矚目的正是清理微塵的第四階段行動。

雖然四方科學家都給出了較爲樂觀的預測結果,清理行動已經取得巨大成功,干預氣候變化的努力收到了成效,對全球氣候影響最大的洋流系統基本穩定,北極與南極冰蓋的變化規律也很正常,但是最快要到六月底方科學家纔會對拯救行動做總結性評估,給出具有說服力的預測報告。

三月三十一日,“天使”飛機的組裝工作全部結束。

在過去的一年零三個月中,兩座組裝廠總共完成了十七萬四千六百三十四架“天使”飛機的組裝工作,交付十七萬四千五百八十六架,總共執行了一千七百八十六萬餘架次的清理飛行任務,總共清除掉八十億噸微塵。雖然沒有清理掉全部微塵,但是按照科學家進行模擬演算得出的結論,剩餘的微塵將有助於改善氣候,減弱氣候的變化程度,對改善局部地區氣候條件有益。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清理工作將由科學家進行精確調度。

雖然全球各地的自然災害仍然非常頻繁,但是人類文明至少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也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233章 蠶食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4章 首相之死第89章 統一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24章 變數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60章 集體智慧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14章 大重建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76章 熱點地區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5章 受害者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190章 主動權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43章 薄弱環節第4章 不留活口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章 演習第44章 歷史使命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9章 伏擊第21章 一鍋端第36章 權衡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36章 破例第36章 小心過頭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7章 證據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1章 孤注一擲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1章 突如其來第97章 長遠考慮第88章 奢望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5章 泰山北斗第274章 覺悟第50章 大漠揚威第5章 宣戰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20章 餘波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9章 本質第54章 準備反擊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章 禁運效果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91章 戰略突擊第9章 臨時考覈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4章 空中打擊第120章 餘波第47章 證據第43章 根源第175章 犯糊塗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96章 部署到位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89章 統一第58章 海航突擊第61章 猛然醒悟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9章 嚴陣以待第205章 突襲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97章 戰略分歧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40章 此消彼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