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集體智慧

最讓周渝生羨慕的,還是牧浩洋與陸雯的感情。

別看兩人都快五十歲了,平常生活中仍然跟剛結婚的時候一樣,不但感情好,還有很多共同話題。

只是,周渝生並不知道,牧浩洋與陸雯是聚少離多。

見面機會少,在一起的時候自然非常親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爲陸雯也已晉升爲陸軍中將(二炮解散之後,陸雯所在的導彈部隊併入陸軍)。這是技術類軍官的最高軍銜,陸雯是陸軍中最有名、也是最忙碌的高級技術軍官。

只是,她的主業不再是研製彈道導彈。

二零二九年,在錢仲泰的提議下,時任國務院總理的黎平寇批准成立了“理論與基礎物理學研究中心”,並且由陸雯擔任總負責人。該中心在名義上,負責管理所有由國家資助的高端科研項目,比如兩座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實際上主要從事的是理論研究,與基礎項目沒有多少直接關係。

成立該中心的目的,就是提高中國的理論物理學水平。

必須承認,該中心的地位遠在其他科研機構之上,而且很快就獲得了成果。

二零三零年,典譽清以《引力場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爲獲得該項提名的第一位中國籍物理學家。雖然在評審階段,因爲這篇論文存在很大爭議,特別是遭到了衆多西方學者的質疑,最終沒能獲獎,但是典譽清在國際物理學、特別是理論物理學界的聲譽已經打響。

兩年後,另外一位中國物理學家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的是苗少鳳,獲獎理由是驗證了中微子的超光速特性,並且在實驗室中證明了由他提出的理論。

雖然是實驗物理學家,但是苗少鳳是由陸雯發現的。

說得準確一點,是陸雯最先重視他提出的理論,並且調動科研資源,讓他證明了自己提出的理論。

爲此,苗少鳳不但拿到了一百五十萬瑞典克朗,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作爲幕後工作者,陸雯沒有拋頭露面,也沒有獲得獎金。只是在一年之後,她就晉升爲了陸軍中將。

正是如此,陸雯比牧浩洋還要忙碌。

雖然牧浩洋平常瑣事纏身,但是隻要在總參謀部,他就天天回家吃晚飯,有精力的話還會陪孩子看電視。陸雯十天中有九天不在北京,就算在,也很少回家,有的時候連給家裡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

牧浩洋沒有問陸雯爲什麼這麼忙,也沒有這個必要。

事實上,大部分時候,牧浩洋根本不知道陸雯在做什麼。就算有機會聊天,牧浩洋也很少主動詢問工作上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陸雯的工作性質,早已超過了牧浩洋的認知範圍。

只是有一點非常明確,即陸雯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從偶爾聊天中提到的事情,牧浩洋知道,陸雯主管的部門,每年都能從國務院獲得數百億的特別撥款。即便二零三三年國務院全面縮減行政開支的時候,陸雯拿到的科研經費也沒有減少。

此外,牧浩洋只知道,陸雯從事的主要是理論研究。

事實上,這也是最重要的東西。

在陸雯手下,至少有四千名科研工作者,大部分是年輕人,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很多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

“年輕人能做什麼?”吃飯的時候,提起了陸雯的工作,周渝生很是驚訝。“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根本沒有工作經驗,而且現在的大學教育,也不見得能有多大收穫,讓他們搞高端研究,恐怕……”

“老周,你就這麼看不起年輕人?”

“不是看不起,只是……”

“二十年前,你也是年輕人,如果當初黃總有你這樣的想法,恐怕你到現在還在某艘潛艇上服役呢。”陸雯沒有特別注意語氣,跟周渝生聊天,也沒有必要注意,因爲周渝生是他們第三個孩子的乾爹。

“陸工,你要這麼說,我可沒辦法辯駁了。”

“也就是說,你仍然不服氣?”

周渝生笑了笑,他很少跟女人爭吵。

“愛因斯坦提出質能公式的時候纔多少歲,提出廣義相對論的時候又是多少歲?而在他功成名就之後,又有什麼創新呢?”陸雯卻很認真,這也是她的性格。“不可否認,年輕人確實缺乏經驗,但是也更加靈活多變。理論物理學不是實驗物理學,嚴謹很重要,可是突發其想更加重要。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時候,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能夠理解,當時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爲他是瘋子。搞理論的,首先就要有想像力,只有想像出來,纔有可能通過實驗與觀察進行證實。”

“老周,我就說過,不要跟她辯論。”牧浩洋笑着搖了搖頭。

周渝生也笑了起來,現在不是他要辯論,而是陸雯停不下來。

“你們這些當兵的,就是不把科技當回事。”陸雯看了牧浩洋一眼,說道,“老周也就算了,你還拿了兩個碩士學位。”

“這……”牧浩洋頓時啞口無言。

“陸工,看來這個家裡,老牧說了不算啊。”

“我們是民主家庭,誰說得對,誰就說了算。”陸雯仍然有點不依不饒。“不怕你們現在看不起,我敢跟你們打賭,只要我們在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對人類文明產生的影響不會亞於相對論。”

“這麼說,你得首先找到一個不亞於愛因斯坦的天才。”

“一定要有天才才能取得突破嗎?”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跟老婆計較。

“最初的時候,我也抱着這樣的想法。當初我還跟你提到過,理論突破的難度超過了所有人想像,我們只有祈禱遇到一個愛因斯坦級別的天才,但是這幾年下來,我覺得這很不靠譜。”

“什麼意思?”牧浩洋不得不追問一句。

“從根本上講,如果沒有進化上的突破,人類的智慧已經到了極限。如果是自然進化的話,至少需要一百萬年,纔有可能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即便是人爲干預,比如通過基因提高智商,也需要好幾百年。”

“這麼說,基本上沒門了?”

“僅靠個人努力的話,恐怕很難取得成果。”

周渝生皺起眉頭,說道:“這麼說,智慧還是一加一等於二?”

“不是等於二,而是大於二。”

這下,兩個職業軍人都啞口無言了。

“我們做了一個測試,讓一萬個人來估計某件物體,比如這隻盤子的重量。”陸雯敲了敲面前的菜盤,“然後對得到的一萬個答案進行平均,結果與實際非常接近。當然,我們用的不是盤子,而是一隻不規則的金屬球。”

“這能說明什麼?”

“人類不但有個人智慧,還有集體智慧,而且集體智慧超過了個人智慧。”

“在你主導的理論研究中也用得上?”

“沒有這麼簡單,不過肯定用得上。”陸雯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建立一套完整的物論,絕對不是一個人能夠辦到的事情。在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之後,經過了數十年,在數代科學家的努力下,才完善了這套理論。要想超越廣義相對論,或者說證明愛因斯坦是錯的,也不是一個人能夠辦到的,需要非常多的科學家爲之付出畢生心血,也許還需要好幾代人。”

“這麼說,我們得祈禱活得更久一點了。”

陸雯笑了笑,說道:“當然,不能排除運氣成分。”

“什麼意思?”

“理論研究,不是從頭做起,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對前一套理論的全面否決。這就好比拆除一道擋在我們前方的高牆,雖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如果找對了方法,也許抽掉某一塊牆磚,就能使這面高牆轟然倒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能夠取代牛頓的經典力學,也是找對了方法。”

“這麼說,仍然需要一位天才級的理論物理學家。”

“當然,有天才,肯定比沒有好,只是在集體智慧的共同努力下,誕生天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對天才的要求也低得多。如果有足夠多的科學家從事同一項工作,如同讓很多工人同時拆除高牆一樣,肯定有一個能夠撞上大運,找到那塊能讓高牆分崩離析的磚頭,而我的角色,就是工頭。”

“工頭?”

“組織其他人搞理論研究。”

兩個大男人愣了一下,隨即都笑了起來。

“看來,我們必須得敬工頭一杯。”周渝生舉起酒杯,對陸雯說道,“陸工,我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你這種大學者。”

“老周……”

“我說的是心裡話,別看我拿了幾個文憑,但是跟你相比,我絕對是個文盲。”

陸雯笑着搖了搖頭,也結束了與技術有關的話題。

“我覺得,我們應該爲友誼乾杯。”牧浩洋趁機舉起杯子,說道,“一輩子,能有幾個知心朋友就知足了。”

“乾杯”

這頓飯,三個人都很輕鬆。

對牧浩洋與陸雯來說,至少能夠暫時放下工作上的煩心事,享受一下家庭生活中的輕鬆氛圍。

對周渝生來說,則可以跟好友聊些平常事。

只是,這樣的機會並不多。太陽再次升起來的時候,他們又得投身到重要、繁忙與勞心的工作中去——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如果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4章 交易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87章 人挪活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50章 重創第32章 成果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79章 盲目猜測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41章 標杆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36章 急轉直下第82章 戰火再起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3章 誤打誤撞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32章 臨界點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38章 戰役目的第205章 突襲第52章 順手拈來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7章 小國海軍第18章 千鈞一髮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0章 權衡利弊第35章 聲東擊西第66章 入朝方略第10章 重在過程第28章 屈服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54章 準備反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5章 主戰場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0章 欲蓋彌彰第69章 登門求教第81章 屏障第236章 消耗戰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37章 攻堅戰第26章 逐步推進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35章 支柱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55章 墳墓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65章 完勝之途第62章 戰略意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81章 同盟集團第85章 科技戰爭第30章 誰更瘋狂第34章 空軍出擊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78章 兩強標準第13章 分外事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82章 戰火再起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43章 薄弱環節第76章 自知之明第8章 節外生枝第49章 彈道導彈第24章 變數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20章 剋制第37章 小國海軍第4章 戰爭危機第14章 鬼子出動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81章 同盟集團第41章 進退兩難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89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