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退與不退

使出最後一板斧,印度也沒轍了。

因爲不能確定印度是否還擁有戰略反擊能力,所以在下午一點左右,中國空軍、海軍與二炮進行了第三輪戰略打擊。

這輪打擊中,重點目標是印度的核武器與導彈武器技術專家。

相對而言,效果並不理想。

當時,印度已經疏散了主要技術人員,如果擴大轟炸範圍,必然導致平民傷亡,從而在政治上遇到麻煩。

轟炸行動在下午…前結束,效果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只是在隨後的數年之內,二部等情報部門從未放鬆警惕,一直在巴基斯坦等國情報機構的支持下,追殺印度的核武器與導彈武器專家,先後除掉了數十個目標,使印度的核技術與導彈技術倒退了數十年。

這些行動,也一度把二部推上風口浪尖。

搞得最大的一次是在二零二九年七月,二部的一名諜報人員在公共場合,刺殺了印度的核武器專家易卜拉辛,導致數十名平民傷亡,該諜報人員也落入印度情報機構手中。雖然印度沒能從他身上獲得有用的東西,但是這起事件直接導致李國強引咎辭職,二部差點被解散重組。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三十一日下午四點,印度總理克魯沙發錶停火聲明,宣稱印度將從二十點整開始,進行單方面停火。

半個小時後,美國總統麥克米倫公開表示,將出面促成交戰雙方停火。

北京時間下午六點半,在印度宣佈的停火時間前半個小時,中國國防部宣佈,將接受印度的停火提議,在新德里時間二十點停火。

五分鐘後,巴基斯坦國防部長也宣佈,將在二十點停火。

只是,停火不等於停戰。

因爲在新德里時間十九點整,中國海軍陸戰隊登上了南安達曼島,並且按照計劃向布萊爾港發起進攻。雖然布萊爾港的守軍頂住了陸戰隊的猛攻,但是到二十點,陸戰隊的機降部隊已經攻入港區。

新德里時間二十點整,三方正式停火。

十五分鐘後,中國外交部向美國駐華大使提交了停戰協議初稿,明確要求印度陸軍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撤離錫亞琴冰川,並且在戰前的軍事分界線上撤退十公里,在印巴雙方建立軍事隔離區。

相對而言,這點要求不算過分。

在這份初稿中,中國外交部提到,可以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或者是第三方組成的多國部隊負責看管軍事隔離區。

也就是說,巴基斯坦軍隊不會越過軍事隔離區,更不會佔領屬於印度的資源。

只是,另外一點要求就很難讓印度接受了。

這個要求就是,布萊爾港的印度軍隊必須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投降,把港口、機場等關鍵設施移交給中國陸戰隊,然後再進行中印直接談判。如果印度軍隊沒有及時投降,停火將在八月一日二十點結束。

美國大使當即就提出,中國的要求太過分了。

只是,大使的作用只是傳遞信息。

半個小時後,中國提出的停戰協議初稿就送到了印度總理手上。

克魯沙的感受可想而知,中國絕對不會像二十世紀六零年代初那樣,在得勝之後主動撤退到戰前實際控制線之後。

中國海軍大動干戈,就是爲了佔領布萊爾港。

問題是,印度能夠拒絕嗎?

戰爭還沒結束,主動權掌握在中**隊手裡。只要繼續打下去,印度不但會丟掉布萊爾港,還會丟掉整個安達曼-尼科巴羣島。爲了牽制印度空軍,巴基斯坦還會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反擊。

結果如何,克魯沙心裡非常清楚。

最多隻需要一個月,中國就能佔領整個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巴基斯坦也有可能攻佔整個克什米爾地區。

更重要的是,只要戰火重燃,中國就會對印度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也許中國不會使用核武器,但是肯定會重點打擊印度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工業設施,使印度倒退半個世紀。

問題是,印度能夠接受中國開出的條件嗎?

克魯沙同樣清楚,只要簽署了這份停戰協議,印度將失去南亞霸主的寶座,而且在中國面前永遠都擡不起頭來。

對印度總理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兩難決策。

事實上,對美國來說,中國開出的條件也無法接受。

關鍵不在錫亞琴冰川,因爲美國不缺稀土,還能通過出口稀土大賺一筆。關鍵是布萊爾港,如果中國獲得了這座港口,就能控制馬六甲海峽,連接上瓜達爾港。如果隨後在斯里蘭卡獲得軍港,中國則能在印度洋上建立起一條完整的航線,確保前往中東、東部非洲與歐洲的航線暢通無阻。

從戰略上講,布萊爾港的價值不亞於新加坡。

更重要的是,這肯定是中國進軍中東的前兆,或者說是進軍中東的跳板。只要讓中國在布萊爾港站穩腳跟,美國就別想獨霸中東。要不了幾年,隨着中國的影響力擴大,中東將再次成爲火藥桶。

對美國來說,這絕對不能接受。

要知道,中東擁有的不僅僅是石油。

在美國的戰略中,遏制中國的主要手段有兩個,一是在中國周邊建立戰略防線,二是在經濟上打壓中國。

目前看來,第一種手段已經沒有多少效果了。

要想阻止中國崛起,就得在經濟上做文章,而主要戰場在金融與資源領域。

嚴格說來,金融與資源屬於同一個範疇,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原因很簡單,自從美元與黃金脫離關係後,支撐美元幣值的正是大宗商品,特別是現代社會最不能缺少的資源,而這其中又以能源爲主。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石油不再以美元定價,美元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中國需要來自中東的石油,其每年進口的近五億噸石油中,三億噸來自中東,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從對進口的依存度上看,中國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而美國只有百分之三十七。

也就是說,中國更需要來自中東的石油。

這也不難理解,中國爲什麼要把重點放在南亞,因爲只有通過南亞,才能保護運送石油的戰略航線,也才能把手伸入中東。

如果僅僅是石油,美國還可以高枕無憂。

不管怎麼說,中東的產油國中,只有伊朗與中國的關係比較密切,沙特、科威特、伊拉克與阿聯酋都是美國的盟國。只要與中國直接對抗,這些國家都會站在美國這一邊,因此中國還沒有能力在中東地區挑戰美國。

問題是,石油貿易直接決定了美元的價值,也就決定了美國在金融領域的地位。

過去幾年間,中國已經與伊朗、委內瑞拉、尼日利亞、蘇丹等產油國達成協議,用人民幣直接購買石油,而這些國家則用人民幣從中國採購軍火、工程設備、以及支付其他貿易與工程款項。

只要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增強,很難保證其他國家不會接受人民幣。

要知道,在高端商品領域,中國的競爭力已經大大增強,能夠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向其他國家提供性能不算太差的產品。拿航空產品來說,中國生產的兩百座級客機在性能上不比波音與空客的同類產品差多少,價格卻只有兩者的三分之二,而且後期維護與保養的費用更加低廉。在汽車領域,中國不但是第一大汽車生產國與第一大汽車消費國,還是僅次於德國與美國的第三大汽車出口國,其價格低廉的汽車銷售到了一百多個國家,甚至在美國市場也有佔有率。

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等於提高了人民幣的認同度。

◆ тt kán◆ C○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別的國家能夠在中國買到想要的產品,而且能夠在中國市場銷售自己的產品,那麼中國就可以在金融政策上採取強硬立場,即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迫使其他國家儲備人民幣。

這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卻更加致命。

不管是美國總統,還是金融界的知名人物,都非常清楚,中國正在推行的戰略就是要在金融上打垮美國。

在這套戰略中,進軍印度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只有這個手段開始發揮作用之後,中國纔會展開下一步行動,讓美國不得不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迎接挑戰。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金融戰略不僅僅在打擊美國,還在鼓舞其他國家。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動搖美國在金融領域的霸主地位。

如果其他有實力的國家認爲這是推翻美元霸權的大好時機,比如歐洲趁機擴大歐元的影響力,俄羅斯再來插上一手,後果將不堪設想。說不定,到時候連日本也會參與進來,在美國背後捅上一刀。

爲此,美國必須阻止中國進軍印度洋。

當天晚上,麥克米倫就給克魯沙打了電話,表示美國不支持中國的無理要求,除了在外交上進行努力,會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印度渡過難關。

顯然,麥克米倫也有點左右爲難。

此時再介入,顯然太晚了,即便美國出兵,也不見得能夠幫助印度取勝,而且中國絕對會做出更加強烈的反應。

問題是,不表態,印度就會低頭。

這下,決策權落到了克魯沙手上。

退一步,戰爭就會結束。

不退讓,戰火將再次點燃。

第120章 餘波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141章 入朝第17章 經貿競爭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章 定論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0章 誰更瘋狂第48章 戰爭準備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22章 年關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9章 救援行動第8章 膽識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34章 中流砥柱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55章 墳墓第97章 戰略分歧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80章 援助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215章 光復第63章 反導攔截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88章 最後關頭第45章 阻止戰爭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79章 立場第4章 不留活口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66章 真假英雄第120章 餘波第7章 直覺第43章 試探第41章 反擊第43章 傳奇人物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5章 鐵娘子第18章 千鈞一髮第112章 和平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50章 民間力量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16章 敗不餒第62章 軍方接觸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93章 主旋律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93章 主旋律第79章 海灣第13章 周密計劃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9章 做徹底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0章 裝甲主力第18章 坦克戰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29章 相互指責第92章 怎麼打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5章 全面展開第79章 立場第314章 大重建第307章 壁壘第18章 坦克戰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0章 混戰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68章 光速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43章 各有所謀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0章 混戰第50章 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