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與時間賽跑

燃燒的海洋

牧浩洋收到消息的時候,執行打擊任務的艦載戰鬥機已經出發了半個時。

按照楊禹方的安排,將首先轟炸本地治裡西北五十多公里的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以此拉開打擊印度本土的作戰行動。

這裡是印度本土南端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

根據二部提供的情報,印度空軍在這裡部署了二十架f-22i與四十架f-35a,還有一箇中隊的30mki,並且是印度戰鬥機進入孟加拉灣的主要前進基地,此外日本空軍的三架e-3g也在這裡。

艦隊要想進入孟加拉灣,首先就得摧毀這座空軍基地。

雖然是突然襲擊,但是楊禹方做了精心部署。

按照他的部署,二十四架j-25在兩架zy-1的支持下,負責對付升空的印度戰鬥機,奪取戰場制空權,隨後四十八架j-25將分成三個批次進入,第一批重點轟炸基地附近的防空陣地,第二批轟炸指揮與通信中心,第三批纔去轟炸機場,除了摧毀地面上的戰鬥機,重點打擊基礎設施。

一切順利的話,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將在未來三天內喪失出動能力。

以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進行高強度空中打擊,最多也就能在孟加拉灣活動三天,然後就得返回進行彈藥補給。

爲了達到攻擊的突然性,楊禹方將打擊時間訂在了晚上十一點左右。

這個時候,正是印度軍隊的夜間換班時間。

爲此,攻擊機羣必須在九點三十分之前出發。

雖然j-25能在一個時內飛行一千五百公里,但是在執行打擊任務時,j-25需要內掛兩噸彈藥,比執行制空任務時多了一噸多,因此爲了節省燃油,只能降低巡航速度,飛行一千五百公里,大概需要一個時十五分鐘。發起攻擊前,至少還得爲攻擊機羣留出十五分鐘的戰術準備時間。

結果是,牧浩洋在十點才收到由黃峙博發來的消息。

當時,空軍已經參戰。

大概九點左右,從葉城空軍基地起飛的十二架j-22在四架j-20的掩護下,依靠預警機與無人偵察機提供的情報,轟炸了錫亞琴冰川南面的印軍炮兵陣地與部隊集結地,摧毀了一個炮兵營與數百噸作戰物資。

轟炸來得很突然,印度空軍甚至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

更重要的是,j-22沿着巴基斯坦戰鬥機常用的航線進入,所以印度空軍在第一時間認爲是遭到了巴基斯坦空軍的打擊。

四十分鐘後,中國國防部公佈了參加克什米爾衝突的消息。

直到這個時候,印度當局才知道,中國空軍已經出動戰鬥機,爲巴基斯坦軍隊提供了直接空中支援。

最震驚的不是印度空軍,而是印度總理克魯沙。

在此之前,中國一直表現得非常剋制,還一度宣稱派遣艦隊進入印度洋,只是爲了儘快結束印巴衝突,無意擴大沖突規模。

現在,隊直接參與克什米爾衝突,是在結束衝突,還是在擴大沖突規模?

雖然在的消息中,中國國防部提到,出動空中力量是爲了阻止印軍繼續深入巴基斯坦實控區,限制戰爭範圍,但是任何一名政治家都知道,限制戰爭範圍,絕對不是爲了控制戰爭規模。

從政治上講,中國是否介入地面衝突,對戰爭規模的影響更大。

如果以限制印度軍隊進攻爲由,中國不但可以轟炸印軍的前沿陣地,還能轟炸印軍的後方基地,甚至有理由轟炸印度本土的軍事基地。這樣一來,中國的行爲,不但沒有限制戰爭規模,還擴大了戰爭規模。

對克魯沙來說,最關鍵的問題只有一個。

中國會不會以限制印軍發動地面進攻爲由擴大轟炸範圍?

如果是,那麼在印度陸軍取得勝利之前,中國空軍就能摧毀印度陸軍賴以進攻的後方基礎設施。結果非常明顯,即印度陸軍不可能在沒有後方支撐的情況下,在錫亞琴冰川取得最終勝利。

克魯沙只有一個選擇:在局勢還沒有完全失控的時候宣佈停火。

也許印度必須交出所有佔領地區,但是總比本土遭到轟炸,國防力量在一夜之間後退數十年好得多。

當然,這不是所有人的認識。

會議上,包括國防部長在內的好幾名官員都提出,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停火,而應該表明印度的立場,只要本土遭到轟炸,印度就會進行戰略反擊,讓中國付出慘痛代價,從而讓中國放棄空中打擊。

陸軍司令甚至提出,應該讓戰略導彈部隊進入戰備狀態。

事實上,當時印度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能在接到命令後的半個時之內發射彈道導彈。

克魯沙堅決反對這麼做,因爲這對印度來說,意味着全面毀滅。

如果中國畏懼印度的戰略打擊力量,就不會出兵印度洋,更不會出兵克什米爾。顯然中國並不害怕印度的戰略力量,或者說有足夠的能力抵消掉印度的戰略力量,並且希望藉此機會獲得對印度進行戰略打擊的藉口。

核打擊會讓中國有所畏懼。

可是同樣的道理,中國的戰略報復,足以讓印度領導人心生畏懼,在做出戰略決策的時候投鼠忌器。

會議還沒結束,一條最新的戰報震驚了全場,也嚇壞了克魯沙。

十一點左右,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轟炸了丁迪沃訥姆空軍基地,摧毀了停留在地面上的數十架飛機,包括三架日本空軍的e-3g,炸燬了跑道、機庫、燃料庫、彈藥庫與兵營等基礎設施,還在轟炸前摧毀了機場附近的三個防空陣地。隨後空軍送來更多消息,中國戰鬥機還轟炸了附近的防空指揮中心與南部地區的通信中心,並且在空戰中擊落了印度空軍的十多架戰鬥機。

這下,問題複雜了。

隊不但打擊了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上的軍事設施、轟炸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地面部隊,還轟炸了印度本土的軍事設施。

這些跡象均表明,中國正在擴大戰爭規模。

按照克魯沙的估計,隊將繼續擴大打擊範圍,很快就會讓印度嚐到苦頭,用轟炸迫使印度投降。

這個時候,主張繼續作戰的不是空軍,而是陸軍。

空軍司令的意見很簡單,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印度不但打不贏這場戰爭,還會輸得精光,理智之舉是在遭到大規模空中打擊之前宣佈停火,請求美國出面,讓中國與巴基斯坦停止軍事行動。

這個態度,完全可以理解。

打到這個時候,印度空軍已經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先進戰鬥機,雖然還有上千架戰鬥機能夠升空作戰,但是性能都很落後,根本無法與隊爭奪制空權,甚至連巴基斯坦空軍都對付不了。

空軍癱瘓,地面部隊再能打也沒用。

事實上,沒有空中掩護,印度陸軍遲早會慘敗而歸。

問題是,陸軍司令仍然反對求和,繼續主張動用戰略威脅手段,阻止中國進一步擴大戰爭規模,保住已有勝利。

會議繼續進行,新的變化讓克魯沙不再猶豫。

七月三十一日凌晨兩點左右,巴基斯坦總統發表電視講話,宣稱只要印度軍隊還在巴基斯坦境內,戰爭就不會結束。

隨後,克魯沙收到了最新情報。

在總統發表講話的時候,巴基斯坦陸軍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數十輛運載了彈道導彈的發射車離開駐地。因爲這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戰略威脅手段,所以這些導彈上肯定配備了核彈頭。

雖然中國空軍沒有擴大打擊範圍,但是戰爭擴大的勢頭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總統發表的講話已經表明,印度不可能長期佔領錫亞琴冰川,而且在撤軍之前,即便印度宣佈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也會以防禦反擊爲由,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反擊。

只要地面戰爭還沒結束,戰爭就不會結束。

只要巴基斯坦發動反擊,中國就有理由繼續轟炸印度,趕在印度陸軍撤退之前,炸垮印度的戰略防禦設施。

到這個時候,連印度陸軍司令都認識到,取勝、哪怕是保住勝果已經不可能了。

中國艦隊奪取制海權之後,隊正在調整戰爭重點,而且速度非常快,很有可能在二十四時之內完成。

只要中國與巴基斯坦調整了戰爭重點,印度就將喪失主動權。

到時候,將由中國與巴基斯坦決定在什麼時候結束這場戰爭。

會議進行到凌晨…半,克魯沙又收到了一條非常糟糕的消息:隊再次轟炸了布萊爾港。

因爲這次轟炸布萊爾港的是轟炸機,還有部分轟炸機在港口上空投下炸彈,所以被印度空軍認爲,這是中國空軍出動的轟炸機,而且這些轟炸機肯定借道緬甸,不然不可能奔襲數千公里。

事實上,轟炸布萊爾港的是中國海軍的h。

不管怎麼說,克魯沙已經相信,中國正在按步驟擴大沖突規模,而且正是要趕在印度宣佈停火之前達到戰略目的。

中國的戰略目的是怎麼?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佔領布萊爾港,獲得進入印度洋的戰略基地,完善印度洋上的戰略鏈條。

印度還能堅持下去嗎?。。

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88章 十字路口第47章 第一槍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7章 打與不打第81章 臨時調整第6章 戰略籬笆第3章 演習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3章 無限制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85章 科技戰爭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9章 十萬火急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69章 登門求教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3章 風起雲涌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21章 奪回失地第3章 本性難移第82章 戰火再起第3章 大難不死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74章 反擊第80章 另尋出路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48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逐步推進第8章 倒計時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14章 鬼子出動第5章 最終辯論第78章 多此一舉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68章 暴風雪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193章 主旋律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5章 泰山北斗第2章 鬥爭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82章 巴軍出擊第2章 鬥爭第37章 再接再厲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56章 家宴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52章 突擊開始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79章 救星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270章 投降第22章 年關第22章 登陸作戰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4章 科技競賽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168章 上前線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7章 太空戰第42章 四個小時第93章 兩頭作戰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9章 臨時考覈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45章 面面俱到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5章 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