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先做準備

.天色暗下來的時候,中國艦隊進入了泰國灣。

因爲泰國灣的大部分海域屬於泰國內海,還是泰國的主要漁業區,任何時候都有上百艘漁船,所以在安排航線的時候,章玉廷非常小心,避開了主要航道與主要漁業區,還提前派出了直升機。

直升機不是去驅逐漁船,而是去前方探路,以便艦隊及時調整航向,避開漁船。

爲此,艦隊不得不採用密集編隊,把戰艦的間隔距離減少到安全航行的最低限度,並且嚴格控制每艘戰艦的航速。

即便如此,航行途中仍然是驚心動魄。

九點不到,艦隊就進行了第一次緊急轉向,規避前方十五海里外的一艘遠洋漁船,搞得艦長手忙腳亂。

在密集編隊下緊急轉向,絕對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大型戰艦的慣性非常大,制動距離非常遠。拿“長江”號航母來說,在以十二節的速度航行時,需要一分鐘才能停下來,制動距離接近兩公里。如果在操作時出現一點誤差,都有可能撞上相鄰的戰艦。

在夜間進行,難度更大。

在十點半的第二次緊急轉向時,“北京”號就差點被緊隨其後的一艘驅逐艦撞上,兩艘戰艦離得最近的時候,還不到五十米。

這個距離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艦隊的航速不是十二節,而是在二十節之上,就算驅逐艦完成了緊急制動,也會被巡洋艦的尾流吸進去,撞上巡洋艦。

驚險歸驚險,總歸是有驚無險。

完成第二次緊急轉向後,牧浩洋收到了二部發來的確切情報,八架k-767在北京時間晚上七點左右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f-35c機羣也即將起飛。因爲f-35c的巡航飛行速度比k-767快得多,所以先安排加油機起飛。

十一點過,牧浩洋收到了第二封確切情報,f-35c機羣在北京時間晚上八點準時升空。

也就是說,二部之前提供的情報非常準確。

一切順利的話,f-35c機羣將在十點之前進行第一次空中加油,在二十六日凌晨兩點左右到達馬六甲海峽上空,在兩個小時之後到達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也許會直接飛往“維拉特”號航母。

只是,印度艦隊到底在哪?

直到二十六日凌晨零點過,牧浩洋才收到第三份情報,不是二部發來的情報,而是周渝生送來的情報。

“維拉特”號正在孟加拉灣向南航行,另外兩艘航母則在向東南方向航行。

“‘維拉特’號肯定會去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南面,另外兩艘航母去羣島北面。”周渝生鋪開海圖,在上面標出兩條航線,又標出了一條從馬六甲海峽到布萊爾港的航線,“如果聯合艦隊沒有減速,此時已經到了布萊爾港附近,兩個小時之內就將進港。要想做什麼,就得抓緊了。”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吭聲。

黃峙博已經發來消息,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因爲高層還沒有批准他的作戰方案。

“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將錯過消滅聯合艦隊的最佳時機,也許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機會了。”

馬明濤推了周渝生一下,對牧浩洋說道:“該斷就斷,不要猶豫不決。”

牧浩洋仍然笑了笑,沒有吭聲。

他不是沒有這個魄力,而是知道高層沒有做出決策,肯定有非常重要的原因,不然黃峙博不會一再叮囑他不要輕舉妄動。

“不管怎麼說,先做好攻擊準備吧。”楊禹方暗自嘆了口氣。

在很多時候,做主的不是軍人,而是政治家。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先做好攻擊準備,按照聯合艦隊進入布萊爾港爲準,給攻擊部隊分派任務。”

“需要進行戰鬥動員嗎?”

“先分派任務,讓飛行員集中。”牧浩洋遲疑了一下,又說道,“進行備戰準備,給戰鬥機補充燃油、掛載彈藥。”

楊禹方沒有遲疑,立即通過電話,向兩位航空作戰指揮官下達了命令。

十分鐘後,兩艘航母上四個聯隊、八個中隊的領隊飛行員全部進入航空中心,由航空作戰指揮官分派作戰任務。

航母上,相應的準備工作同時展開。

因爲兩艘航母都是按照最高標準搭載作戰飛機,而且按照楊禹方制訂的打擊戰術,將各出動四十架戰鬥機與一架預警機,所以只能採用潮汐作業法,即集中讓戰鬥機起飛,再集中讓戰鬥機降落。

如此一來,航空勤務人員首先得讓繫留在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升空。

按照航空作戰標準,繫留在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主要是j-25,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讓制空戰鬥機起飛。因此在安排戰術的時候,擔任護航任務的j-25將首先起飛。

這麼做,也能有效延長機羣的打擊範圍。

只是,每艘航母只出動十架j-25,而繫留在飛行甲板上的j-25肯定不止十架。

除了留下四架j-25應付緊急情況之外,其餘六架必須在j-15b起飛之前轉移到機庫裡面,才能騰出飛行甲板,讓j-15b機羣以最大的密度升空,不然就得讓戰鬥機在艦隊上空集結待命。

對航空勤務人員來說,這絕對是件麻煩事。

所幸的是,中國海軍已經有十多年的航母使用經驗,而且一直按照大規模海戰的標準進行訓練。

在大規模海戰中,潮汐作業法是最主要的航母應用戰術。

按照標準作戰程序,除了繫留在飛行甲板上的j-15b,其他j-15b將在機庫內完成起飛準備工作,以縮短甲板佔用時間。爲了使彈射器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在j-25起飛後,將首先彈射從機庫裡提上來的j-15b,再彈射在飛行甲板上完成準備的j-15b。只有這樣,才能在十五分鐘之內,讓四十架戰鬥機升空。

只是,在這十五分鐘之內,艦隊將沒有任何防空掩護。

可以說,也只有在這個時候,“長江”級航母才能達到四十架的出動量。

如果在危險海域活動,每艘航母至少需要安排四架防空戰鬥機,還得在飛行甲板上準備四架隨時可以升空作戰的防空戰鬥機、以及一架用來預警機,所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十五分鐘之內讓四十架戰鬥機起飛。延長戰鬥機的升空時間,就得縮短打擊半徑。如果以一千二百公里的作戰半徑爲準,機羣升空時間最多爲十五分鐘,因爲最先升空的j-25在十五分鐘內消耗的燃油相當於飛行三百公里,而j-25在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最大作戰半徑只有一千五百公里。

在十五分鐘內派出四十架戰鬥機,也是“長江”級航母的極限能力了。

雖然理論上,電磁彈射器能夠每二十秒彈射一架戰鬥機,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肯定達不到這個速度。原因很簡單,理論值是以標準情況爲準,即戰鬥機按照標準作戰載荷升空,消耗的電能僅爲最大起飛重量時的三分之二。如果戰鬥機以最大載荷升空,電磁彈射器的彈射速度將降低到每三十秒一架。如此一來,“長江”級航母理論上能在十五分鐘之內彈射六十架戰鬥機。問題是,在操作中,官兵素質非常重要,因此能夠達到每分鐘彈射三架戰鬥機就非常不錯了。

算上j-25機羣與j-15b機羣起飛的間隔時間,十五分鐘彈射四十架戰鬥機就是極限。

在之前的訓練中,“長江”號與“黃河”號的最高紀錄是在十五分鐘內彈射四十二架與四十一架戰鬥機。

在實戰中能否達到這個水平,還有待檢驗。

兩個小時後,即凌晨兩點左右,航空部門完成了全部準備工作,參與護航行動的十名飛行員與十名領航員穿上了特製的抗荷服。

按照海軍的要求,j-25全是雙座型,沒有單座型。

爲了增強戰鬥機的機動性,空軍與海軍聯合研製了新式抗荷服,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出九個g的過載。如果飛行員經過了嚴格訓練,那麼還能在特定環境下,在極短的時間內把過載增加到十二個g。

要知道,在此之前,沒有一種戰鬥機能夠達到十二個g的機動過載。

當然,這隻針對j-22與j-25。因爲設計得較早,沒有足夠的結構餘量,所以j-15b的最大過載只有九個g,連j-20都無法做出十二個g的機動。

這也正是海軍選擇j-25爲主力制空戰鬥機的原因。

只是,直到這個時候,牧浩洋仍然沒有接到黃峙博的電話。

這讓他有點惱火,甚至讓他決定,有必要像馬明濤說的那樣,在必須做出決策的時候當機立斷。

只是,到這個時候,牧浩洋也沒有收到與聯合艦隊有關的消息。

雖然按照之前的推斷,聯合艦隊已經到了布萊爾港外面,說不定已經進入港口,但是要到一個小時之後,二部控制的偵察衛星纔會從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上空通過,最快能在凌晨…十五分發來消息。

也就是說,要到這個時候,才知道聯合艦隊有沒有進入布萊爾港。

這也是打擊聯合艦隊的最後機會,因爲按照理論計算,聯合艦隊能在錨泊的情況下,在四個小時內獲得必須的燃油,然後離開布萊爾港。從戰鬥機升空,到完成攻擊,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

也就是說,如果聯合艦隊按時進入布萊爾港,牧浩洋就得在…半之前下達進攻命令。

再延遲,很有可能錯過攻擊機會。.。

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75章 預演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32章 機會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12章 和平第36章 負擔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5章 戰略方向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211章 大包抄第41章 進退兩難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25章 自食其果第51章 整軍備戰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87章 警鐘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7章 鋼鐵鯊魚第3章 大難不死第6章 愈演愈烈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7章 錯失良機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章 本性難移第4章 怎麼打第26章 排兵佈陣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8章 經濟賬第37章 回國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9章 做徹底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87章 人挪活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57章 戰爭決議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09章 未來第69章 左右爲難第67章 突然打擊第41章 標杆第55章 毅然決絕第95章 情報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28章 導火索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53章 橄欖枝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26章 內訌第52章 順手拈來第33章 引流疏導第101章 反擊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60章 圍剿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49章 場外因素第54章 準備反擊第62章 軍方接觸第97章 長遠考慮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22章 大決戰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98章 決裂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16章 敗不餒第55章 墳墓第9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