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戰略

.在中國的權力結構中,國家元首隻是一個象徵性的頭銜。不管誰住在元首府裡,只有獲得軍隊支持,才能掌握大權。

四十多年前,現代中國之父、偉大的總設計師在訪問美國的時候,僅僅是副總理。

在政府與國家機構中擔任什麼職務並不重要,關鍵得掌握軍權,而且得到軍隊的支持與擁戴。

從國家元首位置上退下來後,傅秀波仍然是軍事首腦。

唯一的變化,就是從元首府搬了出來,住進了緊鄰總參家屬院的別墅,並且在這裡處理重大事務。

當天晚上,傅秀波就召開了一次小規模的高層會議。

首先由黎平寇介紹情況。

“巴基斯坦當局的立場很明確,將不惜代價捍衛國家利益。”黎平寇嘆了口氣,“如果沒有做出承諾,巴基斯坦將在月內主動開戰。”

“不管怎麼樣,現在還不是時候。”

黎平寇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只是,黃峙博覺得這麼做有點捨本逐末,或者說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爲了穩住巴基斯坦,黎平寇不得不簽署了建國以來的第一份軍事同盟條約,對他國做出了戰略安全保證。

要是在以往,黃峙博不會反對。

原因很簡單,在南亞地區,巴基斯坦受國力限制,一直堅守防禦政策,以抵擋印度的軍事入侵爲主要任務,從來沒有考慮過主動挑起戰爭,更別說主動攻打印度。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劇增。雖然在至關重要的國力上,巴基斯坦仍然差了許多,但是強大的軍事實力,讓巴基斯坦獲得了進行軍事冒險的資本。現在,又與中國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巴基斯坦的軍事野心很容易失控。

在條約限制下,只要巴基斯坦與印度開戰,中國就得參戰。

換句話說,這份條約讓中國交出了戰爭主導權,在印巴局勢惡化的時候,將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

“總參謀長,你很擔心嗎?”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沒辦法不擔心,如果巴基斯坦認爲依靠我們,可以在軍事上戰勝印度,就有可能進行軍事冒險。”

傅秀波也笑了笑,說道:“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而且做了防範。”

“防範?”黃峙博朝傅秀波看了過去。

“條約的附加條款中明確提到,我們做出的安全保障不包括歷史遺留問題,也不包括巴基斯坦主動發起的進攻。這些法律上的東西,說起來很拗口。說得簡單一點,只有在印度主動挑起戰爭,而且打破了現有局面的情況下,我們纔有義務出兵幫助巴基斯坦作戰,或者開闢第二戰線。”

黃峙博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稍微放鬆了一些。

“當然,這只是附加條款。必要的時候,我們不用理會。”

“巴基斯坦爲什麼要簽署這份條約?”

“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傅秀波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在印巴問題上,巴基斯坦只能依靠我們。雖然目前看來,巴基斯坦的軍事優勢非常明顯,但是把目光放長遠一點,巴基斯坦永遠不是印度的對手。也許,巴基斯坦能在軍事冒險中取勝,卻無法獲得任何利益,還會背上沉重的負擔。”

“所以巴基斯坦是想借此機會與我們結盟?”

“準確的說,是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同盟條約,讓我們做出正式承諾,獲取長遠的戰略安全保障。”

黃峙博笑了笑,他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巴基斯坦表現得如此積極,擺出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不是爲了威嚇印度,而是要獲得實在的好處。

對巴基斯坦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與中國結盟。

“現在,我們必須爲幾年後爆發的戰爭做準備。”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克什米爾的衝突與美國沒有多大關係,也許連日本也沒有預料到,只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這件事情是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根源,幾年之後,隨着開採條件逐步具備,戰爭將在所難免。”

“那得把日本算上。”

傅秀波笑了笑,說道:“如果戰爭在五年之內爆發,日本參戰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如果拖到五年後,日本就會捲入其中。”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按照日本的擴軍計劃,到二零二七年,不但有可能裝備第一艘航母,還有可能打造出能夠挑戰中國海軍的艦隊。在空中力量上,日本的擴軍速度更快,五年之後肯定有能力對抗中國空軍。

只是在五年之內,即便日本全力以赴,也很難在軍事上對中國構成威脅。

“我們必須考慮另外一個問題,”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在五年內打、還是拖到五年後打,哪一種對我們更加有利。”

“這……”

“總參謀長,你是三軍總指揮,所以你更有發言權。”

黃峙博勉強笑了笑,說道:“到底在什麼時候打,得看我們的軍備建設速度,也得看對手的軍備建設速度。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從現在開始爲戰爭做準備,五內之內能獲得最大的軍事優勢。如果拖到五年之後,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兩個敵人,將抵消增強的軍力,也就沒有多大優勢可言了。”

“也就是說,你贊成在五年之內打?”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傅秀波沉思了一陣,說道:“那麼,我們就得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首先就得遏制日本的軍事建設。”

“怎麼遏制?”黎平寇問了一句。

“日本是一個高度依賴海外資源的國家,因此我們得在資源上着手,通過資源限制日本的軍事建設。”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在南亞問題上,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印度,而是日本。只要戰爭爆發,我們與日本的矛盾將變得不可調和。說得明確一點,不管南亞衝突的最終結果如何,都將成爲我們與日本爆發全面戰爭的導火索。因此我們必須做長遠打算,考慮得更加全面一些。”

“與日本開戰,至少也是二十年後的事情。”

傅秀波笑了笑,說道:“那將是一場全面戰爭,提前二十年做準備,並不爲過。”

黃峙博也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到底該怎麼打,我說了不算。二十年後,恐怕我只能在馬克思那邊等待捷報了。”傅秀波顯得很豁達,“只是,我們不能把目光放在戰爭上,而要在戰爭之外做文章,才能創造堅實的基礎。”

“怎麼做?”黃峙博直接問了一句。

“日本最缺的、也是最不可缺的是什麼?”

“這……”

“糧食。”黎平寇替傅秀波做了回答,“雖然吃過二戰的苦頭後,日本非常重視農業,主要農作物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但是日本的糧食供應仍然高度依賴進口,特別是海外農墾團。如果沒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糧食,日本人只能過上溫飽生活。在大規模戰爭中,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黃峙博皺起眉頭,說道:“具體該怎麼做呢?”

“大戰略定下來後,該怎麼做就比較簡單了。”傅秀波笑了笑,說道,“我們首先得解決自己的問題,即做到自給自足,即便沒有進口,也能保證所有老百姓不會餓肚皮。除了提高糧食產量,推出更加有力的農業保障制度,還得擴大戰略儲備規模,至少得滿足戰爭動員過渡時期的最低需求。”

“然後呢?”

“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後,我們得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糧食戰爭,像稀土資源那樣,在全球範圍內收購糧食。因爲要擴大戰略儲備規模,所以這兩件事情可以同時進行。俄羅斯是糧食出口大國,肯定會與我們合作。”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得對付日本的海外農墾團,收緊日本脖子上的繩索。如果有需要,甚至得以戰爭的方式達到目的。”

“戰爭?”

“日本的海外農墾團主要分佈在東南亞、非洲與南美洲。東南亞的問題,我們遲早得解決,南美洲是美國的後院,暫時碰不得,所以得把重點放在非洲,用各種方式把日本農墾團趕出非洲。”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對黃峙博說道,“非洲的局勢很複雜、也很簡單,主要在方式方法上做文章。”

“問題是,我們沒有進入非洲的前進基地。”

“瓜達爾港。”

黃峙博愣了一下,說道:“這樣的話,也要等到幾年之後。”

“用不着,在建設瓜達爾港期間,你就得展開行動,因此在人員安排上,你得挑選一名最合適的負責人。短期內,我們不會捲入大規模戰爭,即便有需要,在非洲的軍事行動也以特種作戰爲主。”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這樣的話,人員安排至關重要。”

“有合適的人選嗎?”

“肯定有,我會做出安排。”

“記住,這只是旁敲側擊,沒有必要跟日本發生直接衝突。如果有可能,我們最好不要直接出面。”

黃峙博又點了點頭,不出面主要爲了避免政治與外交上受制於人。

“安排好之後,給我打個電話。”傅秀波笑了笑,說道,“有時間,你去看看老陸,有些話,你說比較合適。”

黃峙博也笑了笑,點頭答應了下來。

陸風烈正在生悶氣,已經一個多月“臥牀不起”了。以他的身體,肯定沒什麼大病,就是不滿傅秀波的安排,想早點退休。。.。

第87章 積極爭取第20章 惹是生非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74章 迴歸第14章 掃帚星第9章 血染橫濱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42章 四個小時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54章 總撤退第51章 整軍備戰第32章 金融戰爭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62章 彈雨第19章 伏擊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13章 全權顧問第68章 搶任務第84章 戰略平衡第84章 青出於藍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74章 爭取時間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1章 不怕死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89章 一枚導彈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7章 地區戰爭第87章 積極爭取第21章 決戰開始第63章 不可避免第3章 把握機會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3章 希望尚存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66章 末端攔截第6章 愈演愈烈第54章 準備反擊第41章 瘋狂準備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27章 樹梢優勢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99章 妥協第203章 覆滅第55章 兩強相爭第76章 作戰策劃第273章 共同化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45章 越界第253章 謀略家第49章 果斷反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5章 兩強相爭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78章 兩強標準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10章 退卻第47章 唯一選擇第60章 海蛇之吻第65章 門檻第35章 後方部署第94章 託管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63章 毀滅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2章 大夢初醒第39章 糧食危機第80章 援助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7章 直覺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56章 窗戶紙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07章 壁壘第283章 第一步第26章 逐步推進第7章 不測風雲第66章 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