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阻止戰爭

?中國積極出面斡旋,南亞局勢很快得到控制。?

二月七日上午,印巴先後宣佈暫時停火,持續了兩天的炮戰宣告結束。?

幾個小時後,隆盛集團巴基斯坦礦產勘探與開採公司的一支勘探隊進入克什米爾,領隊正是發現了赴戰湖金礦的丁兆民。?

因爲數名日本籍地質勘探隊員在炮戰中身亡,所以克什米爾地區存在稀有礦產的消息早已傳開。?

克什米爾成爲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

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地區,可能存在的稀有資源很有可能第四次印巴戰爭的導火索。?

只是,在勘明礦產資源之前,雙方都很剋制。?

爲了緩解印巴局勢,中國單方面推遲了原訂在二月十日交付的第一批J-11P、即Fc-25戰鬥機的交付時間。?

這些戰鬥機早已整裝待發,隨時可以飛赴巴基斯坦。?

因爲提前完成了飛行員培訓工作,所以Fc-25交付給巴基斯坦空軍後,能夠立即達到作戰狀態。?

二月十八日,丁兆民提交了第一份勘探報告。?

在錫亞琴冰川巴基斯坦一側,確實有儲量驚人的稀土資源,以氟碳鈰(鑭)礦與磷釔礦爲主,具有極高的工業價值,但是該地區海拔超過三千五百米,基礎設施極爲落後,工業開採難度極大。因爲礦脈在冰川之下,被花崗岩覆蓋,所以無法探明礦脈走向,也許部分礦脈在印度一側。?

這份報告,對平息衝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是稀土資源不重要,而是開採難度太大。以巴基斯坦一側來說,進行工業開採,先得修建數百公里的山區公路,還得在高海拔地區建立礦石篩選廠與配套工業設施,基礎建設的總投入超過兩百億元。以二零二一年稀土礦的平均價格計算,儲量超過一百五十萬噸才具有開採價值。?

一百五十萬噸是個什麼概念呢??

在中國雲南與貴州兩省,磷礦總儲量約十六億噸,伴生的稀土儲量僅有七十萬噸,含量不到千分之五。?

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白雲鄂博等幾個特大型稀土礦的儲量在一百五十萬噸以上。?

開採成本過高,自然沒有多少吸引力。?

只是,在市場價格突破每噸五十萬美元之後,稀土成爲國家的戰略資源,即便暫時不具備開採價值,也不能放棄。?

消息公佈後,巴基斯坦立即宣佈向錫亞琴冰川附近增派一個山地步兵營。?

這下,局勢再度緊張起來。?

因爲印度與日本的勘探工作還沒得出結論,所以印度表現得比較剋制,沒有進行鍼鋒相對的軍事部署。?

二月二十七日,印度礦業公司公佈了勘探結果。?

與丁兆民提交的勘探報告相似,錫亞琴冰川附近確實有儲量驚人的稀土資源,只是開採難度非常大。?

這份報告還提到,礦脈的主體部分在巴基斯坦一側,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印度一側。?

次日,印度國防部宣佈,將向錫亞琴冰川增派地面部隊。?

這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了。?

雖然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沒有宣佈將開採錫亞琴冰川的礦產資源,但是雙方都擔心對方率先開動,從而侵吞本國資源。?

礦產在地下,誰也不能保證在開採礦脈的時候不會越過軍事分界線。?

三月一日,巴基斯坦總統沙米爾緊急訪問北京,隨行的總參謀長卡拉瓦上將提出儘快交付第一批Fc-25戰鬥機。?

因爲早已簽署了合同,所以中國不可能一直把戰鬥機捏在手裡。?

三月二日,首批十二架Fc-25在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駕駛下,經葉城空軍基地,飛抵白沙瓦空軍基地。?

次日,另外二十四架Fc-25也交付給了巴基斯坦空軍。?

離開北京之前,卡拉瓦拜訪了黃峙博,提出在二零二三年初,接受第一批Fc-30戰鬥機。?

雖然黃峙博答應了下來,但是能否及時交付還是一個未知數。?

按照試飛安排,J-22要到二零二三年五月底才能完成全部測試工作,在二零二三年十月定型量產。?

如果提前十個月交付,巴基斯坦空軍只能獲得小批量生產型。?

如果J-22的試飛工作進展順利,不需要在量產前做大改動,問題還不大,可以在裝備後進行系統升級,達到正式量產型的標準。如果試飛工作遇到麻煩,需要進行改動,就無法提前交貨。?

巴基斯坦很積極,印度也很積極。?

三月五日,印度總理對華盛頓進行了正式訪問,隨行人員包括國防部長、總參謀長與三軍司令。?

在華盛頓,印度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儘快獲得F-22I與F-35I戰鬥機。?

只是,印度與美國的關係,肯定比不上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

按照計劃,第一批十二架F-22I將在二零二二年底交付,第一批十二架F-35I的交付日期爲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印度要想提前獲得這些戰鬥機,就得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一筆高額費用。?

名義上,這筆錢不是給美國的,而是給其他國家。?

因爲F-22與F-35是“國際戰鬥機”,前者已有八個海外用戶,後者的使用國更是多達十四個,所以在排產的時候,洛馬公司必須嚴格按照執行合同,如果爲了印度,延期向其他用戶交貨,得支付合同違約金。?

這筆錢,肯定得讓印度掏腰包。?

顯然,在中國這裡,巴基斯坦不會受到如此刁難。?

在總理訪問華盛頓的時候,印度外長也飛赴莫斯科,向俄羅斯當局提出抗議,即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售Fc-25,侵犯了俄羅斯的專利技術,俄羅斯應該出面制止,讓中國終止這筆軍火貿易。?

印度外長得到的答覆很明確:俄羅斯無能爲力。?

雖然Fc-25的基礎是J-11c,J-11c的基礎是su-30MK2,但是中國早已買斷專利,而且進行了全面改進,J-11c與su-30MK2除了在氣動外形上較爲相似之外,內部結構與電子設備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Fc-25使用的是中國自行研製的ws-15,而不是俄羅斯的117s發動機。?

中國具有獨立的知識產權,俄羅斯自然無權干預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軍火貿易。?

這個結果,讓印度外長非常失望,不過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因。?

俄羅斯不是不能向中國施壓,畢竟Fc-25上有一些俄製設備,如果俄羅斯肯出面,至少能夠延遲Fc-25的交付時間。?

歸根結底,俄羅斯不想這麼做。?

或者說,俄羅斯對印度非常失望。?

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在二零一七年放棄了共同出資研製的T-50,轉而向美國求購F-22I與F-35I,導致T-50項目因爲經費原因推遲了好幾年。因爲失去了最大的海外用戶,所以在推銷T-50的時候,俄羅斯遇到了很多麻煩。?

印度此舉,至少讓俄羅斯損失了一百多億美元。?

如果不是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俄軍事合作升溫,獲得了來自中國的訂單,不然俄羅斯的軍火工業早就完蛋了。?

在印度投入美國懷抱後,中國成爲俄羅斯軍火的最大采購國。?

可想而知,俄羅斯絕對不會爲了印度的要求與中國翻臉,更沒有理由放棄能夠獲利數千萬美元的Fc-25項目。?

要知道,Fc-25採用了俄羅斯的彈射逃生座椅與飛行控制軟件。?

按照合同約定,中國每銷售一架Fc-25,就要向俄羅斯軍火企業支付一百五十萬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印度總理回國前,得到了一份厚禮:第一批F-22I將在六月三十一日之前交付。?

爲此,印度必須支付一點四四億美元的合同違約金。?

相當於,爲每架F-22I多支付了一千二百萬美元。?

即便如此,印巴局勢仍然對印度極爲不利。?

一切順利的話,到六月底,巴基斯坦空軍至少能夠獲得四十八架Fc-25。因爲Fc-30的排產工作最快能在二零二三年啓動,所以巴基斯坦空軍很有可能追加訂購Fc-25,獲得額外的四十八架。?

兩批九十六架Fc-25,加上已有的八十架Fc-20與一百二十架Fc-1,巴基斯坦空軍擁有明顯的戰術優勢。如果中國加大支持力度,向巴基斯坦贈送一批J-10,巴基斯坦空軍的優勢更加明顯。?

說得不好聽一些,如果戰爭在六月底之前爆發,印度很有可能失去制空權。?

三月十一日,美國總統麥克米倫公開表示,願意充當印巴衝突調解人,親自出面平息克什米爾軍事對峙。?

次日,美國副總統與國務卿分別奔赴新德里與伊斯蘭堡。?

同一天,文廷貴與黎平寇也以元首特使身份,飛赴新德里與伊斯蘭堡,出面平息印巴衝突。?

重點不在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

依靠軍事上的優勢,巴基斯坦很有可能鋌而走險,通過軍事行動佔領整個礦產區,再與印度談判。?

只是,這個時候爆發戰爭,對中國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黎平寇訪問伊斯蘭堡,就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夠理解中國的難處,同時給出明確承諾,即在印度首先發動戰爭的情況下,中國將出兵支援巴基斯坦,或者開闢第二戰線,與巴基斯坦並肩作戰。?

三月十四日,印巴雙方均表示願意和談。?

次日,與巴基斯坦總統簽署了《中巴軍事同盟秘密條約》之後,黎平寇連夜乘專機返回北京。?

三月十六日上午,在全體代表大會通過了由易援朝出任國家元首、黎平寇出任國務院總理、黃瀚林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等高層領導職務變動的提案之後,傅秀波正式宣佈辭去國家元首職務。?

只是,傅秀波的時代並沒結束。。.。?

第48章 虛張聲勢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6章 幽靈墜落第9章 做徹底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38章 狼羣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6章 準備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07章 壁壘第26章 戰略空運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8章 雙輸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3章 拉幫結派第10章 希望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55章 決戰在即第3章 把握機會第287章 警鐘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273章 共同化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5章 偃旗息鼓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95章 迎難而上第22章 橫掃全球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14章 拉力賽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99章 等不起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章 經濟基礎第193章 主旋律第68章 推波助瀾第23章 敵後營救第50章 沉默第21章 奪回失地第22章 還以顏色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59章 於公於私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89章 輪番轟炸第233章 蠶食第17章 經貿競爭第6章 爭取和平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5章 泰山北斗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3章 戰略誤判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30章 小事化大第77章 誘餌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39章 餘輝第35章 奔赴前線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37章 刺刀見紅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63章 卸甲第1章 關鍵人物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97章 戰前會議第75章 咄咄逼人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66章 末端攔截第45章 補欠賬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84章 戰略平衡第52章 統一意見第60章 集體智慧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35章 聲東擊西第211章 大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