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金融戰爭

.六月二十一日,牧浩洋回到北京。

雖然十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已經在條約上簽字,但是隻有得到立法機構承認,條約纔會正式生效。

按照約定,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爲最後期限。

到時候,哪怕只遭到一個締約國立法機構否決,條約都將自動失效。如果沒有遭到立法機構否決,條約將在二零二一年一月一日自動生效,有效期二十年。在二零三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任何締約國都可以提出延長有效期,只要沒有其他締約國反對,條約將自動延長五年。

事實上,當時沒人相信,這份條約能夠在立法機構獲得通過。

五個核大國是主要締約國,問題應該不大。另外四個締約國中,德國、意大利與巴西的問題也不大。

關鍵就是日本與印度。

雖然日本獲得了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額,而且沒有戰略核力量限制,但是比起中國獲得的百分之四十八的份額,仍然差了很大一截。

相對而言,印度受到的限制更大。

因爲只獲得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份額,又受到核裁軍條約限制,所以印度所能擁有的常規艦隊僅有中國的一半左右。

按照外界推測,即便印度政府在談判中做出讓步,印度國民議會也會否決這份條約。

僅靠相當於中國一半的艦隊,印度別說向南海擴張,能不能守住印度洋,阻止中國向西擴張都是個問題。

沒有制海權上的優勢,印度在印度洋上將什麼都不是。

正是如此,七月初,美國總統麥克米倫訪問了新德里。

此時,牧浩洋正在忙着制訂海軍的戰略發展規劃,不再是拿出來看的,而是準備全面實施的戰略規劃。

從根本上講,“十國海軍條約”對中國沒有害處,反而有很大的好處。

原因只有一個:海軍軍備建設完全由國力決定。

雖然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還有望在十五年之後超越美國,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遠遠比不上美國,比如國民人均產值、社會人均收入、基礎科學實力、基礎製造業等,全面軍備競賽,只會拖垮中國。

在這份條約中,中國獲得的正是難能可貴的和平發展機會。

只要條約正式生效,在未來二十年內,中國能用有限的軍事投入,獲得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事力量。

從更加長遠的目光來看,中國能從二十年的軍備建設中獲得必要的技術積累。

可以說,如果軍備競賽不受限制,即便中國的國力能夠跟上,也會因爲缺乏技術積累敗下陣來。

首下打下堅實的基礎,軍備建設才能快速發展。

七月中旬,巴西議會率先通過了軍備限制條約。

月底的時候,中國也通過了軍備限制條約。

此時,牧浩洋已經向總參謀部與國防部提交了海軍軍備建設規劃。

因爲常規艦隊的總噸位限制在一百一十萬噸左右,所以c1級航母僅建造兩艘,二零二五年之前開工建造第二種國產航母,初級規劃建造四艘,第四艘將在二零四零年取代服役二十九年的“黃帝”號。第三種國產航母在二零三零年開始設計,二零三五年動工建造,在二零四零年之後取代c1級航母。

可以說,這是一份完全能夠達到的建設規劃。

只是,受條約限制,第二種國產航母將重新設計,標準排水量降低到七萬五千噸,不然沒有足夠的噸位建造其他戰艦。

至於還沒有開始設計的第三種國產航母,噸位暫時沒做限制。

原因很簡單,到二零四零年,誰也不能保證條約會延長五年。沒有了限制,航母自然可以造得更大一些。

客觀的講,這也是一份非常合理的發展規劃。

從技術角度講,在吃透了“黃帝”號之後,先建造一種排水量相當的中型航母,獲取必要的航母建造經驗。要知道,“黃帝”號是由前蘇聯建造的,大連造船廠只獲得了非常有限的改造經驗。完成中型航母的建造之後,建造大型航母,進一步完善建造技術。在有了必要的技術儲備之後,才能順利建造超級航母。

如果跨度太大,肯定會出問題。

事實上,這些問題已經暴露了出來。

比如在建造c1級航母上,因爲電磁彈射器沒有搞出來,所以海軍不得不選擇在初期安裝躍飛甲板,爲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安裝火箭助推發動機,到第一次大修時,再安裝電磁彈射器。

又比如,在建造大型航母時,肯定需要功率更大的核反應堆,需要重新開發,也就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即便在艦載航空兵方面,重型艦載戰鬥機也要二零三零年之後才能服役。

如果進度安排得過於緊湊,導致配套系統的研製工作跟不上,最終仍然無法按照計劃完成航母的建造工作。

適當放慢進度,等於降低了技術門檻。

另外一方面,放慢進度,也能在未來的大型戰艦上採用更多的新式裝備,達到一個較高的設計標準。

所幸的是,到了這個時候,海軍已經不缺經費了。

傅秀波兌現了諾言,從國務院的額外預算中撥出了三千五百億,其中一千四百億分給了海軍。

有了這筆錢,加上c1級航母的後四艘被取消,海軍其他軍備項目都有了充足的資金。

只是,此時的國際局勢並不平靜。

赴戰湖金礦的開採工作在七月三十一日正式開始,八月八日,從第一批一千五百噸礦砂中提煉出來的五百公斤黃金運抵新義州口岸,當天就過了鴨綠江,以償還戰爭債務的名義移交給中國央行。

五百公斤黃金不算什麼,可是這次移交工作的意義卻非常重大。

按照中國與朝鮮簽署的協議,在今後二十年內,赴戰湖金礦開採出來的所有黃金在扣出了開採與冶煉費用之後,都將以償還戰爭債務與建設債務的方式,交付給中國央行。保守估計,至少能達到一千五百噸。

當然,這只是保守估計。

如果隆盛集團擴大開採規模,二十年內的開採量很有可能達到三千噸。

更重要的是,當時誰也無法準確估計赴戰湖金礦的實際儲量。如果不是三千噸,而是五千噸的話,中國將在二十年之後,成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黃金儲備國。如果在此期間,中國通過其他渠道增持黃金,則很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爲第一大黃金儲備國,從而奠定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中的霸權地位。

在這個大背景下,幾個主要大國的央行都開始增持黃金。

八月份,歐洲央行就增持了一百七十噸黃金,連一向看低黃金的美聯儲也增持了一百二十噸。

國際金價一路走高,直接影響是美元等與黃金關係密切的貨幣開始大幅度貶值。

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貶值,直接導致大宗商品升值。

僅八月份,紐約、布倫特、迪拜等地的油價的上漲幅度就超過了百分之十。

對於全球經濟來說,大宗商品漲價,絕對是一場災難,特別是像日本這類資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

按照經濟學家的分析,如果通貨膨脹不受控制的發展下去,下次將不是金融危機。

如果爆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那麼各主要國家在裁軍領域做出的任何努力,都會變得毫無價值。

可以說,金融與經濟領域的戰爭已經爆發。

八月底,八國集團財長齊聚東京,商討應對措施。

三天後,二十國集團政府首腦齊赴巴黎。

大家都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可是沒人能夠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可以說,只要美國不肯放棄金融霸權,而中國等新興國家又不可能在金融領域向美國稱臣,問題就無法解決。

在二十國集團首腦會議上,美國國務卿首先提出其他國家的央行增持美元。

別說中國不肯答應,連在出售資源中大賺特賺的俄羅斯都不會答應。

要知道,到這個時候,中國央行手裡持有的美元資產還不到三千億美元,即便算上私營銀行手裡的美元資產,只不到三萬億美元。中國的金融政策不是增持美元,而是逐步拋售美元。

趁此機會,參會的黎平寇提出,應該建立一套全新的國際貿易結算體系。

說直接點,就是大宗商品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

問題是,不用美元結算,又用什麼呢?

顯然,沒一種法定貨幣能夠取代美元。首先是,任何一種法定貨幣都存在與美元一樣的缺陷,即成爲發行國用來掠奪其他國家的工具。其次是,美國仍然是頭號經濟大國,美元的保值率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貨幣。

法定貨幣派不上用場,也就只能採用自然貨幣,也就是得到了所有國家與所有民族承認黃金。

問題是,各國儲備的黃金根本滿足不了貿易結算需求。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一家全球性的貿易結算銀行,專門負責國家之間的貿易結算工作。

顯然,這樣的提議,肯定會被美國否決。

原因很簡單,貿易結算銀行肯定會取代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後兩者是確保美元霸權地位的主要支柱。

金融領域的鬥爭愈演愈烈,卻與牧浩洋沒有多少關係。

國慶期間,牧浩洋終於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結婚。

婚禮提前舉行,非常簡單,而且很多親朋好友都沒能趕來。兩人都覺得沒什麼,本來就沒打算大操大辦。

對牧浩洋與陸雯來說,婚禮只是一種形式。。.。

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1章 粒子風暴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6章 暗藏殺機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56章 快馬加鞭第51章 護身符第63章 不可避免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7章 金蟬脫殼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章 厚積薄發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6章 第一步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27章 山窮水盡第8章 擴軍浪潮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5章 全面展開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8章 節外生枝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31章 政治變更第13章 無限制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154章 總撤退第70章 重擊落空第13章 全權顧問第9章 血染橫濱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5章 軍事冒險第22章 備用計劃第70章 忙裡偷閒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3章 底線第45章 深海猛龍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154章 總撤退第298章 決裂第91章 戰略突擊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3章 金狗第193章 主旋律第98章 嚴陣以待第6章 軍事化第2章 秘密任務第69章 惡仗第5章 戰略方向第41章 瘋狂準備第27章 戰略目的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37章 抽絲剝繭第23章 金狗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0章 欲蓋彌彰第63章 一箭三雕第38章 合作愉快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53章 關鍵日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41章 進退兩難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228章 導火索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6章 中東戰爭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94章 託管第58章 搶先一步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50章 重創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72章 炮擊第75章 預演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6章 水下力量第88章 進退維谷第207章 非洲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