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

燃燒的海洋

收到F22A發來的戰場信息後,任何一名有點理智的指揮官都應該知道,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進攻已經是強弩之末,即便F2機羣到達攻擊空域,順利發射了導彈,也難以確保重創東海艦隊。

原因很簡單,此時荒川太郎已經搞清楚情況,六十架F2中,沒有拋掉反艦導彈的只有二十七架。也就是說,即便這些戰鬥機上的反艦導彈都能順利發射出去,能夠用來攻擊東海艦隊的反艦導彈也只有一百零八枚。

這點導彈,根本無法突破東海艦隊的防空反導系統。

如果算上爲東海艦隊提供直接掩護的防空戰鬥機,則更加不可能了。

要知道,戰鬥機用中程空對空導彈攔截亞音速反艦導彈的效率遠遠超過防空導彈,幾乎是一打一個準。

即便直接掩護東海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只有一箇中隊,也意味着至少能在反導攔截中對付七十二枚反艦導彈,命中率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十。除掉這部分,最多隻有四十來枚反艦導彈能夠攻擊東海艦隊。

對六艘防空驅逐艦來說,攔截四十枚亞音速反艦導彈肯定不是問題。

只是,打到這個時候,荒川太郎已經失去了理智。

日本空中自衛隊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卻放棄好不容易獲得的攻擊機會,別說荒川太郎不會甘心,恐怕小林光一也不會放過他。

在他看來,攻擊東海艦隊的目的已經改變。

不再是殲滅東海艦隊,而是要證明日本空中自衛隊有能力攻擊東海艦隊,哪怕只是擊傷一艘大型戰艦。

能否擊傷一艘大型戰艦,看的不是導彈數量,而是運氣。

如果運氣足夠好,哪怕只有一枚反艦導彈,也有可能擊傷一艘大型戰艦。

只是,戰場情況遠沒有這麼理想。

攔截了來犯的F22A後,兩架J20沒有歸隊,而是按照晏鷹搏提供的情報,前去攔截F2機羣。

這也無可厚非,在攔截F22A的時候,兩架J20各用掉了四枚PL12D。如果空中還有F22A,它們能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還不如把寶貴的彈藥用來攔截日本攻擊機,爲艦隊防空出力。

做出這個決定的不是J20的飛行員,而是楊禹方。

打到這個時候,攻擊東海艦隊的F22A已經達到十二架,而在之前還有二十架參與了沖繩附近的防空作戰,因此日本空中自衛隊已經動用了三十二架F22A,而根據二部提供的情報,部署在嘉手納空軍基地的F22A只有三個中隊,而且其中一箇中隊在二十九日凌晨的戰鬥中損失了四架F22A。

也就是說,嘉手納空軍基地沒有多餘的F22A了。

除非從本土調派,不然就沒有F22A可以用來攻擊預警機了。

當然,從本土調派的可能性也存在,畢竟F22A在得到一次空中加油後,最大作戰半徑超過兩千公里,完全可以從日本本土起飛趕過來參戰。只是,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攻擊行動明顯受到影響,肯定沒有從本土調派作戰飛機,而緊急起飛的F22A要到兩個小時之後才能趕到。

爲了保險起見,楊禹方留下了兩架J20掩護KJ2000,另外兩架則去攔截F2機羣。

同時收到作戰指令的,還有爲東海艦隊提供直接掩護的十二架J10A。

因爲J10A的作戰半徑遠不如J11B,滯空時間也較短,所以空軍安排J10A爲艦隊提供防空掩護,J11B則執行前進防空攔截任務。

按照楊禹方的安排,十二架J10A分成三個小隊,飛往釣魚島。

爲了支援這十二架戰鬥機,KJ2000在飛過釣魚島之後,沒再往西飛行,而是在釣魚島西面大約五十公里處徘徊。

也就是說,預警機在釣魚島與東海艦隊之間。

這樣一來,至少能把艦隊的防空攔截網向東延伸五十公里。

對於攔截反艦導彈的戰鬥來說,五十公里至關重要,因爲這意味着能夠爲艦隊增加大約三分鐘的作戰準備時間。

顯然,F2機羣要想順利發射反艦導彈幾乎不大可能。

這個時候,楊禹方犯了一個錯誤。

可以說,在這場防空作戰中,出身海航的楊禹方中將發揮出了極高的戰術素養,不但準確判斷出了敵人的戰役企圖,在戰術指揮環節上也表現得非常出色,把防空戰鬥機應用到了極致。

只是,作爲常人,楊禹方難免有所疏忽。

這個疏忽就是,錯誤判斷了F2使用的反艦導彈。

雖然二部提供了情報,日本防衛省大臣喜田多一郎在訪問華盛頓期間,與美國簽署了軍火合同,不但引進了用於F22A的電磁對抗系統、以及具備電磁對抗能力的AIM120D導彈,還引進了一批新式反艦導彈。但是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楊禹方等人、準確的說是他手下的作戰參謀忽略了這份情報,判斷F2攜帶的是日本自制的88式反艦導彈,並且據此制定了防空攔截方案。

這個誤判的影響非常大。

88式反艦導彈的空射型號最大射程僅有一百五十公里,性能與AGM84G相當,而美國提供給日本的是最新式的AGM84M。雖然這種導彈也是AGM84的改進型,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增加了電磁對抗系統,能在惡劣的電磁環境下,以被動尋的方式發起攻擊,不會受到電磁武器影響,但是其他方面也做了改進,比如全程採用掠海飛行彈道、而不是在離目標大約二十公里時爬升到高空進行俯衝攻擊,又比如採用了效率更高的渦扇發動機,在不增加燃料的情況下把射程提高到了二百二十公里。

如此一來,即便爲了攻擊整支艦隊,F2機羣也能在兩百公里外發射反艦導彈。

按照艦隊的防空部署,前出的戰鬥機只需要攔截逼近到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敵機。

更重要的是,支持防空戰鬥機作戰的預警機也靠後部署,因此很難及時發現從超低空逼近的F2機羣,也就無法及時調整戰術。

如果不能攔截敵機,就只能攔截反艦導彈。

顯然,後者的難度大得多,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

萬幸的是,楊禹方的直覺發揮了作用。

J10A機羣前出時,兩架J20已經前出,而且在預警機無法提供引導的情況下,都啓動了火控雷達。

雖然J20的火控雷達只能發現六十多公里外的F22A,而且要逼近到四十公里左右才能跟蹤,但是對付沒有隱身能力、而且以集羣活動的F2,即便存在一萬多米的高度差,最大探測距離也在兩百公里以上。

結果就是,J20及時發現了F2機羣。

只是,當時兩名J20的飛行員也不知道F2攜帶的是AGM84M,因此認爲F2機羣要飛到釣魚島東面大約五十公里處纔會發射反艦導彈。

在F2發射反艦導彈之前,兩架J20能做的,就是把剩下的PL12D發射出去,然後向預警機彙報敵機行蹤。

當然,這兩架J20沒有退出戰鬥,而是繼續迎戰。

與晏鷹搏的想法一樣,兩名飛行員非常自信,用J20對付F2,簡直就是手到擒來。

十點四十八分,楊禹方收到消息,F2機羣在釣魚島西面大約一百公里處分散。僅僅兩分鐘後,J20的飛行員又發來消息,F2機羣在離釣魚島八十公里處發射了反艦導彈,而且是全部反艦導彈。

這下,楊禹方纔猛的回過神來。

攔截F2機羣沒有意義了,只能攔截射向東海艦隊的反艦導彈。

十點五十分,十二架J10A的飛行員都收到了明確指令:全力攔截貼着海面逼近的反艦導彈。

只是,兩架J20沒有參與攔截導彈的戰鬥,而是全力消滅轉向逃逸的F2。

原因無二,這兩架J20用光了全部PL12D與PL11C,在攔截反艦導彈的戰鬥中沒有多大貢獻。

此外,楊禹方也沒有命令J20攔截反艦導彈。

在遭到J20攻擊後,順利發射了反艦導彈的F2僅有二十三架,而且其中四架還在發射導彈的時候被PL11C擊落,因此射向東海艦隊的反艦導彈不到九十枚,遠沒達到防空反導攔截的上限。

如果能夠擊落更多的F2,就能瓦解日本空中自衛隊的對海打擊能力。

可以說,追擊F2的意義也很重大。

必須承認,楊禹方非常自信,甚至沒有把襲來的反艦導彈放在眼裡。

只是,八十多枚反艦導彈絕對是個不小的威脅。

在外圍攔截中,十二架J10A拼出全部力量,也只擊落了五十七枚反艦導彈。

關鍵不是戰鬥機攔截反艦導彈的手段,而是時間。

J10A的火控雷達對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的鎖定距離在三十公里左右,而火控系統的反應時間爲八秒,PL12從發射到擊中目標還需要二十秒,而反艦導彈飛完三十公里,只需要不到兩分鐘,因此J10A只有兩次開火機會,即先使用PL12,再使用PL11,隨後就得追擊反艦導彈。

顯然,追擊不大現實。

後面就是東海艦隊,而防空驅逐艦上的遠程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高達一百二十公里。

雖然在對付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時,受地球表面曲率限制,驅逐艦上的防空雷達的最大鎖定距離不會超過四十公里,但是隻要得到預警機支持,驅逐艦就能利用預警機提供的目標信息,把防空攔截區域擴大到一百二十公里。

這個時候,防空導彈是以主動尋的方式作戰。

爲了避免誤擊,防空戰鬥機絕對不能進入艦隊的防空網。

結果,在J10A撤出戰鬥的時候,還有三十六枚反艦導彈朝東海艦隊飛去。

十點五十二分,“蘭州”號拉響了防空警報。

這個時候,牧浩洋也來到了旗艦的防空作戰指揮中心。

第48章 突發奇想第36章 小心過頭第13章 周密計劃第59章 於公於私第24章 變數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87章 人挪活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7章 樹梢優勢第4章 艦隊出港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1章 次優選擇第57章 爭論第70章 重擊落空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0章 惹是生非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0章 逼婚第57章 爭論第22章 誰輸誰贏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45章 無用之舉第8章 高歌猛進第11章 不可否缺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3章 超級航母第44章 歷史使命第14章 掃帚星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56章 難題第8章 泰然處之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21章 粒子風暴第43章 各有所謀第5章 泰山北斗第87章 人挪活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32章 金融戰爭第45章 補欠賬第29章 本質第1章 海軍強國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59章 起始點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章 棄武從文第112章 和平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7章 證據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0章 奮起直追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24章 昏了頭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6章 轉折點第224章 內耗第95章 迎難而上第85章 突擊開始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75章 積極迎戰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61章 防空作戰第7章 直覺第29章 本質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14章 大重建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38章 勞動力第193章 主旋律第37章 回國第43章 根源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63章 誤打誤撞第76章 樂觀派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5章 轟炸任務第60章 集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