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乘勝追擊

.二十三日上午,疲憊不堪且損失慘重的第三步兵師率先在陣地上向志願軍投降。

四個小時後,大概下午兩點左右,第四步兵師也放下了武器。

雖然按照美軍的標準,第二次戰役就此結束,但是在黃峙博眼裡,第二次戰役還沒到結束的時候。

當時,第2步兵旅還在堅守,直到二十五日傍晚才向第三十九集團軍投降。

此外,還有十多萬韓軍在向海州集結,正準備乘船離開朝鮮。

雖然已經達到了戰役目的,殲滅了美軍第三步兵師、第四步兵師,幾乎全殲了第七步兵師,還打殘了第二步兵師,但是從政治角度來看,志願軍的最大收穫是奪回了平壤,把戰線向南推進到開城附近。

吃午飯的時候,陸風烈就打來電話,親自嘉獎了黃峙博等一衆志願軍高級軍官。

第二天,傅秀波還派金誠煥大使陪同朝鮮當局的幾位領導人來到志願軍司令部,向黃峙博等人授予“朝鮮人民英雄”等榮譽稱號,並且正式授予黃峙博“朝鮮人民軍榮譽次帥”的軍銜。

顯然,這榮譽可不是一點點。

在朝鮮人民軍中,最高統帥是大元帥,其次是元帥,然後是次帥。

因爲大元帥只是榮譽軍銜,僅有一個人、即朝鮮的開國者獲得,所以在人民軍中最高軍銜就是元帥,也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資格獲得。在金氏家族覆滅之後,人民軍中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元帥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次帥就是人民軍的最高統帥。

雖然只是榮譽軍銜,但是朝鮮當局用此舉表明,黃峙博不但是志願軍的總司令,還是人民軍的榮譽總司令。

事實上,在志願軍參戰後,都是由志願軍指揮人民軍作戰。

授予黃峙博次帥軍銜,也僅僅是走正式程序而已。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黃峙博都是人民軍次帥了,志願軍司令部的官兵、特別是在作戰中做出重大貢獻的高級參謀都得了好處。

作爲中校,牧浩洋獲得了人民軍榮譽少將軍銜,而且享受少將待遇。

這可不止是一個榮譽稱號,得到的也不是在人民軍官兵面前趾高氣揚的好處,而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按照人民軍的標準,以戰前的幣值衡量的話,少將的年薪有十五萬人民幣,而牧浩洋在戰前的年薪也就幾萬塊而已。只是,黃峙博的高姿態,讓這些非常現實的好處大幅度縮水。當時,黃峙博沒有要求人民軍立即兌現榮譽軍銜的待遇,而是出於“深厚的中朝傳統友誼”,決定在朝鮮完成戰後重建之後,再找朝鮮當局支付津貼。這樣一來,等到牧浩洋在十多年後拿到人民軍少將的津貼時,不但數額大幅度縮水,而且他也不再需要這些錢來買房子了。

走過政治秀後,黃峙博把精力放到了戰場上。

當時,情況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雖然聯軍戰敗了,但是在撤退的時候,聯軍做了幾件非常重要的事。首先,逃到南埔的韓軍儘可能的把囤積的物資運往海州,主要就是燃油、糧食、以及可以讓志願軍直接使用的大口徑炮彈,而來不及運走的,全部被韓軍付之一炬;等志願軍在二十四日下午到達南埔的時候,大火已經燒了一整天,剩下的只有滿目瘡痍了。其次,撤到海州的數萬韓軍成功登上了運輸船,並且在二十五日回到仁川,此後這些韓軍陸續被派往三八線,成爲韓軍在三八線上的主力部隊。最後,韓軍在離開之前,摧毀了海州港裡的所有基礎設施,還在港口裡外佈設了數千枚水雷,其中不少是人民軍的庫存貨,讓志願軍在佔領海州之後,無法用船隻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

這幾招,韓軍都做得非常絕。

雖然黃峙博沒想得到聯軍的彈藥,畢竟很多彈藥都不能通用,如果爲了使用聯軍留下的彈藥,比如一二零坦克炮的穿甲彈,讓坦克換裝坦克炮,顯然得不償失,但是黃峙博早就盯上了聯軍的其他物資,特別是燃料與糧食。

相對而言,後者更加重要。

在聯軍佔領平壤之前,朝鮮儲備的戰略糧食就不多。光復平壤之後,朝鮮當局肯定會返回首都,僅僅是政府人員就有好幾萬,加上陸續返回的平壤居民,志願軍首先就得解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吃飯問題。如果算上志願軍的官兵、以及協同作戰的人民軍,至少有三百萬人等着填飽肚皮。

事實上,問題還沒有這麼簡單。

在攻打平壤的時候,志願軍使用了上千噸炸彈與上萬噸炮彈,幾乎將這座不大的城市徹底摧毀。根據朝鮮政府在戰後做的統計,平壤市區內,有十萬棟房屋被摧毀,還有大概同等數量的房屋遭到嚴重破壞。雖然朝鮮政府沒有歸咎於志願軍,而是把這筆賬算在了“可惡的侵略者”頭上,但是現實卻是,在大批人員陸續返回平壤的時候,黃峙博還得讓總後勤部儘快送來十萬套板房,以安置朝鮮民衆。此外,他還得動用一批工程人員,在平壤郊外搭建送來的板房,無形中增加了後勤保障負擔。

三十萬噸糧食不算多,如果供三百萬人食用,最多堅持三個月。

問題是,如果有這三十萬噸糧食,在三個月內,志願軍就不用分出力量運送糧食,可以向前線運送更多的作戰物資了。

至於燃油,主要供軍隊使用,也非常重要。

韓軍這麼一搞,黃峙博不得不從更加現實的角度考慮問題,即在光復平壤後,志願軍有沒有必要再接再厲,向開城進軍。

打不打開城不是問題,在何時打纔是問題。

當時,在志願軍司令部裡,這個問題也存在很大的爭議。

大部分參謀都認爲,在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特別是在第2步兵旅投降後,已經達到了全殲美軍四個主力師的戰役目的,還實現了光復平壤的戰略目的,因此沒有必要立即攻打開城。

只是,仍然有一部分參謀認爲很有必要立即攻打開城,而且以高級參謀爲主。

最積極的,就是戚凱威、母祁鐵、楊禹方、周渝生與牧浩洋。

不管怎麼說,他們最接近黃峙博,也最清楚總司令的想法。戰役結果已定,黃峙博卻遲遲不肯下達收兵命令,表明他也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且更加傾向於立即攻打開城,而不是等聯軍緩過氣來後再動手。

客觀的講,五個高級參謀並不是完全認同黃峙博的想法。

當時,連戚凱威都認爲,有必要讓作戰部隊緩口氣,沒有必要立即攻打開城。聯軍遭到重創後,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元氣,僅憑韓軍那點戰鬥力,根本守不住開城,所以完全可以讓部隊暫時休整一下。即便情況有變,也可以立即組織前線部隊,在聯軍增強防禦之前向開城發動進攻。

只是爲了照顧總司令的面子,五個高級參謀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事實上,與黃峙博相處了這麼久,五個高級參謀都認識到,只要黃峙博打定主意,誰也改變不了。

黃峙博沒有立即下達命令,表明他還在猶豫,但是不表明他沒有主見。

也許,他只是在等待時機,或者說等待準確的戰場情報。

讓黃峙博下定決心的,也正是一份由二部送來的情報。

二十四日夜間,李明陽親自趕到志願軍司令部,把標有“絕密”字樣的文件交到了黃峙博手上。

在這份情報中,李國強再三強調,美國當局已經做出了增兵決定,兩個重型裝甲師將在十月底之前到達韓國,最遲能在十一月五日之前形成作戰能力,而且美國總統已經任命中央戰區司令官博茨曼出任聯軍總司令。

爲了引起黃峙博的重視,李國強還提供了博茨曼的個人資料。

事實上,黃峙博也是博茨曼的“粉絲”。在他家的書櫃裡,就放着博茨曼寫的那本關於俄羅斯內戰的書,而且被他反覆看了好幾遍。黃峙博與博茨曼有同樣的觀點,即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將參與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與某個大國發生正面衝突,只是黃峙博並不認爲對抗美國的會是俄羅斯。

在南京軍區擔任參謀長的時候,黃峙博就深入研究過博茨曼提出的新軍事思想。

在很多方面,他都認爲博茨曼是個非常有才華的將領,甚至認爲博茨曼生錯了時代。如果早七十年出生,博茨曼很有可能成爲巴頓那樣的猛將。這些瞭解讓黃峙博相信,如果博茨曼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傢伙,他將是任何一名將軍最不想遇到的對手,也是任何一名將軍做夢都想戰勝的對手。

美國總統把博茨曼派過來,而且再次增兵兩個師,表明美國當局還沒有放棄。

從兵力上看,也許美國總統已經動搖,並不相信聯軍能打贏這場戰爭,但是美國總統絕對不想在絕對不利的情況下與志願軍簽署停戰協議,因此聯軍肯定有大動作,甚至有可能發動一次極具威脅的進攻。

既然戰爭不會因此終結,那就應該抓住機會,儘可能的創造有利條件。

必須讓美軍在戰場上遭到難以挽回的挫敗,才能讓美國當局在談判桌上做出全面讓步。

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306章 第一步第170章 崩潰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44章 蛇困淺灘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99章 妥協第11章 取經第10章 希望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77章 誘餌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77章 太有主見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7章 山窮水盡第17章 緊急出動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50章 沉默第16章 急轉直下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56章 守株待兔第36章 負擔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53章 關鍵日第93章 同化政策第62章 戰略意第253章 謀略家第72章 新崗位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3章 希望尚存第75章 真真假假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8章 戰爭推手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169章 亂戰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1章 一鍋端第10章 共同體第79章 另闢蹊徑第20章 別無選擇第4章 艦隊出港第15章 預判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5章 千慮一失第31章 風捲殘雲第81章 前沿科技第46章 逃命第43章 門檻第27章 山窮水盡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60章 精銳之師第7章 又見熟人第50章 大無畏第44章 艦炮怒吼第75章 預演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72章 炮擊第27章 山窮水盡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37章 遠洋護衛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53章 再次攻擊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69章 左右爲難第53章 巧合第76章 水下力量第6章 爭取和平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6章 幽靈墜落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67章 全面動員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05章 突襲第22章 年關第57章 戰術偵察第49章 首輪空戰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37章 攻堅戰第15章 預判第47章 前哨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59章 遺贈第173章 人肉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