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警鐘

根據牧浩洋留下的資料,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陸雯選擇了拒絕治療,並且希望牧浩洋也能在同樣的時候,尊重生命的自然法則,而不是依靠違背了自然法則的技術手段,延長自己的生命。

最終,牧浩洋也以同樣的方式,在九十八歲高齡時去世。

當然,最重要的是陸雯爲什麼拒絕治療。

有足夠多的理由相信,這與二零八零年初發生的一件事情有關,而這件事在當時根本沒有多少人注意到。

這就是,當年年初,波江座發生了超新星爆炸。

隨後,科學家就探測到,爆炸的是一顆離地球大約十點八光年的恆星,而這也是離地球第九近的恆星。

雖然陸雯已經退休,但是海德欽仍然立即把報告送了過來。

可以說,這是一次極爲反常的超新星爆炸。

原因很簡單,爆炸的恆星是一顆質量比太陽略小、溫度比太陽略低的恆星,其存在時間比太陽短得多,推算大約在八億到九億年之間,而太陽已經存在四十多億年了。在天體物理學上,這樣的恆星不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也就是說,這決堤不是一次自然事件,很有可能是一次外星文明出手干預的事件。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值得懷疑的原因。

在這顆恆星附近,有兩條由隕石組成的小行星帶,並且有兩顆體積比較大的小行星,其中靠內的小行星很有可能具備供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靠外的小行星因爲太遠,自然條件極爲惡劣。

也就是說,在這個星系內,很有可能有一顆存在生命的行星。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不管怎麼說,這個星系離太陽都很遠。即便對已經掌握了反重力場推進技術的人類文明來說,到達該星系也是上百年之後的事情。也就是說即便該星系內存在智慧生命,也不大可能來到太陽系。當然,這也與該星系存在的時間有關,即不到九億年很難在行星上形成供智慧生命繁衍的自然環境。要知道,地球是在出現了三十億年之後,才具備了供生命大量繁衍的自然環境。

最爲重要的是,這此超級毀滅,很有可能與人類有關!

原因就是,在二零五六年發射的“深空”號飛船就是飛往波江座,而且就是飛往這顆恆星的。

從時間上計算超新星爆炸發生在“深空”號到達該星系後三年之

顯然,如果有等級更高的外星文明在監視各個星系內的智慧生物,那麼引發超新星爆炸的就是這個外星文明。

說得簡單一點,“深空”號光速飛行所導致的重力場波動,使高級外星文明認爲在該星系內出現了具有威脅的智慧生物。

那麼,同樣的災難會降臨到地球上嗎?

顯然,陸雯給出了肯定答覆,而且認爲很快就會變成現實因此在二零八零年,毅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幸的是,災難並沒有降臨到地球上。

從事後來看這很有可能與人類文明過於低級有很大的關係。

要知道,人類能夠獲得反重力場技術,完全是一次意外,而且是由觀察與實驗推動了反重力場技術的發展,在應用已經非常成熟的情況下,才得出了完整的理論,而這是完全違背科學發展邏輯的。

在正常情況下,肯定是先有理論、再有實踐應用。

說得簡單一些,沒有牛頓的力學三定律,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天體物理學而沒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就不會有核武器,更不會有時空理論。在科學、特別是最基礎的物理學的發展史上,理論都走在前面,只有成熟的理論才能發展出應用手段,從來沒有應用手段發展出理論的先例。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在重力場領域取得的成果,絕對是一個意外。

當然,這也就產生了一系列的結果。

保守估計,如果沒有那次偶然的發現,恐怕幾百年之後,人類依然生活在地球上,最多隻是開發太陽系內的資源。可以說,以相對論爲基礎的物理學,最多也就只能讓人類填滿整個太陽系。

要想邁出太陽系,相對論根本辦不到。

說白了,這就像牛頓的力學三定律只能使人類掌握化學能源,而不可能讓人類掌握核能一樣。

從理論上講,如果以相對論做基礎,人類飛出太陽系的可能性爲零。

原因很簡單,按照相對論,即便耗光地球上的資源,也只能把一艘具備生命維持系統的宇宙飛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而以這個速度飛往比鄰星,需要四十年。事實上,能夠把一艘宇宙飛船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並且使其在達到目的地的時候減速,已經是實踐上的極限了。結果就是,人類飛往比鄰星需要足足四百〓十二年,而且還得花上同樣多的時間返回地球。如果把兩次加速與兩次減速算上,那麼人類在這趟宇宙尺度上距離最短的星系航行中所花的時間大概爲一千年。

這是個什麼概念?

要知道,人類的極限壽命也就二百四十年。

事實上,以二十一世紀初的科技進步速度,即便要達到這個級別,人類也要花掉五百年以上的時間。

結果就是,那些監視人類的外星文明肯定覺得,人類根本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由此也就產生了一個結果,即外星文明並沒有一直不斷的監視人類,只是偶爾造訪一下太陽系。

也許,在“深空”號飛出太陽系的時候,並沒有外星文明在太陽系內活動。

總而言之,這是唯一的合理解釋,不然人類文明在二零八五年之前就已滅絕了。

可以說,人類是幸運的,正是這些巧合,使人類文明避免了在剛剛拿握宇宙探索技術的時候就遭受滅頂之災。

只晏,波江座的超新星大爆炸,也給人類文明敲響了警鐘。

這件事,說明了一個非常普遍的道理,而且也是大部分科學家已經想到了的、卻不願意承認的道理,即在宇宙空間中,存在大量的智慧生命,其中很多已經進化到了極爲高級的文明階段,人類與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僅僅如此的話,那不是大問題。

可是更加令人恐懼的是,陸雯提出的宇宙社會學三大定律已經得到證實,即不同的文明之間絕對不可能和平共處。

不管宇宙有多麼浩大,那些通過殘酷競爭而發展起來的文明,絕對不會容忍在附近出現一個有威脅的文明,也就會在發現其他文明構成威脅的時候,不惜一切手段的摧毀潛在的威脅。

毫無疑問,在宇宙中,人類是一個極其脆弱的存在。

甚至可以說,在宇宙文明中,人類極其渺小,甚至不足以引起高級文明重視。

當然,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一方面是,人類文明至少還處於安全階段,暫時不會引起哪個強大的外星文明來摧毀人類的興趣。

壞的一方面是,只要人類文明發展壯大,對外星文明產生了威脅,那麼一次超新星爆炸就足夠毀滅人類。

有理由相信,陸雯在去世之前,肯定留下了遺書,而且不是留給牧浩洋的。

對人類文明來說,要想生存,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合,而且是建立在所有成員共同認識基礎之上的聯合,而不是通過戰爭獲得的統一。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沒有發動統一戰爭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絕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外星文明存在的巨大威脅,也不可能理解人類文明正處在極爲脆弱的階段。

同樣的道理,這也是中美組建聯合體的根本動機。

如果人類文明必須聯合,那麼最強大的兩個國家首先實現聯合,纔有讓其他國家也加入進來。

要知道,到二零八零年,美國已經完成了戰後重建。

雖然仍然是戰敗國,很多國家權力都掌握在戰勝國手中,比如美國民選總統必須由佔領軍總司令任命,但是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美國已經超越了歐洲聯邦,成爲僅次於中國的大國。

事實上,歐洲聯邦也擁有很強的實力,只是內部矛盾,讓這個國家舉步維艱。

再來看,中美在建立聯合宇宙艦隊之後,推出第一步宇宙法,也是爲了讓人類文明免於滅頂之災。

不管人類文明何去何從,至少在二十一世紀後半頁,幾乎是如履薄冰,隨時有可能在瞬間被更加高級的外星文明毀滅。

只是,這種鴕鳥政策,並不能使人類文明避免危險,只是推遲了危險到來的時間。

從理論上講,人類文明遲早有一天會飛出太陽系,也就遲早有一天得與那些更高級的外星文明發生面對面的碰撞,因此人類文明必須利用有限的時間,在科學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與發展。

擺在人類文明面前的是一條艱險的發展道路。

只是,在這條道路上,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如果沒有希望,人類文明也就不可能發展壯大。

對人類文明來說,只有一個希望,而且這也是人類文明最擅長的能

這個時候,一個在宇宙人類史上與足以與陸雯媲美的重要人物站了出來,而這個人爲人類所做的貢獻,絕對不亞與陸雯。

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37章 犧牲品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60章 集體智慧第64章 退與不退第43章 傳奇人物第71章 打撈沉船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90章 主動權第78章 廣泛動員第1章 禁運效果第96章 部署到位第48章 關鍵戰報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4章 艦隊出港第49章 疑點重重第41章 反擊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5章 是戰是和第50章 民間力量第76章 樂觀派第70章 後果第21章 一鍋端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5章 突然遭遇第46章 決策點第17章 運氣不錯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4章 裂痕第24章 伏擊戰第18章 坦克戰第46章 大戰略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72章 炮擊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65章 全面行動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12章 和平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306章 第一步第11章 不可否缺第268章 光速第199章 等不起第12章 幕後推手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86章 精心部署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1章 動員第60章 海蛇之吻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章 新崗位第175章 三板斧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48章 全身而退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章 海軍強國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35章 全局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43章 根源第18章 畫蛇添足第84章 守株待兔第46章 豐收年第24章 昏了頭第14章 宣戰第23章 戰略誤判第57章 戰術偵察第74章 爭取時間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6章 新機會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55章 決戰在即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15章 全面展開第18章 左右逢源第69章 惡仗第13章 周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