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時過境遷

生活在羅素時代的人,特別是那些接觸到內幕的人,幾乎沒有一個認爲人類文明能夠延續到三百年之後。

可以說,那是一個讓科學家十分絕望的時代。

有趣的是,在科學家集體絕望的大背景下,平民卻過上了幾乎是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最爲幸福的生活。

雖然第三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十億人受到戰爭‘波’及,幾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家被戰火徹底摧毀,但是不到十年,戰爭創傷就徹底抹平了,人類進入了一段長達一百六十年的黃金時代。

在這個時代,幾乎沒有疾病、沒有飢餓、沒有戰‘亂’。

至少,對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天堂一般的時代。

首先說說美國,這個幾乎被戰火徹底摧毀的國家。

美國的戰後重建工作在二零五七年正式開始,首先是中國的無償援助,即駐紮在美國的數百萬中國軍人,爲美國進行了長達三年的重建工作,直到二零六零年初,最後一批中國駐軍才結束了建設工作。

在這三年內,中國的重建援助,爲美國的戰後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大約五百萬中國軍人在這三年內所做的建設工作,超過了隨後五年內美國的所有基礎建設工程的總和,而且所有由軍隊從事的建設工作都是無償的。準確的說,美國並沒有爲中國軍人支付勞動報酬,只需要購買進行重建所需的物資。

一些細節上的事情,也許更能說明問題。

在這三年中,美國全國用電量的百分之七十五都是由中國軍隊的小型可控聚變核反應堆提供的。當時,僅在洛杉磯,中國軍隊就動用了二十二套小型聚變供電系統,三年內總共提供了近二十兆億度電能,爲大約一千萬個家庭提供了生活用電,還爲上萬項重建工程提供了工業用電。如果把這些電能按照戰前美國的電費則算的話,相當於十萬億美元,是洛杉磯在戰前年耗電量的十倍。

除了提供電能,中國軍隊還幫助美國的所有大城市恢復了供水與供氣,修繕了所有城區的公路、鐵路、地鐵、機場等基礎設施,修復了下水道、雨水排放管道、地下管網、高壓輸電系統等等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此外,還修通了近一百五十萬公里的公路,以及上百座大型水利工程。

當時,中國軍隊甚至在美國修建了一萬多座醫院與近萬座學校。

在進行基礎設施重建的時候,美國的國家經濟重建工作也開始了。首先獲得重建的就是與民生有關的經濟產業,比如農業生產工廠、食品加工廠、輕工業、制‘藥’工業、日用化工工業、以及物流業。

當時,爲了幫助美國恢復物流業,中國向美國提供了非常無‘私’的援助。

比如,中國軍隊的很多過剩物資就無償、或者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了美國企業,以及那些在美國開辦了分公司的中國企業。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在戰後十年之內,銷售到美國的運輸機就多達十萬架,其中有近兩萬架是大型電動運輸機,另外的則是使用更加靈活的電動戰術運輸機。

這些過剩軍事物資,成爲了美國進行戰後重建的主要工程設備。

更加重要的是,這些援助,爲美國成爲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工業國、也是第二大發達國家打下了極爲堅實的基礎。

要知道,在大戰結束後的十年內,實現了航空化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另外一個就是美國。

中國在二零六零年左右,基本上實現了航空化,即航空運輸成爲了最爲重要的遠程運輸手段,並且逐步取代了鐵路與水運,最終成爲唯一的遠程運輸手段。即便在短途運輸上,航空也佔有最重要的席位。到二十一世紀末,中國已經全面實現航空化,連居民出行用的代步工具都是飛行汽車。

緊接着中國實現航空化的就是美國。

到二零六七年,也就是戰後重建工作基本上完成的時候,航空運輸在美國的遠程運輸中所佔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而鐵路與水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以內,最終在二零七二年完全被航空運輸取代。到二十一世紀末,美國基本上同時與中國實現全面航空化,即飛行汽車成爲居民出行的出要代步工具。

航空化,是新時代發達國家的主要標誌。

要知道,在當時最重要的幾個發達國家中,除了中國與美國,像歐洲聯邦、俄羅斯與澳大利亞,要到二十二世紀中葉才能基本實現航空化,而歐洲聯邦到二十二世紀末,仍然沒有完全實現航空化。

如果以航空化爲標準,那麼歐洲聯邦在二十二世紀初就不是發達國家了。

那麼,航空化到底有多麼重要呢?

說得簡單一些,航空化的直接作用是提高了物流效率,而在物質富裕已經達到登峰造極地步的二十一世紀後半葉,物流效率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產效率,傳統的物流手段顯然無法適應全新的生產模式。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航空運輸全面普及之後,跨太平洋的大宗商品運輸由二十一世紀處的一個月左右縮短到了半天,即上午在美國出產的產品在傍晚就能到達中國,並且在當天晚上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上。這樣一來,中國與美國就擁有了全面聯合的基礎,兩個國家聯合發展不再受距離限制。

當然,航空化不僅僅指的是貨物運輸,也包括人員‘交’流。

到二十一世紀末,跨洋載客飛行器全面進入了軌道時代,從上海到紐約,全程飛行時間也就兩個小時左右。

這種‘交’往效率的提高,從根本上提高了社會的生產效率。

當然,生產力提高的本質,還是對能源利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到二十一世紀八零年代,中國已經全面普及了第二代聚變核電站,美國則在二十年後達到了同樣的程度。

可以說,這纔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技術。

從某種意義上講,第二代聚變核技術,纔是真正的可控聚變核技術,因爲第二代聚變核技術才基本上使電力變成了無限制供應的社會公共資源,而且其成本,也才真正的降到了接近於零的程度。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就算免費爲居民供電,也是限制‘性’的,即每個居民都有額定的供電配額,超過部分仍然得購買,而且是‘花’高價購買。至於工業用電,中國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免費供應。

在第二代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面普及之後,中國才真正開始無限制免費供電。

當然,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免費,因爲中國政fǔ依然得使用稅收來生產、以及爲發電站供應發電原料。

嚴格說來,要到第三代可控聚變核電站問世,也就是直接以氫爲燃料的核電站問世,才能實現全面無限制免費供電,政fǔ所要做的就只是建造核電站與維護核電站,原料能由發電站自行提取。

毫無疑問,電力開始無限制供應,對人類文明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徹底的。

別忘了,在現代社會中,最不可缺的資源就是電能。

沒有電能,人類社會幾乎寸步難行,而有了電能,就幾乎能夠生產出所有物資,從糧食到衣物、從食品到‘藥’物、從飛行汽車到大型飛機、從家用電器到電子設備,甚至包括人類居住的空間,幾乎都可以通過電能獲得。

這一變化,在美國最爲突出。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美國也普及了聚變核能,但是美國的技術不太成熟,即便使用的是重氫與超重氫爲發電原料,但是電站建造成本高昂、維護費用更加高昂、發電效率也比不上中國的第一代可控聚變核技術。結果就是,美國在戰前並沒有實現電力免費供應,生活用電的價格不算太低。

大戰結束後,中國基本上同時在美國推廣第二代聚變核電站。

只是,當時中國存在大量的戰爭剩餘物資,包括數千套小型聚變供電系統,另外本國處理掉的第一代聚變核電站也非常多,所以在大戰後的二十年內,美國主要的電力供應仍然來自第一代聚變核電站。

只是,對美國人來說,這絕對比戰前好多了。

要知道,從二零六五年開始,美國也推廣了免費供電制度,政fǔ將無償爲居民提供一定額度的免費電力,只有在超過了平均消耗水平之後,居民才需要自己掏錢購買電能,而工業用電的價格也大幅度降低。

可以說,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是促成中美共同化的基礎。

當然,這也可以看成是中國的戰後政策,即通過經濟上的扶持、貿易上的‘交’往、再加上全面的文化入侵,中國與美國最終將組建一個二極同心世界,共同構築以太平洋爲核心的文明體系。

當然,這些巨大的變化,對中國產生的改變也極爲顯著,而最終的結果,就是使中國無可爭議的成爲了世界的中心。

只是,最終受益的不僅僅是中國人與美國人,而是所有人,包括曾經被中國當成頭號大敵的歐洲人。

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54章 自亂陣腳第25章 偃旗息鼓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63章 誤打誤撞第64章 退與不退第89章 輪番轟炸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91章 再接再厲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1章 海軍強國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60章 集體智慧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57章 戰術偵察第46章 決策點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8章 針鋒相對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42章 分兵合進第34章 炮戰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6章 錯失先機第4章 各算各的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8章 高歌猛進第86章 膠着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7章 經貿競爭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6章 愈演愈烈第17章 新的選擇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9章 休假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0章 剋制第15章 預判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1章 動員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21章 決戰開始第73章 關鍵裝備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27章 精妙戰術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52章 大獲全勝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0章 混戰第110章 退卻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52章 統一意見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0章 惹是生非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90章 獨木難支第4章 科技競賽第56章 守株待兔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94章 J-20突擊第71章 再上戰場第318章 總則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11章 矛盾心態第51章 護身符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0章 別無選擇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章 千錘百煉第56章 放長線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39章 艦隊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