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三大定律

做爲“宇宙人類之母”,陸雯有兩大特殊貢獻。一在科技領域,主導開發了空間推進系統,也就是反重力場推進系統,爲人類邁向宇宙深層空間打下了基礎。二在人文領域,提出了宇宙社會學三大定律,爲人類文明在進入宇宙深層空間之後,發現外星文明、處理與外星文明的關係打下了基礎。

這兩個重大貢獻,缺一不可。

對宇宙人類來說,前者是物資基礎,後者是‘精’神基礎。

如果陸雯只做出了其中一個貢獻,她也不會獲得後世的巨大肯定。

即便在數百年之後,陸雯提出的宇宙社會學三大定律,依然被宇宙人類奉爲處理外星文明的鐵律。

這三大定律是:

一,外星文明依然適用“適者生存”的達爾文進化論。

二,任何一種高度進化的文明都具有無限繁衍的傾向。

三,不同文明在首次接觸時總存在猜忌與恐懼。

這三條定律,從根本上闡述了宇宙文明的本質。

對這三大定律進行系統‘性’解釋,能夠概括的歸納爲:任何物種都只能在競爭、以及內部競爭中發展壯大,進而衍生出智慧聲明、進一步發展成文明。這種通過競爭產生的文明,生存爲第一要素,繁衍則是生存的先決條件,會在文明的各個階段,都傾向於基於自然資源的無限化,而這種傾向將直接導致資源枯竭,因此資源將成爲限制物種繁衍、刺‘激’物種內部競爭、推動物種進化的關鍵因素。依賴於資源的發展方式,使任何進入宇宙階段的文明在與其他文明‘交’往時,都以控制與獲取資源爲主要目的,而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以及競爭所導致的暴力文化傾向,必然會導致猜忌與恐懼,最終演變成文明之間的衝突,結果是宇宙文明依然適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有了這三大定律,就不難理解該如何與外星文明‘交’流了。

對於人類來說,顯然還過於弱小,任何一個能夠來到太陽系的外星文明,都能輕而易舉的毀滅人類。

可以說,在宇宙文明這個階段上,人類還是一個初生嬰兒。

這三大定律,從根本上指導了人類的宇宙探險活動。

在最初階段,這些探險活動幾乎都是由中國單獨承擔的。特別是在最初五十年裡,中國在宇航技術上的主導地位,使得中國幾乎單獨控制了人類的宇航活動,也就有效避免了毀滅‘性’事件。

當時,第一個影響就是成立了“宇航事務委員會”。

名義上,該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協調各個盟國共同參與空間站的建設工作,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宇航事業。實際上,該委員會的根本任務是防止其他任何國家開發、掌握與利用反重力場推進技術,防止出現任何足以使人類滅亡的事件發生,系統全面的控制人類的宇航活動。

該委員會的首任主席就是牧浩洋。

這個時候,牧浩洋已經是中國大元帥了,而且戰爭部已經解散,總參謀部也改組成爲參謀長會議。

牧浩洋擔任委員會主席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採納陸雯的建議,在小行星空間部署重力場‘波’動探測器。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規模極爲浩大的工程。

小行星空間位於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分佈在該空間內的數百萬顆小行星,是一顆體積與質量比火星稍大一些的類地行星的遺留物,而這顆類地行星大約在三十億年前,因爲某種未知的原因發生了大爆炸,除了產生數百萬顆小行星,還爲太陽系貢獻了更多的彗星。說得簡單一些,大爆炸之後,徑向速度在軌道面內的成了小行星,其餘的成了彗星。

這項工程是要在小行星空間內,部署大約一萬二千臺重力場‘波’動探測器。探測器將無一例外的部署在某一顆較大的小行星、比如穀神星附近,以小行星做屏障,監視太陽系內的重力場‘波’動情況。

最初的時候,牧浩洋覺得這項工程有點瘋狂。

要知道,在陸雯提出這項工程的時候,人類還沒能再次登月,連飛往火星都只存在於計劃之中。

所幸的是,這項工程並不瘋狂。

二零五八年初,陸雯就拿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即利用建造國際空間站,定期向小行星空間發‘射’重力場‘波’動探測器。準確的說,是發‘射’攜帶了重力場‘波’動探測器的宇宙飛船,而這些飛船不會留在小行星空間內,將在釋放出重力場‘波’動探測器之後,對木星、土星、海王星與天王星這四顆巨行星科學探測,今後還將對冥王星、與冥王星組成雙行星系的卡戎星、同初柯伊伯帶的鳥神星與妊神星,以及更加遙遠的奧爾特雲進行科學探測。如果有可能,還將用來執行一些更加重要的宇航科學探測任務。比如,去搜尋那顆早有科學家預測,與地球處在同一軌道上,相差一百八十度、即正好被太陽遮擋住的類地行星,即所謂的“地球鏡像行星”。

當然,最主要的探測任務,都集中在小行星空間內。

對人類來說,最近的寶藏,很有可能就是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數百萬顆小行星。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穀神星、智神星、婚神星與竈神星等多顆較大的小行星,還預測一些小行星上擁有極爲貴重的自然資源。比如,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美國的天文學家就探測到了一顆直徑超過一百公里、完全由鐵礦石組成的小行星,或者說就是一塊巨大的鐵隕石,而其儲存的鐵元素,是地殼中全部鐵礦儲量的一萬倍。還有科學家預測,小行星帶裡,很有可能有一顆、或者多顆由重金屬構成的小行星。對人類來說,這些不算太遙遠的小行星,絕對是無價寶藏。

可以說,小行星的巨大價值,根本無法用財富來衡量,更應該重視其對人類未來發展產生的重大作用。

比如,在飛往宇宙深處的時候,就可以在小行星帶上建立前進基地,利用小行星上的資源生產與建造宇宙飛船。要知道,小行星的引力都非常小,宇航活動更加便捷,而且離處於太陽系中間的大行星非常近。

陸雯的計劃中,就將用大量宇宙飛船去探測小行星。

所幸的是,這項工程雖然規模巨大,但是實施的難度並不大,特別是在重力場屏蔽材料的生產技術提高之後,基本上是一項簡單的工業生產工作了。至於重力場‘波’動探測器與運載飛船,都是無人‘操’作的。

當然,這項工程還推動了另外一項技術快速發展。

這就是量子通信技術。

在該工程中,最大的麻煩就是通信。如果使用傳統的通信手段,那些部署在小行星空間的探測器發出的信息,要到一個小時、甚至數個小時之後才能傳回地球,而且通信設備的功率必須足夠大,電磁‘波’信號在傳回地球的時候纔有足夠的強度,也才能被地球軌道上的通信衛星截獲。

如果有一種更加有效的通信手段,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毫無疑問,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就是量子通信技術。

按照量子理論,兩個相同的量子,不管間隔多遠,其中一個量子發生變化,另外一個量子將立即發生變化,不受光速限制。也就是說,基於量子理論的通信技術,不再受到空間距離的限制,不管空間距離有多遠,都能在瞬間傳遞信息。

問題是,攻克量子技術的難度,似乎比克服反重力場技術還要大。

事實上,直到五十年之後,也就是一萬二千套重力場‘波’動探測器全部部署好之後,量子通信技術也沒有問世。

當然,不可否認,陸雯規劃的工程,直接促成了人類在量子技術領域的大發展。

後來,在國際空間站建成之後,由中國牽頭、三十多個國家參與的“國際空間物理學實驗中心”項目就啓動了,該項目的核心是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個可以容納一萬名科學家的空間實驗中心。更加瘋狂的是,還將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個環繞地球的高能粒子加速器!

後來,正是這個巨大的粒子加速器,使人類敲開了量子理論的大‘門’。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燒錢的浩大工程。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在戰後推行的基本國際政策,即通過大量燒錢的項目,消化掉在戰爭期間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在戰後數十年內逐漸降低國家開支。

所幸的是,巨大的科研投入,也促進了經濟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

只是,這種以科學探索的經濟發展模式能夠持續多久,絕對不是值得樂觀的事情。

要知道,在科學領域投入的海量資源,等於稀釋了社會財富,也等於給經濟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發展模式遲早有一天會走到盡頭。

也正是如此,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多年之後,中國不得不公佈在二零五七年獲得的驚人發現。

不管怎麼說,科學探索永無盡頭。

在邁向宇宙深處的道路上,人類能夠走出第一步,頭號功臣就是陸雯。

第39章 投送力量第80章 另尋出路第18章 左右逢源第99章 進退兩難第55章 墳墓第5章 戰略方向第282章 秘密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283章 第一步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80章 戰術推斷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9章 進軍神速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72章 炮擊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3章 前沿科技第26章 排兵佈陣第62章 戰略意第86章 全力以赴第68章 搶任務第2章 利益交換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00章 恐懼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73章 共同化第5章 宣戰第85章 重拳出擊第73章 捆綁政策第81章 防空攔截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30章 小事化大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61章 戰略打擊第79章 海灣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44章 開戰在即第307章 壁壘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7章 利誘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79章 撲火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4章 宣戰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2章 漸行漸遠第27章 戰略目的第45章 越界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39章 糧食危機第80章 戰術推斷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6章 馬蜂窩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8章 圍捕第16章 巢臼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48章 災難第9章 臨時考覈第44章 艦炮怒吼第115章 遭遇第163章 第一站第83章 科學寶藏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50章 重創第50章 另有其人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55章 積極外交第76章 樂觀派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4章 反擊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47章 前哨第270章 投降第257章 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