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是敵是友

收費章節(12點)

歐洲聯邦橫空出世,給中國的衝擊也不小。

當時,中國確實制訂了一份入侵歐洲的作戰計劃,只不過還在戰爭部的檔案櫃裡,沒有交給黃瀚林審批。

下令制訂這份計劃的,就是牧浩洋。

做爲軍人,牧浩洋的首要任務就是捍衛國家利益,而做爲戰爭部長,牧浩洋就必須考慮大戰後的國家利益。

要知道,在澳洲會戰結束之後,已經能夠看到勝利的希望了。

結果就是,五月底,牧浩洋就讓周渝生組織了一批參謀軍官,秘密制訂了入侵歐洲大陸的作戰計劃。

當時,這份計劃還處於雛形階段,很多細節部分都沒處理,而且也沒有陸軍參與。

牧浩洋做這些事,說白了就與法德意最擔心的問題有關,即爲了防止在戰後出現一個強大的西方國家,中國肯定會完全打垮西方同盟集團,並且瓦解西方的同盟基礎,讓西方保持分裂狀態。雖然歐洲國家還沒有捲入這場戰爭,連英國都保持中立,但是一個統一的歐洲肯定是潛在要挾,以至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爲中國最大的要挾。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中國都應該阻止歐洲統一,特別是在中國已經掌握了戰略優勢,堅定的邁向最後勝利的時候,更得盯住歐洲。

對牧浩洋來說,如果外交手段發揮不了作用,軍事手段就是唯一選擇。

以隊的戰鬥力,以及歐洲的狀態,佔領歐洲大陸絕對不是什麼難題,也不存在多大的難度。

根據戰後披露的消息,在七月初,牧浩洋專程找到返回北京的魏成龍,向他詢問了幾個與歐洲有關的問題,即能夠在多短的時間內征服歐洲大陸、需要爲此投入多少兵力、有沒有無法處理的難題。當時,魏成龍給出的都是正面答覆,如果動用大陸戰場上的兵力,能在半年到一年之間征服歐洲大陸,沒有無法處理的難題。

現實上,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牧浩洋開始認真考慮歐洲戰略。

根據周渝生的回憶,在六月底到七月初,牧浩洋以至暫時放下了攻打夏威夷羣島的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如果有必要,牧浩洋會選擇首先攻打歐洲。

這一點,在中國陸軍的部署上也看得出來。

到了七月初,魏成龍沒有從俄羅斯大舉撤軍,在前線保持了四十個集團軍,其中二十個集團軍部署在俄羅斯的西部地區,面向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與烏克蘭,此外在伏爾加河與烏拉爾地區,還有二十個集團軍處於待命狀態。也就是說,只需中國高層做出了進軍歐洲的決定,中國陸軍能投入六十個集團軍,首批參戰部隊就將超過二十個集團軍,足以保證迅速擊敗歐洲聯邦國防軍。

能夠說,當時的局勢緊張到了極點。

有證據表明,在六月底到七月初,黃瀚林聽取了牧浩洋的軍事彙報,而且肯定考慮過進軍歐洲的問題。

以至能夠說,當時黃瀚林有點動心。

根據歐洲聯邦在戰後披露的一些外交資料,在二零五五年七月初,歐洲大陸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當時,歐洲聯邦領導人沒有一個能夠睡上個安穩覺。

隊在戰場上展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特別是驚人的戰略進攻能力。要知道,嚴格算起來,俄羅斯是在哈薩克斯坦會戰之後才顯露敗像的,而到失敗僅僅只有一年半。這期間,隊還在太平洋戰場與中東戰場上取得了嚴峻勝利,打贏了伊朗戰爭與東北非洲戰爭,攻佔了馬里亞納羣島與所羅門羣島,並且掃蕩了澳洲大陸。如果隊沒有在這些方向上投入重兵,而是集中兵力攻打俄羅斯,恐怕在二零五四年中期,俄羅斯就戰敗了。

毫無疑問,剛剛統一的歐洲聯邦在軍現實力上根本比不上俄羅斯。

更重要的是,歐洲聯邦沒有美國撐腰。

現實上,就算歐洲聯邦與美國結盟,也很難獲得美國的援助,因爲隊肯定會立即發動進攻,等到大批美軍到達歐洲大陸時,恐怕柏林、巴黎與羅馬已經淪陷了。當然,歐洲聯邦也不會把希望寄託在美國身上,因爲美國都是泥菩薩過河,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來保衛歐洲。

這下,歐洲聯邦只剩下一條路可走了:跟中國結盟。

從時間上看,在六月底,即歐洲聯邦宣佈成立之前,法德意就在積極與中國進行外交接觸,並且主動提出結盟。

只是,在最初階段,歐洲聯邦的策略是拖延。

說白了,就是儘可能的穩住中國,讓中國相信歐洲沒有要挾,從而不太重視歐洲,讓歐洲有時間完成統一。

可是,當歐洲聯邦問世後,拖延政策就不管用了。

要知道,不管有多少國家加入歐洲聯邦,這個由歐洲人組成的大國,對中國都是一個潛在的要挾。

只需有要挾,中國就會把歐洲聯邦視爲敵人。

真要拖下去的話,中國很快就會得到耐心,而且會爲了戰後的利益,不惜代價的把歐洲聯邦扼殺在搖籃裡面。

不能拖,那就只能向中國攤牌。

七月二日,法國、德國與意大利駐華大使向中國外交部遞交了聯合照會,或者說是歐洲聯邦的外交照會,正式提出,歐洲聯邦在與中國結盟的基礎之上,繼續保持中立,但是爲中國提供一切便利條件,比如允許隊過境、向中國開放港口與軍事基地、爲隊提供物資保障等等。

只是,這份秘密照會沒有引起杜小蕾的興趣。

有趣的是,在此前一天,杜小蕾與牧浩洋商討過歐洲局勢,因而應該非常清楚軍方的態度。

從這個方面來看,杜小蕾的冷淡態度,肯定遭到了牧浩洋的影響。

當然,就算沒有遭到牧浩洋的影響,做爲外交家,杜小蕾也非常清楚,保持冷淡態度才能探得歐洲聯邦的底牌。

現實上,這也確實產生了效果。

七月三日,歐洲聯邦臨時總統親身跟黃瀚林通了熱線電話,提出派遣總統特使,跟中國全權商討結盟的事情。

結果,黃瀚林的態度也很冷淡。

很明顯,問題出在歐洲聯邦提出的結盟條件上。

如果歐洲聯邦不參戰,與中國結盟幹嘛?

黃瀚林早就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的所有國家保證,中國不會在戰爭期間入侵中立國,也不會主動要求中立國做破壞中立的事情,比如向中國提供軍事基地,因而歐洲保持中立,就能得到安全保障。至於歐洲提供的那些好處,對中國來說意義不大,因爲中國還沒有考慮把戰線推進到大西洋上去。現實上,就算隊推進到了大西洋東岸,也不一定要依靠歐洲,在北非西部地區照樣能夠獲得港口與軍事基地,而且跟摩洛哥等國打交道,明顯比跟歐洲聯邦結盟好得多。

結果,中國的冷淡態度,差點使歐洲聯邦瓦解。

當時,法國與德國主張參戰,認爲只有參戰才能保證歐洲聯邦在戰後獲得足夠高的國際地位,意大利卻反對參戰,認爲跟中國結盟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爲了這場與歐洲沒有間接關係的戰爭流血犧牲。

問題是,意大利的立場根本無法實現。

中國的態度,讓法國與德國當局相信,中國正在準備入侵歐洲,而歐洲聯邦國防軍肯定打不過隊,不參戰就等於滅亡。

最終,意大利做出了讓步,或者說認識到了局勢的緊迫性。

七月七日,歐洲聯邦總統特使秘密到達北京,正式向黃瀚林提出,歐洲聯邦將在完成統一之後參戰,只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只有在邦國超過十個的情況下,歐洲聯邦纔算真正完成了統一。

讓歐洲聯邦特使沒有想到的是,黃瀚林提出了一個建議。

這條建議就是:法德意以武力完成統一,中國願意爲此提供協助,比如出兵協助歐洲聯邦國防軍作戰。

毫無疑問,這把歐洲聯邦特使嚇得不輕。

問題是,歐洲聯邦能夠拒絕中國的協助嗎?

在第二天的會晤中,歐洲聯邦特使首先感激中國支持歐洲統一大業,表示歐洲聯邦政府會考慮中國提出的建議,只是希望中國能夠給予歐洲聯邦更多的時間,以便爭取到更多的邦國。

黃瀚林沒有咄咄逼人,表示能夠耐心等待,但是不會不斷等下去。

到了第三次會晤,黃瀚林才正式提出,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最後期限,因爲中國計劃在二零五六年結束這場戰爭,因而不可能拖到二零五六年才與歐洲聯邦結盟,必須在此之前處理好這件事情。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向歐洲聯邦下達的最後通牒。

隨後,黃瀚林讓魏成龍從俄羅斯撤出了二十個集團軍,並且讓部署在俄羅斯西部地區的部隊後撤兩百公里。

能夠說,這是中國在表達誠意。

當然,這並不表示中國與歐洲聯邦的問題就處理了。

七月十日,黃瀚林就正式指示牧浩洋,着手製訂進軍歐洲大陸的作戰計劃,並且在年底之前完成。

說白了,皮球踢到了歐洲聯邦腳下,何去何從將由歐洲聯邦決定。

問題是,這個安排,卻難住了牧浩洋。

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35章 全局第35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72章 新崗位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1章 突如其來第132章 機會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34章 公衆事件第8章 高歌猛進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9章 擊鼓傳花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109章 未來第122章 拖後腿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50章 重創第17章 運氣不錯第62章 頭號王牌第66章 末端攔截第62章 太陽風暴第52章 突擊開始第97章 戰前會議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2章 經濟基礎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96章 部署到位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47章 假設第41章 反擊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33章 再次出擊第28章 屈服第66章 起航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5章 打掃戰場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15章 光復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54章 反擊第26章 理由第19章 核戰爭第7章 直覺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5章 鐵娘子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1章 取經第61章 垂死掙扎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6章 幽靈墜落第22章 還以顏色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67章 錯失良機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0章 逼婚第25章 先做準備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62章 太陽風暴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4章 怎麼打第43章 闖關第224章 內耗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10章 退卻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41章 求生第17章 決戰之前第307章 壁壘第2章 秘密任務第61章 意外因素第60章 精銳之師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12章 漸行漸遠第62章 弄巧成拙第24章 裂痕第129章 積極外交第16章 中東戰爭第63章 卸甲第55章 墳墓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9章 相互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