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

盯着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海軍的同時,牧浩洋也在關注大陸戰場上的局勢。

他關心的不是陸軍能否攻佔伏爾加格勒、以及在什麼時候攻佔伏爾加格勒,而是魏成龍與戚凱威的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會戰最大的後果,就是魏成龍與戚凱威徹底決裂。

當然,這不是說兩人的私人關係惡化了,而是兩人的戰略觀念差距太大,導致在戰爭決策上經常背道而馳。

後來,很多人都認爲,牧浩洋要爲魏成龍與戚凱威決裂負責。

主要原因就是,魏成龍在戰略觀念上與牧浩洋比較接近,因此一直得到了牧浩洋的積極支持,而且牧浩洋也有扶持魏成龍的動機,因爲魏成龍是當時唯一能夠頂替戚凱威的陸軍將領。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爲,是牧浩洋促成了魏成龍與戚凱威決裂。

顯然,這種說法太偏頗了。

事實上,直到戰爭結束,牧浩洋、戚凱威與魏成龍的私人關係都非常不錯,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別的不說,後來代表中國出席俄羅斯投降簽字儀式的就是戚凱威,而且他還以東方同盟集團盟軍總司令的身份,參與了美國的投降簽字儀式。當時,牧浩洋只以中國最高軍事統帥全權代表的身份參與了美國的投降簽字儀式,而魏成龍參加美國投降簽字儀式時的身份只是軍方代表。

至於牧浩洋暗中扶持魏成龍,更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要知道,牧浩洋並不笨,不管誰擔任陸軍參謀長,都會爲陸軍考慮,因此魏成龍與戚凱威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魏成龍在取代戚凱威出任陸軍參謀長之後,並不是事事都得聽從牧浩洋的指揮,兩人也鬧過矛盾。因爲魏成龍在軍隊中的地位不如戚凱威,所以在與牧浩洋對抗的時候,顯得更加激進。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魏成龍是一個比戚凱威更難對付的頑固派陸軍將領。

當然,在二零五四年初,牧浩洋肯定支持魏成龍。

除了戰略觀念相近之外,還與牧浩洋即將面對的挑戰有關,即美國海軍即將在太平洋上發動戰略進攻。

要知道,打到這個時候,所羅門羣島戰役仍然懸而未決。

到三月下旬,陸戰隊基本上控制了瓜達爾卡納爾島附近的所有大型島嶼,完成了對美軍的包圍行動,並且在海上封鎖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使美軍無法向前線運送物資,但是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仍然不大現實。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到三月初,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達到二十七萬,還有大約兩萬澳軍,總兵力接近三十萬。更重要的是,利用過去的幾個月,美軍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運送了大約一千四百萬噸物資,除了少量彈藥之外,主要就是用來修建堅固地下防禦工事的工程物資。

美軍沒有運送彈藥,主要是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儲備的彈藥已經足夠多了。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軍事情報局已經證明,美軍儲存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物資足夠三十萬軍人堅守一年以上,而且所有還沒被陸戰隊炮火摧毀的物資,都存放在難以被摧毀的地下倉庫裡面。

當時,美軍甚至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秘密安裝了四座小型聚變發電站。

如果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沒有錯,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甚至有一座設在地下、專門爲聚變發電站提供原料的重氫工廠,生產的聚變核原料,至少能夠確保兩座小型聚變發電站持續運轉。

事實上,只需要一座聚變核電站,就能爲全島的守軍提供必要的電能。

如此一來,就算陸戰隊能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順利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也要面對迷宮一樣的地下防禦工事。

根據戰後進行的實地勘測,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防禦部署幾乎到了變態的地步。

比如,美軍在修建地下防禦工事的時候,挖掘出來的泥土,幾乎填平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東南的深水港灣,粗略估計挖掘的土石在三億到四億立方米之間,相當於挖出了差不多十億噸土石。

事實上,瓜達爾卡納爾島幾乎被美軍掏空了,整座島嶼就是一座用上萬公里長的地下坑道把上千座地下工事聯繫起來的地下堡壘,而任何軍隊在登上這座島嶼之後,只能控制其地表陣地。

按照龐躍龍的估計,爲了佔領瓜達爾卡納爾島,陸戰隊得準備犧牲十萬人。

雖然這有點誇大,但是絕非危言聳聽。

要知道,在狹窄的島嶼上作戰,中國陸戰隊的裝備優勢無法完全發揮出來,如果進入美軍的地下防禦工事,就只能完全依靠單兵作戰能力,那麼在陸地戰場上攻城拔寨的地面戰平臺根本派不上用場。

問題是,不打瓜達爾卡納爾島,幾乎不大可能。

前面已經提到,如果中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遭到挫敗,那麼來自政治上的壓力將使牧浩洋別無選擇。

到了三月底,這種壓力已經顯現出來了。

要知道,戚凱威早就承諾在三月底、最遲四月初佔領伏爾加格勒,可是到了三月底,中國軍隊只控制了伏爾加格勒的東岸城區。就算陸軍已經調整了作戰計劃,在四月初攻佔伏爾加格勒的希望也極爲渺茫。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黃瀚林在政治上誇下的海口,恐怕無法兌現了。

在年初的東方同盟集團主要成員國,即由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朝鮮、馬來西亞、越南、伊朗、埃及與敘利亞組成的“九國集團”的首腦會議上,黃瀚林就宣稱,將在二零五四年底之前擊敗俄羅斯,因此將在四月份佔領伏爾加格勒,打開進軍莫斯科的大門,在五月份攻打莫斯科。

雖然離四月底還有一個月,但是黃瀚林不得不做好第二手準備。

這就是,如果沒有辦法在四月份佔領伏爾加格勒,那麼海軍就得在太平洋戰場上爲中國挽回面子。

當時,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在決戰中消滅美國海軍,二是攻佔瓜達爾卡納爾島。

三月份,牧浩洋把希望放在了前者上,因爲美國海軍將在三月底恢復元氣,而大陸戰場上的緊迫局勢,將迫使美國海軍發動戰略進攻。事實上,也正是這一原因,牧浩洋纔沒有在這個時候向戚凱威發難,從而讓戚凱威的主張在黃瀚林那裡得到支持,使魏成龍不得不調整作戰部署。

可是,到了四月份,情況發生了變化。

李明陽送來的一份情報,基本上使牧浩洋喪失了與美國海軍決戰的希望,因爲新成立的六支航母戰鬥羣去了切薩皮克灣,預計要到五月中旬纔會去巴拿馬,要到五月下旬纔有可能到達太平洋艦隊。

也就是說,美國海軍沒有打算立即發動戰略進攻。

這下,牧浩洋就只能把重點放在後一種選擇上了,即在必要的時候,讓陸戰隊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

爲此,牧浩洋讓龐躍龍提交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

相對而言,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根本不是什麼難事,長達數個月的火力打擊,已經摧毀了該島上的所有地面軍事目標,甚至炸燬了所有看得見的人造設施。在年初的時候,美澳當局就把該島上的平民全部送往新赫布里底羣島。爲此,中國海軍還臨時休戰三天,以便運送平民的船隻不受威脅。當然,趁此機會,美軍向瓜達爾卡納爾島增派了兵力,並且接走了病情嚴重的傷員。

真正的問題,在於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之後的戰鬥。

顯然,美軍肯定不會在地下工事裡呆到彈盡糧絕的一刻。

只要美軍不打算在援軍到達之前當鼴鼠,那麼美軍就會利用各種機會襲擊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中國軍隊。

對中國陸戰隊來說,這就意味着必須在登陸之後清除掉所有地下工事。

爲此,陸戰隊的參謀想出了很多對付美軍的辦法,最驚人的是,一名參謀提出,利用強大的海運能力,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運送足夠多的鋼筋與水泥,用厚達五米的鋼筋混凝土把整座島嶼封蓋起來。顯然,這是非常瘋狂的想法,因爲這個規模巨大的工程,需要中國一年內生產的所有水泥。

事實上,其他辦法也多半是異想天開,不具備可行性。

直到四月初,在牧浩洋明確提出,必須爲攻佔瓜達爾卡納爾島做準備的時候,一名陸戰隊參謀才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準確的說是戰術,即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建立數座防禦設施足夠堅固的陣地,用戰術運輸機空運部隊與作戰物資,以此控制整個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地表,與美軍耗時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消耗兵力最低的作戰方案。

美軍能藏在地下,但是不可能把所有主戰裝備都藏在地下,而且發動襲擊的時候,也不可能動用太多的重型武器,所以只要陸戰隊的陣地足夠堅固,且清除掉了陣地下方的美軍防禦工事,就能用較少的兵力控制整座瓜達爾卡納爾島,讓美軍無法到地面上活動,也就不用擔心藏在地下的美軍了。

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可以光明正大的宣佈佔領了瓜達爾卡納爾島。

第219章 做徹底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3章 演習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33章 科技戰略第29章 相互指責第259章 遺贈第81章 屏障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8章 畫蛇添足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1章 矛盾心態第73章 擴軍備戰第81章 屏障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20章 混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章 利益交換第169章 亂戰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87章 警鐘第2章 利益交換第49章 疑點重重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74章 爭取時間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60章 振作第60章 海蛇之吻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86章 全面競賽第42章 第五代第169章 亂戰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50章 重創第69章 外援第120章 多面手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7章 關聯性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18章 雙輸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1章 玩火自焚第53章 生存競賽第42章 第五代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10章 退卻第1章 海軍強國第25章 奮起一戰第7章 鋼鐵鯊魚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35章 全局第60章 圍剿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34章 炮戰第35章 聲東擊西第97章 戰前會議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48章 外派第4章 科技競賽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33章 蠶食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70章 外交戰場第38章 合作愉快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6章 定論第24章 變數第3章 大難不死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8章 坦克戰第35章 奔赴前線第35章 軍事政變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56章 窗戶紙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47章 證據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69章 外援第113章 傾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