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日照香爐生紫煙

早上煮好的菱角被大佬帶了回去,剩下的藕,則被許廣陵包辦了,榨成藕汁,喝起來,口感相當之不錯,很清甜。

許廣陵當即將之列入食單。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進入新的階段。

兩位老人每天正常地鍛鍊、思考、做工,以及和許廣陵每天一次的談話,時間安排得很緊,過上了如同小學生般的日子。

大佬每天一次地在基地和山間往返,有時吃了早飯回去,有時則會留連到下午以至傍晚,把晚飯也給蹭了。

他的那些看護草木的手下,也正式地一日一換,畢竟許廣陵這裡包不了那麼多人的飯,而幾乎所有輪值到這裡的,在被新的一班輪換返回時,都表現出了極其的依依不捨。

他們捨不得這裡!

許廣陵的日程安排,則還是很閒淡。

兩位老人的晨練,他並不參予,也不再有任何形式的身體方面的鍛鍊,那些都是多餘。

在兩位老人一次閒話中好奇問及的時候,許廣陵只是淡淡說道:“老師,陳老,你們加油,等你們過了三階九級,來到我現在的層次,也就不需要這種形式的鍛鍊了。”

那神情,看得兩位老人想打他。

每一天的清晨,許廣陵開始巡山,足跡開始細細地踏訪這座大山的每一片土地,這勉強也算是“散步”吧。

而散步完之後,開始例行地種植。

從大佬那邊運送過來的諸多草木,被許廣陵臨時一股腦地堆植在了一起,防止其死去。

雖然哪怕是隻殘留一星點兒的生機,許廣陵也能夠將之催活,但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一是白白消耗二氣,二是,看着那些草木的生機在眼前慢慢萎縮,是許廣陵並不願意的。

所以先啥都不管地種在一堆,種起來再說。

而後,就是慢慢地“細植”了,許廣陵一天只種那麼一兩樣,最多三樣。

兩位老人不解,也有疑便問,許廣陵的回答是,“在做實驗。”

是的,在做實驗。

不同草木,對兩種霧氣的汲取情況。

同樣的草木,在不同濃度的兩種霧氣下,其生長過程及結果的差異。

不同草木,其生成草木之氣的速度、多少,以及發散方式,還有覆蓋範圍等等。

如此之類,一條條,一項項,許廣陵細細觀察,每天,對每種草木,從清晨開始到夜間,作六次定時、定點的觀察,並將觀察結果細細記錄。

腦海裡,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有數據記錄,也有實景模擬。

早上,種植完成,許廣陵準備早飯。

有時是兩位老人兩個人的,有時是加上他三個人的,也有時大佬的也包括在內。

養生也好,在養生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求進益也好,睡眠和飲食都是很重要的兩項基礎,睡眠主導着新陳代謝,而飲食則決定這新陳代謝是一種什麼樣的代謝。

也可以說,這兩項,直到九級之前,都是需要講究的。

是最尋常卻也最重要的基礎。

睡眠方面,許廣陵是不管的,兩位老人自有斟酌。而在飲食方面,他則爲兩位老人精心地照顧着,但暫時來說,兩位老人只是貪吃的小孩。

許廣陵種下的每一種東西,都讓他們喜歡並非常地喜歡着。

頓頓都化身饕餮的。

許廣陵也是順之隨之,想必,待時間長了,他們就能慢慢地淡然下來?

早飯之後,許廣陵開始讀書。

兩個方面的。

一是“聖賢之路”中的那些聖賢之書。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話是這麼說,但讀着這些聖賢之作,領略着其所記所述的人、事、情、理、物,許廣陵收穫還是很多的。

若排除那際遇,他也不過是一介尋常之輩,而這些聖賢之流,在各自的領域,都達到了相當的層次。

讀這些人的書,就如登一座座山,風光無限,意趣無限。

許廣陵既長知識,又開眼界。

第二類書,就是那些道藏佛藏了,暫時來說,許廣陵鎖定於道藏。

大量的道藏書籍被大佬那邊送了過來,其中很多,都是外間難得一見的。不是說有多珍貴,而是許多古本根本就沒有人整理,向來都是被“束之高閣”着。

而現在,它們被送到這座無名山來,供一位大宗師閱覽。

不說那些以前沒讀過的書籍,就是以前讀過的,許廣陵現在再看,感受也是截然不同。

以前讀的時候,浮光掠影丟三拉四且不說,看着那些東西,也恍若看一幅幅裝在畫框裡的異地風景,看過了,也就看過了。

收穫?

基本沒有。

感受?

看的當時,或許會有一些新奇的感受,但就如看故事書而且是並不精彩的故事書一般,要不了多長時間,便已完全地淡去無痕。

而現在。

書裡的很多記載,化作真實的山水。

許廣陵以一位大宗師的身份,在這些山水間走過。

並不都是好山好水,有很多,都乏善可觀,也有的,乍看起來不錯,待細細一觀,卻又只是一般了,也有的,純粹只是海市蜃樓,以至顛倒妄想。

但也有的,如家常小菜般,雖乏勝味,用以佐酒配茶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如許廣陵這日讀到的《靈源大道歌》。

作者曹文逸,宋朝時的一位女道士,敕封“文逸真人”。

這是一篇不涉及具體只是泛泛而論的小文章,但其中好多字句,頗堪玩味。論理,不是有多高深,但,出手者非凡。

“只道行禪坐亦禪,聖可如斯凡不然。”

這是開篇的一句。

這其實取義於佛家的擔水砍柴無非道,行坐住臥都是禪,從這一句便知道這位女真對佛家的一些東西也是有所涉獵的。而這一句裡,所講的道理也很淺實。

你要是聖賢之流,自然可以行坐皆禪,哪怕隨心所欲,也不會須臾離道。

但如果不是,那就還老老實實地,苦心礪行,面壁十年圖破壁。

這一句,對照禪宗的那兩首著名偈子,“時時勤拂拭”和“本來無一物”,綜合在一起來看,真的是韻味悠長。

讀到這一句的時候,許廣陵同樣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段:

“子徒見貝錦之輝煌,未曉如抽之素絲。才聞鶴鳴之沖天,詎識先資於穀食。蔽日之幹,起於毫未。神凝至聖,積習而成。今徒知言聖人之德,而不知聖人之所以德也。”

不論小節而只說大道,不論織網而只說撈魚。

縱言之煌煌。

終非登堂入室之人。

==

感謝“奈落幽夢”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寒月閣主”的月票捧場。

第63章 第一檔第18章 天人合一第126章 道是無情亦有情第298章 萬徑人蹤滅第202章 神農之路第175章 天天象棋第149章 一葦渡江第120章 粉條裡的秘密第1章 域外第148章 一念鑄法界第404章 決定第364章 細雨溼衣看不見第141章 在朝多還是在暮多?第220章 一在平地一在天第205章 守得雲開是日出第643章 特別情況第12章 四碗第80章 三生換得此清歡第18章 光陰流轉悄無聲第434章 小貓崽第694章 若處霞中若飛舉第65章 仙家富貴第7章 決議第548章 徐老英明!第85章 漫漫開竅途第113章 本來第17章 封印初解第190章 我心如日月第115章 緣來如此第138章 小葉子是不是對開竅境有什麼誤解第13章 希望第4章 運道第710章 潮落浩歌歸去第179章 青葉子藥鋪第283章 待入天台路第195章 憶昔相逢俱少年第32章 草莽第1章 許父許母第85章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第682章 手鐲第140章 高入青冥不附林第391章 中竅之門此日開第190章 事夫誓擬同生死第378章 辟穀關於粉絲戰隊活動第256章 三個領域第141章 萬壑風生成夜響第302章 慧眼識珠第84章 負陰抱陽第101章 天子坐明堂第69章 入神第312章 陵吹,葉吹,吹爆第55章 大師氣象第73章 造化之下第272章 龍宮鎖寂寥第634章 我行生滅間第233章 紫陌紅塵拂面來第185章 非瞎即傻第168章 尚思爲國戍輪臺第279章 霜薄花更發第219章 突兀出現的小樹苗第255章 而今漸覺出蓬蒿第328章 大宗師之秘第47章 等待第366章 天命初啓第538章 出淤泥而不染第226章 無花無酒鋤作田第140章 高入青冥不附林第257章 識如鏡照第118章 小秀一手第145章 廊廟乏材應見取第396章 接觸第259章 人閒桂花落第614章 人間從來不曾聞第625章 要瘋了第256章 世事本無隱第10章 祖孫第247章 泠泠七絃上第493章 朝拜,轉山第183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136章 大肚王,小琴行第62章 三軍之主第508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第720章 人間仙境第493章 朝拜,轉山第49章 瞠目結舌第49章 關鍵第146章 世無良匠勿相侵第81章 放鬆第411章 面膜第442章 大雪第515章 淡如春風濃如酒第178章 惟戰而已!第276章 這其中一定是哪裡出了錯!第208章 通關,發現第109章 安師第288章 人間重晚晴第538章 出淤泥而不染第652章 靈液第168章 一語破開大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