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

更新時間:2005-5-22 17:21:00 字數:6082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昨晚,我怎麼都無法打開作者專區的頁面……於是,只能今天更新了……

—————————————————

“湘王!”謝清想說“不可能”,可是,話到口邊,他還是嚥了回去,眉頭皺起深思這個可能性。

“……如果太后想用湘王,就必須將可能會依附湘王的勢力盡數剷除,那麼,也就……”謝清詫異不已,話說了一半卻是再也說不下去。

“太后沒有將全部的密奏都給我們看到!”齊朗失笑。

“湘王雖在宗人府的監禁中,但是,也不是不可與外界聯繫,太后用的是外鬆內緊的策略,自然會有人將湘王的一舉一動上報,而質王雖是德高望重,但是到底未曾入朝廷,不知朝廷的運作,他如何能想到利用秋試的輿論?而且,通化、甯越、臺遠,這三地的將軍都是湘王提拔上來的!太后這個時候讓永寧王去接掌兵權,應該也是爲了這個原因吧!”謝清一口氣說全部的可能,越說臉色就越差。

“隨陽,這就是太后不讓我們插手的原因——因爲牽涉到太多的皇族宗親了!”齊朗苦笑——他也是剛想到!

震驚之後,謝清也就平靜了下來,稍稍想一下也就明白了:“太后需要西南的安定!沒有人比湘王更適合了!”

“周揚,太后是志在必得啊!”齊朗站起身,“我們就盡力而爲吧!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至於不行的,就放些老實人,能接多少是多少吧!”

“我信口胡說的法子,最後居然只能如此用?”謝清有些好笑。

“動作挺快的!”紫蘇看着齊朗的奏章,輕笑出聲,一旁的趙全靜靜地站着,彷彿未曾聽到,倒是正在整理奏章的葉原秋好奇地問道:“太后娘娘看到什麼好笑的內容嗎?”因爲,此時正在寢殿也沒什麼人,所有伺候的宮人都知道這種時候的紫蘇並不太拘束,所以葉原秋纔敢問出這種近於逾制的問題。

“看到合心的東西罷了!”紫蘇合上奏章,放到一邊,繼續用早膳。

“趙全,宣齊朗和謝清到中和殿!”用完早膳,紫蘇一邊更衣一邊吩咐,順手將那份拿着往外殿走去,趙全應聲離去,葉原秋則連忙將未批覆的奏章送到外殿的書桌上。

不一會兒,趙全便回奏:“太后娘娘,齊相與謝相到了!”

“請他們進來!”紫蘇頭也沒擡,“其他人都出去吧!”

所有的宮人都退到殿外,齊朗與謝清行禮之後,紫蘇正好寫完一份批覆,擡頭笑道:“景瀚,你的奏章寫得不錯!”

“能爲太后分憂便可!”齊朗淡淡地回答。

“夠爲哀家分憂的了!”紫蘇拿起放在一邊的奏章,“哀家正爲三司六部的人事安排頭痛呢,就按你說的辦吧!”

“遵旨!”齊朗應聲答應,紫蘇將批好的奏章放到一邊,卻沒再取奏章,反倒看着他們兩人,眼神微斂,半晌,彷彿下定決心一般,試探地問他們:“一旦我國與周揚開戰,兆閩一定不會放過這麼一個進攻的良機,你們有什麼對策?”

謝清與齊朗都低着頭聽着紫蘇說話,兩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了一抹會心之心,謝清見齊朗不語,便先回答:“其實去年與周揚開戰之時,兆閩就已經蠢蠢欲動了,只是,一來,他們不知我們到底打算如何應對此戰,二來,我國從一開始就取守勢,沒有人敢冒如此大風險進攻我國,而太后若還有開戰的計劃,想必不可能輕易脫身,兆閩不是周揚那樣懦弱的國家,因此,必須找一個能夠鎮攝兆閩的將軍坐鎮西南,以確保南疆的安全。”

“臣也如此認爲!只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齊朗同意謝清的意見,同時又說出具體實行的困難,“西南諸將中勇猛善戰之人並不少,但都不是能夠執掌大局之人,而應對兆閩若無高明的戰略眼光,很有可能造成雖勝猶敗的局面,朝中能勝任之人非永寧王莫屬,但是,永寧王久離南疆不說,北線能夠代替永寧王的人選就更沒有了。”

“哀家有一個人選,只是,用起來有些麻煩!”紫蘇並不諱言,隨即便笑道:“你們不會沒猜到吧?”

“娘娘當真想用湘王?”謝清也淡然地道出謎底,心中卻還是有幾分不確定,紫蘇笑了笑,點頭:“表哥沒猜錯!——還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嗎?”

齊朗與謝清同時搖頭,紫蘇靠向椅背,輕聲一嘆:“你們應該也猜到了,只是,用起來真的很麻煩,兵權一旦到落入湘王的手中,我真有幾分不安。”

“而且,太后別忘了,湘王到底是謀逆之人,如此重罪,我朝從無再用之例!”齊朗補充了一個原因。

“可是必須用他!”紫蘇說得斬釘截鐵,毫無商量的餘地,“與周揚一戰是勢在必行,古曼雖是盟友,但也是必須小心防範的對手,兆閩絕對不能攪進來!”

紫蘇無奈地笑了笑:“本來是想找一個能代替湘王的人才,可是,找不到啊!”

“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先去見見湘王!”紫蘇只能如此說了!

“湘王是個極重大義的人,娘娘不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到底,湘王想維護的是皇室!”齊朗說出自己的看法,也不着痕跡地讓紫蘇略略安心。

紫蘇點了點頭,將話題轉開:“朝中的人事安排就按景瀚的奏章來辦,隨陽,由你主持;景瀚,去年吏部的考績都已經出來了,你要仔細地鱗選各州太守的人選,各州所轄的府、郡的長官人選你略略看一下,尤其是易州、寧州、燕州和青州,這四州都是邊關重地,官員一定要選好!”

“臣遵旨!”謝清與齊朗同時回答。

“好了,隨陽,你先去辦事,景瀚,我有話和你說!”紫蘇臉色凝重,表示她要說的絕不是什麼愉快的事,謝清低頭行禮,退出中和殿。

殿內寂靜無聲,齊朗沉默地立在階下,靜靜地看着紫蘇,紫蘇也是一言不發地望着他,神色十分凝重,這讓齊朗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是沒錯的,因此,他更不願先開口。

“知道我要和你說什麼嗎?”紫蘇笑了笑,輕輕嘆息,站起身,走向齊朗,同時開口問他。

“與鄭秋有關。”齊朗說得相當平靜,已經走到他身旁的紫蘇又是一笑,輕輕點頭:“你也知道,宗人府的監察司搜了質王府。”

“我知道!”齊朗不否認,“但是,娘娘,鄭秋一向都與質王有詩詞文章的交流,就算質王手上有些什麼與他有關的東西,也不足爲奇!”

“那麼,你知不知道,鄭秋與趙全之間已經勢成水火了!”紫蘇沒有理會他的辯護,直接說出關鍵問題。

“這不可能,鄭秋只是太傅,趙全與他不會有利益衝突纔對!”齊朗皺眉。前幾日,他與鄭秋談過,仔細說了很久,鄭秋並沒有說這些,這讓他有些不悅,因爲紫蘇是不會隨意亂說的。

“這兩年你不在朝中,趙全在宮中的勢力已經很大了,甚至開始滲入朝中,不過,成效不彰,他又一向小心,鄭秋常與皇帝說一些正確的事情,又不太會交際,趙全似乎把他當成眼中釘了!”走到他面前,紫蘇有些好笑地爲他解釋。

齊朗明白過來:“既然鄭秋說得都是正確的,娘娘就不該讓趙全有這種機會!”

“水至清則無魚。景瀚,是非分明的是好人,但未必是個好皇帝!”紫蘇淡淡地說出自己的態度。

“這是遷怒吧!”齊朗轉開視線,知道紫蘇不想救鄭秋。

“不錯,我是在遷怒!”紫蘇坦承,隨即失笑,“不過,你認爲我會爲了趙全讓你費神嗎?——雖然他是個用得很順手的人!——景瀚,你值得爲了一個鄭秋與隨陽交惡嗎?”

“隨陽?”齊朗一驚,隨即明白,謝清纔是紫蘇不想插手鄭秋一事的主因。

“隨陽已經退了一大步,景瀚,你就當回禮吧!”紫蘇說得十分認真。

“可是……”齊朗看着她,無法反駁,卻又不願答應。

“沒有可是!”紫蘇抓住他的手臂,“我說過,我不想做取捨!你也該明白隨陽的性子,這種送上門的機會,他不會放過!鄭秋犯了他的大忌!”

“我知道了!”齊朗無奈地點頭,“我不會讓你爲難的!”比起與隨陽的交情,鄭秋的確是可以犧牲的一方。

紫蘇這才鬆了一口氣。

“景瀚,對不起……”

“我知道。”齊朗止住她的解釋,淡淡地笑了,他明白紫蘇不希望自己與謝清交惡,不止是因爲他們是她的左右手,更因爲,失去謝清的支持,他很可能被推到整個朝廷的對立面,而且是孤立無援。

“景瀚!”一出中和殿,齊朗就聽到謝清喚自己,笑了笑,隨意地回答:“你怎麼還在這兒?”

“我剛接到消息,鄭秋與質王的關係不簡單!”謝清看着他,等他的迴應,齊朗眼神一凝,半晌纔開口:“我不會讓太后爲難的!”謝清點頭,沒有說什麼,眼中除了釋然,還有歉疚。

“我們走吧!到我家去,太后交代的事,我們商量一下!”齊朗笑了笑,對謝清提議,兩人一起離開中和殿。

在齊朗的書房,謝清接過下人奉上的香茗,輕笑着打量着佈置簡潔的書房,對齊朗笑說:“與你認識也有二十多年了吧!這還是我第一次來你家啊!”

“這不奇怪,以往有什麼事,不是去你家,便是上永寧王府,齊家哪是你和太后會去的地方!”齊朗失笑,“再說了,我在京中的時間也的確不長!”

“是啊!”謝清點頭,漫不經心地回答,心思卻沒全放在這上面,齊朗自然不可能沒發覺,只是心中始終不太愉悅,本想不理會,但是,最後他還是先開口爲謝清鋪路:“你也不光是爲告訴我宗人府的消息而等我吧!有什麼話就說吧!”

“娘娘與你說了不少事情吧?”謝清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說得婉轉一些,也想知道紫蘇與齊朗說了什麼。

齊朗淡淡地一笑:“隨陽,太后的心思如何,你我都一清二楚,她會說些什麼事情,你總不會猜不到吧!”他儘量維持平靜的語氣,畢竟,他並不想捨棄鄭秋。

“那你呢?你會阻止我嗎?”謝清認真地詢問。

“我的阻止會有用嗎?”齊朗反問,“隨陽,鄭秋到底犯了你什麼大忌?”對於紫蘇的話,齊朗不是很明白,卻又因爲心神波動太大而未問出口,現在倒不如直接問謝清。

謝清一凜,轉開頭,起身踱了一會兒步,才以一種壓抑着的平靜語氣開口:“景瀚,你也知道,世族的千金小姐在婚前有幾樁韻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所有人都當笑話一般,聽過看過也就算了,倩儀以前如何,現在都不會有人再提,這是遊戲的規則!”

“鄭秋做了什麼?”齊朗這才發覺有些不對。

“他沒做什麼,只是不停在打聽!”謝清沒好氣地說,“而且說得未免太詳細了!”

“這就值得你動殺機嗎?”齊朗簡直覺得可笑,本來,他還以爲是鄭秋找上門了!

“不值得!所以,我不是一直都沒動他嗎?”謝清平淡地指出事實,“只是,鄭秋太喜歡自掘墳墓了!總是在向陛下說一些世族的弊端,陛下參加過幾回朝議,差點引出大亂子,那些名門世族哪一個在宮中沒有眼線,鄭秋成爲衆矢之的了!我們背後依靠哪些勢力你也清楚,他必須被除掉!”

“世族的確是有很多弊端,但是……”齊朗喃喃地自語,話語十分模糊,連謝清也沒全部聽清,但是,他的意思謝清卻是十分明白的。

“但是,他們也是皇朝的磐石,不能輕舉妄動!”謝清接過他的話頭,說出他的想法。

“沒錯!”齊朗無可奈何的低聲嘆息。

“捨棄鄭秋吧!否則,你就是和整個世族作對啊!景瀚,爲了太后,爲了我,爲了你自己,你必須放棄保護他!”謝清十分激動,幾乎是歇斯底里地勸告齊朗。

齊朗深深地嘆了口氣:“隨陽,我說過了,我不會讓太后爲難的!而且,我欠你的!”

謝清鬆了口氣,笑了笑,對齊朗解釋清楚:“你是指隨明尚主的事情?那不是爲了讓你欠我的人情,只是,爲了我的家族!——謝家顯赫了太久,再不知收斂,只怕會招來無法收拾的災難,退一步纔能有轉寰的餘地,而且,無論如何,太后都不會捨棄你的,真有一天要與你相爭,我是非輸不可,那又何必呢?”

謝清的高傲讓齊朗只能輕嘆,但是,這些事也不必說得太清楚。

“那也未必!”齊朗皺眉,因爲紫蘇不會因私廢公,真到那一步,她也未必就一定幫他。

“議政首臣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做的!我永遠都學不來你從容婉轉的風範,你可是爺爺與永寧王同時看中的人啊!”謝清直截了當地說清楚。

謀略決斷並不難,但是,想讓所有人心悅誠服卻並不非易事,他一向自恃狂傲,以勢壓人,而齊朗卻能溫和平淡地處理一切,讓所有人都不得不認可,即使再不悅,也無法不低頭,這纔是一國首相應有的器度吧!

“你不是學不來,是不願學啊!再說,也沒必要!”齊朗從書桌前起身,走到書架前,取下一本書,將書中夾着一張紙遞給他,“這是出入質王府的人員名單,你用人的時候格外用心點!”

“你哪兒來的?”謝清奇怪地問,總不會是齊朗手下有什麼密探了吧?

“昨天趙全打發人送來的!”齊朗冷言,“太后對官員的監視力度可不小,尤其是皇室宗親方面!”

“陛下還未成年,太后不得不謹慎啊!”謝清略略皺眉,說出口的話卻是相當溫和,“不過,趙全這個人,卻是有點……”

“不說了!還是談正事吧!”齊朗轉開話題。

兩人一直談到天黑,齊家的下人見兩人出了書房,忙迎了上去,低頭稟告:“少爺,老夫人已經吩咐準備了酒菜,請表少爺用過晚膳再回府。”

“也好!我就乾脆叨擾到底吧!”謝清也不推辭,“對了,我還沒向姨母請安,要不要先去一趟?”

“我們一起去吧!”齊朗笑說,“我也要給母親請安呢!”

謝清本就與齊朗交好,兩家又是親戚,雖說不在五服之內,但一直也不是太疏遠,齊老夫人也就並不避忌地請謝清入室,兩人向老夫人請過安之後,就在屋裡用膳,陪着老夫人一起說笑,倒也開心,用過飯後甜點,謝清才發覺一件事,不太在意地問道:“怎麼沒見到景瀚的那位如夫人?”

齊朗這時也發現,一向在母親身邊服侍的品雲今天卻沒在,齊老夫人笑了笑,溫和地對謝清說:“謝清還記得她啊!今天歇過午覺,我見她臉色不太好,便讓她去歇着了!”

“品雲病了嗎?”齊朗眼神一斂,皺緊眉頭,有些奇怪地問母親。

老夫人端起手旁的茶杯,隨意地回答兒子:“可能是最近幾天,又要服侍你,又要伺候我的緣故,有些累着她,沒什麼大礙,歇一歇應該就可以了!”顯然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那就讓她歇着吧!”齊朗也未在意,與謝清一同起身離開母親的房間。

一個妾室的事又能讓人多關心呢?

將謝清送到門口,齊朗正要說話,卻聽謝清的低語:“姨母的行動夠快的,趙全不只是送那紙名單來吧?”

齊朗輕嘆:“那是她的命,我有什麼辦法?家宅內院的事情,我們也不好插手,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早說過你絕情了!不在乎的人便一點心思都不放!”謝清輕拍他的肩,“不過,就如你說的——我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齊朗失笑,平靜地送客,看着他離開方轉身回房,掌燈的下人小心地着路,卻也只能照亮一小塊地方,齊朗擡頭看到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地對自己說:“絕情嗎?好像是的!只是隨陽,你並不知道,非關我是否插手,紫蘇都不會饒過她的,我並不想因此與她衝突!”

“何必讓她更煩呢?這個年已經夠讓她煩心的了!”

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